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枣猕猴桃主要采用种子及扦插方式进行种苗繁殖。但种子繁殖周期长、苗木生长势参差不齐;枝条扦插受 母株数量及质量限制,繁殖系数较低,减慢了优异资源的驯化及推广工作。植物组织培养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 高等优点,应用此技术可加快软枣猕猴桃优异资源的驯化及种苗繁殖速度。本文阐述如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软 枣猕猴桃种苗。  相似文献   

2.
利用组织培养和根条扦插技术大量繁育刺嫩芽优良品种种苗 ,进行露地栽培并结合反季节生产 ,可从根本上保护野生资源 ,同时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不同扦插方式对伴矿景天种苗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矿景天,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镉超积累植物,在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目前伴矿景天种苗繁育主要采用枝条扦插方式。本文从不同育苗基质、茎段不同留叶方式及茎段不同形态学部位3个方面,比较不同扦插方式对伴矿景天种苗繁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伴矿景天扦插适宜的育苗基质为腐殖质或腐殖质+蛭石(3∶1);伴矿景天茎段留少量叶或全量叶的扦插成活率高,分别为93.1%和94.4%;伴矿景天形态学下段扦插成活率高于上段或中段,整株扦插成活率>二分茎段扦插成活率>三分茎段扦插成活率。通过探索伴矿景天扦插繁育的影响因素,优化扦插繁育条件,为伴矿景天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绣球属植物是园林和家庭园艺中重要的观赏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开发应用前景广阔.开展绣球属植物繁育技术研究对其资源开发、保护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扦插、压条、分株等育苗技术相比,组织培养技术能够满足种苗周年、批量生产的要求,可有力地促进绣球属植物的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对国内外绣球属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外植体材料的选择、外植体的消毒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培养条件等,旨在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和方法,为建立更多绣球属优良植物资源的高效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铁皮石斛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育种现状、扦插育苗技术、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种苗移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铁皮石斛繁育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在马铃薯种苗快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马铃薯试管苗质量,优化种苗生产,改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采用无糖组织培养技术,以马铃薯早熟品种"华薯1号"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以MS培养基附加4%蔗糖培养基为对照(CK),比较无糖培养技术对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究无糖组培下不同培养基、支撑物及接种方式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组织培养相比,无糖组织培养下试管苗生长速度快,试管苗更健壮,在马铃薯脱毒种苗生产上更具优势。无糖组织培养条件下,去除MS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仅包含无机成分,对脱毒种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更能有效降低污染。以蛭石为支撑物代替琼脂的试验结果显示,以蛭石为支撑的脱毒种苗生长速度快,节间较长,有"徒长"迹象。在以蛭石为支撑物培养条件下,比较单双节段的扦插试验结果显示,双节段扦插的种苗生长状况显著优于单节段扦插,且双节段扦插成活率更高,节段较大便于机械手操作。进一步将无糖组织培养试管苗扦插至网室生产微型薯,与传统的有糖培养试管苗相比,两者微型薯的结薯数量和大小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建立的新型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可缩短马铃薯种苗的培养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微型薯生产扦插繁育程序,为实现马铃薯种苗机械化扦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种苗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培养、切块、嫁接和扦插4种繁殖方法,繁育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种苗。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切块繁殖两种方法较其它方法繁殖系数高。但后代植株弱小,培育成标准种苗所需周期较长;嫁接繁殖抽生掌片数量及质量不佳;扦插繁殖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相对成本低,建议在生产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枸杞苗木繁育技术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主要是种子育苗,用于杂交育种中新种质材料的繁育;无性繁殖主要包括嫩枝扦插、硬枝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是目前枸杞生产中普遍采用的苗木繁育技术。文章对枸杞苗木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枸杞种子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无性繁殖是目前茶树良种繁育中最常用的方法,尤其对不结实或结实低的品种更为重要。无性繁殖即用茶树的营养体繁育种苗,主要方法有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是短穗扦插。1短穗扦插的优点短穗扦插具有无性繁殖的优点,具体是:能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后代性  相似文献   

10.
安祖花(Anthurium scherzerianum)又名红掌,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逐渐成为世界新兴的高档盆栽和切花花卉,深受国内外消费老喜爱。安祖花的繁殖方法通常采用分株、扦插和组织培养。分株、扦插方式繁殖速度慢、繁殖率低,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组织培养周期短,效率高,且遗传稳定性好,是安祖花快速繁殖的最有效途径。自pieik于1974年对红掌进行组织培养取得成功以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者对组织培养安祖花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报道。但由于诱导率低,继代周期长等问题,国内实现规模化生产安祖花育苗的成功报道还较少。为此,我们对安祖花组培入瓶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满足安祖花工厂化生产种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方华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97-98,85
鳞片扦插、种子繁殖是百合传统种植模式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百合种苗的研究方兴未艾.本实验证明,组培苗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具有较强的生产优势;组织培养技术、鳞片扦插技术、种质优化技术三者结合,可以促进百合生产向规模化、优质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金花茶被誉为"茶族皇后"和植物界的"大熊猫",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文综述了金花茶种苗繁育包括种子、扦插、嫁接、高空压条、组织培养等育苗技术研究以及种植环境、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研究进展,为金花茶栽培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温室油桃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种苗是未来油桃产业化、商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设施环境条件下,围绕外植体选择与处理、再生体系建立及组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对油桃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综述,并对优质种苗繁育措施等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油桃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采挖的野生淫羊藿种苗进行分株,以获得更多的可移栽种苗,从而为扩大淫羊藿种植面积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淫羊藿分株繁育可使其繁殖系数比不分株繁育扩大5~10倍,而分株繁殖与不分株繁殖的成活率差异并不显著,同时其有效成分含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分株繁殖并不会对淫羊藿成活率造成较大的影响,而通过分株繁殖技术使得在同样种苗的情况下,种植面积扩大了数倍,因此分株繁殖是一项值得采用并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绞股蓝是富含人参皂苷类物质的药食两用植物,其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综述了绞股蓝的3种繁殖方式及其相应的育苗技术。自然营养繁殖和人工营养繁殖(地下茎分株、地上茎和叶的扦插及藤蔓压条)是绞股蓝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有性繁殖即用种子进行繁殖,组织培养主要包括以茎尖、茎段和花芽为外植体的组培方式。绞股蓝的育苗技术为绞股蓝人工栽培提供了充足的种苗。  相似文献   

16.
良种苗木繁育是芒果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实生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高压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当前芒果种苗繁育的研究概况,总结了国内外芒果苗木繁育研究取得的技术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菊花的栽培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种苗繁育阶段;第二个阶段为成株苗田间管理阶段;第三个阶段为采收后田间管理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种苗繁育阶段的栽培技术 菊苗的繁殖方法为无性繁殖,一般有两种:扦插繁殖与分根繁殖。传统的扦插繁殖法方法复杂,繁殖率低.成本高,不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g.)是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油棕种苗繁育方式主要有实生繁殖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能够较好地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但油棕只有1个顶端生长点,常规的扦插、压条、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无法在油棕上应用,通过体细胞胚胎(体胚)发生进行组织培养是油棕种苗无性繁育的唯一途径.本文综述了油棕体胚诱导与培养、生理生化、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组学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油棕体胚发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油棕体胚发生的研究和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丽格海棠(Riegerbegonias)是一个杂种群,许多品种花朵的雌、雄蕊瓣化,必须经特殊处理恢复雌雄蕊后才能进行授粉;另外,有些品种是杂交三倍体,具有遗传不稳定性,无法实生繁殖。所以,目前采用播种繁殖的品种相当少,大多采用扦插、分株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由于丽格海棠扦插很容易,一般生产中不采用组织培养,只在个别母株的选优保留时才进行组织培养。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扦插及组织培养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虽然一些地方的蕉农已采用脱毒种苗栽培香蕉,但香蕉吸芽分株法仍是广东、广西、福建不少蕉农的种苗繁育方法,且多从生产性蕉园中选取种苗。1.吸芽分株。在进行吸芽分株时,除大叶芽外,红笋和褛衣芽均可作为吸芽分株的材料。吸芽和母株是一个共同的活体,它们之间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