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生植物做除虫杀菌剂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生植物做除虫杀菌剂,用于生产绿色食品,解决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问题,使人们重新认识植物源除虫杀菌剂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可用于除虫杀菌的盐生植物的种类和性能,盐生植物除虫杀菌剂的制作及使用方法。面对在农产品贸易中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使用植物源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盐生植物具有极大的潜在威力。  相似文献   

2.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源农药就其低毒、低残留、与环境和谐、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等优点,符合现代环保和人们健康的要求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植物源农药的资源、植物源农药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植物源农药在水稻上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从植物源农药作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有效物质对水稻病虫草害的作用方式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植物源药剂与环境有很好的相容性,对稻田天敌、水生动物安全,且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因此,深入研究植物源农药对水稻病虫草害的作用效果、应用技术以及在稻田的综合利用,对推动我国无公害水稻生产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3 绿色(有机)稻米的生产与范例 3.1 绿色(有机)稻米生产中农药使用的控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93-2000) 3.1.1 生产绿色稻米的农药使用原则 ①允许使用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5.
翟岚 《福建茶叶》2016,(5):14-15
茶树的种植和生产过程越来越依赖农药的使用,而丁醚脲作为茶叶的除虫、除螨剂,其在茶叶中的残留量关乎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因其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于食品中农药的残留测定。本文阐述丁醚脲和丁醚脲代谢物的毒性,以及在土壤中的迁移作用特点,重点分析测定茶叶和土壤中丁醚脲及其代谢物残留,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的高效率。进一步探究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提取、分离检测的工艺,这对测定茶叶和土壤中丁醚脲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络氨铜杀菌剂是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化工厂生产的国家级新产品,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用于水田、果树、苏菜的广谱杀菌剂,对真菌、细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效。同时又是植物生长激素,促进作物生长,显著提高作物产量。该药化学组成中的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随着人参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参药食同源进程的推进,人参产品的农药含量检测指标由原来的六六六、DDT、五氯硝基苯及重金属检测,升级到各种使用农药残留的检测,所以在人参栽培过程中,化学农药的使用结构发生着变化,一些质优价廉、低残留、药效好的新型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的应用数量在明显上升,高毒高残留的杀菌剂需求明显减少。在人参种植过程中,对人参病虫害的合理的预防和治理是提高人参产量和保障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杀菌  相似文献   

8.
除虫精又名二氯醚菊酯、NRDCl43,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1975年仿制的一种新农药。根据三年来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的试验和防治实践证明,除虫精是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的优良杀虫剂品种。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超高效。药效测定结果表明,除虫精对茶尺蠖、茶毛虫、大尺蠖、刺蛾类、蓑蛾类、茶细蛾等多种鳞翅目幼虫和茶蚜、小绿叶蝉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一般只需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外源褪黑素处理对菜用大豆残留杀菌剂降解的影响,以菜用大豆品种浙鲜12为材料,以多菌灵和百菌清为杀菌剂,通过测定外源褪黑素处理对菜用大豆农药残留量、抗氧化系统、解毒系统的影响,探讨外源褪黑素处理在菜用大豆农药降解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处理提高菜用大豆中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效清除菜用大豆体内活性氧,并且诱导了菜用大豆解毒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其对残留多菌灵和百菌清的解毒代谢,从而促进残留农药的降解,降低菜用大豆中多菌灵和百菌清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灰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措施,在长沙县百里茶廊万亩生态茶园进行实施,全园不施用化学农药,局部施用植物源农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控制了灰茶尺蠖的为害,降低了用药成本和农药残留,保护了茶园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2009,31(3):28-28
问:茶叶中没有农药残留是否可以定为有机茶产品? 国家注册有机产品认证高级检查员沈星荣农艺师答(下同):茶叶中没有农药残留,是指按标准方法对茶叶进行检测时,其农药残留量低于仪器检测限的情况。根据国家标准《有机产品》和有机茶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茶是运用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按有机茶的系列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经过有机茶认证机构认证的茶叶。由于在有机茶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在加工和贮藏运输过程中不得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品进行处理,因此,生产出的有机茶叶中没有农药残留是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6,28(5):43-45
专利名称:多效植物源农药及其生产方法,专利名称:一种海藻稀土铈肥的制备方法,专利名称:高浓度全水溶氮磷钾多元肥,专利名称:自动采茶机,专利名称:高效氯氟氰菊酯作物杀虫复配剂,专利名称:降农药残留促作物生长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专利名称:茶园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和黑刺粉虱成虫诱捕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广东茶业》2004,(6):28-28
日前,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在欧盟范国内对植物源和动物源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允许最高含量的统一化建议。建议的实施.将改变目前的每个欧盟成员国由于在发生贸易障碍时缺乏统一的最高含量的规定而产生的分歧。  相似文献   

14.
据悉,农业部根据今年农药发展需要,提出今年农药需求23万吨,其中杀虫剂16万吨,杀菌剂3万吨,降草剂3.5万吨,其它0.5万吨。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根据各地农药需求的汇总,今年农药需求总量为21.02万吨,其中杀虫剂13.38万吨(含杀螨剂3095吨),杀菌剂4.8万吨,除草剂2.7万吨,植物生长调节剂764吨,杀鼠剂474吨。今年全国农药生产的重点是继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品种,逐步过渡实现以高效、低毒、安全为核。c的品种结构。随着“九五”计划的实施和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我国通货膨胀的趋哲会得到控制,今年农药生产…  相似文献   

15.
现在经济市场除了看重产品的生产量,更看重产品的质量,武夷岩茶病、虫害综合防治是采用农业、生物、物理、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以及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技术进行茶园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把害虫控制在经济危害阈值以下,促进武夷岩茶往无公害茶叶产品发展,体现了我国对绿色食品、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与重视。由于武夷岩茶生产过程中要求众多,病虫害防治也是其中一项巨大的任务,在武夷岩茶培育中病虫害更加严重,所以要通过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革新变化,必须向武夷岩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的新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除部分源自被污染的环境外,其主要来源是直接施用化学农药.因此,茶叶中农药残留品种及含量的变迁与化学农药品种的衍化更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早期在茶园中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导致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茶叶中高水平的六六六、DDT残留.有机氯农药被禁用之后,70年代开始在茶园主要使用毒性较低、降解较快的敌敌畏、马拉松、辛硫磷、乐果、杀螟松等有机磷农药防治虫害,代森锌、托布津和波尔多液等防治螨类和病害.80年代初又引进高效低残留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由于这类农药对害虫天敌的杀伤力强,并出现了抗药性等问题,至80年代末,茶园中开始使用第三代农药,如安全低毒、具选择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扑虱灵和除虫脲.目前,我国茶园杀虫剂的品种已比较齐全,与化学防治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相当,但杀螨、杀菌剂的开发进展缓慢,有的地区为了控制茶树螨害,不得不使用已禁用的三氯杀螨醇,加上茶园经营体制改革后,分散型农户在农药使用方面缺乏指导,在茶园中使用剧毒农药的事件屡有发生.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大量茶样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分析,试图阐述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演替趋势及存在问题,以揭示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新特点,探讨进一步控制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参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人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标准中对有机氯农药的允许残留量作了明确规定.在1970年前,日本栽培人参曾一直推荐在播种前翻土时施入艾氏剂,残留部分由于土壤微生物作用转变为狄化剂.所以,日本人参检测狄氏剂残留量.朝鲜人参则检测七氯和七氯的环氧化物.我国栽培人参过程中主要使用五氯硝基本(PCNB)作为土壤杀菌剂,BHC和DDT则是由于森林施药而造成土壤残留.1983年我国公布停止生产有机氯农药,1984年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两广地区番木瓜中主要农药的残留情况及其产生的风险,采集了广东、广西地区40个生产基地的番木瓜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各种农药残留情况,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40批次番木瓜中检出农药残留32批次;在检出的32份番木瓜样品中,检出率超过10%的有咪鲜胺、吡虫啉、多菌灵、啶虫脒和苯醚甲环唑5种农药,检出率分别为51.1%、21.5%、13.3%、11.1%、10.9%。采用点评估方法,选择检出率在10%以上的咪鲜胺、吡虫啉、多菌灵、啶虫脒和苯醚甲环唑,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评估、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评估,并进行不同消费人群暴露点评估。结果显示:检出的5种农药%ADI均低于100.00%,为0.00023%~0.0059%;%ARfD远低于100%,为0.50%~28.3%,5种农药的急性和慢性摄入风险均为儿童高于成年人,绝大多数女性的摄入风险高于男性;5种农药急性摄入风险均高于慢性摄入风险,风险水平由高到低为咪鲜胺>啶虫脒>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吡虫啉,但点评估结果均远低于100%,说明通过食用番木瓜摄入的农药残留极其微量,不会对人体产生急性或慢性风险。  相似文献   

19.
石硫合剂是一种矿物源农药,在茶园中正确使用不会对茶叶造成污染,而且它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既能抗病,又能治虫,并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等优点。秋冬季利用石硫合剂封园不仅能防治茶园病虫害,而且对第二年的病虫发生有预防作用,在无公害茶叶和有机茶的生产中,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芒果质量安全状况,对生产过程的病虫害及用药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芒果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总体较高,生产中主要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生产基本采用套袋技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结果显示,芒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均在安全范围内。提出进一步提高芒果质量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