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前我国对农田林网的研究多集中在防护效益和粮食产量方面,对农田林网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与分配以及光能利用等则研究较少。揭示农田林网生态系统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循环的规律有助于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田林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杨树是华北平原农田林网的主要树种,所以我们对杨树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浅议振兴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林网是平原绿化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屏障。本文分析了农田林网的效益,指出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振兴平原区农田林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我国对农田林网的研究多集中在防护效益和粮食产量方面,而对农田林网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以及光能利用等研究较少,而这正是农田林网这种特殊农田生态系统的关键所在。掌握了农田林网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循环的规律可以充  相似文献   

4.
农田林网建设是林业建设的一项蓖要内容,也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重要措施,农田林网在保持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调节气候,改善水资源状况,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污染、改善水质,保护食品安全,护农增产、改善作物品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华县农田林网建设以创建林业牛态县为契机,以完善新建农田林网为总抓手,坚持防护、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并举,取得较高成效。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深入调查和思考,在该文中列举了农田林网的作用,对其胁地作用作了客观详细说明,提出了当前沧州市林网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发展农田林网的机遇,论述了沧州市发展农田林网的对策,即政策性措施和技术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蒋静慧 《广东园林》2020,42(3):15-21
筏子溪位于我国台湾地区台中市区城市与乡镇结合的位置,有大面积的农田,常年多风害,农业生产环境不稳定。通过对农田林网的研究梳理及案例研究,归纳出林网的布局、林带的构成、树种的选择和作物的种植方式4个构建农田林网的要素。对筏子溪流域的农地从树种选择、林网构建、时序设计3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完善农田林网景观的设计体系。最后,讨论了农田林网的生态效应、经济效益、文化服务3种景观服务功能。农田林网景观设计是农业生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农田林网化是绿化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有利保障。分析了滨湖镇农田林网化减小的原因,以及农田林网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及措施:扩大宣传,强化措施,确保农田林网化管护到位;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对成材的农田防护林采伐否,必须保证原址、原面积更新;出台政策,保证林业用水。  相似文献   

8.
江南水乡,人多田少产量高,农田林网的效益如何?这是我们在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思想障碍,也是关系到平原农田林网建设能否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了测定农田林网的防护效益、探讨林粮关系,1978~1980年,我们在余杭县博陆公社红阳大队进行了农田林网效益的测定和水稻产量的验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农田林网是青海省湟中县林业资源主要组成部分,该县是青海省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十分重视农田林网的营造和发展。但由于现有农田林网结构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影响了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发挥和林木经济价值的提高,为此,对全县土地种类、面积、树种组成、林龄结构等诸多方面对农田林网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10.
农田林网化建设是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屏障。十年来我区的农田林网化建设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南疆好于北疆,农区好于半农半牧区。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1995年全疆实现林网化。北疆地区农田林网化的任务还很艰巨,特别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农田林网化建设尤为艰巨,现就加速林网化进程谈点我们的看法: 一、进一步提高北疆地区,特别是牧区  相似文献   

11.
枣树林网建设刍议陈振虎农田林网建设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标志着林业建设的成功与否,而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农田林网建设几起几落,主要原因是林网更新过快,病虫危害严重。因此,如何使农田林...  相似文献   

12.
以纯生态杨树林网作对照 ,分析研究了生态经济型农田林网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方面的优劣 ,寻找出了适宜酒泉地区营造的生态经济型农田林网模式 ,对河西走廊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网、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源县是个牧业县,1990年10月经有关部门验收,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是自治区第二个基本实现林网化的牧业县。该县在建设农田林网化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及其经验,被特克斯、尼勒克两个牧业县借鉴后,也在1991年经验收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现将新源县实现农田林网化所采取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成功经验介绍如下,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河北省农田林网建设发展历程和现状,深度挖掘制约农田林网建设的主要因素为:农田林网胁地问题、投入不足和统筹协调推动力不足等,提出加快农田林网建设需因地制宜解决胁地问题、创新机制调动群众积极性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 毛白杨是河南省平原农田林网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干形园满、通直、高大、冠幅小、材质优良、繁殖容易等特点。为加速我省平原农田林网建设,提高造林质量,使“适地适树”原则建立在更加可靠和科学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博爱县农田林网经营方案调查设计,根据农田林网的特点,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混合模型,编制了农田林网毛白杨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并对编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廓生态经济型农田林网模式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生态杨树林网作对照,分析研究了生态经济型农田林网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方面的优劣,寻找出了适宜酒泉地区营造的生态经济型农田林网模式,对河西走廓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网、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平原农田林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田林网建设实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农田林网的4种主要建设模式和三大效益,并对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合理配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好农田林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1 平原农区农林复合经营的形式平原农区的农林复合经营主要有:农田林网(带)、农林(果)间作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生产目的、林木和农作物的培植和管理措施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1 农田林网(带)农田林网是指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域内,为保护农作物而有计划地把多条主、副林带按照一定的结构和网络系统配置在易遭受自然灾害的耕地上的土地利用系统,是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宏观范围上的具体应用。农田林网和农田基本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田边、路边和沟、渠边的隙地植树造林,既不多占耕地,又能改善生态环境,护农增产,增加…  相似文献   

19.
农田林网是平原林业的主体。随着平原绿化的发展和完善,农田林网建设已由防止自然灾害为主向建立稳定的多功能、高效益的农林复合经济系统发展,以获得最佳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农田林网的发展是振兴平原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合理选择农田林网责任制形式是加速平原林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经过长期的调查与研究,并通过对现有农田林网采取的不同责任制形式进行综合的利弊分析,从中探讨平原林业持续稳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唐山市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唐山市农田林网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