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壤改良剂对龙眼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3年定点试验表明:龙眼果园施用土壤改良剂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量可达0.11~2.96kg/株。还能改善果实质量,增加单果重和果肉率,提高果肉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固形物含量,并提高土壤pH值、代换性Ca和Mg含量,在肥力水平低的土壤上施用土壤改良剂能使土壤有效N、P2O5和K2O含量分别提高1.28、9.0、4.0倍。改良剂适宜施用量为6kg/株。  相似文献   

2.
以广南铁皮石斛成熟蒴果无菌播种获得的组培苗为试材,结合10种栽培基质处理方式,通过测定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结合栽培试验筛选最佳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基质,以探讨不同成分和配比的基质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刨花的3个处理,即珍珠岩+刨花+泥炭+木炭(2∶6∶3∶2)、珍珠岩+刨花+椰糠+木炭(2∶6∶3∶2)及珍珠岩+刨花+木糠+木炭(2∶6∶3∶2)的理化性质较适宜植物生长,不同成分和配比的基质对铁皮石斛的成活率、根系生长及生长量影响显著,通过隶属函数法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珍珠岩+刨花+椰糠+木炭(2∶6∶3∶2)为较好的试管苗移栽基质,且基质来源广泛、价廉、无污染。  相似文献   

3.
高尔夫球场土壤紧实度,通过影响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中水、肥、气、热状况,从而影响草坪草的生长及其对病虫害的抗性。良好的坪床结构和健康生长的草坪草是高尔夫球场正常运营的基本保证。通过了解高尔夫球场草坪土壤紧实状况,制定合理的灌溉等养护制度和适时适度的紧实度调整措施,使其达到最佳的紧实状况。  相似文献   

4.
土壤紧实度对玫瑰幼苗生长及根系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曰波  赵兰勇  张玲 《园艺学报》2011,38(9):1775-1780
 以盆栽玫瑰(Rosa rugosa)‘珲春’实生苗为试材,研究土壤紧实度对其生长和根系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幼苗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在不同土壤紧实度下的大小顺序为:1.30 g · cm-3处理 > 1.50 g · cm-3处理 > 1.10 g · cm-3处理;根冠比随土壤紧实度的增加而下降,1.50 g · cm-3处理下降显著。土壤紧实度的增加抑制了地下部的生长,表现为根系长度、侧根数量、主根直径等均随土壤紧实度的增加而降低,根系平均直径和总面积有所增加;根系活力以土壤紧实度为1.30 g · cm-3的处理最高,1.50 g · cm-3处理最低;根系中硝态氮、氨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是土壤紧实度为1.30 g · cm-3的处理最高,1.50 g · cm-3处理次之,1.10 g · cm-3处理最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随着土壤紧实度的增加而升高。土壤紧实度显著影响玫瑰幼苗氮代谢活动,进而影响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1.30 g · cm-3的土壤紧实度较适宜于玫瑰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9,(8):98-101
为了探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西瓜产量及改善土壤盐渍化效果的影响,选取5种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效果试验,5种改良剂分别为松壤水剂、禾康、靠山多霸、松壤粉剂和阔立。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可显著降低土壤EC,其中施用禾康效果最佳,土壤EC降低了45.54%;土壤改良剂还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其中靠山多霸、阔立和禾康对土壤容重改良效果最佳,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7.04%、6.34%和6.34%,改良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还能显著提高西瓜产量,施用禾康后每667 m~2西瓜产量达到2 539.6 kg,较对照高9.3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各项试验结果得出,施用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处理的产量和脱盐率均为最高,且能显著改善西瓜品质,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此试验用两种栽培基质(A、B)与土壤混合种植马尼拉草.通过定期测量马尼拉草的形态指标,研究栽培基质与土壤混合对马尼扭草生长的影响,以及光效剂对马尼拉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处理均能促进马尼拉草的生长,其中B种基质b土壤的1:2比例最适合种植马尼拉草;此外,光效剂的效果显著,能明显促进马尼拉草的覆盖,能加快马尼拉草移植后恢复速度.可见,使用栽培基质与土壤混合及喷用光效剂种植马尼拉草,不仅能促进马尼拉草的生长,也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王芳  刘大伟 《北方园艺》2019,(7):154-160
土壤改良剂通过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提高植物抗病性,用来控制植物病害。一系列土壤改良剂,如动物粪便、植物残体、几丁质材料、蛋白质废弃物、矿物质肥料等,已用来防治植物寄生线虫。尽管一些改良剂对线虫控制效果并不总是令人满意,甚至一些研究结果存在争议,但土壤改良剂作为一种传统的生物防治策略,符合环保及健康理念,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受到各国普遍重视。不同改良剂杀(抑)线虫种群的作用机制不同,了解这些材料在施用过程中的杀(抑)线虫机理,有助于改良剂的利用,提高防治效果。该研究综述了土壤改良剂的主要类型,杀(抑)线作用方式及作用机理,讨论了在防治线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以期为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部分在上海生长的银杏古树和香樟古树为主要研究对象,测定土壤p H值、EC值、容重及孔隙度指标和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和含水量指标,分析其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尝试在银杏古树和香樟古树上分别施用珍珠岩、陶粒和一种速效土壤改良剂"瞬间"(商品名),分析其应用效果,对城市古树土壤改良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夏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严重、设施土壤碱化度高等问题,以连作10年的设施黄瓜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糠醛和醋糟为改良剂主料,通过调酸调节改良剂pH为2,采用盆栽试验,设置667m2施200(T1)、400(T2)、600(T3)、800(T4)、1 000(T5)、1 300(T6)、1 600kg(T7)的7个处理,以不添加改良剂为对照(CK),系统研究了不同改良剂用量对土壤养分、盐分离子、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盛果期土壤pH和EC值均随改良剂施用量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其中T7降低pH效果最显著,降低4.29%,T5降低土壤EC值最显著,降低37.72%;T6和T7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CK,分别增加42.11%和48.54%;667m~2施800kg以上用量改良剂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T1、T2、T4和T5处理相对CK分别显著增加20.00%、20.00%、23.33%和26.67%的土壤全磷;T4处理Ca~(2+)和Cl~-下降最为显著,Na~+、K~+和HCO_3-在T3下降最为显著。T4细菌数和放线菌的增长最显著,且真菌数降低最为显著,缓苗期T3放线菌增长最显著。综合分析得出,667m~2施用量600kg为该复合型有机酸性土壤改良剂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中游典型样地土壤主要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塔里木河中游地区,以典型植被类型选取样地,分层取得0~100cm土壤样品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样地之间主要理化性质差异及变异性。结果表明:10个典型样地土壤的全氮、全磷含量偏低,全钾含量较高;各样地土壤容重显示出土壤比较紧实,结构性差,孔隙少,且各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各样境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变异系数呈现出的随着土层深入逐渐减小的样态。从该地区典型样地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来看,土壤含水率和土壤主要化学因子之间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土壤容重也与大部分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塔里木河中游地区,土壤的水分和紧实度存在地区差异和分层差异,对该地区其它理化指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析山东平度和新疆库尔勒2个地区在不同肥力下土壤微生物数量消长与土壤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2个地区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长,真菌数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施有机肥比化肥对真菌增长影响达极显著;不施肥种植(CK)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总体数量,但不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比率;2个地区土壤微生物消长与土壤元素间相关性不完全一致,2个地区真菌数量消长与铜元素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度点细菌数量与锌元素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硼元素极显著负相关,与锰显著负相关。土壤养分种类及含量水平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消长影响极显著,而土壤微生物消长在不同土壤环境下与根围土壤元素含量相关性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土壤质量和健康直接影响着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科学评价不同类型土壤的质量和健康,对科学利用土壤资源和管理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荒漠土壤是荒漠区的地带性土壤类型,直接影响荒漠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探索荒漠土壤的质量和健康的概念、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我国荒漠土壤质量和健康做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以草莓重茬10年的温室大棚土壤为例,研究缓苗期、现蕾期、幼果期和盛果期草莓根际土壤的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动态特征,探究其与重茬的关系。结果表明:重茬草莓根际土壤的碱性磷酸酶在缓苗期和现蕾期的活性(2.21、3.26mg/g)都显著低于同期的非重茬土壤的酶活性(3.08、4.97mg/g),二者在幼果期和盛果期无显著差异,都在0.33mg/g以下;重茬草莓根际土壤脲酶的活性在缓苗期与非重茬土壤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在现蕾期的酶活性(0.40mg/g)显著高于非重茬土壤的峰值(0.29mg/g),在幼果期和盛果期的酶活性(0.20、0.18mg/g)显著低于非重茬根际土壤的酶活性(0.35、0.34mg/g);重茬根际土壤的蔗糖酶活性值(2.23~2.88mg/g)在4个生长期无显著差异,除盛果期外都显著低于非重茬根际土壤的(5.54、6.91、7.56mg/g)1倍以上。结果表明,重茬土壤可以显著抑制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农田栽参主要土壤类型白浆土为研究试材,采用盆栽的方式,根据白浆土田间持水量的40%、60%、80%分别设置低、中、高水分处理组,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和化学方法研究水分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和土壤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水分处理下(白浆土相对含水量为80%),物种丰富度指数、AWCD值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最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水分处理,同时土壤酶活性较高,对人参生长发育有利。  相似文献   

15.
施用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中芝麻菜吸收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亿鼎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木本泥炭3种土壤调理剂,采用酸性土壤进行盆栽试验,探究光照培养箱内不同土壤调理剂施用量(1.3 g · kg~(-1)和13 g · kg~(-1))对土壤砷的钝化效果及芝麻菜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3 g · kg~(-1)亿鼎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可显著提高土壤pH,而施用13 g · kg~(-1)木本泥炭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施加1.3 g · kg~(-1)木本泥炭时,土壤中有效态砷含量显著降低了5.17%。与不添加任何土壤调理剂的对照相比,3种土壤调理剂均能促进芝麻菜生长,施用1.3 g · kg~(-1)亿鼎土壤调理剂时芝麻菜地上部鲜质量最大,相比对照显著增加了51.3%,且施用土壤调理剂均能显著降低芝麻菜地上部的砷含量。  相似文献   

16.
生草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寒富’苹果园行间生草区不同草种为试材,采用田间取样、实验室内测定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行间种植6种草后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苹果园生草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从而为生草制苹果园的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生草处理提高了0~30cm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而对30~60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较小;生草处理提高了0~30cm土层的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的活性,脲酶活性则整体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生草处理30~60cm土层的脲酶、转化酶活性有略升高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各生草处理间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功能单元之一,城市土壤入渗能力的提升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该研究从城市绿地土壤结构改良、入渗功能提升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借助人工措施、动物资源以及植物根系,构建土壤大孔隙优先流网络体系,促进降雨高效入渗、减少地表径流、补给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可行性,为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作用的发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地膜和小麦秸秆为覆盖材料,研究了黄瓜地面覆盖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地膜覆盖的效果大于秸秆覆盖,覆盖效果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地膜覆盖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平均温度,且对最低温度的提高作用大于最高温度;秸秆覆盖延缓了土壤温度变化的速度,对土壤增温作用小,且土壤最高温度低于对照而最低温度高于对照,温差最小,土壤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因此,秸秆覆盖作用更为稳定,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土壤酸化是耕地退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制约土壤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在p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上连续两季种植蔬菜,研究了"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pH值、CEC、硅铝率及蔬菜产量和相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可以提升土壤pH值、CEC和硅铝率,提高蔬菜的产量;与对照相比,两季连续施用"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50~200 kg/667 m~2时,可使土壤pH值提升0.06~0.49个单位、CEC提高0.1~0.6 cmol/kg、硅铝率增加0.05~0.16,蔬菜产量增加4.26%~11.71%,同时"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可提高蔬菜整齐度,促进萝卜伸长膨大、白菜增高增粗,使白菜结球更加紧实。研究发现,"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在试验区域的合理用量为100~150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施肥条件下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尿素、鸡粪、玉米秸秆在Ⅰ施肥水平上,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2.24%、27.43%、26.35%;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5.42%、39.85%、33.28%。均显著高于对照。在Ⅱ施肥水平上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5.34%、49.03%、50.25%;使土壤全氮分别增加20.00%、61.98%、42.29%。在Ⅲ施肥水平上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34.13%、51.55%、71.71%,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22.90%、83.36%、70.99%。3种肥料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顺序依次是鸡粪、秸秆、尿素(Ⅰ施肥水平)和秸秆、鸡粪、尿素(Ⅱ、Ⅲ施肥水平)。在不同施肥水平上,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均是鸡粪、玉米秸秆和尿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