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岭山区链霉菌发酵产物杀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秦岭山区采集的200份土样中分离到6株链霉菌菌株。以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盆栽法测定了其发酵液对常见十余种重要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N18菌株发酵产物在500μg/ml浓度下,对苹果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在90%以上。N18菌株发酵产物对小麦根腐病菌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98.47%和96.15%。在盆栽试验中,N18菌株发酵产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80.25%,治疗效果为69.31%。在大田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试验中,N18菌株发酵液稀释200倍的防治效果为60.54%,而其它分离得到的5株链霉菌的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暗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atratus PY-1液体摇瓶发酵条件,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抑制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PY-1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PY-1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50 g/L、葡萄糖5 g/L、蛋白胨5 g/L、氯化铵5 g/L、氯化钠 0.5 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 ℃、培养时间5 d、初始pH 7.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90 mL、接种量体积分数5%、摇床转速180 r/min。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PY-1发酵液抑菌率达到99.26%,抑菌能力提高8.35%。  相似文献   

3.
前期在苹果心室拮抗菌中筛选出一株解淀粉芽胞杆菌DP03-4,该菌株在平板试验中对多种苹果病原菌表现明显拮抗作用,田间也表现较好的防治效果。本试验以菌体生长量和抑菌圈大小为指标,应用多因素正交试验和发酵条件单因素筛选对该菌株的培养基成分配比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适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浸粉 15 g,NaCl 2.5 g,葡萄糖10 g,H2O 1000 mL;最适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0℃~35℃,摇瓶装液量75 mL/250 mL,摇床转速210 r/min,初始pH值6,接种量4%。发酵条件优化后的发酵液较优化前LB发酵液菌体量提高43.7%,抑菌活性提高51.4%。为该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置不同pH梯度,研究土壤pH对根肿菌侵染及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酸性时病菌侵染速度快,碱性时慢,而强酸性和碱性土壤条件则抑制孢子萌发;pH为6.0时最有利于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萌发率最高,为53.96%;碱性条件可使初级原生质团变形凝结成球状,不能正常分裂或延迟形成游动孢子囊,从而不利于根肿菌侵染。白菜发病率与病情指数随pH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pH为5.0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pH 7.0~8.0时发病轻。因此,适宜的偏酸性环境条件下,通过作用于病菌休眠孢子萌发和侵染,提高病害危害程度,而中性或碱性条件干扰该过程并降低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小麦根腐病菌菌株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以提高其活性物质的产量。结果表明:最适合小麦根腐病菌产毒的培养基是察氏培养基;该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氯化铵,无机盐为氯化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和硫酸亚铁;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葡萄糖2.0%,氯化铵0.25%,氯化钾0.05%,磷酸氢二钾0.025%,硫酸镁0.025%,硫酸亚铁0.000 5%;有利于提高菌株活性物质产量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7.0,转速为130r/min,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5d,装液量为120mL/250mL,接种量为6%。小麦根腐病菌菌株发酵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较稳定。发酵条件优化后提高了小麦根腐病菌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6.
土壤稀有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优化土壤稀有放线菌选择性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对从安徽、浙江、山东、陕西等地采集的31份土样中的稀有放线菌进行了选择性分离。结果表明:以改进的HV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将土壤样品稀释100倍,添加2×10-5 g/mL重铬酸钾+2×10-5 g/mL萘啶酮酸+1×10-5 g/mL卡那霉素作为抑制剂分离效果最好。以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为指示菌,从分离的417株放线菌中筛选出H32、H75、H223、H227、H238等5株可代谢抗菌活性物质的菌株。离体条件下,5株放线菌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中H223和H238菌株发酵液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均小于10 mL/L;H32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25.5、28.9和29.9 mL/L。5株放线菌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显著,其中H223菌株发酵液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达30 mm以上。盆栽实验结果表明,5株放线菌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为73.45%~82.35%,治疗效果为67.74%~70.80%。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十字花科根肿病在榨菜上扩展蔓延,严重影响其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筛选生防菌并研究其对榨菜根肿病的控制作用,为其生物防治应用奠定基础。研究发现茎瘤芥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根经过腐烂处理后,休眠孢子的萌发率可到达70%以上。故本文采用稀释法从榨菜根肿病菌根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可刺激休眠孢子萌发的菌株PB19。并测定了PB19与根肿病菌互作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小区试验测定菌株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最后将纯化后的菌株送至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微生物检测中心(FMIC)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PB19与根肿菌互作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为5.5~7.0。温室盆栽结果显示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71.96%。而大田试验结果显示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18.04%。FMIC的鉴定结果显示PB19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8.
从施用SupperGreen的小白菜‘凤山5号’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白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HZB02。该菌株对白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盆栽白菜发病等均有明显的抑制能力。根据菌落形态、菌体电镜观察及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判断,该菌株属于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进一步研究不同培养基条件及添加大豆油对HZB02抗生作用的影响,发现其在SYMA、PDA培养基上抑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能力最佳,此外其SYM、PDB发酵液对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亦最强,然而它的TSB发酵液则显示出最优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研究发现在SYM与PDB中添加5%大豆油的发酵液可显著提升HZB02的抑菌功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剑麻提取液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剑麻叶片水提液对芒果炭疽病菌的菌丝扩展速度以及菌丝生长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高,抑制效果增强,当每100mL培养基中加0.2mL提取液处理时,抑制率达到50%以上;对孢子产孢能力以及孢子萌发率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当100mL培养基中加5mL提取液处理时,产孢抑制率为98.18%,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7.43%;用提取液处理菌丝后电导率升高,表明该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菌丝体细胞结构有影响,导致菌丝体电解质外渗;芒果苗期盆栽试验表明,处理后21d,对照发病率达到92.22%以上,而处理仅为44.44%,表明该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稻纹枯病生防菌Bs-916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比较了生防菌Bs-916在15种工业发酵用的原料组合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筛选获得最佳培养基配方.培养基的含固量由原来的2.325%增加到3.625%,培养基的成本由原来的166元/t下降到124.25元/t.Bs-916最佳接种菌龄的培养时间为24~48h,初始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的1/30~1/150倍,在30~33℃、pH 7.0~8.5的条件下发酵,菌量可大于1011cfu/mL.测定了含不同芽孢数的Bs-916发酵液(102、104、106、108、1010、1012cfu/mL)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s-916发酵液中芽孢数量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成正比关系,发酵液中的芽孢数可作为检测发酵产品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BS-5在3L发酵罐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BS-5液体发酵的生物量,在3L发酵罐中进行了分批发酵和补料发酵试验。在分批发酵中,将氮源物质豆粕浓度由2%提高到4%之后,生物量由4.8×10^9cfu/ml提高到8.2×10^9cfu/ml。在分批补料发酵中,采取分批多次补糖策略。初糖浓度为20g/L,当糖浓度在10g/L以下时,补加葡萄糖(每次补加量为20g/L),共补加两次,生物量提高到2.8×10^10cfu/ml。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条件下农作物秸秆产气效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选取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3种单一原料为发酵原料,以5℃为一个步长,设定了7个恒定温度10℃、15℃、20℃、25℃、30℃、35℃、40℃下的发酵方案;试验结果表明7个温度梯度下,3种原料均能正常发酵产生沼气,原料产气率随温度上升而上升;40℃下的产气效率最好(小麦秸秆的峰值为2 520.0 mL,干物质产气率为187.1 mL/g,水稻秸秆的峰值为2 100.0 mL,干物质产气率195.0 mL/g,玉米秸秆的峰值为2 395.0 mL,干物质产气率为228.5 mL/g),10℃下产气效率最差(小麦秸秆的峰值为377.5mL,干物质产气率为20.1 mL/g,水稻秸秆的峰值为305.0 mL,干物质产气率17.2 mL/g,为玉米秸秆的峰值为252.5 mL,干物质产气率为15.0 mL/g)。  相似文献   

13.
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生产木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木霉素的发酵产量,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菌株LC2为生产菌,在10L发酵罐中对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批发酵工艺中,在8%接种量、4L/min通气量和200r/min搅拌转速条件下,发酵72h时木霉素产量达到最大值149.6mg/L。在间歇补料分批发酵工艺中,分6次补料,使培养基中各成分的终浓度与分批发酵相同,木霉素的发酵产量提高到182mg/L,比分批发酵提高21.7%。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制能力的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262AG6为试验对象,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5 g,KNO_3 16 g,NaCl 15 g,水1 000 mL;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34℃,150 mL摇瓶装液40 mL,振荡器转速150 r/min,培养基初始pH 9,最佳接种量为14%;其在100 L发酵罐的生长曲线为0~6 h为调整期,6~26 h为对数期,26 h后菌株进入稳定期,即该菌最佳放罐时间为26 h。  相似文献   

15.
木霉Tr-92菌株厚垣孢子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方法对木霉Tr-92厚垣孢子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筛选获得了适合此菌株厚垣孢子产生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草炭2.5%,玉米浆4.5%,葡萄糖2%,酵母膏0.5%;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装液量75mL/250mL,转速为180r/min,初始pH 5.0,温度28℃,培养时间7d。在此培养条件下,木霉Tr-92菌株厚垣孢子产量达到3.01×108个/mL。与优化前相比,厚垣孢子产量增长130.80%。通过培养条件优化确定了适合木霉Tr-92菌株产生厚垣孢子的条件,为高效木霉厚垣孢子生防菌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BMF 04是本实验室从连云港海域分离纯化得到的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抗菌作用的优良生防菌株.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该菌株,以细菌总数和芽胞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固态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测定发酵物对黄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苏云金杆菌发酵过程中总核酸,菌数、总糖、还原糖、溶磷、氨基氮、pH和溶氧的变化。核酸曲线与苏云金杆菌典型生长曲线的形状相似,随培养基浓度而增减,因此认为发酵液的核酸含量可以反映菌体数量。在发酵罐发酵条件下,A、B配方培养基在发酵结束时的残糖分别为起始浓度的62.75%和66.6%,表明碳源的供给是充裕的,但溶氧和溶磷在对数生长期都降至很低水平,启示调整溶氧,增加溶磷可能与进一步提高发酵菌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防治青枯病的植物疫苗菌FJAT-1458的发酵工艺,本文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方式,以活菌体数量为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设计试验对菌株FJAT-1458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利用农业副产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为发酵培养基主成分进行固体培养工艺优化,为研制植物疫苗菌剂提供基础。结果表明,菌株FJAT-1458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鱼骨粉0.5%、蔗糖0.1%、蛋白胨0.15%、K2HPO4 0.05%和MgSO4 0.025%,发酵48 h后,发酵液活菌含量可达3.87×109 cfu/mL。该菌固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垫料:黄豆饼粉=7:3(质量比),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5℃、含水量45%、接菌量15%、通气量70%时,培养40 h后,固体菌剂活菌量达4.68×108 cfu/g。  相似文献   

19.
生防菌株Men-myco-93-63发酵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防链霉菌Men-myco-93-63进行了摇瓶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值7.5,500ml三角瓶装液100ml,摇床转速200r/min为最适摇瓶发酵培养条件。在优化的培养条件基础上进行了摇瓶中代谢情况的测定,并在摇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30L发酵罐试验,为进一步发酵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周永富  刘文惠 《昆虫天敌》1993,15(3):138-141
本文报道的是采用多菌种分步发酵法酿造蜂蜜酒的研究结果.实验室产品经检测,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 GB2758—81《发酵酒》质量标准.酒中含19种氨基酸,其中含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和牛磺酸,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60mg/L.另据不完全检测,酒中还含有4种维生素和4种矿物元素.蜜酒经专家组品鉴,酒色微黄,清亮透明,酸甜适口,酒体协调,后味干净,风味典型.酿造的纯天然低度蜂蜜酒,符合国内外酒类消费市场发展方向,有益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