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洛阳包头’大白菜无菌苗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大白菜通过直接器官发生建立植株再生体系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对‘洛阳包头’大白菜无菌苗顶芽增殖、大白菜叶柄不定芽的诱导以及再生植株生根的影响不同;配方MS+BA 1.0mg/L+IBA 0.3mg/L的培养无菌苗顶芽基增殖率最高,达86.7%;配方MS+BA 2.5mg/L+IBA 0.3mg/L对大白菜叶柄不定芽的诱导效果较好,诱导率为76.7%;配方MS+IBA 1.0mg/L诱导再生植株生根率最高,达90.0%。  相似文献   

2.
 以‘福山包头’大白菜子叶为试材, 以Anti2TuMV2Nib为目的基因,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建立了大白菜再生转化体系, 获得转化植株。经PCR-Southern杂交、RT-PCR 及ELISA 检测, 证明外源TuMV-Nib基因已整合到大白菜核基因组中并获得了表达。  相似文献   

3.
抗病大白菜新品种‘天正秋白一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正秋白一号’是以‘安阳二包头’经多代自交选择育成的优良自交不亲和系安1043 为父本, 以‘福山二包头’通过抗性转育、筛选的自交不亲和系新福1042 为母本配制的大白菜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期80 d, 中晚熟; 球叶叠抱, 叶球矮桩倒锥形; 叶色淡绿,白帮, 净菜率75%, 单球质量5. 1 kg; 高抗病毒病、兼抗霜霉病和软腐病。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一种简单有效且方便快捷的大白菜根肿病抗性鉴定方法,选取感病品种‘yx55‘’y510-9’和抗病品种‘y972‘’y982‘’14CR514M-3’,对接种根肿菌的寄主幼苗的根进行相关指标统计分析和细胞结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的根毛侵染率存在显著差异,抗病品种‘y972‘’y982‘’14CR514M-3’的平均根毛侵染率分别为23.96%、22.27%、21.47%,而感病品种‘yx55’高达71.49%;同时,抗病品种‘y972‘’y982‘’14CR514M-3’相比较于感病品种‘yx55‘’y510-9’,其侵染的根毛较少且被侵染的时间短,侵染高峰时段均提前4 d。综上所述,根毛侵染率可作为大白菜抗根肿病品种早期筛选的核心指标,为大白菜根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简单有效、方便快捷及准确可靠的鉴定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秋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潍白9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潍白9号’是以‘城五小福山’与‘早秋17’杂交育成的秋早熟大白菜一代杂交种。生长期70 ~ 80 d,植株高40 cm,开展度50 cm,叶色深绿,叶柄白,球高36 cm,球径23 cm,球形指数1.56。平均单球质量4.03 kg,净菜率74.7%,心叶微黄,结球紧实,品质佳,抗病性强。生产试验平均净菜产量111 765.1 kg · hm-2。适宜在黑龙江省及全国同生态类型地区作早秋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6.
华冠春秋大白菜是利用抗性转育技术育成的春秋兼用叶数型结球大白菜。母本02-10是利用冬性较强的福山包头与合抱类抗源B75杂交后,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其球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品种间根肿病抗性鉴定及抗性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寄主防御酶活性和抗病相关物质含量变化测定,研究大白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及根肿病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大白菜品种中‘87-114’较为抗病,"夏抗王"较为感病,没有免疫品种;大白菜植株接种根肿菌后,抗感品种的PAL、SOD、PPO、POD活性和Pro、MDA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多数防御酶具有单峰型酶活高峰,活性提高幅度因酶而异。抗病品种寄主防御酶活性较感病品种增加幅度大,并且酶活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早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苗期人工接种,对190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霜霉病及蔓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霜霉病抗性鉴定筛选出免疫材料2份:‘8-175’和‘8-179’;高抗和抗病材料5份:‘8-29’、‘8-119’、‘8-148’、‘8-167’和‘8-169’;蔓枯病抗性鉴定筛选出抗病材料13份:‘8-29’、‘8-105’、‘8-119’、‘8-126’、‘8-133’、‘8-135’、‘8-140’、‘8-148’、‘8-150’、‘8-172’、‘8-175’、‘8-179’、‘8-183’;同时抗2种病害的材料5份:‘8-29’、‘8-119’、‘8-148’、‘8-175’、‘8-179’。  相似文献   

9.
以樱桃品种‘樱砧王’‘马哈利’‘大青叶’‘桑缇娜’‘晚丰’‘艳阳’为试材,进行室内抗茎腐病测定,并对叶片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气孔大小、感病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樱桃叶片表型及抗性酶在抗茎腐病中的作用,以期为田间种植或选育抗病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樱桃品种叶片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气孔大小均有差异,但与抗性无明显相关性;樱桃被茎腐病菌侵染后,SOD、POD、CAT活性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樱桃的叶片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气孔与抗茎腐病无明显相关性;抗性酶SOD、POD、CAT在对茎腐病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梨树是辽宁省果树产业中重要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省内各地区。近年来,梨果实黑点在辽宁省梨产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着梨果实品质,为了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蔓延,生产上急需明确引起梨果实黑点的病原。通过病原菌致病力测定、形态比较,以及基于多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采自辽宁省的梨黑点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与分子鉴定均表明梨黑点病病原菌为暹罗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C.siamense在不同梨品种上致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茌梨’(白梨)致病性最强,对‘南果’‘花盖’(秋子梨)最弱。  相似文献   

11.
 ‘暑绿’系白菜一代杂种,亲本为SW-13和SU-124(矮×苏)。该品种株型直立、束腰,叶片近圆形、翠绿色,叶柄半圆、绿白色。品质佳,株型美观,叶片与叶柄质量比值为0.67,单株质量0.40 kg。高抗炭疽病,抗TuMV、霜霉病和黑斑病。适宜在喜食青梗菜的地区作夏菜、秋菜和秋冬菜栽培。  相似文献   

12.
白菜新品种‘矮抗5 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抗5 号’系白菜一代杂种, 亲本为SW-13 和V-126 (矮×短) , 于1998 年育成。该品种株形直立、束腰, 叶片广卵圆形、绿色, 叶柄半圆、白色、质嫩, 叶片与叶柄质量比值为0.59 , 单株质量约为0.3 kg。高抗TuMV , 抗霜霉病和黑斑病, 适宜在喜食白梗菜的地区进行夏季和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3.
嫁接辣椒对青枯病的抗性及其与渗透调节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枯病是当前设施辣椒主要的土传病害之一。为了选择抗性砧木和探讨嫁接辣椒的抗病机理,通过人工接种青枯病原菌,分析了不同辣椒品种砧木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变化,结果表明:‘富根卫士’(简称‘卫士’)发病晚,发病率低,病情指数最小,抗病性最强。以‘卫士’辣椒为砧木,以‘新丰2号’为接穗进行嫁接,以接穗自根嫁接为对照,研究其发病率、病情指数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嫁接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接种20 d时,嫁接植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低33%和43%。接种前嫁接的植株根系和叶片的含水量、水势、渗透势均低于对照,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接种后,辣椒根系和叶片的含水量、水势、渗透势均逐渐降低,束缚水/自由水比值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相比,嫁接植株根系和叶片的含水量、水势、渗透势的降低幅度及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升高幅度明显较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嫁接可显著提高辣椒青枯病的抗性,其抗病机理与渗透调节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4.
‘艳椒435’是利用雄性不育系‘481-4-1A’为母本,恢复系‘1019-2-1-1-1-1’为父本培育的三系杂交加工型辣椒新品种。中晚熟,生长势中上,平均株高85.6 cm。始花节位15.0节。果实朝天单生,小羊角形,果长7.9 cm,果宽1.5 cm,果肉厚0.16 cm,平均单果质量8.1 g,生物学成熟果红色。皮薄,辣味强。对病毒病和疫病具有较强抗性,中抗炭疽病。高产,平均鲜椒产量26.44 t ? hm-2。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合理利用黑木耳菌渣资源。以腐熟的黑木耳菌渣为对象,结合蛭石和有机肥配制成不同物料构成的配方基质,并以辣椒育苗为目标,从基质理化性质和辣椒幼苗生长指标等方面研究了黑木耳菌渣配方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有机肥∶蛭石(8∶1∶1)和菌渣∶有机肥∶蛭石(7∶1∶2)2个基质配方的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传统的育苗土壤(对照),其上培养的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壮苗指数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而根冠比和干物质等指标与对照相近。菌渣∶有机肥∶蛭石(8∶1∶1)基质配方上培养的辣椒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2.2%、55.9%、120.7%、1.3%和133.3%;菌渣∶有机肥∶蛭石(7∶1∶2)配方基质的上述指标分别比对照增加110.4%、74.5%、154.7%、9.5%和222.2%。2种基质配方均可用于辣椒育苗。  相似文献   

16.
不同辣椒品种抗连作障碍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特大茄门甜椒、特选牛角王、朝天椒3个辣椒品种为试材,在连作3 a的土壤上栽培,研究不同品种抗连作障碍的效果。结果表明,连作土壤对辣椒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根鲜质量、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有抑制作用。3个品种中以特选牛角王抗连作障碍能力较强,单株产量减少2.45 %,朝天椒抗性最差,单株产量减少14.8 %。特大茄门甜椒抗性居中。  相似文献   

17.
‘新夏青 6 号’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耐热白菜一代杂种。植株直立,中箕类型,生长势强;叶鲜绿色,叶面光滑,叶柄绿色、较宽、较长,胚轴较长,适宜机械化采收;耐热性好,抗霜霉病,品质优良;播种后 15 ~ 25 d 均可采收,播种后 20 d 平均产量可达 10 200 kg · hm-2。适宜在上海及长江中下游类似生态条件地区春夏季及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8.
黄瓜褐斑病抗病性鉴定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孢子浓度为(3~4)×10 4个•mL-1的黄瓜褐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第一真叶期黄瓜幼苗,保湿24 h。该方法适合于黄瓜褐斑病的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和大量材料的抗源筛选,利用该方法筛选出3份高抗材料和2份抗病材料。品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津优3号和津优38号为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19.
抗疫病辣椒新品种‘福康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得元  李颖  王恒明 《园艺学报》2006,33(3):691-691
 利用蔬菜育种的三向选择策略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出‘福康2号’辣椒。该品种为早中熟一代杂种, 果实羊角形, 绿色, 味辣, 品种优良, 商品性好, 产量37 500~45 000 kg/hm2 , 抗疫病, 耐青枯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