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选择确定7种桉树品系在永泰县三个不同海拔带,采用随机区组,3个重复设计,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认为7种桉树品系在本区表现良好。分析表明不同桉树品系间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海拔对桉树的胸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对树高及蓄积量生长影响显著。桉树不同品系与造林地不同海拔的交互作用对胸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对树高、蓄积量生长影响显著;尾赤桉201生长最优,其次是尾园桉184和尾巨桉3229。  相似文献   

2.
韶关市6个桉树无性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参试的尾巨桉(DH.33.27、DH.33.29、广林9号)、尾赤桉(201号、201.2号)和尾叶桉(U6)6个桉树无性系早期人工林的生长量和抗逆性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20个月生林分平均胸径6.30~7.72cm,平均树高为5.87~9.18m,都表现出速生特性。6个无性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尾赤桉和尾巨桉5个无性系间树高生长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尾叶桉U6和尾巨桉DH.33.29耐寒性较差,尾赤桉系列幼龄林存在易风倒现象。尾巨桉系列(DH-33-27、广林9号)速生性、适应性较强,可作为目前韶关市桉树人工林建设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
紫金山矿区裸地引种耐寒桉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福才  吴丽君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147-150,177
紫金山矿区生态恢复的重点是选金废渣堆积场植被的快速恢复。在废矿石(渣)堆边坡引种速生、耐寒的桉树品系试验,结果表明:桉树品系在耐寒性和生长性状如树高、胸径、材积、冠幅等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桉树受冻后通过加强抚育管理,可恢复生长、成林。邓恩桉、赤桉可在紫金山矿区大面积推广,尾赤桉、巨桉、尾叶桉不宜大面积种植,只能在低海拔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对巨桉、赤桉、尾巨桉、巨尾桉、巨赤桉5个树种25个无性系进行了品比试验和早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各生长指标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应用聚类分析法将参试无性系分成4类,速生型无性系2a生平均树高、胸径及材积比慢生型无性系分别高出84.46%,79.94%和405.00%,丰产性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5种桉树在广西桂北区引种适应性进行了比较。苗期研究结果表明:粉绿桉、白皮桉、史密斯桉、毛皮桉、溪谷桉、高桉、辐射桉7种桉树在苗期出芽率、成苗质量上表现较差。对邓恩桉、柳桉、本沁桉、巨桉、赤桉、粗皮桉、丰桉、辐射桉、白皮桉、大花序桉10种桉树进一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a生的平均保存率以丰桉最高,达84.5%,其次是柳桉、粗皮桉、邓恩桉、赤桉、巨桉,较差的为本沁桉、辐射桉、白皮桉三种。树高生长情况来看邓恩桉、丰桉、巨桉、本沁桉、赤桉、柳桉具有很好适应性,白皮桉、粗皮桉、大花序桉表现一般,辐射桉最差。胸径生长上,邓恩桉、本沁桉、巨桉和柳桉为生长比较大一类,表现一般的赤桉、粗皮桉和丰桉,较差的为白皮桉、大花序桉、辐射桉。同样2a和2.5a蓄积量上比较,邓恩桉、本沁桉、巨桉比平均值高,丰桉、柳桉、赤桉、粗皮桉、大花序桉、白皮桉均低于平均值。聚类分析可分三类:邓恩桉、本沁桉、巨桉、丰桉适应性强、速生的品种,而赤桉、粗皮桉、柳桉、白皮桉表现一般、大花序桉较差;其中邓恩桉最突出。不同桉树适应性与其抗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西省宁都县引种、试种的多个桉树品系/种源的生长量及冻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品系)仅本沁桉、邓恩桉和赤桉冻伤程度相对较轻,但是生长较慢;其它速生品系冻伤较重,冻伤等级均达到Ⅲ级(含以上),如巨桉、尾细桉、尾赤桉、韦赤桉、尾巨桉等。赣南北缘大规模发展速生桉树风险较大。综合考量情况下,局部地区发展速丰用材林可选择亚林巨桉、韦赤桉GY-66、尾细桉M1、DH184-1四种品系,邓恩桉、本沁桉和赤桉等较耐寒品系适宜生态公益林、园林绿化或公路旁栽种。  相似文献   

7.
采集抗寒巨桉单株的萌芽条,通过组培方式繁殖试验苗,以邓恩桉、赤桉、巨桉无性系Eg5、广林九、巨赤桉无性系DH201-2、尾巨桉无性系DH3229等品系作对照,经过多点对比试验的生长观测、抗寒性调查、抗雪压调查以及主要病虫害抗性的测定与调查,综合评价了井冈1号的生长与适应性,并讨论了井冈1号的适宜栽培区域和发展前景。结果表明:井冈1号的抗寒性与邓恩桉、赤桉接近,但抗雪压能力较邓恩桉、DH3229好,井冈1号的保存率、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均比邓恩桉、赤桉、Eg5等抗寒品系好。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大梧工区为试验地开展柳窿桉、尾赤桉201-2、尾赤桉184-1、巨桉与赤桉等7个桉树无性系的引种效果试验,旨在筛选适于在当地推广造林的桉树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在生长量和抗寒性方面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耐寒性方面,赤桉最好,尾赤桉次之,巨桉第三,柳窿桉最差;生长性状方面,尾赤桉表现最好,赤桉次之,而巨桉、柳窿桉因受冻严重生长量较差。据试验结果建议闽西地区选择赤桉和尾赤桉进行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9.
对巨桉种子园10个自由授粉子代及巨桉与邓恩桉、柳桉10个杂交子代的测定林进行生长性状、抗逆性状和形质性状及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桉树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耐寒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抗风和干形、分枝指数无显著差异。以5 a生单株材积、胸径和4 a生耐寒指标选出4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13.2 m、15.3 cm、0.128 14 m~3,年均生长量分别为2.61 m、3.06 cm、0.025 63 m~3,遗传增益分别为4.42%、15.55%、33.48%;平均耐寒指数为4.75。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东部地区桉树树种/种源试验*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岛东部进行的桉树11个树种79个种源试验,5年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来自印度尼西亚Mt.mandiri的尾叶桉12895种源是所有参试树种/种源中表现最好的,树高、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为13.82m、12.54cm和128.34m3。同一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也极显著,最佳种源的每公顷材积与最差种源相比,尾叶桉为8.46:1,细叶桉5.86:1,赤桉5.32:1和巨桉3.04:1。细叶桉、赤桉和巨桉种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与原产地纬度显著负相关,尾叶桉种源与原产地海拔高极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了适合海南岛东部地区生长的树种和种源。  相似文献   

11.
对尾巨桉幼林的生长和林外气象因子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尾巨桉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尾巨桉生长增长量的波峰出现与降水量和施肥有很大关系.各气象因子对于尾巨桉胸径和树高生长增长量的影响不同,利用尾巨桉生长量及对应时间的气象因子得到尾巨桉树高、胸径生长量与气象要素的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巨尾桉一年生树高生长规律和施肥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树高生长呈"驼峰型",第一次高峰期的生长量大于第二次;不同的肥料和施肥期对巨尾桉树高生长影响显著;正确选择肥料和施肥期是巨尾桉速生丰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尾叶桉 (EucalyptusurophyllaS .T .Blake)自交F1子代、尾叶桉株间杂交F1子代、尾叶桉自由授粉F1子代和尾×巨桉 (E .urophylla×grandis)种间杂交F1子代林为试材 ,讨论分析了桉树生长、材性指标的近交退化和杂种优势规律性 .结果如下 :①尾叶桉近交退化现象呈现自交子代比自由授粉子代显著 ,生长性状比材质性状显著的规律性 .②尾叶按自交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具有显著至极显著的近交退化 ;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树皮厚度无近交退化 .③尾叶桉自由授粉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有一定程度的近交退化 ,但不甚显著 ;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树皮厚度无近交退化 .④尾叶桉与巨桉种间杂交子代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可获得显著的杂种优势 ,但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率大有差别 ;子代的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成熟材纤维长度无杂种优势 ;子代的树皮厚度和 1%NaOH抽提物含量呈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2种桉树插穗内酚酸类物及相关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扦插生根困难的邓恩桉和易生根的尾巨桉无性系U9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受试材料中酚酸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邓恩桉和U9插条提取液酸度及主要酸类物质的种类相近,而邓恩桉插条提取液中酚类物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偏高,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偏低。通过GC-MS分析,U9提取液中同时存在具有抑制和促进作用的酚类物质,而邓恩桉提取液中仅存在具有抑制作用的一元酚。初步认为,酸类物质对邓恩桉插条生根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酚类物质中的一元酚对邓恩桉插条生根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IAAO、POD及PPO活性对邓恩桉插穗生根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不同桉树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个桉树无性系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对比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桉树无性系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无性系为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而尾叶桉U6生长较差;从效益分析来看,采用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造林比尾叶桉U6造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闽南山地桉树生长与立地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尾叶桉、巨尾桉为研究对象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桉树生长性状与立地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桉树生长与立地因子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 ,影响尾叶桉树高生长的主要因子为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 ,影响胸径生长的主要因子为坡位、容重、有效磷含量 ;而巨尾桉树高生长主要受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毛管持水量的影响 ,胸径生长主要受土层厚度、海拔、坡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北部山区较高海拔山地以巨尾桉、巨桉、巨赤桉为对照,开展了邓恩桉的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邓恩桉在该地区有较好的生长量和抗寒能力,在海拔高度500 m以上的区域邓恩桉基本能适应,2~3年生时,年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生长量分别达2.6~3.3 m、3.5~4.0 cm和8.2~23.6 m3/hm2,均超过福建省巨尾桉、尾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生长量指标。初步认为,邓恩桉适合在该区海拔不超过700 m、立地等级为Ⅱ类或Ⅱ类以上的立地上造林。  相似文献   

18.
养殖污水对尾巨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养殖污水径流沟周边1.5 a 尾巨桉人工林为调查对象,研究分析养殖污水对林木生长量、生理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尾巨桉吸收了养殖污水的水分和养分之后,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冠幅面积增大,从而促进胸径、树高的生长和林木单株材积、生物量的增加。说明尾巨桉不但有较好的耐污能力,还能化害为利,吸收固定污水中的水分和养分,促进自身生长,实现资源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