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过瘤胃氨基酸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可增加瘤胃中微生物的数量,提高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乙酸和丙酸的比例,增强产奶性能。据报道,在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每头每天55克,产奶量可提高14.60%,乳脂含量和乳蛋白分别增加12.06%和11.65%。  相似文献   

2.
脲酶抑制剂可抑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脲酶活性,调节瘤胃微生物代谢,降低瘤胃内氨的释放速度,提高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和粗纤维消化率等,从而起到提高奶山羊产乳量,增强奶羊体质,  相似文献   

3.
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作者对蛋氨酸、肽类、有机酸、不同日粮类型等对瘤胃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影响及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对生产实践中合理使用添加剂,增强瘤胃微生物的利用率,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牛用微生态制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反刍动物的生理特点,结合养牛业生产实际的需要,用于牛的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增强瘤胃有益微生物的生物活性;②提高机体对饲料的消化利用能力;③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力;④促进犊牛瘤胃的发育,提早断奶,防治下痢。  相似文献   

5.
对于反刍动物而言,瘤胃对宿主的新陈代谢、机体免疫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瘤胃内强大而丰富的群落,瘤胃微生物结构紊乱不仅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还会引发机体全身炎症反应。近年来,多组学技术分析瘤胃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已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因素、多组学技术在瘤胃微生物中的应用及瘤胃微生物紊乱对宿主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综述,以通过调节瘤胃微生物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预防疾病等新的视角为奶牛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改善适口性、增加容重,提高反刍动物对秸秆的采食量。二是提高瘤胃微生物对秸秆有机物的降解率,这就要解决如下4个问题:1)保持一定数目的瘤胃微生物稳定存在;2)植物细胞壁被瘤胃微生物最大程度地附着,并且时间较长;3)减少物理化学障碍,增强瘤胃微生物对细胞壁的作用;4)适度粉碎。三是改善进入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平衡,包括可发酵氮源,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和过瘤胃蛋白和生葡萄糖物质的提高,添补某些必需的矿物元素等(卢德勋,2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谷氨酸渣对秦川肉牛瘤胃发酵指标、饲料瘤胃有效降解率(ED)的影响。[方法]以5头秦川肉牛为试验动物,试验共120 d,期间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和6种粗饲料DM、CP、NDF、ADF的ED。[结果]谷氨酸渣可提高瘤胃pH,降低NH3-N浓度(P<0.05),提高MCP含量、丙酸相对含量(P<0.05);降低乙酸与丙酸比(P<0.05);提高多种饲料的EDDM、EDCP、EDNDF、EDADF(P<0.05)。[结论]综上,谷氨酸渣可降低瘤胃NH3-N,提高MCP含量,降低乙酸与丙酸比;增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提高多种饲料DM、CP、NDF、ADF的ED。  相似文献   

8.
瘤胃代谢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刍动物试验证明,瘤胃液含有17β-雌二醇(E2)、孕酮(P4)和睾酮(T)。E2抑制瘤胃代谢,而P4和T则提高瘤胃代谢水平。这些甾体类激素通过与瘤胃微生物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而直接影响瘤胃内代谢变化。瘤胃液中只发现甲状腺激素的T3,而未检出T4,T3可促进瘤胃微生物代谢活动增强。豆科牧草和大豆含有植物雌激素异黄酮,可提高瘤胃内容物的菌体蛋白、TVFA和氨氮水平。瘤胃液及唾液内发现肽类激素如胃泌素。饲料蛋白在瘤胃内降解可产生一些活性肽,如外啡肽可能起肽类激素的生理作用。半胱胺可耗竭下丘脑和肠道的生长抑素,从而提高生长激素等水平,使瘤胃内代谢及蛋白质合成显著加强。因此,初步认为,瘤胃代谢受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但尚有若干问题有待进一步试验阐明。  相似文献   

9.
李振 《动物保健》2006,(4):18-20
饲料添加剂不但可补充肉羊所需的营养成分,消除或降低抗营养因子,而且可调节瘤胃内环境,提高日粮中营养素的消化利用率,从而促进肉羊生长发育,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生产性能。下面就生产中对肉羊有良好饲喂效果的饲料添加剂介绍如下,仅供广大生产者参考。(一)莫能霉素俗称瘤胃素  相似文献   

10.
饲料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添加剂是现代奶牛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提高日粮的利用率、奶牛产奶量、鲜奶品质和奶牛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有益添加剂,可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瘤胃细菌的活力促进菌体蛋白的合成,提高粗纤维消化率,加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强奶牛的生产性能,现将一些新型的奶牛用饲料添加剂综述于后。1脲酶抑制剂奶牛对尿素利用的主要障碍是尿素在瘤胃中的降解率过高,在很短时间内产生爆发式释氨,使瘤胃中的氨的浓度约超过微生物利用能力的4倍。脲酶抑制剂可以调控瘤胃微生物代谢,抑制脲酶活性,减慢尿素的…  相似文献   

11.
添加吐温80在500ml混合瘤胃微生物培养物内的浓度分别为0.00%、0.05%和0.10%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大麦葡聚糖酶等胞外酶的总产量会显著提高(P<0.05),不过胞外和胞内果胶酶的总产量不受影响。同时,木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葡聚糖酶等酶的活性由于有更多的酶从结合形式变为游离形式而升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IS)对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也有影响。添加吐温80能显著促进瘤胃内非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速度,而对纤维分解菌的生长影响不大。添加0.05%的吐温80对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最大。添加吐温80还能显著增加瘤胃内真菌和原虫的数量。灌注吐温80也能增加瘤胃pH值、氨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从而提高干物质降解率及奶牛产奶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瘤胃的作用机理至少可归结为两方面原因:①增加酶的释放量和(或)增强酶的活性;②促进酶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一些报道NIS对瘤胃微生物和瘤胃发酵特征有负作用,研究表明NIS还是可能成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能够安全、简便地应用于反刍动物来调控粗饲料条件下瘤胃发酵而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产生是饲料能量的浪费,同时还增强了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保护环境和提高能量利用率均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瘤胃甲烷生成机制、排放量测定方法和营养调控进行概述,就如何减少甲烷排放进行了讨论,旨在为通过日粮营养调控措施来降低甲烷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饲料养分调控瘤胃氮代谢是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中能量和蛋白质对瘤胃氮代谢的影响尤为显著。能量和蛋白质通过调控瘤胃中的微生物进而影响瘤胃氮代谢过程,但两者对瘤胃中不同微生物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本文综述了瘤胃中的氮降解过程、尿素氮循环、能氮平衡对瘤胃氮代谢的调控以及能量和蛋白质与瘤胃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效率和减少反刍动物氮排放量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脂肪、过瘤胃维生素、过瘤胃葡萄糖和过瘤胃胆碱五种过瘤胃营养物质对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的作用,旨在为奶牛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8.怎样给小牛犊早期补料? 答:依据小牛犊的消化生理特点,给小牛犊早期补料,可以促使瘤胃的早期发育和瘤胃微生物的繁殖,增强对饲料的消化能力,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提高小牛犊的成活率。 早期补料的方法:牛犊于15日龄前,就可以给予少量易消化的优质麦麸、玉米粉、豆粉等,任其  相似文献   

16.
在泌乳奶牛饲养技术中,利用瘤胃保护技术可有效缓解日粮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发酵功能的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过瘤胃率,从而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利用率。根据不同的营养机理和加工原理,作者对包被油脂和脂肪酸化合物等两类不饱和脂肪酸的过瘤胃保护技术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直接饲喂微生物作乳牛饲料成分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瘤胃微生物的主要功能是,直接或通过增强其他瘤胃微生物的消化能力,间接地消化纤维和纤维素。虽然瘤胃中有几百种不同的原生动物、细菌和真菌,但其中只有少数几种真正能产生纤维降解所需的酶。瘤胃原生动物可能提供母牛利用的营养物的1/5。即使如此,完全除掉瘤胃中的原生动物,对家畜的生长或纤维素的消化率也并无影响。这可能是,由于瘤胃中存在能降解纤维的大量细菌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在反刍动物营养代谢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大部分营养物质在瘤胃中消化,然后被消化道吸收利用。因此,为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对瘤胃内环境的调控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瘤胃在反刍动物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神经内分泌对瘤胃代谢的调节以及影响瘤胃内环境的人工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体外产气法探讨不同比例快速氨化玉米秸秆(ACS)替代苜蓿(AM)对其营养成分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提高粗饲料利用率和降低饲养成本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苜蓿干草和氨化玉米秸秆以100∶0、80∶20、60∶40、50∶50、40∶60、20∶80和0∶100比例进行组合后各组干物质含量相差较小,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随氨化秸秆添加比例的提高而不断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随着氨化秸秆添加比例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不同比例组合对瘤胃发酵液中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于总菌的数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黄色瘤胃球菌和原虫的相对数量显著降低(P 0.05),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和真菌的相对数量则显著上升(P 0.05),溶纤维丁酸弧菌的相对数量无明显变化。在发酵48 h时,AM∶ACS(20∶80)组的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相对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分别为0.036%和0.26%。20%的苜蓿干草和80%的氨化秸秆组合可有效提高其营养成分的互补,增强瘤胃内主要纤维分解菌的活性,有助于真菌的定植,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发酵。  相似文献   

20.
蛋氨酸是奶牛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之一。为了避免结晶型蛋氨酸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即形成过瘤胃蛋氨酸产品。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在维持奶牛的生长、繁殖和泌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过瘤胃蛋氨酸还能够增强奶牛的免疫功能。研究通过对奶牛体细胞、淋巴细胞、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嗜中性粒细胞以及肝功能和氧化应激进行分析,对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