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luna C18柱(5μm,250mm×4.6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30:70:0.1,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黄芩苷浓度在29.4~102.9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0.60%.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测定普抗合剂中黄芩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Symmetry C18分析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06%磷酸(50∶50);流速1.0 mL/m in;色谱柱温度25℃;检测波长278 nm;进样体积10μL;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表明,黄芩苷进样量在0.412~4.12μg范围内,其色谱峰面积与进样量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n=5,回收率为99.48%,RSD=1.07%(n=5)。该方法可用于控制普抗合剂中黄芩苷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七清败毒颗粒质量标准,采用高液相色谱法对七清败毒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色谱柱为C18(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1∶59∶0. 2),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黄芩苷进样浓度在0. 005~0. 12 mg/m L范围内,峰面积与黄芩苷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 9991),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 2%(n=6),RSD为1. 04%。该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为进一步控制七清败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芩和白头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采用XBridge C18(5μm,4.6×150 mm)色谱柱,甲醇-0.2%磷酸溶液(53:4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C,进样量为10μl.线性回归方程为y=33146x+4089,相关系数r=0.99997,即在1~100 g/ml范围内,黄芩苷峰面积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7.6%.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很好地控制黄白止痢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翘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1]。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5μm,250mm×4.6mm id),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50∶50∶1),检测波长为274nm,流速1.0mL/min,柱温30℃。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探讨50%甲醇溶剂、流动相(50∶50∶1)对含量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干扰黄芩苷含量结果测定(见图1、图2)。黄芩苷在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n=6),回归方程为y=19.7840X+4.9103,回收率为97.6%~98.9%,相对标准偏差为0.5%。本方法简单、准确、可行,适用于胆翘注射液中黄芩苷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杨静 《饲料广角》2014,(14):33-34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仔猪饲料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C18柱(4.6×1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3(V:V),流速:1.2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10μL。结果:黄芩苷在2.5~1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回收率101.51%,仪器精密度RSD为0.9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系统适应性良好,可用于仔猪饲料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RP—HPLC法测定双黄败毒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样品用70%乙醇超声处理,以C18为固定相,甲醇-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280nm为检测波长,用HPLC法测定其中黄芩苷含量。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16—0.96μg,r=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为1.57%(n=9)。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测定银黄颗粒制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建立了一套运用HPLC进行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测定的简便方法。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基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绿原酸检测波长为327n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黄芩苷检测波长为274nm;流动相,甲醇-水-0.29/6磷酸(50:50:0.2),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便、色谱分离度和重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银黄颗粒制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准确测定,以实现对银黄颗粒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用C18色谱柱(150 mm×3.9 mm,5 μm),以甲醇-磷酸二氢钠缓冲液(0.2 mol/L,pH 2.7)(42∶58,V/V)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黄芩苷在0.02~0.1 mg/mL的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98.7%.  相似文献   

10.
为了测定清肺止咳散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C18柱(5μm,250 mm×4.6 mm),在室温下,以甲醇-0.3%磷酸溶液(55∶45)为流动相,以276 nm为检测波长,流速为1.0 m L/min,柱温30℃,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黄芩苷在3.8~379μ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94.3%(n=6),RSD为0.92%。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清肺止咳散中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芩黄颗粒中黄芩苷和甘草酸的含量。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2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显示,黄芩苷和甘草酸的进样浓度分别在61.84~618.4、8.256~82.56μg/mL(R 2=0.9999,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99.2%,回收率的RSD分别为1.0%、0.6%(n=6)。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芩黄颗粒中黄芩苷和甘草酸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测定术苦芩颗粒中黄芩苷、苦参碱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onda Sil?C18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黄芩苷以甲醇-0.4%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 H值至3.0)(52∶48,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 nm。苦参碱以乙腈∶甲醇∶0.2%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 H值至7.0)(22∶13∶6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术苦芩颗粒中黄芩苷和苦参碱分别在浓度为10μg/m L~150μg/m L和10μg/m L~40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1和r=0.9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2%和98.37%,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625%和1.206%。用上述方法分别测定黄芩苷和苦参碱含量条件简单、稳定、快速,可用于检测术苦芩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分析菊花中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样品采用超声提取,以0.1%磷酸溶液(A相)-甲醇(B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0-3 min,30%A~35%A;3-6 min,35%A~40%A;6-9 min,40%A;流速为1.0 mL/min;采用purospher star RP-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327 nm;进样量20μL。黄芩苷和木犀草素分别在4.30-43.00 mg/L、5.00-5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8.56%;相对标准偏差为3.2%和1.7%。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检测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同时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Discovery C18柱(4.6×150 mm,5μm),以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327nm。结果目标峰分离度良好,绿原酸和黄芩苷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1.00~20.05μg/mL(R~2=0.999 9)、10.07~201.55μg/mL(R~2=0.999 9)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0%和100.73%,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表明此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准确、快速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的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测定蒲地蓝消炎颗粒中黄芩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5μm,250mm×4.6mm),在室温下,以甲醇-0.3%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以280nm为检测波长,流速为1.0ml/min,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学。结果:黄芩苷在10.08~151.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2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03%。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控制蒲地蓝消炎颗粒中黄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银翘片质量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翘片中牛蒡苷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色谱柱为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乙酸溶液(25:75),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1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牛蒡苷进样浓度在0.1~2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6.5%(n=6),RSD为1.3%。本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为进一步控制银翘片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同时测定中兽药茵栀解毒颗粒中绿原酸、栀子苷和黄芩苷的方法,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乙腈和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表明,栀子苷在3.110~155.5μg/mL、黄芩苷在1.897~94.86μg/mL、绿原酸在2.478~123.9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96.2%和95.3%。该试验操作简便、快捷、定性、定量准确,能满足中兽药茵栀解毒颗粒中3种有效成分同时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完善三子散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川楝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条件:XBridge C18(5μm,4.6 mm×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88:12),检测波长238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线性回归方程为y=15314x +2611,相关系数r =0.999997,即在10~ 300 μg/mL范围内,栀子苷峰面积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2%.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有效地控制三子散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天然药物-温必佳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0∶ 50∶ 1),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保留时间为5.5 min.黄芩苷进样量在0.103 2~2.064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7).平均回收率99.3%,RSD为0.78%.该方法适用于检测中药新制剂--温必佳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建立测定兽药龙胆泻肝散中龙胆苦苷、栀子苷和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50%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C18色谱柱分离,254 nm波长下检测,外标法定量。龙胆苦苷在0.400~3.2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1.5%,RSD为0. 77%,栀子苷在0.252~2.0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0.2%,RSD为1. 58%,黄芩苷在0.500~3.98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4.6%,RSD为1.74%。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兽药龙胆泻肝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