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简要介绍枸杞芽茶品种"宁杞菜1号"的主要植物学特征和叶片的成分及保健功效的基础上,从枸杞茶园的育苗、建园、水肥管理、整修修剪、病虫害控制和采摘6个方面对枸杞茶园的种植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总结,以期为茨农种植枸杞芽茶提供一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菜用枸杞新品种宁杞菜1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其果实的利用历史悠久,茎叶作为蔬菜食用虽古有记载,但利用研究较少.笔者用野生枸杞与栽培枸杞进行杂交育种,历经7a(年)培育出菜用枸杞新品种宁杞菜1号.  相似文献   

3.
"宁杞1号"枸杞提纯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宁杞1号"枸杞是宁夏农林科学院于1987年培育出的枸杞新品种,该品种在促进宁夏枸杞快速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宁夏现在种植的枸杞中"宁杞1号"占到70%以上。但随着枸杞栽培年限的增加,导致"宁杞1号"产区茨园不同程度的品种退化和混杂,所以开展"宁杞1号"枸杞提纯复壮是宁夏枸杞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新疆主栽枸杞品种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及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精河主栽的枸杞品种"精杞1号"、"精杞2号"、"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为试材,采用凯氏定氮仪和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对材料中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研究了5个品种夏果和秋果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组分差异,并根据氨基酸平衡理论进行评估,以期为枸杞果实的生产、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除了"精杞2号"的夏果和"宁杞5号"秋果的蛋白质含量与其它品种差异显著外,其它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宁杞5号"的各类氨基酸含量及组分之和都是最高,但各类氨基酸组分所占总氨基酸百分比各品种夏、秋果各有不同;人体必需氨基酸与模式谱比较显示,只有5个品种的夏果和"精杞2号"秋果的苏氨酸符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选育出的赤芝(Ganoderma lucidum)品种-"仙芝1号"采用拮抗试验、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仙芝1号"同"仙源5号"及韩芝有明显拮抗效应,其ERIC-PCR扩增图谱与其它品种差异明显,因此选育出的"仙芝1号"是不同于其他灵芝品种的赤芝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宁夏中宁县、新疆精河县和青海诺木洪农场是枸杞种植的典型生态区。以不同产区"宁杞1号"和"宁杞7号"2个宁夏枸杞品种的果实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结合发育期气象因子指标,通过分析宁夏枸杞果实形态特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确定影响枸杞果实形态特征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宁夏中宁县和青海诺木洪2个产区的宁夏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发育可以分为3个明显阶段,而新疆精河县纵径发育只有2个明显阶段,枸杞果实发育期时长由长到短依次为青海诺木洪>宁夏中宁县>新疆精河县;同时,除新疆精河县外,其它2个产区的"宁杞1号"枸杞果实的发育期都明显长于相同产区"宁杞7号"枸杞果实的发育期,但3个产区"宁杞1号"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平均日增长量均小于相同产区"宁杞7号"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平均日增长量。3个产区气象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平均土壤温度是影响宁夏枸杞果实形态特征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区宁夏枸杞品质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夏同心、青海诺木洪、新疆乌苏3个产区的3个宁夏枸杞品种为试材,分别对不同产区枸杞外观品质(百粒重、横纵径)和枸杞干果主要活性成分(总糖、多糖、甜菜碱、浸出物、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海"宁杞1号"、"宁杞7号"的百粒重、果形指数较高,新疆"宁杞5号"表现较好;除了胡萝卜素含量依次为宁夏青海新疆外,其它活性成分含量因产区而异;因此,枸杞商品等级划分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欧李全光照弥雾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光照弥雾条件下,以"长白山"欧李为试料,以洁净的河沙、细炉灰、田土为基质,以ABT1号生根粉4种浓度为诱导生根药剂,做绿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欧李绿枝扦插的基质为洁净的河沙和细炉灰,适宜的ABT1号生根粉使用浓度为1 000 mg/L。以洁净的河沙基质与ABT1号生根粉1 000 mg/L组合处理欧李绿枝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及根长最高;细炉灰基质与ABT1号生根粉1 000 mg/L组合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9.
以黑果枸杞"黑杞1号"为试材,采用不处理、自然干燥、冷冻干燥3种处理方法,研究了"黑杞1号"主要功能性成分原花青素、总花色苷、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黑杞1号"鲜果的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各功能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冷冻干燥处理的总花色苷、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比自然干燥处理的含量高,冷冻干燥能够更有效的保存"黑杞1号"的功能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以枸杞品种"宁杞1号"和"宁杞7号",以及枸杞品系'1401'和'1402'为试材,采用生长指标调查和光合特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下4个宁夏枸杞品种(系)的形态生长和光合指数差异,以探索根域限制栽培条件对不同枸杞品种(系)的形态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01'和'1402'相对于其它2个品种生长指标较好,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等光合生理参数也均高于"宁杞7号"和"宁杞1号",但'1401'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相对最低.综合分析认为枸杞优良品系'1402'更适合根域限制栽培条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离、鉴定,对宁夏枸杞主要栽培区贮存1 a和2 a的枸杞果实表面和内部带菌种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宁夏枸杞果实带真菌较为普遍,表面带菌8属11种,内部带菌6属6种,表面带菌种类较内部多;同一地区贮存1 a和2 a带菌种类差异不大;宁夏芦花台园林场枸杞带菌种类较中宁县和惠农区略少.  相似文献   

12.
枸杞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枸杞种质资源研究、自然选优、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航天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对枸杞育种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指出目前枸杞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枸杞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现阶段枸杞育种工作的原则和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以"宁杞五号"红枸杞为试材,采用2因素3水平双向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进行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不同浓度混合水溶液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浓度组合的叶面肥对枸杞树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枸杞叶面配方施肥及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配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溶液对"宁杞五号"红枸杞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提高的促进作用比单施尿素或者磷酸二氢钾的效果要好。2)尿素的浓度为3 g·L-1,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 g·L-1混合配施的效果最好,其对枸杞树新梢径粗、新梢长、冠幅以及产量的影响最大。3)通过交互作用分析,尿素用量为2.527 g·L-1,磷酸二氢钾用量为1.593 g·L-1,即二者比例为1∶0.630时,新梢径粗生长量达到理论最大值,最高增量为1.744 mm;尿素用量为2.593 g·L-1,磷酸二氢钾用量为1.612 g·L-1,即二者比例为1∶0.622时,新梢长生长量达到理论最大值,最高增量为48.479 cm;尿素用量为2.641 g·L-1,磷酸二氢钾用量为1.665 g·L-1,即二者比例为1∶0.630时,冠幅增量达到理论最大值,最高增量为23.955 cm;尿素用量为2.825 g·L-1,磷酸二氢钾用量为1.451 g·L-1,即二者比例为1∶0.514时,枸杞产量达到理论最大值,最高产量为12.830 kg。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配施能够显著促进枸杞树木的生长和产量,在一定浓度的肥料用量范围内,枸杞新梢径粗、新梢长、冠幅、产量4项指标的生物累积量随浓度的逐渐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樊仲庆 《长江蔬菜》2013,(24):65-68
研究了仿生胶封园对枸杞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春和秋季采用仿生胶封园,明显推迟了枸杞蚜虫、木虱和瘿螨的发生期,可有效压低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瘿螨等害虫的虫口数,明显降低害虫对枸杞的为害水平,且仿生胶的使用不影响枸杞树萌芽、展叶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枸杞蓟马发生与气温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枸杞蓟马种群发生与气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枸杞蓟马的发生情况与气温呈明显相关。气温升高时枸杞蓟马种群数量增长,气温降低时,蓟马种群数量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6.
枸杞炭疽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玲  焦恩宁  张宗山 《北方园艺》2011,(20):195-199
枸杞炭疽病是我国枸杞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现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枸杞炭疽病痛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侵染过程、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和防治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科研进展进行系统介绍,并提出了枸杞炭疽病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主攻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涂膜对枸杞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杞1号"枸杞鲜果为试材,研究了壳聚糖对枸杞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有效降低枸杞的腐烂率,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的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维持较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保持果实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而又以1.5%壳聚糖保鲜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枸杞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60份枸杞品种(种质)资源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度、果柄长等6项数量性状指标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项指标均存在18%以上的变异系数,其次数分布图均为正态分布。根据分布状况,提出5级分级指标和参照品种,其中3级作为中间级,是概率分布最高的范围。每个性状的每个等级有1~2个参照品种,一般选择育种者公认或广泛栽培的品种。该项研究为枸杞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数量化、规范化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上的方位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东、西、南、北等不同方位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正西方向分布最多,与其他方位差异显著,在田间利用粘卡进行枸杞蓟马种群控制时,应将粘卡正西或水平向上悬挂于田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