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开农99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开农61为母本、潍花15号为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杂交技术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脂肪花生新品种。2018-2019年开农99参加河南省花生联合体麦套花生区域试验,2年产量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第1位,平均荚果、平均籽仁产量分别为6027.60 kg/hm2、4151.25 kg/hm2,2年16个试点中15点增产;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定显示,2年平均脂肪含量55.36%,为高脂肪花生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显示,开农99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应性广,具有很高的生产应用及推广价值,适合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任丽 《中国种业》2016,(4):59-59
开农17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和开选01-6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其油酸含量76.8%,亚油酸含量6.9%,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1.13。全国北方区大花生中间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4807.35 kg/hm2,比对照花育19号增产7.28%;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6044.25 kg/hm2,比对照豫花15增产9.71%。三年48点次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5019.00 kg/hm2,44点次增产,增产点率91.67%。高产示范结果,开农176荚果产量8164.95 kg/hm2。开农176于2013年分别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开农61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开选01-6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油酸高脂肪花生新品种。在2009-2011年3年省中间试验中,平均单产荚果4641.49kg/hm2、籽仁3251.4 kg/hm2,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84%和0.87%。油酸含量76.01%,油酸亚油酸比值(O/L)9.56,粗脂肪含量55.31%。2012年该品种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开农88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大果、高产花生品种郑农花9号为母本,高油酸、高脂肪花生新品种开农71为父本选育出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脂肪含量高且抗病性强,适合在河南省及周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在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品种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中,每hm~2荚果产量分别为4913.7kg和5670.6kg,比对照品种豫花9326增产2.44%和9.36%。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410059。  相似文献   

5.
开农 306 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开农 30 为母本、开选 016 为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杂交技术进行有性杂交结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 306 在 2016-2017 年河南省联合体小粒花生区域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4633.28kg/hm2,比对照远杂 9102 增产 2.39%。2 年品质测定显示,开农 306 平均油酸含量 77.45%,为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306 结实性好,结实集中,荚果均匀,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介绍了开农 306 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开农 306 优质、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舜花 14 号是以普通油酸含量的花育 19 号作母本及轮回亲本,高油酸花生开农 176 作父本,经 TaqMan 探针及 KASP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大花生品种。2019 年开始参加山东省高油酸花生联合体新品种多点比较试验,荚果平均产量 5601.90kg/hm2,较对照花育 25 号平均增产 8.33%。2022 年单粒精播高产攻关试验实打验收荚果产量 9728.40kg/hm2,首创高油酸花生实打验收山东省高产纪录。品种籽仁蛋白质含量 26.4%,含油量 50.67%,油酸含量 80.6%,亚油酸含量 2.99%,O/L 比值 26.96。2022 年 9 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花生(2022)370149。  相似文献   

7.
开农1760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为母本、开选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高油酸、多抗的小果型花生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小粒花生品种区域试验,荚果产量355.17kg/667m2、籽仁产量265.45kg/667m2,分别比对照远杂9102增产10.16%和7.46%;百果重156.95g,百仁重68.9g,出仁率74.7%;油酸含量76.4%;高抗褐斑病和颈腐病、中抗黑斑病,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了生产上提供鲜食可口、品质纯良的花生品种,以远杂9102辐射变异株为母本,以05-77为父本,经杂交后系统选育,育成优质鲜食型花生新品种,于2017年2月正式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审定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蜀花2号。2014-2015连续参加两年四川省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854.0 kg/hm2,比对照增产10.33%;籽仁平均产量3522.0 kg/hm2、比对照增产6.55%;2016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7个试点荚果产量6点增产、平均产量4248.3 kg/hm2,比对照增产10.26%。蜀花2号种子休眠性和抗倒性强、耐旱性较强,对叶斑病、锈病、网斑病及病毒病的抗性均较强,适宜于四川平原、山区及丘陵的非青枯病高发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和方法】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施肥水平对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豫南花生主产区砂姜黑土上花生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结果表明,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常规施肥条件下,远杂9102、远杂6和豫花22的产量分别为5958.1kg/hm2、5437.1kg/ hm2、6008.6kg/ hm2,比不施肥分别增加18.4%,14.9%和13.7%;施肥能提高远杂9102、豫花22花生仁中油酸含量、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降低远杂6花生仁中油酸含量、油酸/亚油酸的比值;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对花生仁中粗脂肪含量及产量有明显的影响,远杂6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最高,粗脂肪的产量最小,平均分别为50.3%、1873.3 kg/hm2,豫花22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最低,粗脂肪的产量最高,平均分别为48.6 %、1895.2 kg/hm2。【结论】在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 kg/hm2、90 kg/hm2、150 kg/hm2条件下,豫花22的荚果产量和粗脂肪产量均最高,分别为6008.6 kg/hm2和2059.7 kg/hm2。  相似文献   

10.
云花生5号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4年以桂花17为母本,豫花932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油用型大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高产、适应性广、产油量高、果大、耐贮藏等优良性状,适宜在云南省各主要花生区推广种植.在2008年品系鉴定试验、2009~2010年连续2年品系比较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在2012年云南省5个试点联合多点试验中干荚果产量、花生仁产量和产油量分别为4012.9、2 891.7 kg/hm2和1 379.1 kg/hm2,均列参试品种第1位,适宜云南省花生产区种植.2013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8):6258-6264
对花生品种进行可视化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分析,为高产品种筛选和生产应用提供指导。本研究以2014年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为基础,利用GGE (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评价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以参试品种‘开农70’为例进行可视化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豫花43号’、‘开农70’、‘开农0316’、‘豫花44号’、‘豫花42号’是理想的高产高稳品种。其中‘开农70’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综合排名第二;单株生产力和百仁重与荚果产量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二位。综上所述,GGE双标图可以全面有效的评估参试品种,其中‘开农70’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合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利用,在生产中可侧重做好单株生产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施氮量对花生产质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不同品种花生产质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高产优质和氮肥高效利用提供合理的施氮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同花生品种荚果产量均呈增加趋势,施氮量为180 kg/hm2时,豫花23、远杂9102和远杂6的花生产量均最高,分别比不施氮的增产30.45%、25.96%和21.46%;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豫花23花生仁中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呈抛物线变化趋势,而远杂6和远杂9102花生仁中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粗脂肪含量呈降低趋势;除了施氮降低远杂6和远杂9102花生仁中蛋氨酸含量外,施氮均能增加其他花生蛋白质组分的含量;远杂9102的氮利用率最高,为36.7%;豫花23的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最大,分别为6.9 kg/kg和36.9 kg/kg。本试验条件下,豫花23、远杂6适宜的施氮量为180kgN/hm2,花生产量分别为5330.36 kg/hm2、5002.98 kg/hm2,远杂9102适宜的施氮量为135 kgN/hm2,花生产量为5199.40 kg/hm2。  相似文献   

13.
利用鲁花3号和抗青10两亲本都具有的早熟性好、产量较高、籽仁外观品质优异及对花生青枯病抗性较强等优点,于1985年进行杂交,采用改良的系谱法,1994年决选出地上部长势强、单株结果多、果大、种皮不裂纹、整齐一致的郑8506-A-4-1。1994年冬海南加代繁殖,1995~1997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1997年河南省生产试验,1998~1999年北方区试,199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花11。产量表现河南省麦套区试 3年23点次平均荚果产量4173.0kg/hm2、籽仁产量3019.5kg/hm2,分别比豫花1号增产10.4%和15.7%,籽仁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1997…  相似文献   

14.
豫花14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85年以抗青10号为母本。鲁花3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抗早熟花生新品种,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5~1996年参加河南省优质白沙型花生区试,两年15点平均荚果产量2960.5kg/hm2,子仁产量2241.7kg/hm2,分别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8.19%和13.62%,均居试验第一位。1996~1997年参加河南省夏播花生试验,两年15点平均荚果产量3322.5kg/hm2,子仁产量2423.8kg/hm2,分别比对照白沙……  相似文献   

15.
濮花9519是濮阳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2012年该品种在河南省清丰县高产示范栽培中,荚果产量超过7500kg/hm2.为充分发挥其高产、优质的优良特性,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提出濮花9519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花生新品种开农61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开农30和开选01-6作亲本选育而成,201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2001。该品种填补了我国花生尚无高油酸、高脂肪"双优"品种的国内空白,实现了我国高油酸、高脂肪花生育种领域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花生新品种开农171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阳 《中国种业》2016,(11):75-75
<正>开农1715是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高产、大果花生品种开农30为母本、高油酸花生材料开选01-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酸、适应性强、丰产潜力大等优点。2014年通过全国花生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4002;同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4002。开农1715的母本为高产、大果花生品种开农30、父本为高油酸花生材料开选01-6。母本开农30是  相似文献   

18.
大蒜、花生是宁陵县的优势作物.近几年,为了提高种植效益,该县采用地膜覆盖大蒜套种花生栽培模式,平均蒜头产量22500 kg/hm2,蒜薹产量4500 kg/hm2,花生荚果产量5400 kg/hm2,经济效益6.75万元/hm2左右.该栽培模式为大蒜优质高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一级商品蒜占90%左右,增产蒜头30%左右,增产蒜薹20%左右;使花生的播种期比麦垅套种提前15~20 d,比麦后直播提前30~40 d,收获期提前10~15 d,增加花生荚果产量20~30%.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花生籽仁品质多样性,对 19 个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品种的籽仁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及亚油酸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变异系数均超过平均变异系数,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 2 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 95.06%,第 1 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油酸、低亚油酸因子,第 2 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脂肪、低蛋白因子。19 个花生品种可聚为两类,类群Ⅰ包含开农 71 和农花 11,类群Ⅱ包含豫花 47 号、豫花 9327、郑花 013 等 17 个品种。综合评价得知,排名前 5 位的品种是农花 11、开农 71、郑花 013、豫花 9327 和豫花 47 号,其中农花 11、开农 71 属于高油高油酸双高花生品种,花生亲本组合选配时,可以考虑选择这 2 个品种作为目标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郭继民 《作物杂志》2001,1(3):33-33
豫花 1 6是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1 988年用鲁花 9号作母本 ,濮花 9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南繁加代、多年定向单株选择培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 2 0 0 0年 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 产量表现1 995~ 1 996年参加所内花生新品系比较试验 ,平均单产荚果 5 35 4.85kg/hm2 、子仁395 1 .6kg/hm2 ,比对照品种豫花 1号分别增产 1 6 .2 %、2 1 .4%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1 997~ 1 99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 ,其中 1 997年全省 8点平均单产荚果 46 48.35kg/hm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