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WEBGS的沈阳市浑北灌区用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WEBGIS的实现方式,将WEBGIS技术应用在沈阳市浑北灌区。系统研究了灌溉GIS数据库的建立,把灌区数据发布到INTERNETR上,并形成网络灌区用水管理系统。为科学有效的用水提供定量依据,提高了灌区用水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减少了灌区的运行成本,而且为灌区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疆兵团灌溉信息管理系统单一、覆盖面窄、无法实现水资源集中管理。利用Access2010数据库、Web技术、B/S开发模式从建设管理、运行管理、事务管理三方面整合兵团灌溉概况、墒情、用水等信息构建可视化的多级web管理系统。系统数据库具备信息录入、查询、图表显示等功能并为可视化的网络操作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农户和水利管理人员远程登录便可访问灌水信息获取灌溉决策。系统实现了灌溉分布式采集集中式管理的交互,打破了运用和管理水资源的时间空间限制,为南北疆灌溉资源共享提供接口,为大数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21年WoS数据库收录的3 687条农业灌溉用水价值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全球灌溉用水价值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国内外灌溉用水价值研究的发文量、作者、国家、期刊和机构分布情况、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1年,灌溉用水价值领域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核心作者和团队主要来自中国和美国;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德黑兰大学等机构贡献突出;灌溉水价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始终是研究的热点内容;从发展趋势看,灌溉用水价值的多维度评估以及灌溉用水价值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是未来研究关注的热点;多源时空数据源、结合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多种定价方法的融合及优化成为灌溉用水价值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是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为克服传统的灌溉用水效率评价将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分离的缺点,基于农户的灌溉用水生产技术效率(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和水分生产率,兹提出了综合灌溉用水效率的概念。以河北省成安县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测算了农户的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和水分生产率,分析了农户的综合灌溉用水效率和节水潜力,并基于T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农户灌溉用水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平均灌溉用水技术效率为68.36%,平均作物水分生产率为1.38 kg/m3,综合灌溉用水效率为0.62。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灌溉电价、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都对灌溉用水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神经网络与GIS可视化的作物需水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需水量是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用水管理的重要参数。基于BP神经网络与GIS可视化作物需水量预测,以河南省冬小麦的作物需水量为例,利用实测站点的地理坐标以及高程,通过BP神经网络对分析数据进行加密插值,并采用GIS里的协克里金法结合高程作为一个协变量进行作物需水量的空间插值,实现GIS可视化,从而得到准确度较高的作物需水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河南省冬小麦作物需水量预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农用机井灌溉用水利用率,改善传统收费方式,减少水资源浪费,设计研发了农用灌溉机井水电双重计量系统.通过划分管水、售水、用水3个功能模块,利用数据库技术,基于Internet及GPRS的数据传输技术、非接触IC卡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对灌区用水的合理分配和水电计量,并针对目标用户和应用场合的特殊性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在改善收费方式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用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组态软件和Modbus协议的公园自动灌溉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了解公园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以北小河公园为示范基地,通过对公园墒情采集、水源参数监控制定出符合公园计划用水管理、多种灌溉控制方式的系统结构和功能,综合采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基于组态软件和Modbus协议设计开发了公园灌溉控制系统。本系统在北小河公园的研究和示范表明,其可有效地提高公园灌溉效率和用水信息管理水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刘子林  刘清平  庞昌乐 《农机化研究》2006,(12):128-129,135
灌溉用水管理是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灌溉用水相关信息的需求分析,面向用户。采用B/S结构,运用ASP家族Web开发工具,研究构建了基于网络的行走式节水灌溉用水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为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个功能较强大的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9.
基于DEM的作物需水量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ARCG IS8.3为技术平台,以“全国灌溉试验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源,以DEM为基础,通过ARCG IS的空间分析工具获取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遮蔽度等主要地形因子。在分析山东省冬小麦需水量与主要地形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建立了冬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生成了山东省冬小麦需水量栅格图,所得结果与当地冬小麦实际用水分布状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0.
张尚贇 《河北农机》2023,(20):139-14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农业用水在水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是我国最大的紧缺资源。在农业用水中,灌溉用水占了很大比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在灌溉上消耗的水资源有400亿立方米左右。为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我国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农业灌溉用水被大量挤占和浪费。在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由于水资源紧缺和气候干旱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无水可灌”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阐述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策略,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网格GIS在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介绍灌区网格GIS系统框架和功能,包括灌区信息标准、规范与共享;空间数据库群和业务数据库集成管理;灌区网格GIS系统主要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在系统中,数据库群之间的集成依靠虚拟数据库技术和联邦数据库技术。系统功能主要有信息查询、统计、空间分析,以及用于制定灌区规划。  相似文献   

12.
灌区管理模型与GIS的集成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基于 Map Objects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及其与灌区管理模型的集成 ,并在漳河灌区进行了初步应用。GIS提供模型计算所需要的空间数据 ,并在模型模拟过程中动态显示时空演化过程。利用 GIS与灌区管理模型的结合 ,对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强  刘巍  刘东  李天霄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12):127-132
针对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地统计学理论,对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全方向上看,田间水利用效率受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大,其空间正相关范围最大为145 km;灌溉水利用效率受空间结构的影响次之,空间正相关范围为124 km;渠系水利用效率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空间正相关范围最小,为73 km。大庆、哈尔滨、绥化3地交界处,灌溉水利用效率、渠系水利用效率与田间水利用效率均出现高值,鸡西的鸡东县3个指标值均出现低值。自然因素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小于人为因素,其中降水量与灌溉水利用效率、田间水利用效率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有限供水条件下,为了使全灌区增产净效益达到最大。研究依据非充分灌溉中的调亏灌溉原理和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推导出作物产量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建立了全灌区某次供水增产净效益最大的优化配水模型。根据RS技术能够快速获取信息的特点,以陕西关中冯家山水库北干十一支灌区为例,用RS技术获取灌区土壤含水率情况,再用GIS计算出不同作物灌溉需水量数据,并根据来水量用Matlab计算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可快速获得各斗渠优化配水量。模型在求解时不受灌区类型的限制,因此,模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5.
Agriculture is the main non-point polluter of groundwater in irrigated areas as fertilizers and other agrochemicals are the main contaminants in the water that drains out of the root zone to recharge the aquifer. Nitrates from fertilizers, dissolved in percolation losses from rice fields, are the source of pollution considered.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s in the percolated water depends on the distributed field water and nitrogen balances over the area. Its concentration in the groundwater depends on the total recharge, pollution loading, groundwater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within the aquife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GIS based decision support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field scale models of these processes for assessment of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canal irrigation project areas is presented. The GIS is used for represent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s in input data over the area and map the output of the recharge and nitrogen balance models. The latter are used to provide the spatially distributed recharge and pollutant load inputs to the distributed groundwater flow and transport models, respectively. Alternate strategies for water and fertilizer use can be evaluated using this framework to ensur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productive agriculture in large irrigation proj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framework is illustrated by taking a case study of a large canal irrigation system in India.  相似文献   

16.
Due to the competitive use of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it has become important to defin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irrigated farmland. To achieve effective planning, accurate information is needed for crop water use requirements, irrigation withdrawals, runoff and nitrate leaching as a function of crop, soil type and weather conditions at a regional level. Interfacing crop models with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extends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crop models to a regional level.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annual runoff and annual nitrate leaching for the most important crops of the Tibagi river basin in the State of Parana, Brazil. The computer tool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was th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er (DSSAT) version 3.5 (98.0) and its associated crop modeling and spatial application system AEGIS/WIN. It was assumed that farms within the same county use similar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achieve representative estimates of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the weather data from stations located within each county or the nearest weather station were used. A weighting factor based on the proportion of soil type and crop acreage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otal annual irrigation withdrawals, annual runoff and nitrate leaching for each county in the river basin. The model predicted outputs, including yield,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runoff and nitrate leached for different soil types in each county, were analyzed, using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This allowed for the display of thematic maps for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annual runoff and nitrate leaching, and to relate this information with irrigation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The maximum annual irrigation withdrawal, runoff and nitrate leaching were 22,969 m3 per year, 31,152 m3 per year and 1488 t N per year in the Tibagi river basin. This study showed that crop simulation models linked to GIS can be an effective planning tool to help determine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for river basins and large watersheds.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土壤水分分布速测系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从精准农林业测量的实时快速性要求出发,研制了连接GPS接收机与SWR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智能化土壤水分分布速测系统,该系统可完成GPS数据接收与处理、土壤水分采集与存储等工作。选择了合适的GPS测量方法进行试验,并应用GIS软件ArcView生成了土壤水分分布图。  相似文献   

18.
辽阳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GIS平台的综合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开发以ArcGIS ENGINE为GIS平台,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水资源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的交互管理。系统以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为基础,建立了对取水许可、取水计量、水资源费征收及各项水资源数据的综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灌区信息的统一化管理和空间分析,提高灌区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构建了一个基于ArcGIS的灌区信息管理系统.以数据库为手段,通过数据收集、组织、编辑、转换实现对灌区多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融合分析,可实现数据的维护、可视化管理和统计分析,特别是基于ArcGIS的统计分析功能,实现灌区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和坡度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为例,在多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灌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了灌区信息的集中管理、查询、统计和维护更新.基于统计分析得到了灌区高程、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析规律.结果表明:灌区大部分地势平坦,主要以农业用地为主.高程较低地势起伏较小时,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水稻,随地势增高和坡度变陡,林地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成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20.
应用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和水质模型,在GIS平台提供的强大空间功能基础上集成开发了水资源管理决策系统.针对长江镇江段采用河流数字网络模型、水质模型与GIS的耦合,对时空实时处理提出了解决方法.同时,利用该系统可以对水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对空间特性和属性信息进行查询、分类、汇总、统计分析,可以分析水质变化和未来趋势,实时监控水质情况和污染源,防止污染,并进行辅助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