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物化感作用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植物的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植物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生态系统中化感植物通过淋溶、挥发、残体分解和根系分泌等过程,释放出化学物质,引起植物种间或种内的相互作用,产生有害或有利的影响。化感作用影响着群落的植物组成及分布格局、群落的演替、种子的保存和萌发以及氮循环等。主要对草地植物的化感物质种类、化感物质作用特点、释放途径、影响化感物质产生的因素以及化感物质提取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提出了草地植物化感研究存在的科学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姚伶  何开跃  郭丽君  郑纪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63-17466,17507
化感作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涉及植物学、化学、生态学、生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关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且大多偏重于植物化感作用的有害方面。该研究综述了化感物质的种类、作用方式、作用机制和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以及收集方法,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植物化感作用在蔬菜作物上的表现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化学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1937年德国科学家Molish首次提出此词,它是指各种植物(包括微生物)之间存在的一种化学相互作用,包括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植物主要是通过茎叶挥发、淋溶、根系分泌以及植物残体的腐解等途径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来影响周围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化  相似文献   

4.
以冬季覆盖作物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和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为例,初步探讨了生态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法、教学效果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植物他感作用是化学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概述了植物他感作用的概念、意义、研究现状和进展及目前急解决的问题。同时,根据分子生态学理论,矿质养分作为环境因子有着重要的生态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化感作用在自然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植物与其周围生物的信息传递之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4种类型,即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植物化感自促作用、植物互惠作用,介绍了近年来化感作用在橡胶树上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植物化感作用在橡胶复合生态系统的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7.
植物他感作用是化学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概述了植物他感作用的概念、意义、研究现状和进展及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根据分子生态学理论,矿质养分作为环境因子有着重要的生态学作用,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已成为化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此方面作者根据本人和前人的研究结果综述了矿质养分的化学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多外来植物可通过释放化感物质的方式来抑制新生境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外来植物成功定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该文综述了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现象、化感物质、化感物质释放途径及作用方式,论述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植物化感作用概念的发展、植物化感物质、植物间和植物与昆虫间的化感作用进行了概述,论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植物在园林应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利用植物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群落的搭配。而植物生态学原理中的他感作用是植物群落间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植物应用中注意植物间相生相克关系,合理安排园林植物布局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植物化感作用在植保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综述了化感物质的种类、化感研究对象以及化感作用在植保领域的应用。同时,对化感作用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植物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容  李蕾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178-181
近年来,植物化感物质作用途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大多数最终都将进人土壤,因而土壤微生态环境与植物化感作用密切相关.一方面通过土壤微生物对化感物质的活性、转化和在土壤中持久性影响探讨了土壤微生物对化感物质的作用;另一方面由化感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生长、活性、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化感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两方面阐释了植物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关系,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及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化感现象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对生态系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有关化感作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停留在主要化感物质的生物和化学鉴定方面,在化感作用的机理以及应用仍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究。笔者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定义,化感物质的种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化感物质的作用机制,并介绍了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了化感作用研究的范围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主要从化感物质的来源、化感物质的提取和分离、化感物质的鉴定、化感作用的测定、化感作用的机制、化感作用的应用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化感作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邓骛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84-11986
[目的]研究宜宾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对2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宜宾茶树根、茎、叶水浸提液对玉米(Zea mays L.)和蚕豆(Vicia faba Linn.)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茶树的化感作用和受体植物种类、供体植物器官以及浸提液浓度有关。化感效应总趋势为玉米蚕豆,叶根茎。在实验设计的浸提液浓度范围内,0.100 g/ml的根、茎、叶浸提液对2种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强。茶树根、茎、叶对玉米种子萌发均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对蚕豆而言,仅茶树茎对其种子的萌发表现为促进作用,而根、叶为化感抑制作用。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化感效应敏感指数远大于最终发芽率的敏感指数,表明茶树的化感作用主要是延迟(玉米和蚕豆)或缩短(蚕豆)种子萌发时间。[结论]茶园附近不宜种植玉米和蚕豆。  相似文献   

16.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席蓉  郝建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196-8198,8218
介绍了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综述了化感物质的种类和释放途径,分析了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化感物质作用的因素,总结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农林业、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并对化感作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年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就目前化感作用在药用植物中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化感作用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化感作用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生态系统中合理利用化感作用,潜力巨大。本文着眼于影响植物化感作用的因素,从植物的遗传因子及生长发育状况、化感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植物所处环境条件(土壤养分及质地、光照、温度、水分、生物)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化感作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