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南京木兰科观赏植物引种调查及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历年引种栽培的木兰科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共引种木兰科树种32种,其中落叶的木兰属和鹅掌楸属种类生长好,观赏效果佳,常绿的含笑属、木莲属和拟单性木兰属种类次之;各属的成活和生长情况及观赏效果有一定差别,鹅掌楸属>木兰属>含笑属>木莲属>拟单性木兰属。对引种的木兰科树种的适应性和观赏效果分8个级别进行了评价,并对影响适应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引种木兰科植物的适应性受引种地的气候和种区系起源共同影响,其中,气候因素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属木兰科拟单性木兰属,为中国的特有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珍贵的用材树种以及提取芳香油和城市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3.
葡萄LEAFY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葡萄LEAFY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应用PCR技术从藤稔葡萄中克隆了1个长1 833 bp的DNA片段,该序列含有2个内含子区域,编码402个氨基酸,与葡萄LEAFY同源基因VFL有99%的同源性.应用基因组步移法克隆了LEAFY基因的5′侧翼序列925 bp,拼接后的LEAFY基因及启动子序列共2 692 bp(GenBank登录号EF222286).用PLACE、Plant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启动子的特定结构,如TATA-box,CAAT-box等,另外含有一些顺式作用元件如MYB结合位点、ABA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和一些其他的调控序列,说明葡萄LEAFY基因的表达可能受MYB、ABA和光等的调控.用FootPrinter在线工具对葡萄与拟南芥等其他4种植物的LEAFY同源基因启动子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植物的启动子既有保守性,又有多样性,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布相似,但也有区别,暗示了LEAFY基因表达调控的精确性或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葡萄LEAFY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应用PCR技术从藤稔葡萄中克隆了1个长1 833 bp的DNA片段,该序列含有2个内含子区域,编码402个氨基酸,与葡萄LEAFY同源基因VFL有99%的同源性.应用基因组步移法克隆了LEAFY基因的5′侧翼序列925 bp,拼接后的LEAFY基因及启动子序列共2 692 bp(GenBank登录号EF222286).用PLACE、Plant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启动子的特定结构,如TATA-box,CAAT-box等,另外含有一些顺式作用元件如MYB结合位点、ABA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和一些其他的调控序列,说明葡萄LEAFY基因的表达可能受MYB、ABA和光等的调控.用FootPrinter在线工具对葡萄与拟南芥等其他4种植物的LEAFY同源基因启动子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植物的启动子既有保守性,又有多样性,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布相似,但也有区别,暗示了LEAFY基因表达调控的精确性或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PCR扩增,从融安金柑基因组DNA中克隆出一条2361bp的DNA片段,该DNA克隆含有1个2081bp的LEAFY同源基因全长序列(FcLFY)。金柑LEAFY同源基因包含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编码398个氨基酸。比对结果表明,金柑LEAFY同源基因与甜橙、枳的LEAFY同源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8%。该研究为今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金柑开花调控机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木兰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兰属是木兰科最具代表性的属,几乎包括了木兰科各属的共同特征,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对运用分子标记解决木兰属植物系统进化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应通过分子辅助育种为木兰属植物的选择育种和开发利用开创一条捷径,以及应加强对木兰属植物进行遗传图谱构建相关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植物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关键酶——肉桂酸-4-羟基化酶基因结构特征及系统进化,拟克隆苦荞肉桂酸-4-羟基化酶(Cinnamate-4-hydroxylase,C4H)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克隆2个苦荞C4H基因cDNA和DNA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基因结构及蛋白理化性质,最大似然树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2个基因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 812bp和1 476bp,各编码504和491个氨基酸残基。其DNA序列分别为2 774bp和2 364bp,均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第1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序列长度存在明显差异。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8.002kDa和56.401kDa,等电点分别为9.18和9.09。2个基因编码氨基酸与苦荞肉桂酸-4-羟基化酶同源性分别为99%和86%,故暂且命名为FtC4H1和FtC4H2。FtC4H1和FtC4H2与其他物种直系同源蛋白聚为两类,FtC4H1和FtC4H2与莴苣和丹参同源蛋白亲缘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和84%。[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苦荞2个C4H基因的核酸、氨基酸序列、蛋白结构及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为后续苯丙烷代谢途径及荞麦基因挖掘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孙业盈  单长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23-12424
[目的]克隆分析青鳉的一种脚基因。[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克隆了青鳉的一种PABP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该eDNA序列包含78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5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进化的分析表明,青鲋的PABP蛋白与半滑舌 鳎ePABP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所获得的青鲋的脚基因与其他物种的ePABP2基因同源。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木兰科种质资源,笔者收集木兰科植物共6属10种,在合肥地区进行播种育苗试验及抗性评价。播种后,定期测量苗期苗高、地径,并对其抗寒性、抗旱性、病虫害、开花结实性状等指标进行观测、比较,筛选适于本地生长的木兰科植物。试验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广玉兰、黄山木兰以及鹅掌楸生长情况较好,红花木莲幼苗长势较差。广玉兰、乐东拟单性木兰抗寒性最好;深山含笑抗寒性最差。10种木兰科植物的幼苗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少数品种偶见炭疽病和黑斑病发生。供试木兰科落叶树种较常绿树高径比差值大。  相似文献   

10.
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属木兰科拟单性木兰属,为中国的特有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珍贵的用材树种以及提取芳香油和城市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目前,云南拟单性木兰天然资源量稀少,生存受到威胁,在单株散生的林分中,天然更新困难。鉴于此,加速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扩大人工种植面积,是保护、发展和利用这一优良速生树种的有效途径。澄江县林业局种苗站从1999年开始,对这一树种的育苗技术进行研究,经过近8年的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该树种的育苗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巴西橡胶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西橡胶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方法]以高抗炭疽病的巴西橡胶无性系R042为材料,根据抗病基因Prf、L6、N等的P.100p和GLPL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从R042扩增具有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片段,对分离获得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进行Blastn、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巴西橡胶高抗炭疽病无性系R042基因组DNA中分离获得1个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经Blastn比对后发现,该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与毛果杨中的一个CC—NBS—LRR抗病蛋白的mRNA的序列同源性为66%,Blastn的E值为2e-24,推测氨基酸序列与已知抗病基因的相似性在26.9%~43.2%。[结论]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具有NBS类抗病基因的所有保守序列,且与Xal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2.
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四川峨眉山,野生植物仅存20余株,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的保护植物。本文阐述了峨眉拟单性木兰的生存现状、种群分布及群落特征,分析了其现有的保护措施、保育繁殖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其濒危原因,提出了具体的保护途径,为未来合理开发利用峨眉拟单性木兰资源提供依据,同时对峨眉拟单性木兰科研、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湖南木兰科植物分类及地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实地调查,采集,鉴定标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省气候及地理条件对木兰植物种类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木兰植物有33种1亚种,湖南是我国木兰科植物现代分布中心之一;木兰科植物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虽有分析,但明显形成湘南与湘西个分布带,湘西木兰科植物比湘南贫乏,湘南的南岭山地集中了湖南近70%的林兰科植物,南岭是我国木兰科植物的起源与发展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赖草属林下组植物的种间系统关系与GBSSI基因的分子进化式样。【方法】对赖草属林下组3个类群的GBSSI基因序列进行多克隆测序,并将其与来自小麦族8个代表Ns,St,P,F,Ee和Eb基因组的二倍体植物的GBSSI序列进行序列与系统比较分析。【结果】基因序列多态性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①L.duthiei和L.duthiei var.longearistatus亲缘关系密切;②不同Ns基因组供体参与多倍化物种形成可能导致L.komarovii与L.duthiei和L.duthiei var.longearistatus发生遗传分化;③赖草属林下组植物的GBSSI基因序列在Ns基因组拷贝上的多态性水平低于新麦草属植物Ns基因组序列多态性。【结论】支持L.duthiei和L.duthiei var.longearistatus互为种与变种的分类等级。复制基因GBSSI在多倍体中多态性水平不平等。  相似文献   

15.
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多倍体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约 70 %的被子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曾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多倍化事件。多倍体在植物中广泛存在 ,由于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已逐渐成为广大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文中介绍了植物多倍体起源、诱导方法、鉴定方法及多倍体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植物多倍体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柳科植物染色体数目及其进化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8种3变种2杂交种杨树的染色体数目,结果均为2n=38,其中3种1杂交种为首次报道。统计了277种杨柳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分析了其可能的进化途径,初步结论如下:(1)现代杨柳科植物是一群具有多个染色体基数、处在不同倍性水平的多倍体系列;(2)其次生基数X_2=19,11,12和14,这些次生基数可能是古多倍体起源的;(3)杨柳科植物染色体的原始基数可能是X=6;(4)现代杨属和钻天柳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进化处在同一水平上,即古多倍体水平上;而柳属中大约50%的种进化为次生多倍体,最高为16倍体。绘出了杨柳科植物染色体进化谱,讨论了该科植物染色体基数进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8种3变种2杂交种杨树的染色体数目,结果均为2n=38,其中3种1杂交种为首次报道。统计了277种杨柳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分析了其可能的进化途径,初步结论如下:(1)现代杨柳科植物是一群具有多个染色体基数、处在不同倍性水平的多倍体系列;(2)其次生基数X_2=19,11,12和14,这些次生基数可能是古多倍体起源的;(3)杨柳科植物染色体的原始基数可能是X=6;(4)现代杨属和钻天柳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进化处在同一水平上,即古多倍体水平上;而柳属中大约50%的种进化为次生多倍体,最高为16倍体。绘出了杨柳科植物染色体进化谱,讨论了该科植物染色体基数进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邹礼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886-2887
[目的]对水稻L-半乳糖脱氢酶(L-GalDH)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方法]通过RT-PCR从水稻中克隆了L-GalDH基因,采用GenBank的BLAST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水稻L-GalDH基因的cDNA全长1 340 bp,包含一个长为951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L-半乳糖脱氢酶基因的同源性较高,其中与大麦的同源性最高,序列一致率为92%,与菠菜的序列同源性稍低,一致率为71%。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L-GalDH基因聚为3类。[结论]该研究为L-GalDH基因的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棉属多倍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倍化在许多植物的物种形成及其随后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棉花是一个大属,一些棉种的起源发生过多倍体化,部分二倍体种是染色体二倍化的多倍体,比克氏棉最典型,拟似棉最复杂,还有D基因组的旱地棉和B基因组的3个种。陆地棉等5个异源四倍体种是多倍体化典型,是由A与D基因组近似的祖先种经过杂交和染色体加倍的双二倍体。它们的D亚组供体亲本种,前人认同的是雷蒙德氏棉,然而近期荧光原位杂交和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提出了雷蒙德氏棉可能不是陆地棉亲本种的观点。四倍体棉种形成的多倍体化过程有多种推论,较为共识的时期是中更新世,结合近期包括叶绿体在内的基因组学的研究支持中更新世或更后些时候。荧光原位杂交、包括叶绿体在内的基因组学将为棉花多倍化分析提供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银杏漆酶同源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勇  杨甜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05-9906
[目的]克隆银杏漆酶同源基因,为今后深入研究漆酶在银杏体内的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在提取银杏雄株叶片基因组DNA的基础上,利用PCR的方法克隆银杏漆酶同源基因片段。[结果]获得了一段基因序列,经对该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它与桃漆酶同源基因在结构上高度保守,相似性高达68%。[结论]成功克隆了银杏漆酶同源基因的部分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