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葡萄结果树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通过喷施0、50、100、150μmol·L-1和200μmol·L-1的褪黑素溶液,研究了褪黑素对葡萄果实品质及蔗糖代谢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提高葡萄果实品质的最佳褪黑素浓度,为褪黑素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褪黑素浓度的增加,葡萄果实果形指数变化不明显,但单果质量等外观品质和固酸比、维生素C等内在品质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褪黑素浓度为150μmol·L-1时,葡萄果实单果质量等外观品质和固酸比、维生素C等内在品质均最佳。褪黑素处理提高了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但并没有改变这2种糖的比例,褪黑素对果实中蔗糖的含量影响不显著。喷施褪黑素后,葡萄果实与蔗糖代谢相关的分解酶类(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可溶性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活性高于合成酶类(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使反应方向朝着分解蔗糖的方向进行,葡萄糖和果糖大量积累。综上所述,褪黑素能提升葡萄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促进蔗糖分解代谢,进而提高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蜂糖李"果实为试材,采用150 μmol·L-1外源褪黑素溶液(MT)浸泡处理果实20 min,以清水处理20 min为对照(CK),晾干后置于室温(25土1)℃条件下贮藏,测定处理对采后"蜂糖李"果实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蜂糖李"贮藏保鲜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外源MT处理显著抑制果实硬度,可滴定酸(TA)、抗坏血酸(ASA)含量降低,抑制了叶绿素、花青素降解以及丙二醛(MDA)的产生和积累;有效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类黄酮、游离脯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果实中脂氧合酶(LOX)活性,提高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同时外源褪黑素处理也减缓了果实感官品质的下降,保持果实较好的色泽和风味.综上,150 μmol·L-1褪黑素溶液浸泡处理可以有效减缓"蜂糖李"果实品质下降、保持生理特性,从而提高了"蜂糖李"果实常温下的贮藏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源褪黑素对桃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早熟桃‘早蜜’为试材,于果实膨大期对其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褪黑素,测定了桃果实成熟期的新梢生长量、生理状况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50~150μmol·L^-1的褪黑素处理能促进桃新梢的生长,增加其茎长和茎粗。150μmol·L^-1褪黑素提高了桃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其余处理较对照有所降低;50~100μmol·L^-1褪黑素提高了桃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余处理较对照有所降低。褪黑素提高了桃果实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抗坏血酸过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降低了多酚氧化酶活性。100~150μmol·L^-1褪黑素增加了桃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降低了果实硬度,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降低了葡萄糖含量。【结论】褪黑素能够促进桃生长、改善桃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汉诺威"番茄为试材,通过测定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纵横径、畸形果率、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产量及产值,研究了喷施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等叶面钾肥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均显著提高了番茄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番茄果实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番茄果实的畸形果率,且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的处理效果最佳。喷施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每667m2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40.77、295.06、362.81kg。总之,喷施叶面钾肥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单位面积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且磷酸二氢钾在增收方面优于其它类型叶面钾肥。  相似文献   

5.
以厚皮甜瓜品种"迎春(F1)"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硝酸铵(NH4NO3)对坐果节位叶片衰老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3.0、5.0 g·L-1的硝酸铵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坐果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提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Y(Ⅱ)),降低初始荧光参数(Fo),减缓MDA含量的增长,增加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但对单果质量影响不显著。表明叶面喷施3.0 g·L-1外源硝酸铵,对延缓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衰老,提高厚皮甜瓜果实品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浓度钙和EBR复合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鑫研夏宝品种为试材,采用土培法,设置外源钙(CaCl_2)和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复合喷施处理,测定番茄的各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外源Ca、EBR单独或混合喷施均可促进番茄生长,改善其营养品质。与对照相比,外源喷施EBR和钙均可不同程度增加果实生物量和番茄红素、游离氨基酸、钙元素含量及糖酸比;其中,20 mmol·L~(-1)Ca+0.1μmol·L~(-1)EBR处理下番茄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91.31%、100.16%和196.91%,钙元素含量达141.75 mg·kg~(-1),较对照显著提高143.98%。综上所述,外源喷施Ca和EBR可不同程度地促进番茄果实生长,促进果实对钙素的吸收利用,改善果实品质,且以20 mmol·L~(-1)Ca和0.1μmol·L~(-1)EBR复合喷施处理的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缓解红树莓初冬低温冷害,通过研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红树莓抗性的影响,明确MT对红树莓耐冷能力的作用及适宜浓度.[方法]以盆栽双季红树莓波尔卡为供验试材,在初冬降温时期,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MT(0、50、100、150、200 μmol·L-1),研究其对低温胁迫下波尔卡红树...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褪黑素对鲜食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为褪黑素改善果实品质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延后栽培模式,在葡萄转色前,采用50、100、200、500μmol/L褪黑素水溶液进行全树喷施2次,以喷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葡萄果实形态指标(单粒重、纵横径和果形指数)、果皮色泽(L*、a*、b*)、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以及酚类物质(总酚、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间的果实品质各指标(果形指数、果皮色泽除外)与对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褪黑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单粒重、纵径,增加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并且有利于果实中酚类物质(总酚、黄酮和花色苷)积累,降低果实横径和可滴定酸含量;尤以100μmol/L褪黑素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最大、效果最明显。综合分析认为,在葡萄转色前喷施褪黑素,可以改善设施延后栽培‘红地球’果实品质,其中以100μmol/L褪黑素处理对改善‘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叶面喷施甜菊糖对樱桃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樱桃番茄"香妃三号"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甜菊糖对设施樱桃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甜菊糖对樱桃番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产量和单果重无影响,但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增加显著。甜菊糖浓度200mg/L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47.48%,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34.33%,总糖含量提高了15.15%,樱桃番茄品质得到提高,风味得以改善。试验表明,在每序花开花时喷施浓度为200mg/L甜菊糖最适宜。  相似文献   

10.
以"普罗旺斯"番茄、"绿宝石"西瓜为试材,研究了喷施外源硒对番茄和西瓜果实中硒含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番茄和西瓜果实硒含量和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硒浓度的增加,番茄和西瓜果实中硒含量明显增加。喷施较低浓度的无机硒可以有效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喷施生物硒能有效提高西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喷施无机硒可增加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的定义和区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正在逐步成为果农关注的热点.生产中果农对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的定义容易引起混肴,为使广大果农正确地使用标准,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安全、健康、环保的果品,现将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的定义、生产标准和管理认证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钙果[cerasusenrmilis(Bge)],为蔷薇科樱桃属欧李树种中的名果,是最流行的新果种,果酸甜度可口,非常走俏。由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园首批成功引种。这一成果已通过省级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居国际领先水平。此项成果推广到生产中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目前,园区内已硕果累累,但种苗较少,时下只有育种单位拥有总量较少的种苗,大量繁殖后,可向国内外推广。 一、主要形态特征与特性钙果株0.5~1.5m,无明显主枝,基生枝年抽生5~7条,开白花或  相似文献   

13.
辽宁是落叶果树生产的最佳地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果树生产是我省农业的一项主导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具有重要作用.按照省农委党组全面开展"辽宁大振兴,农业怎么办?农委怎么干?"大讨论的统一部署,结合辽宁果业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了"果业经济"这一新的理念.20世纪80年代辽宁果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5%以上,到2003年下降为10.3%,如此大的反差,症结在哪?20世纪70年代,辽宁苹果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今天为何一退再退?目前全省有果农530万人,有果树67万hm2(1005.6万亩),距离果业大省还有多大差距?果业的振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果业经济,再创果业辉煌适逢良机.  相似文献   

14.
1 加快水果加工产业化的发展是水果业发展的需要水果生产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0年我国水果总产量为18744万t,1997年达到50893万t,七年间平均年递增1319%。1993年,我国水果总产量超过了美国和巴西等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我国水果总产值在种植业中排在粮食、蔬菜之后,居第三位。我省水果的发展非常迅速,1990年水果总产量为7578万t,1998年达34304万t,平均年增3341万t,增加率为1917%。水果种植面积1990年为2984万hm2,到1998年为5686hm2,平均年增338万hm2,年增780%。其中柑桔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番茄褐变型筋腐果与正常果实做对比分析测定,探讨褐变型筋腐果发生的生理生化基础。结果表明:与正常果实相比,褐变型筋腐果果肉乙烯的释放量明显减少,葡萄糖与果糖的含量都有所降低;发病较轻的1级病果果肉全碳、全氮含量降低,碳氮比下降,而在维管束中,未褐变维管束中全碳、全氮含量与碳氮比升高,褐变维管束中全碳含量升高,全氮含量与正常果相差不多,碳氮比明显升高;在发病较重的3级病果中,占果实少部分的红果肉及未褐变维管束中全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都较高,褐变组织中全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都最低;病果褐变组织氨基酸总量降低,而酚类物质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套袋对苹果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套袋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晋枣、赞皇枣、无名大枣为试材,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对枣果的上、中、下及其环碗部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测定,研究枣裂果性与果皮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枣果皮结构上、中、下各部差异性显著;枣果皮解剖结构与裂果性密切相关,蜡层厚、表皮层数、亚表皮层数、亚表皮厚与裂果指数间相关性不显著,角质层细胞密度、表皮厚度以及环碗部表皮厚度与裂果指数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世鹏  刘申  文欣 《北方园艺》2017,(14):32-38
以赞皇枣、无名大枣和晋枣3个不同枣品种为试材,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和人工诱裂试验,对枣果肉解剖结构中的果肉厚度、细胞层数、细胞大小等9个方面进行了观察测定,并对枣的质量变化和裂纹数进行了测量统计。结果表明:同种枣的不同部位结构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枣的上部、环腕部的结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枣果肉中,细胞厚度、细胞大小和空腔大小与裂果指数的相关性极显著,而细胞层数、空腔个数、导管个数和口径大小及维管束个数和大小与裂果指数的相关性不显著。吸水量和处理时间与枣的裂果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橘柚进行不同疏果与不同套袋方法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疏果处理显著提高橘柚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优质果比例,有利于实现丰产稳产;不同套袋处理的果实均比不套袋感观指标变化明显,其中优质果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套袋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比较明显。综合处理效果以适量疏果(叶果比保持在30∶1)加用双层遮光纸果袋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不知火杂柑是由日本农水省园艺试验场于1972年以清见×中野3号椪柑育成,风味好,品质特优,是日本近年销售价格较高的柑桔品种。笔者通过近5年的试种观察,结合在川渝两地的推广栽培,发现该品种优质丰产,但也有不容忽视的果实褐腐病。现将该品种的果实特征、褐腐病症状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果实特征不知火果实的生长和品质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小苗定植或高接换种后,树体生长较快,成花容易,早结丰产,生理落果期幼果生长迅速,着果率高;2)果大:平均单果重250 g左右,是现有宽皮柑桔中果实较大的类型;3)易剥皮:剥皮后囊瓣易分瓣,剥开的果皮无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