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记澳门卢园     
“林幽泉碧风香,丹枫自露花黄。水光烟黛赛苏杭,月桂卢园荷上。” 这是一位诗人描写澳门卢园的词句。卢园是南海金角的一座古典园林,去年夏天到澳门采风,虽然尽览了位于澳门半岛脊梁上的望厦山、风光一览无余的东西望洋山、香火旺盛的妈阁山,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卢园以及卢园内琳琅满目的荷花。  相似文献   

2.
“林幽泉碧风香,丹枫白露花黄。水光烟黛赛苏杭,月挂卢园荷上。”这是一位诗人描写澳门卢园的诗句。卢园是南海金角的一座古典园林,去年夏天到澳门采风,虽然尽览了位于澳门半岛脊梁上的望厦山。风光一览无余的东西望洋山、香火旺盛的妈阁山,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卢园,以及卢园内琳琅满目的荷花。卢园楼阁亭谢、石山桥径、花草树木无不独具魁力,这里令人着迷的建筑风格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风韵。卢园的风景十分优美,进得园来但见鸟啼花香,柳舞蝉歌,水珠溅玉,浪卷烟范,恍若蓬莱仙境。卢园是澳门名人卢廉若先生的…  相似文献   

3.
“林幽泉碧风香,丹枫白露花黄。水光烟黛赛苏杭,月桂卢园荷上。”这是一位诗人描写澳门卢园的词句。卢园是南海金角的一座古典园林,去年夏天到澳门采风,虽然尽览了位于澳门半岛脊梁上的望厦山、风光一览无余的东西望洋山、香火旺盛的妈阁山,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卢园,以及卢园内琳琅满目的荷花。卢园楼阁亭榭、石山桥径、花草树木无不独具魅力,这里令人着迷的建筑风格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风韵。卢园的风景十分优美,进得园来但见鸟啼花香,柳舞蝉歌,水珠溅玉,浪卷烟霭,恍若蓬莱仙境。卢园是澳门名人卢廉若先生的私宅,据导游…  相似文献   

4.
凡是去过澳门的旅游者们,都要到澳门卢园的古典园林转一转,那里楼阁亭榭,石山桥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风景十分优美,无不独具魅力。卢园是澳门名人卢华若先生的私宅、据导游小姐介绍,大约在1990年以前,这座名园的地方,还是龙田村一片宽大的菜地,富商卢华绍购买下来以后,传给了长子卢廉若,于是卢先生请了当时广东中山县著名的园林设计师,按照明代江南造园艺术设计进行施工营造。卢园集工备材、堆山筑阁、掘池叠石、安台作榭、栽花种木、积翠成香,再冠以雅致的名字“玉玲珑”、“狮子林”、“荷花曲院”,、“观鱼花港”、“孤山一脉”、“映水…  相似文献   

5.
陆琦 《广东园林》2008,30(6):73-73
澳门卢家花园(葡文:Jardim Lou Lim lok)为卢华绍、卢廉若父子所建造的中型岭南园林(以下简称“卢园”)。位于澳门半岛的中部罗利老马路10号,东望洋山的北麓。总面积1.78公顷。卢园一带原是龙田村的农田菜地,清末1870年(清同治九年)澳门富商卢华绍购得此地后交由其子卢廉若督造花园。卢廉若为澳门商会和镜湖医院慈善会的值理会主席,他请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刘光谦设计建造,刘光谦既是书画家,又擅长园林设计,见多识广。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中国园林汲取文化和艺术之精华,并与诗词文化一脉相承,在园林风格上独具特色。植物作为诗词创作的重要意象,其景观的营造与诗词相辅相成。通过分析诗词中对植物景观的描述和探究诗词文化与植物景观意境营造的关系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诗词文化在植物景观意境营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从园林建筑、园林楹联匾额、园林造景、园林雕塑和景观小品、园林设施5个方面探讨竹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提出通过竹文化景观创建达到多样的园林景观效果,进而促进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楹联·园林     
楹联·园林韩岐山朋友,当你在祖国各地游览名胜古迹之时,那寺庙园林中一幅幅绝妙的楹联,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使你满怀诗情画意,浮想联翩,恋恋不舍。有时你会禁不住掏出笔纸,把它们一一抄下来,以便日后重温这美景佳色。寺庙园林的亭馆厅榭,大都挂有古今名人的书...  相似文献   

9.
西堤位于颐和园昆明湖的南端,这里有形态各异的桥,湖烟旖旎的柳,间有历来的诗词题咏,一派径幽桥静、闲怡惬意。本文通过对颐和园西堤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六桥的名称意义的考证疏通,同时引列了相关诗词题咏与匾额楹联,从而提炼展现出了以桥,柳景观为特色,人文自然交萃,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颐和园西堤的风光特质。进而吸引着各方游人闲暇惬意之际来此寻味鉴赏。  相似文献   

10.
园林意境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之一,对现代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深远意义,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意境说源于中国古典诗词,王国维先生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首次明确地建立了诗词的境界理论。通过对《人间词话》诗词境界理论经典言论的分析,将其与园林景观相联系,可以对其意境表现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研究现代园林意境表现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邓锐  周妍 《广东园林》2020,42(1):41-44
澳门园林融合了中西方不同的风格,形成兼容、开放、多元的园林形式。卢廉若公园作为澳门近代"三大名园"之一,其独特的历史使公园形成与众不同的风貌——以大面积的水体、山石及植物进行造景,又融入了西式装修风格。通过史料考证和现场调研,对卢廉若公园的总体布局和景观序列进行分析,并探寻公园从叠山理水、建筑特色到楹联绘画体现出的诗情画意,继而深化人们对卢廉若公园意境美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明代名匠佳园荟萃江南,上海私家园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日涉园由张南阳参与造园,作为明代上海三大名园之一,具有极高的复原价值。通过对日涉园方志、园记、园诗和园图的搜集整理、对比分析,梳理了园林的历史沿革,确定了园址范围,得出主景旷达、次景幽邃的园林空间布局,进一步推导复原了平面图;并对其造园要素展开研究,且就叠山艺术与张南阳建造的另两座园林豫园、弇山园相比较,归纳出日涉园具有山石巍峨奇巧、水体聚散有致、花木野趣自然三方面的园林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论广东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翼飞  陆琦 《广东园林》2008,30(1):20-23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对中国造园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岭南园林代表的广东传统园林。在造园手法上集中反映了岭南园林的艺术水平;而特点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地方环境。随着广东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丰富和发展,其园林艺术则必将散发出更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十笏园位于潍坊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乡绅邸宅,后经清代潍县首富丁善宝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内宅花园。十笏园园林面积虽小。但山环水绕,曲折有致;亭台楼榭,高低错落;整体布局匀称紧凑、玲珑典雅.集中国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深入分析了十笏园独特的造园手法,揭示了十笏园人文历史价值.全面展示了十笏园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王昕彦 《广东园林》2022,44(1):74-78
上海辰山植物园月季园始建于2010年,是辰山植物园最早、最重要的专类园之一,2015年作为核心展示区向专类花园发展的先导项目进行整体改造.为了探索植物专类花园景观营建中的关键要素,以上海辰山植物园月季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美景度评价(SBE)法对其景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辰山植物园月季园景观特色突出,植物品种丰富,整体...  相似文献   

16.
郎碧峥  张哲 《广东园林》2020,42(1):21-26
严家花园建于拥有2500年历史的木渎古镇,曾由苏州香山帮著名建筑师姚承祖修缮,是江南私家宅园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庭院部分以四季为主题的造园手法颇具特色,值得保护传承。严家花园新园的增补规划为园林的修复和开展当下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增益,但新园与原址羡园部分在修复的艺术手法上有所差异,也带来了同一园林中的两部分不一样的景观风格。这样的新园新建行为,在严家花园整体的修复工作中得失具存,也值得相关从业人员在后续其他古典园林的修复中汲取严家花园的经验,因修复目的制宜。  相似文献   

17.
主题园为以某一特定主题为表达对象的观赏性游园。以太原市和平公园的春夏秋冬主题园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我国古典园林(扬州个园、杭州西湖、佛山梁园)、国内现代园林(四盒园)和国外园林(米兰四季花园、日本Kitagata公寓、美国Oldfields四季花园、法国凡尔赛宫四季喷泉)的园林要素和象征意义,总结了春夏秋冬主题园春园、夏园、秋园、冬园的景观设计手法和技巧,并统计了主题园景观营造所运用的植物种类,以期为主题园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谈古典园林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爱春 《广东园林》2007,29(1):20-21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论源于画论,强调立意;欣赏古典园林,应先欣赏其意境美和诗画文化  相似文献   

19.
吴美霞  廖嵘 《广东园林》2008,30(3):12-14
唐代诗人白居易不仅热衷于写诗,而且热衷于造园,其造园理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其营造的庐山草堂与履道坊宅园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选址、立意、置石、理水、借景5个方面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新江南园林的造园范式,丰富新江南园林造园理论和方法,增强新时期风景园林文化自信,以无锡市尚林苑为例,对其造景艺术特色、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新江南园林造景理念、方法和创新手段,认为无锡尚林苑以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新材料、新格局,满足园林新功能,做到了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