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烟雾机防治舞毒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北省木兰林管局近几年舞毒蛾发生较为猖獗,由于发生地点处于偏远高山,没有水源,用水剂防治极为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采用烟雾机喷烟防治,不但效率高、效果好、而且节省大量的劳力和投资。1预测预报1.1舞毒蛾的生活习性舞毒蛾在木兰林管局1a发生1代,以卵越冬,卵块上厚覆绒毛,翌年5月上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块上,天气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延边地区舞毒蛾的生活史及幼虫孵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舞毒蛾在延边地区1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卵内幼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杨树将要萌芽时幼虫开始孵化出壳。幼虫孵化始盛期为5月中旬,高峰期为5月下旬,末期为6月上旬;幼虫在7月上旬开始老熟化蛹,化蛹始盛期为7月中旬,高峰期为7月下旬,末期为8月上旬;成虫在7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始盛期为7月下旬,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末期为8月底至9月初;产卵始盛期在7月中旬,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末期在8月底至9月初;卵在8月底开始发育成较为完全的幼虫胚胎,随之进入滞育状态。根据舞毒蛾幼虫孵化率与日均温值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_1=12.074 2X_1-139.190 8来测报舞毒蛾幼虫的当日孵化率,并进行了回测验证。  相似文献   

3.
栎毒蛾在吉林省敦化一年一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壳内越冬,翌年5月初孵化,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壳及其附近,在适宜条件下,吐丝垂吊随风扩散,取食柞叶,5,6月上旬干旱是栎毒蛾猖獗危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卵寄生物大蛾卵跳小蜂Ooencyrtus kuwanae是寄生舞毒蛾卵期的一种多化性跳小蜂,每年可繁殖5—6代。从7月末到12月末寄生舞毒蛾卵;然后掉到落叶层下越冬。在少量寄主卵块密度时特别有效, 幼虫寄生物 Apanteles melanoscelus是寄生舞毒蛾幼龄幼虫的一种多化性茧蜂。已知雌蜂约产卵1000粒。这种寄生物一年繁殖两代,并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茧通常黄色,形似稻粒。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对模毒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及生活史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阿尔山林区模毒蛾的寄主有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田间调查的结果表明:当地模毒蛾1年发生1代,其中以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为主,也有少量在树皮缝等处越冬;第2年5月下旬卵开始孵化为幼虫,幼虫期共5龄;老熟幼虫于7月初开始化蛹,7月9日为化蛹盛期;7月20日开始羽化为成虫,平均产卵量为110粒;雌雄蛾寿命分别为7天和5天。  相似文献   

6.
花斑皮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花斑皮蠹的生活史、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结果表明花斑皮蠹在陕西咸阳地区1年发生1~2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越冬代蛹期平均6.9 d,第1代蛹期4.7 d,第1代卵期平均9.8d,第2代卵期平均7.5 d,成虫平均寿命约15 d,每雌虫平均产卵量约51粒;幼虫化蛹历时60~80 min,孵化历时10~15 min,幼虫多6~7龄,龄期10~13 d;幼虫耐饥饿能力为初孵幼虫7~24 d,老龄幼虫1~2年,饥饿中的幼虫无互相残食的习性;饥饿365 d以上的幼虫其成虫生殖力下降60%以上。  相似文献   

7.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在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5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6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羽化,到10月下旬结束。第2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结束于9月中旬。第1代和第2代幼虫为害期共约5个月。试验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雌蛹比雄蛹重;在23℃条件下,雌蛹最重,为(0.59±0.02)g;产卵量受温度影响显著,在23℃时,单雌产卵量最大,为每雌483.25粒。杭锦旗地区灰斑古毒蛾幼虫—蛹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寄生率达72.2%;卵—茧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卵寄生率3.23%,平均茧寄生率为61.03%。  相似文献   

8.
柳树化学成分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柳树化学成分的分析,柳树韧皮部可溶性糖含量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产卵刻槽数、卵孵化数、越冬幼虫存活数显著正相关,木质部可溶性糖含量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率显著正相关.柳树韧皮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率显著正相关,木质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产卵刻槽数、卵孵化数、越冬幼虫存活数显著负相关.柳树韧皮部单宁含量与光肩星天牛卵孵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木质部单宁含量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取食不同柳树的光肩星天牛羧酸酯酶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数之间相关关系较为密切,但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结果表明 :刚竹毒蛾在福建省 1年发生 3代 ,越冬幼虫翌年 3月开始活动 ,6月中、下旬为第 1代幼虫初孵高峰期 ,8月中、下旬为第 2代幼虫初孵化盛期 ,11月上旬开始出现第 3代幼虫 ,下旬以幼虫越冬。根据其生活史运用期证法可进行预测预报 ;应用“74 1”敌马和“74 1”DDV烟剂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刺槐尺蠖属尺蠖蛾科,一年一代,以幼虫危害刺槐林,茧蛹在被害树根际表土层越夏和越冬。翌年三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多于傍晚活动,在树干上交尾后雌蛾多爬上树冠,围绕1~2年生嫩枝产卵,每头雌蛾产卵400~700粒,四月初孵化幼虫。初孵幼虫具有吐丝下垂习性,可借风力传播,蔓延为害,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