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烯利在水稻中后期应用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粳稻天津218上的应用效果,设置了以水稻生长中后期为主的3个使用时期,并分别设置了5个使用浓度梯度,同时设置了一个空白对照。结果表明,不同使用浓度的乙烯利对水稻的株高降低均有显著效果,使用时期越早,矮化效果越好,且主要以缩短倒一节、倒二节的节长为主;在水稻始穗期应用低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使水稻的千粒重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劲丰"是利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为主体复配研制的稻麦增产抗倒营养剂,试验结果表明:"劲丰"对水稻植株性状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为改善水稻基部茎秆组织结构,增大膨压与抗折力,缩短穗下节间长度,降低重心,极大地提高水稻抗倒伏性;同时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主要体现在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劲丰的最佳喷施时期为水稻破口期,最...  相似文献   

3.
以水稻品种淮稻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增产抗倒剂劲丰谷德对其株高、节间长度、节间充实度、抗折力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缩短淮稻18倒1节和倒2节长度,可降低植株重心,增加植株各节间的茎粗和茎秆的壁厚,从而使得在破口期劲丰谷德具有显著的抗倒效果。2)通过增加穗实粒数与千粒重,可提高产量,增产达226.5kg·hm-2,增产率为2.37%。由此说明在淮稻18上喷施劲丰谷德不仅能增强抗倒性,还能提高水稻产量,达到增产与抗倒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劲丰谷德在水稻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以淮稻11号为试验材料,在水稻拔节期、破口期进行处理并分别设对照,研究其对水稻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水稻拔节期喷施劲丰谷德对水稻株高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增加水稻茎秆粗度、壁厚和抗折力,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水稻产量增加2.63%以上;在水稻破口期喷施劲丰谷德可以降低水稻株高,缩短水稻倒1节、倒2节、倒3节的节间长度,增加水稻茎秆粗度和壁厚,水稻产量增加6.25%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品种淮麦28为材料,研究了新型增产抗倒剂"劲丰谷德"对其株高、节间长度、节间充实度、抗折力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劲丰谷德"在破口期使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抗倒效果,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与千粒重提高产量,增产幅度达8.13%;通过缩短小麦穗颈节长度、降低植株重心,同时增加小麦各节间的茎粗和茎秆的壁厚,提高根系活力,从而提高抗倒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氮量对杂交稻茎秆性状及抗倒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高产两系杂交稻品种广两优676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处理对水稻茎秆性状及抗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各节间特别是基部的倒4节和倒5节间的长度增长,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施氮可以增加水稻节间长度;各节间粗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粗;施氮对茎秆壁厚无影响;各节间至穗顶高及至穗顶重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相关;各节间抗折力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但均没有显著差异;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在施氮量为20g·m-2范围内,广两优676仍具有较好的抗倒能力,当施用过量氮肥时,则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7.
“劲丰”对超级稻淮稻9号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稻粳稻品种淮稻9号为材料,研究了新型稻麦增产抗倒营养剂“劲丰”对其节间形态、抗倒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同时选用多效唑作为对照药剂,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劲丰”在始穗期应用具有显著的抗倒伏作用,主要是通过缩短水稻的穗颈节长度、降低植株重心、同时增加水稻各节间的茎粗和茎秆的壁厚,此外“劲丰”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促进水稻增产,增产达6.57%.而多效唑在拔节期使用,虽具有一定的抗倒伏效果,但是严重影响了水稻穗部的发育,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降低,造成水稻减产9.15%.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型抗倒调理剂"劲丰"的不同浓度、不同喷施时期试验示范研究,证明了"劲丰"具有增产抗倒功能,主要表现在显著增强小麦茎秆弹性,缩短穗下节间和穗长,降低植株高度;增产作用极显著,主要能显著提高每穗粒数与粒重。于小麦破口期喷施效果好于扬花期喷施,浓度以5mL/kg处理最为理想,即每1hm2用"劲丰"1500mL对水300kg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直播水稻施用以烯效唑为主要成分的抗倒丸,能增强抗倒能力,其原因有二:一是水稻植株节间缩短,株高降低,重心下移;二是植株茎壁增厚,机械组织发达。抗倒丸对直播稻的控长效应与施用量、施用时期和灌溉方式等有关。直播稻施用抗倒丸能降低植株高度,不论在水稻植株倒伏与否的下,均有利于机械化收割。  相似文献   

10.
新型抗倒药剂劲丰对小麦抗倒增产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劲丰不同浓度、不同喷施时期的示范试验,研究其对小麦抗倒增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颈丰能显著缩短小麦穗下节间和穗长,降低植株高度,增强小麦茎秆弹性;能显著提高每穗粒数与粒重,极显著提高产量;破口期喷施效果好于扬花期,以在破口期用劲丰1 500 mL/hm2对水300 kg/hm2的增产抗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外源赤霉素对不同穗型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两种类型水稻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对穗部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喷施GA3,对穗型影响较小,但对穗部性状有显著影响;在穗分化期喷施GA3对穗长影响最大;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GA3都能相应地增加水稻株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抗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研究了劲丰、多效唑、矮壮丰等3种生长调节剂对水稻茎秆质量、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拔节期施用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降低水稻株高,其中以多效唑处理降低株高最显著,其次为劲丰。与对照相比,喷施调节剂处理后水稻基部1、2节间的抗折力均有所提高,植株倒伏指数降低,植株抗倒能力显著增强,其中以1 125 g/hm2浓度多效唑处理效果最明显。产量结构中,不同浓度的劲丰和矮壮丰均提高了水稻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而多效唑实粒数降低,进而降低了产量。[结论]水稻拔节期喷施劲丰1 800 ml/hm2或矮壮丰1 050 ml/hm2,能达到提高茎秆抗倒能力和增产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水稻高秆易倒伏品种镇稻99和豫粳6号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叶龄余数0.5和始穗期叶面喷施不同剂量的水稻增产抗倒营养剂“劲丰”,研究其对水稻增产效果及抗倒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供试品种镇稻99和豫粳6号叶面喷施水稻增产抗倒营养剂“劲丰”,可以降低水稻株高,提高水稻抗倒伏性,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当始穗期喷施剂量为60g/667m^2时,增产幅度最大,较不喷施劲丰处理分别增产11.7%和13.2%。  相似文献   

14.
金球稻麦抗倒剂在小麦拔节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金球稻麦抗倒剂的安全性及抗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金球稻麦抗倒剂使用浓度的增加,小麦株高有所降低,节间数增加,节间长度变短,抗倒能力增强;各产量构成要素均有明显增加,实际产量较不使用抗倒剂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轻简化栽培技术中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以化学药剂"不倒汉"为材料,以Y两优9918为供试水稻品种,在3种施氮水平下(施尿素180、225、270 kg/hm~2)比较了前期施用抗倒剂对直播水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产前期施用抗倒剂能显著降低直播稻头季植株的高度,提高水稻群体的抗倒伏能力,但同时也降低了水稻的茎叶重、干物质重、千粒重、每穗粒数、结实率,进而导致水稻减产。因此,不宜在水稻生产前期过早施用抗倒剂。  相似文献   

16.
新型抗倒剂对超级稻的抗倒及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级杂交稻的抗倒伏问题是生产中一个棘手的难题.多效唑类的施用使水稻节间整体缩短、但同时使穗部变小,达不到抗倒增产的目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氮肥和种植密度条件下,施用新型抗倒植物生长调节剂立丰灵,对超级稻抗倒性能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抗倒伏剂具有明显的抗倒作用.施用立丰灵使水稻下部节间明显变短、增粗,但上部节间明显伸长.这种抗倒作用有一定限度,难以完全抵消特高密度和特高氮肥水平的诱倒影响,且品种间可能存在一定差别.立丰灵对水稻每穗颖花数影响不大(不如N肥和种植密度影响大),但使结实率普遍提高,千粒重部分提高.总之,新型抗倒植物生长调节剂立丰灵具有定向缩短、增粗下部节间而不影响穗部正常发育和结实的作用,对水稻后期生长结构和生理功能也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化控剂对小麦矮抗58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矮抗58为试验对象,选择3种不同化控剂为试验处理,研究了化控剂对小麦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化控剂多效唑、吨田宝和赤霉素能有效抑制小麦株高,增加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增幅3.6%~9.8%。其中,在小麦拔节期喷施多效唑能显著降低小麦的株高;开花期喷施一定浓度吨田宝可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延长穗下节间长度,为提高旗叶的光合速率奠定了基础。在小麦灌浆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显著提高了千粒重和产量,而多效唑处理不显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化控剂间小麦的穗粒数、结实小穗数与产量的差异显著,而不孕小穗数、千粒重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在始穗期应用穗伴侣调理剂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淮麦44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用量的穗伴侣对小麦株高、节长、节粗、壁厚、穗长、抗折力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始穗期喷施穗伴侣750~1 500 mL/hm2可以使小麦株高下降1.7~3.3 cm、相对重心高度下降0.3~0.9 cm;穗茎节缩短0.5~1.8 cm,倒二节缩短0.1~0.3 cm;小麦穗茎节的茎粗增加0.29%~0.42%,倒二节和倒四节茎粗增加0.02%~0.09%;穗茎节壁厚增加0.87%,其他节间的壁厚也都有增加;小麦倒四节、倒五节的抗折力分别增加7.4%~19.4%、2.4%~14.5%;产量增加5.43%~7.95%。从抗倒增产的效果来看,建议在小麦始穗期喷施穗伴侣1 500 mL/hm2。  相似文献   

19.
株高降低后可以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和品质。以秆型不同的2个大麦品种单二(二棱高秆)和盐99175(二棱矮秆)为试材,在大麦不同生育时期(分蘖末拨节前、拨节孕穗期、始穗期),喷施不同浓度(施用量0 L/hm2、0.6 L/hm2、1.2 L/hm2、1.8 L/hm2和2.4 L/hm2,对水150 L/hm2喷雾)的稀施保,研究大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施用不同浓度稀施保对其株高、相关节位长度、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降低株高起关键作用的是缩短穗下节长度,其次是缩短倒二节长度,而倒三节及以后各节长度对降低株高影响不大;在拨节孕穗期和始穗期施用稀施保均可有效降低株高,其中在始穗期施用降幅最大,但稀施保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不同大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影响效果不同。稀施保施用时期与施用量对2个品种的穗长、实粒数和空粒数均影响不大,但对千粒重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且不同用量处理间差异显著。单二大麦在始穗期施用1.8 L/hm2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为6 145.2 kg/hm2,盐99175大麦在拨节孕穗期施用1.8 L/hm2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为6 952.7 kg/hm2。  相似文献   

20.
探讨玉米抗倒增产剂对陕北高密度下春玉米株高和穗位和根茎叶以及生物学产量的影响,为陕北玉米密植抗倒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示范方法是在玉米7~9叶时期,喷施吨田宝玉米抗倒增产剂。结果表明,年均株高降低50.8 cm,穗位年均降低23.2 cm,生物学产量增0.01 kg/株,百粒重增2.5 g,含水率减低2.95%,产量增加187.3 kg/667 m2}。喷施吨田宝玉米抗倒增产剂,能提高陕北高密度春玉米抗倒伏和生物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