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伊犁河谷素有"塞外江南"之称,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在伊犁河谷发展中药材产业,尤其是充分利用本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扩大中药材种植品种和规模,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伊犁河谷中药种植面积较大、技术水平较好的昭苏县、巩留县、特克斯县等进行实地调研,充分掌握了目前中药材栽培种类、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该研究采用SWOT分析法从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伊犁州中草药产业拓宽发展思路、促进模式多元化发展方向,及全方位、多角度、多措并举的实施对策,伊犁河谷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合理的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同时在保护野生资源及开发利用上下功夫,进一步理清中药产业发展思路,拓市场、引人才、建基地、强科技、抓产业,必能实现伊犁河谷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药用范围越来越广,药材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香格里拉市被命名为“药材之乡”,对于中药材生产有着先天的自然优势。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及政府对中药材产业的重视,香格里拉市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在逐步的增加。但由于管理不当、盲目采种、加工落后等原因,对于立足中药材市场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提高香格里拉市在中药材市场的占比率,使得当地的中药材产业扩大以及经济发展,该研究介绍了香格里拉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并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阐述了其现如今在中药材市场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延安发展山地有机苹果的SWOT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方面对延安发展山地有机苹果作了SWOT分析,探索了建设延安山地有机苹果示范园区的对策,提出了加强有机肥源建设、发展生态果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技术服务、扶持果农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现以云南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基于SWOT分析,明确其在中药材资源种类数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具有众多利好政策重大机遇;然而,在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中药材产业链方面尚存在诸多劣势,还面临着严峻的国外"洋中药"及国内中药材大省的双重竞争威胁。鉴于此,从中药材质量保障、市场占有率及国际竞争力方面提出加快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果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有利于广西农民收入翻番、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该研究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广西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果表明:广西水果产业发展优势包括自然优势、技术优势和良种优势;劣势有果园基础设施差、减灾防灾体系滞后和产品附加值低;面临的机遇是市场需求依然较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立和新一轮的扩种高潮逐渐形成;面临的威胁有东盟进口水果冲击大、国内水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政府保护政策滞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经营服务体系、建立水果重大疫病防控体系、推进水果产业金融保险发展、大力推进水果品牌战略、强化对外合作与交流等促进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蒋佳慧  叶六奇 《北方园艺》2023,(19):135-142
基于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AHP分析法对安徽省中药材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应优先选择SO发展战略,并据此提出加强创新研发能力、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辉县中药材产业属于该地区老牌第一产业,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中草药,90%以上均可在这里找到.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阐述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辉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上海爱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叶菜穴盘工厂化有机生产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绿叶菜穴盘工厂化有机生产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绿叶菜穴盘工厂化有机生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日前,云南省大理市农业局、林业局、供销社等部门选评的大理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揭晓,大理市凤仪镇三哨村红亮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吉祥村松山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大理市下关镇福星村福深林果专业合作社等6个林果类专业合作社人选。据大理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供销社副主任周汝波介绍,  相似文献   

10.
宁阳县吕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8月,由颜翠英等8人发起成立,现有社员共116人,社员出资1000万元.主要经营蔬菜种植和制种,粮食、花生、大豆、中药材种植,组织采购蔬菜种子、化肥供社员使用,提供与种植技术有关的信息咨询、服务等.基地种植面积2.7万亩(0.18万hm2),其中社员入社 1600 亩(106.67 hm2),流转土地 2300 亩(153.33 hm2),托管土地2.31万亩(0.154万hm2).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是中药材生产经营大省,中药材资源丰富,通过政府政策扶持,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两带三区"产业布局,建立了中药材道地性种植优势产区。该研究应用区位商指数模型,得到了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在全国具有很强竞争力,专业化程度高的结果,但仍然存在着种源杂乱、山地微小型机械化水平不高、质量检测追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提出一种新型中药材产业模式,以农业物联网平台为基础,整合中药材产业链相关资源,协调中药材经营主体、生产加工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突破影响产业发展的技术与市场的瓶颈,实现中药材种植智能可视化、产销信息公开化、质量可追溯,提升河北省中药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荸荠是广西贺州市传统栽培的水生蔬菜。选用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荸荠新品种桂蹄2号进行试种示范和大面积推广,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农艺性状稳定,抗病性较强,产量高、大果率高、耐储存、商品性好,非常适合在我区及桂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黔北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从种植、加工、效益等方面总结了黔北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从品质、市场、运输、政策等角度分析了黔北辣椒产业发展的优势,指出存在的问题,如品种选育相对滞后;生产成本逐年增加,效益提升不显著;加工与基地不配套,龙头企业缺乏带动性;现有专业合作社体量不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科技人员较乏,新技术普及率不高等,并结合实际提出制定黔北辣椒地方标准;加大特色品种选育力度;强化技术队伍建设,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加大对基地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创建品牌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逄丽东 《北方园艺》2019,(6):175-179
中药的开发与利用在中国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黑龙江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该研究从黑龙江省中药产业发展情况入手,结合牡丹江市中药产业发展实际,对近5年来中药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角度对黑龙江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黑龙江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以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Translog生产函数模型和DEA包络分析法,最终得出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北京市西瓜最优种植规模为6670m2(10亩)。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种植户年龄及文化程度对西瓜种植具有显著影响,但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可以衔接西瓜种植的"断层"。  相似文献   

16.
张权月  王竞娴  吴一平 《蔬菜》2021,(10):33-41
基于近10年河南省蔬菜种植统计数据,分析河南省蔬菜生产各个市(县)比较优势差异,以期为河南省蔬菜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以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为参考指标对河南省7类蔬菜在28市(县)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蔬菜种植区域差异性明显,不同市(县)具有各自的优劣势蔬菜种类。叶菜类蔬菜在平顶山市综合优势最显著,3种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白菜类蔬菜在河南省中东部和北部3种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根茎类蔬菜在河南省西部3种比较优势都显著,优势指数均大于1;瓜类蔬菜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地综合比较优势显著;茄果类蔬菜在河南省各市(县)都不具有综合优势;葱蒜类蔬菜适合多个地区种植生产;豆类蔬菜在安阳市、焦作市、南阳市、永城市3种比较优势显著;综合来看,郑州市、安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济源市、邓州市蔬菜3种比较优势指数均较高。河南省应当以比较优势原理为参考,优化蔬菜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以充分发挥蔬菜生产的比较优势;应该通过明确发展定位,优化区域布局;强化科技支撑,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等措施来提高各地区的综合优势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重点对新疆2012年辣椒种植面积在666.7 hm2以上的20个产区进行区域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包括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新疆20个辣椒主产区中,有6个区域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有5个区域的辣椒综合比较优势在1.5以上,其他区域综合比较优势不明显。由于地形、气候、经济水平以及种植历史的差异,新疆辣椒规模优势差距显著,在20个主产区中有10个产区的规模优势在1.6以上,另外10个产区的规模比较优势在1.0及以下;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管理不善、订单违约、深加工不足等问题,效率比较优势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该研究从农业生产性服务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本质出发,阐述了二者的耦合机理和协调模式;构建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并以2016年黑龙江省部分地域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了各地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探讨了二者协调度的地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的部分地域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不高,且整体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略低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并根据实证结果为政府部门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俞晓曲 《中国果菜》2014,(12):73-75
福建省永安市多年来都很重视农产品的营销工作,引导、培育及发展了一批农民经营组织,逐步建立起农产品营销的渠道、平台及配套基础设施。但在营销平台的综合性、人员素质及市场规范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地提升,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期为永安市农产品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泽  穆月英  徐娜 《中国蔬菜》1981,1(9):64-70
蔬菜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种植产业,农户对蔬菜种植技术的采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环渤海蔬菜主产区山东、辽宁和河北的农户样本调研数据,侧重于研究人力资本如何影响种植技术采用。在对农户人力资本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负二项回归分析法从农户人力资本视角对农户蔬菜种植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蔬菜种植户的关键特征可分为年轻型农户、经验型农户和社会型农户3 类;农户户主年龄及年龄二次项分别对蔬菜种植技术采用数量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村干部身份、蔬菜种植年限及接受政府组织培训指导的频次对种植技术采用数量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