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以36种不同产地的蓝莓果实为试材,色差仪测定色度值,比色法测定花青素、黄酮、多糖、多酚含量,HPLC法检测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等6种花色苷单体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蓝莓品质进行评价,探讨蓝莓的色度值、花色苷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等指标的相关性,并进行综合评分,对蓝莓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以期为筛选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蓝莓间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13个指标可用3个主成分来表述,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2.606%,第一主成分由花青素、花色苷和L~*决定;第二主成分由多酚、总黄酮、飞燕草素-3-O-阿拉伯糖苷和a~*、b~*决定;第三主成分是多糖。聚类分析将36个样本聚为4类,第3类群品种最多,主要表现为花青素、6种单体花色苷、多酚含量相近;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法对蓝莓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准确可靠、简单省时,适用于蓝莓品质的综合评价,为蓝莓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红肉猕猴桃花色苷组成及浸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红河南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var.henanensis)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定性定量分析其花色苷组分,并运用正交试验优化通常情况下决定花色苷提取效果的甲酸强度、料液比、超声时间等3个重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红肉猕猴桃果实中有5种花色苷,分别是未知矢车菊素(Cy.)、矢车菊素-3-O-木糖(1-2)-半乳糖苷(Cy-xyl.gal.)、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Cy-gal.)、飞燕草-3-O-木糖(1-2)-半乳糖苷(Dp-xyl.gal.)和飞燕草-3-O-半乳糖苷(Dp-gal.)。每种花色苷浸提值达到最高时对应的甲酸、料液比、超声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鉴定莲雾花色苷类物质种类及其组成,并研究其呈色稳定性和抗氧化性,为莲雾果实色泽形成机制研究和花色苷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珍珠’和'紫红’莲雾为材料,利用液质联用技术(HPLC-ESI-MSn)测定其果皮中的花色苷组分,探讨pH值和温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探讨其抗氧化能力。【结果】鉴定出莲雾中4种花色苷,分别为矢车菊-3, 5-O-葡萄糖苷、矢车菊-3-O-葡萄糖苷、芍药素-3,5-O-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O-葡萄糖苷。2个品种所含花色苷种类、含量和比例不同',黑珍珠’主要含芍药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3-O-葡萄糖苷',紫红’莲雾以矢车菊-3-O-葡萄糖苷含量最高。莲雾花色苷稳定性随pH值升高而下降,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对高温敏感,在4~50℃的环境中较为稳定。在试验范围内,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结论】莲雾所含花色苷以矢车菊素和芍药素为主,不同品种所含组分和含量有差异,同时莲雾花色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抗氧化性,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红色系中原牡丹品种花色苷和黄酮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HPLC-DAD-MS技术分析了红色系中原牡丹(24个品种)花中的主要花色苷类化合物,对各类花色苷的相对含量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测定了花色苷和黄酮的总含量.共检测到5种花色苷,分别为矢车菊-3,5-O-二葡萄糖苷、天竺葵-3,5-O-二葡萄糖苷、芍药-3,5-O-二葡萄糖苷、矢车菊-3-O-葡萄糖苷、芍药-3-O-葡萄糖苷.依据所含花色苷的类别及相对含量,将红色系中原牡丹分为四大类,分别为Pn、Cy类;Pn、Cy>Pg类;Pn、Pg类;Pn、Pg>Cy类;多数品种花色苷含量为(1~10)×10-2%,黄酮含量在0.6%~2.0%;不同品种中,花色苷含量越高,助色系数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前期‘天源红’不同发育时期果肉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筛选了与全红型软枣猕猴桃果肉着色相关的14个转录因子基因,鉴定在套袋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并筛选关键光响应转录因子。【方法】以全红型软枣猕猴桃品种‘天源红’盛花后8个时期的果肉样品为试材,在盛花后30 d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作对照;使用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可携式色差计CR-400进行色差指标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花色苷组分及总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4个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量并对其进行相对定量;通过表型、基因表达量与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综合筛选关键光响应转录因子。【结果】随着果实生长发育,果肉颜色均由绿变红,在盛花后120 d红色最深,未套袋果肉红色明显深于套袋果肉,色泽比和色度角的测定结果与表型鉴定结果一致。果肉主要呈色物质是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和矢车菊素-3-O-木糖-半乳糖苷,二者与总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盛花后120 d,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和总花色苷含量在套袋与不套袋果肉中差异显著。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YB1在盛花后120 d未套袋果肉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套袋果肉,并且与未套袋果肉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和矢车菊素-3-O-木糖-半乳糖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套袋处理果肉不相关。【结论】筛选到软枣猕猴桃花色苷形成响应光照的关键转录因子AaMYB1;套袋处理可能通过抑制AaMYB1的表达从而抑制花色苷(主要是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的合成与积累,从而阻碍果实正常着色。  相似文献   

6.
以"赤霞珠"、"梅鹿辄"和"马瑟兰"3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成熟期间果实花色苷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果实成熟期间果实花色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马瑟兰"果实中9种花色苷都在其转色后30d左右含量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在"赤霞珠"果实中,9种花色苷在转色后10d左右含量达到最大值,然后趋于稳定;然而对于"梅鹿辄"果实,花青素3-O-葡萄糖苷和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在转色后10d其含量达到最大值,甲基花青素对香豆酰葡萄糖苷和二甲花翠素对香豆酰葡萄糖苷随着果实成熟,其含量始终在不断增高,而花翠素3-O-葡萄糖苷、3′-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对香豆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对香豆酰葡萄糖苷则在转色后20d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李倩  刘延吉 《北方园艺》2011,(16):26-30
以黑莓“三冠王”品种为试材,采用溶剂萃取法和质谱法对黑莓次生物质和花色苷结构进行鉴定,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黑莓资源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黑莓含有酚类、鞣质、多糖及其苷、黄酮及其苷、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挥发油等次生物质.以质谱法分离鉴定花色素苷结构,由矢车菊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3-O-芸香糖苷、矢车菊3-O-草酸酐酰葡萄糖花色苷、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3-O-丙二酸酰葡萄糖花色苷、矢车菊3-O-葡萄糖苷组成.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应用HPLC–MS/MS快速分离、鉴定草莓花色苷的方法,并对不同果色12个草莓品种的成熟果实进行花色苷定量和定性分析,同时对比分析草莓(Fragaria×ananassa,八倍体)和森林草莓(F.vesca,二倍体)基因组中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数量和染色体定位,通过RNA-Seq和qRT-PCR分析它们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水平变化。在草莓中检测到8种花色苷,包括首次检测到的芍药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丙二酰葡糖苷和芍药素–3–甲基丙二酰葡糖苷。不同果色草莓果实中总花色苷含量差异较大,均以天竺葵素–3–葡糖苷为主。草莓基因组包含73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是森林草莓的3~4倍,均匀分布在4套亚基因组上。RNA-Seq结果显示整体上多拷贝基因在草莓果实中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未发生明显的偏向性表达。花色苷合成关键路径基因(PAL1、CHS、CHI、F3H、DFR1、ANS、UFGT),转运基因(GST)和转录因子基因MYB10在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表达量显著增加,尤其是花色苷积累期,表明这些基因在草莓果实花色苷积累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迎红杜鹃的花色素组成及花色在开花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分析了迎红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 Turcz.)的花色素组成,调查了其在开花过程中花色、花色素组成和含量的变化。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分光色差计测量了不同开花阶段的花色。结果表明,开花过程中花色的明度增加,彩度变小,由红紫(70B)变为淡紫红色(84B)。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 - 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 - ESI - MS)分析花瓣中花青苷和黄酮醇的组成及含量。在520 nm和350 nm波长下,共检测到15种化合物:5种花青苷、8种黄酮醇和2种芳香酸,推定出了其中10种化合物。花青苷:锦葵素 3-阿拉伯糖苷-5-葡萄糖苷;黄酮醇:杨梅黄素3-半乳糖苷和杨梅黄素3-鼠李糖苷;槲皮素3-半乳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和两种槲皮素-鼠李糖苷以及山奈酚3-鼠李糖苷;芳香酸:绿原酸及其异构体。未检测到酰基化色素及5-O-甲基化黄酮醇。在6个开花阶段中,虽然花色变化明显,但花色素种类不变,其含量在各阶段差异极显著。从小蕾期到初开期,总花青苷含量(TA)和总黄酮醇含量(TF)迅速减少,花开放后变化平稳。基于花色素组成信息,探讨了耐寒杜鹃的花色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植物诱抗剂BTH对葡萄果实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着色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红地球’葡萄植株为试材,在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对果穗喷施30~120 mg·L-1的BTH溶液,定期采样测定葡萄果实的形态、色度、花色素苷和糖酸累积等品质特征的变化。【结果】BTH处理‘红地球’葡萄果实的颜色指数CIRG和总花色素苷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处理效果依次为60 mg·L-1120 mg·L-130 mg·L-1;参与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PAL、CHS1、CHS2、CHI1、CHI2、F3’H、F3H1、F3H2、DFR、LDOX、UFGT-2和Vvmyby A1等基因和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表明BTH诱导葡萄花色素苷含量的增加与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有关;F3’5’H基因显著下调表达,且花色素苷单体主要以F3’H支路产物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和芍药素-3-O-葡萄糖苷(Pn)为主,F3’5’H支路产物锦葵素-3-O-葡萄糖苷(Mv)、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Pt)和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Dp)含量极少,据此推测BTH处理‘红地球’葡萄可能主要通过F3’H支路合成花色素苷。BTH处理使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固酸比(SSC/TA)显著提高;60 mg·L-1BTH处理还对提高葡萄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有显著效果;除120mg·L-1BTH处理导致葡萄果实横径变小外,其他浓度处理对葡萄果实形态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红地球’葡萄转色初期喷施一定浓度的BTH溶液可显著促进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的着色和转熟,并提高果实品质,且以60 mg·L-1BTH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利用闲置的哈密瓜大棚,对15个豇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正源豇豆和农家乐373油白豆角2个品种在三亚春季设施栽培条件下,表现产量高、耐热性和抗病性强,适合三亚地区甜瓜地轮作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组织培养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猕猴桃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多年生藤本植物.目前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有66个种,约118个种下分类单位(变种、变型),我国有62个种.猕猴桃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丰富的维生素、矿质元素以及14种氨基酸.尤其Vc含量,每100g鲜果肉中可达到90~420mg,享有"Vc之王"的美称.猕猴桃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汁等,还有医疗保健作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随着猕猴桃栽培的进一步兴起和引种工作的进行,良种苗需要量急剧增加,而采用常规繁育方法周期长、成活率低,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猕猴桃成为重要的良种繁育途径.此外,组织培养也是生理生化和遗传研究必需的基础技术,原生质体融合、重组DNA遗传转化等都必须在组培再生技术相当成功的基础上进行.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猕猴桃组织培养的研究.随后,更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获得成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从影响猕猴桃组织培养的因素,猕猴桃组织培养的应用等方面就近十年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将不同品种3年生芦笋蔸子移栽至有机土和普遍土日光温室,定期采收芦笋嫩茎,比较其秋冬茬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试验结果表明,3年生有机土日光温室栽培的芦笋,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普遍高于同期移栽、同期采收的3年生普通土日光温室栽培的芦笋。而不同栽培方式芦笋嫩茎采收的经济系数的差异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4.
对4份华南型黄瓜品种进行春提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05C41,04C204和03C105等黄瓜品种长势旺,抗病性强,高产,风味品质良好,外观整齐一致,适应市场需求,在沿海地区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湖北省普遍采用的大棚爬地栽培方式,对12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银蜜子、蜜世界、状元、红妃、金帝等品种在品质、熟性、抗病性及产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合湖北省早春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6.
果树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果树种质离体保存方面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种子保存,常规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保存方法。超低温保存是一项长期稳定保存种质的方法,能减慢细胞代谢和完全抑制生长,概述了超低温保存的原理、技术要点和主要优点,以及影响超低温保存的因素:包括植物材料的性质、预处理、冰冻保护剂种类、降温方法、解冻方法以及解冻后处理等,并对今后果树种质保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早春大棚厚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采用湖北省普遍采用的大棚爬地栽培方式,对12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银蜜子、蜜世界、状元、红妃、金帝等品种在品质、熟性、抗病性及产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合湖北省早春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8.
对4份华南型黄瓜品种进行春提旱栽培试验.结果表明,05C41,04C204和03C105等黄瓜品种长势旺,抗病性强,高产,风味品质良好,外观整齐一致,适应市场需求,在沿海地区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明确了晴天时,甜樱桃日光温室上午8~10时为气温升温阶段,11~13时为气温高温阶段,14~16时为气温降温阶段。昼间地温变化幅度为2.3℃,连续晴天时日平均地温上升约0.3℃。阴天时,日光温室气温和地温均保持稳定下降趋势,连续阴天日平均地温下降幅度较大,是连续晴天温度上升速度的2倍。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和露地甜樱桃红艳秋季枝叶中氮代谢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的6年生槽栽甜樱桃红艳植株为试材,对秋季枝叶中全氮、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叶片中的氮向枝中运转的量少于露地;长枝枝皮、短枝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减少,而长枝木质中可溶性蛋白质增加很多;叶中可溶性蛋白质高于露地,而且叶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在整个秋季都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秋季枝中总氨基酸的变化趋势比较复杂,而叶中总氨基酸的变化趋势则很有规律,都有增加的趋势。秋季叶中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在整个秋季都没有急剧减少,有时还有增加,这表明叶片中的氮代谢一直在进行,并没有随叶片的衰老而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