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调查了高丛越橘、半高丛越橘、矮丛越橘在大连地区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开花结果特性。结果表明,越橘当年生枝条以春梢中的短枝、中枝和二次生长枝(夏梢)为主,春梢数量多于夏梢和秋梢,但高丛越橘夏梢数量接近春梢;春梢生长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夏梢生长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生长量大于或接近春梢生长量。高丛、半高丛越橘成枝力较强,矮丛越橘成枝力较弱。3种类型越橘果实生长均呈双"S"型生长曲线,2次生长高峰持续时间均为2周,第1次高峰生长速率高于第2次;越橘果实生长发育从坐果到成熟需49~56 d;康维尔果实采收期52d,北陆和美登为16 d,北村和斯卫克为28 d;北陆和美登果实品质好于其他品种。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展越橘灌溉、施肥、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实现丰产、稳产、高效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2.
果树专业户     
苹果短枝型品种的特点 苹果短枝型品种,一般是短枝型芽变。在生长、结果习性和果实品质方面,短枝型品种的特点是:枝条粗壮节间短,树形紧凑芽饱满。 1.树冠短小、紧凑,大小相当于普通型品种的2/3或1/2。 2.树姿直立,树势健壮,新梢短粗。幼龄树新梢长度不超过70cm,成龄树不超过30cm。 3.萌芽力高,叶节密,芽子饱满、充实。新梢萌芽率可达70%~85%。顶芽体积大,约为普通型品种的2~2.5%。  相似文献   

3.
按上期31页2.曲枝和拉枝开角对生长和结果的影响拉枝开角对枝条生长力和枝上萌芽力有明显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枝条越直立,生长越旺;越近于水平,生长越弱。从枝上萌芽情况看,直立枝只有上部芽长出几个旺梢,中下部少数萌发长成几个短枝或潜伏呈休眠状态。加大枝条角度,可使中下部芽萌发,但新梢生长力减弱,生长期缩短。当枝  相似文献   

4.
《中国果树》2017,(Z1):30-32
以6年生的‘金昱’梨(Pyrus pyrifolia Nakai‘Jinyu’)为研究对象,对其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昱’梨新梢自3月下旬开始生长,到6月下旬停止生长,新梢长度从2.08 cm增长到101.72 cm,生长期为92 d,生长期间出现1次生长高峰;果实从4月初开始坐果,到8月上旬果实成熟停止生长,生育期125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形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分别在4月20日、6月8日、7月6日;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前期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后期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膨大迅速并到达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5.
以2013年栽植的矮化"玉华早富"苹果幼树为试材,采用刻芽、轻短截、摘心、涂膜发枝素等修剪方法,研究了不同修剪处理方法对1年生枝条新梢生长和光秃部位萌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刻芽处理的萌芽率始终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萌芽期,刻芽处理的萌芽率最高,为97%。涂抹发枝素处理的枝条的萌芽率为0%,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萌芽期至坐果期之间,处理的时间越晚,拉枝和刻芽处理的短枝比例越高,但总枝数量减少。在萌芽期后,刻芽处理对培养结果枝组有积极的意义;拉枝处理可减缓枝条新梢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对梨树一年生枝进行亥芽,试验结果表明,枝条上部芽、背上芽、强壮枝上的芽子刻伤后萌芽率和成枝为高;刻伤深度达木质部时,刻伤越长,萌芽率和成枝力越高;萌芽后刻芽抽生长枝多。刻芽时要根据目的选择不同的刻芽时期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桃树喜光性强。在枝条密集、光照不良的情况下,冠内枝条衰弱并逐渐枯死,出现内膛光秃现象。从桃树的生长特性看,1年生枝萌芽成枝力强,新梢摘心后继续抽梢,枝量多、生长快,树冠很容易郁闭。加之枝梢寿命短,自疏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对山楂幼树一年生枝进行刻芽试验,结果表明,枝条上部的芽、中庸枝上的芽刻伤后萌芽率和成枝力都高,刻伤长度越长萌芽率和成枝力越高,萌芽后刻芽抽生中、长枝较多;强旺枝不宜刻芽;刻芽时要根据目的选择不同的刻芽时期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3年生红铃铛山楂幼树一年生枝进行刻芽发枝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枝条上部芽、中庸枝上的芽子刻伤后萌芽率和成枝力高;刻伤长度越长,萌芽率和成枝力越高;萌芽后刻芽抽生中、长枝较多;强旺枝不宜刻芽。刻芽时要根据目的选择不同的刻芽时期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温克"葡萄为试材,在开花后第7天至果实成熟,通过果实纵横径、体积及净增长量数据分析了"温克"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温克"葡萄果实纵径增长呈快-慢的单S型动态曲线变化,横径增长表现为双S型变化,开花后7~35d是"温克"葡萄果实纵横径净生长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果实体积增长曲线呈双S型,分别在果实生长期的前期(开花后7~28d)和后期(开花后105~119d)出现2次生长高峰。"温克"葡萄开花后7~35d其果实纵横径净生长量增长最快,开花35d后纵横径净生长量急剧下降;体积净生长量的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开花后7~28d和开花后105~119d。根据"温克"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制定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可挖掘"温克"葡萄优质丰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正>1生长特性1.1枝条生长特性萌芽力强,发枝力弱。1年生枝条上面的芽,第2年萌发能力强,除极少数瘪芽外,其它的芽都萌发。直立枝条萌发短枝少,平生枝条萌芽率高,但发枝力弱,不容易形成侧枝。枝条拉枝过平以及弯弓似的拉枝,前端结果后容易下垂,形成猪尾巴枝前细后粗,后部容易抽生徒长枝条。修剪过重,  相似文献   

12.
笔者 1997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购回 50株藤牧 1号苹果苗及 2 0株丰艳 (作授粉树 ) ,栽于大田中 ,随后定干 ,当年未进行夏剪。抱着促进枝梢生长的想法 ,冬季修剪时进行中度短截 ,一般剪去当年生枝的 1/ 2 (即夏梢的中部 )。然而第 2年观察发现 ,凡是从枝条夏段中部或中上部下剪的 ,萌芽很少或不萌芽 ,所有的萌芽都集中在枝条春段和轻短截的秋段 ,夏段即使抽梢也纤细 ,春段抽生的梢健壮。为补充萌芽抽枝量 ,夏季进行了拉枝。拉枝后 ,枝条春段上萌发晚秋梢长约 3~ 10cm ,夏段很少或不萌发梢。同时观察到 ,夏季枝叶生长较差 ,甚…  相似文献   

13.
<正>1生长特性1.1枝条生长特性萌芽力强,成枝力中等,1年生枝上的芽,第2年萌发的能力强,除极少数瘪芽外,其他的芽都萌发。直立枝除顶芽外萌发后形成短枝多,平生枝萌发后形成中长枝多。结果后容易抽生细长果台副梢,结果超量时果台副梢容易变成辐条枝。背  相似文献   

14.
提高新植果树的萌芽率和成枝力,直接关系到果树的早成形、早结果问题。如何提高苗木的萌芽率和成枝力呢?除采用刨大坑多施肥外,1988年春我们还进行了苗木弯倒提高萌芽率和成枝力的试验。供试品种为新红星。具体方法是:春季发芽前,将定植苗木在地面处顺行间弯倒,用少量的土将苗木顶端固定,使苗木保持水平状态,以不弯倒者为对照。4月底5月初,当新梢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将苗木竖起、扶正。夏季配合捋枝即可。  相似文献   

15.
孙恩普  乐文全 《河北果树》1999,(3):19-19,21
鸭梨幼龄期生长势较强,发枝力较弱,萌芽力中等。但进入结果期之后,生长势趋于中庸,发枝力和萌芽力却有所增强,尤以萌芽力的增强最明显。枝条初生角度大又多倾斜弯曲生长,因此成龄后树姿开张,树冠枝量密度适中,花芽分化率高,并以短果枝为主。在不加控制的条件下树...  相似文献   

16.
对新疆塔里木大学杂交梨85-10-10营养系的新梢、果实进行了生长动态调查.结果表明:高接繁殖的杂交梨85-10-10营养系新梢有两次生长高峰和一次生长缓慢期.其果实生长呈S型生长曲线,前期纵径生长较快,超过横径,具有形成大果的潜在基础.杂交梨85-10-10营养系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温源 《落叶果树》2016,(1):17-18
研究单株不同留果量对日光温室栽培的4年生红地球葡萄生长结果及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适宜的留果量为6~8穗。每株留果5穗时,结果枝上副梢的生长量最大;每株留果5穗、8穗的与留11穗的相比,结果枝新梢总长度显著长,新梢成熟充实程度显著高;每株留果11穗的第2年枝的萌芽率明显低,3种留果量处理间枝条生长状况均有显著差异。产量过高,影响树体营养生长,使树势衰弱,病害发生较严重,叶片易老化,影响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板栗是落叶乔木果树,萌芽力低,成枝力强,枝条顶端优势很强,顶芽抽生的新梢生长特别旺盛,幼龄树当年生顶枝可达1.5~2m长,因此,树冠形成快,很易造成树冠高大。如果任其自然生长,三年生树树高可达3m以上,七八年生树树高可达5~6m以上。另外,由于板栗的混合花芽着生在枝条顶端  相似文献   

19.
梨幼树刻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梨幼树1年生枝进行刻芽试验结果表明,枝条上部芽、背上芽、强壮枝上的芽刻芽后萌芽率和成枝力高;刻伤长度越长、刻伤深度达木质部时萌芽率和成枝力高;萌芽后刻芽可抽生较多的长枝。刻芽时要根据目的选择不同的刻芽时期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幼树期修剪 短枝型品种应以促为主,普通品种则应以缓为主。短枝型品种树体矮小,节间短,短枝系数高,萌芽率高,但成枝力弱,一但形成短枝,进入结果期,树冠扩大就极其缓慢,因而在幼树期修剪时应以促为主,枝条放任生长,利用枝条直立生长的优势,尽量多发枝,发旺枝,实行轻剪多留枝,基本不疏枝,增加枝量,扩大树冠,尽快成形;而普通品种多数树体高大,萌芽力高,成枝力强,一般幼树期生长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