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徐彦军 《食用菌》2009,31(3):33-34
采用玉米芯为主要栽培料,研究不同玉米芯栽培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对白灵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配方①白灵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且产量最高,白灵菇子实体中蛋白质、租纤维、多糖、脂肪含量高,水解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含量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方式对鲍鱼菇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作栽培主料,采用棚内菌袋出菇和露地覆土出菇方式栽培鲍鱼菇,研究鲍鱼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营养成分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配方1菌丝长势浓密、粗壮,配方2菌丝长势弱。在各栽培方式中,处理3(配方1,露地覆土出菇)鲍鱼菇子实体性状表现好,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达每30袋8.34 kg和61.78%,且氨基酸种类丰富,营养成分含量高。但露地覆土出菇方式和棚内菌袋出菇方式相比鲍鱼菇子实体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引进的香菇“241-4”、“135”、“937”、“939”、“申香4号”、“香选2号”、“泌香3号”7个香菇品种(菌株)在贵州山区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比较了各品种(菌株)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香菇菌株“241-4”、“135”和“939”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子实体生长性状表现较好;且这3个菌株出菇产量较高,生物转化率都超过65%,分别与其它参试菌株出菇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适宜在贵州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丰富夏季香菇栽培品种,以常栽品种武香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6个高温型香菇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比较7个高温型香菇品种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基本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香菇L18品种具有菌丝长势旺、基本农艺性状好、产量高等优点,有望作为今后密云县夏季半覆土地栽香菇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5.
选择13个春栽香菇品种,分别从菌丝生长情况、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方面对菌株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发展的香菇品种。结果表明:L808、秋香1和9608这3个菌株在当地栽培模式与气候条件下具有污染率小、子实体紧实度好、产量高等优点,适宜在当地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以鲁山杨、香花槐、速生柳、四川桤木树为栽培主料,研究各菌材对香菇“庆科20”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以配方3最高,分别为21.92 kg/21袋和69.59%;其中配方3与配方1产量呈显著性差异,配方4与配方2产量呈显著性差异,配方3与配方2产量达极显著性差异。桤木木屑和柳树木屑作为栽培主料,香菇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子实体生长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可在贵州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徐彦军  邹琴  刘洋  张凌峰 《食用菌》2012,34(5):28-29
采用不同脱袋覆土方式栽培姬菇,分析各处理对姬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对姬菇子实体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处理1姬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最高(2.70 kg/m2)并与对照(袋栽出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覆土栽培姬菇的子实体脂肪、多糖、粗纤维、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高,鲜味更浓郁.  相似文献   

8.
以三七残根替代部分原料栽培食用菌,比较研究6种食用菌对其分解利用情况,并跟踪检测三七皂苷向食用菌子实体转移情况的结果:白参菌、鸡腿菇、猪肚菌、猴头菇对三七残根有较强的分解利用能力,培养料添加≤10%的三七残根可促进菌丝生长并提高子实体产量,而添加量超过10%~15%则会抑制菌丝生长并降低子实体产量;香菇和平菇菌丝对三七残根的分解利用能力较弱,添加2%即显示抑制作用;利用三七残根培养的白参菌、鸡腿菇、猴头菇和猪肚菌子实体中均检测到三七皂苷的某些成分或其降解产物,而香菇和平菇菌丝体中未检测到相应成分。  相似文献   

9.
以白灵菇菌株TN01为试材,选取香菇、杏鲍菇、白玉菇3种食用菌菇根为原料配制外援营养液,测定各营养液主要成分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类型与浓度营养液对白灵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灵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PDA培养基相比,适量加入白玉菇菇根提取液可提高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添加外援营养液对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的白灵菇子实体产量最高,小区总产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4.6%。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后对白灵菇子实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有提升的效果,但对亚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无促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竹笋壳为试材,通过研究笋壳提取液对金顶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分析甘蔗渣中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的菌丝长势,生物转化率以及子实体和菌糠的营养成分,以期为竹笋壳栽培金顶侧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添加20~100g·L-1的笋壳提取液可明显促进金顶侧耳菌丝生长,与PDA培养基相比生长速度提高了34%~61%。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其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均提高10%左右;子实体粗蛋白质含量提高24%,氨基酸含量提高27%;菌糠中氨基酸含量是甘蔗渣培养的1.63倍,其中显味氨基酸含量是蔗渣的2.32倍。说明竹笋壳为金顶侧耳栽培的优质辅料。  相似文献   

11.
黄靛牛肝菌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测定了黄靛牛肝菌子实体的氨基酸、矿质元素以及维生素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与香菇和双孢蘑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靛牛肝菌子实体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含有18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铅、镉、砷含量均在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袋栽香菇菌棒废料再利用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袋栽香菇采收后菌棒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尚未被香菇菌丝利用完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利用这些废菌糠可继续栽培香菇。在常规配方中添加10% ̄20%废菌糠,香菇不会减产,但如果废菌糠量增加到30%以上则香菇产量下降,如果全部以废菌糠代替木屑栽培,则产量下降30%、且菇小质差、袋栽香菇配方中,如果增加20%左右的废菌糠和0.1%添加剂可减少10%麦麸和10%木屑用量,大面积示范增产10% ̄23 ̄,还可提高资源  相似文献   

13.
王沁  恽晓如 《中国食用菌》1995,14(4):46-47,45
通过对四株香菇菌株固体酵发和液体发酵试验,筛选出生长快,产蛋白和多糖较高的香菇H菌株,对其发酵产物经一系列加工处理,制成香菇发酵饮料。该饮料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矿物质等营养成份,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新型营养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4.
香菇液体种深层发酵工艺及菌液接蔗渣生料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香菇液体菌种深层发酵中试,初步确定了工艺流程及各级配方,证明了此工艺可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菌液,是一种快速生产香菇菌种的好方法。香菇菌液接入蔗渣生料栽培子实体试验,提供了一种克服污染、提高产量、节约成本,较为简单和实用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对食用菌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研究以香菇、金针菇、风尾菇为代表,从孢子形态、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以及生理酶活等方面比较全面地探讨了Zn、Cu、Ni元素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着种类及浓度差异;其中Zn的增产效应是显著的;Cu对香菇产量抑制明显,而对凤尾菇有增产效应;低浓度的Zi对提高香菇和风尾菇的质量是有益的,但对金针菇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福建省3个菌株、适宜鲜销的香菇(Lentinus edodes)子实体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及其种类,应用化学评分法、氨基酸评分、模糊评价法等6种国际通用的非生物学蛋白质评价方法,对3个香菇菌株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香菇菌株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6%、21.4%、24.6%,2号香菇菌株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6.53%和6.52%;3个香菇菌株均富含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含量较丰富的必需氨基酸为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3个香菇菌株的第一限制氨基酸相同,均为为蛋氨酸和胱氨酸。化学评分分别为63.92、63.75、63.44;氨基酸评分分别为82.01、79.51、82.44;3个品种香菇与标准蛋白(全鸡蛋模式)的贴近度分别为0.92、0.92、0.91。  相似文献   

17.
香菇柄多糖蛋白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一种经过粉碎→酶解→分离→提纯香菇中多糖及氨基酸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香菇中各部分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但采用复合酶提取法,由菇盖和菇柄所得提取物在营养成分上的差距明显缩小,如两者总氨基酸中所占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趋于相近,相比于热水浸提法而言,总氨基酸含量提高2倍,多糖含量提高4倍,某些特殊成份的含量也显著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蔡敏  汤新金  覃修应  方翔 《中国食用菌》2011,30(6):49-50,54
通过加工冷冻鲜香菇、脱水香菇和香菇罐头不同保藏工艺的处理,测定成品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研究比较3种保藏工艺对香菇品质影响,探索适宜香菇加工保藏的方案.根据食品分析与检测方法,冷冻鲜香菇、干菇、菇罐头中的香菇多糖的含量分别达到6.72%、6.63%、6.68%,VC含量分别为0.258 mg·100-1·g-1、0.0...  相似文献   

19.
采用RT-PCR技术克隆香菇(Lentinus edodes)亲和素基因(Leav1),并对不同来源的亲和素蛋白的分子特征及系统进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edodes亲和素Leav1大小为459 bp,编码152个氨基酸。来自细菌、真菌和脊椎动物的亲和素由126~18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3.24~18.84 kDa,理论等电点为3.90~9.69,其中香菇Lentiavidin 1等电点最低,为3.9。对比不同来源亲和素的多序列,发现Avidin结构域长度为107~120个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相似度为26%~54%,但与生物素结合位点非常保守。系统进化分析发现,香菇Lentiavidin 1和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Tamavidin的亲缘关系较近。探明不同来源亲和素的分子特征及系统进化关系,对将来深入研究亲和素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