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业余饲养了几群意蜂,不幸的是半数的蜂群患有“死蛹病”。“死蛹病”蜂群采集蜂进出稀稀拉拉,群势逐日下降。在巢门口常见到被工蜂拖出的死蜂蛹,死蜂蛹一般头、脑、腹、眼、足、口器发育齐全,但不见翅;体躯较瘦小,白色或淡黄,挑破体壁有脓样液体流出,略有气味。开箱提出病脾可见房盖凹陷,中间有  相似文献   

2.
1991年秋季,我区普遍发生了白垩病。从7月中旬少数群发病至8月底已形成大流行的趋势。由于此病在我区第一次暴发,所以有人误诊为“烂子病”;也有人误诊为“蜂蛹病”,其实是“白垩病”。笔者饲养的80群蜂于8月份几乎全部发生此病。育王群及小群更为严重。经多方试验治疗,9月上旬症状已消失。治疗方法如下:一、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带蜂喷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蜂蛹病在我县蜂场广泛蔓延。1984年秋季有1个蜂场的四五群蜂发生此病。1985年春秋两季,先后有6个蜂场的32群蜂发病,发病率占子脾的10—20%。1986年春繁开始,全县发病蜂场9个,而且来势猛,病情严重,其中3个发病严重的蜂场,有2个场因蜂蛹病危害,于3月底破产;同年秋季,在阿坝地区放养的20多车(汽车)蜂,有50%左右的蜂场发生蜂蛹病,占蜂群的30%左右。据统计1986年全县发生蜂蛹病的蜂群约占总数的10%以上,损失蜂1400多群,价值20多万元(群年产值按150元计)。1987年早春,全县又有80多个蜂场的1000多群蜂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我县养蜂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西北各地意蜂蜂蛹病多有发生,因为此病病因及防治方法目前还未有报道,好多蜂场蜂群染病后束手无策,采用治美洲、欧洲幼虫病的药物治疗,都无济于事,所以应引起养蜂界的重视。一、病状:蜂蛹病主要表现是封盖蛹后期大量死亡症,检查病群对可见封盖子脾较平坦,无黄色光泽感,巢脾中部及边缘封盖有大小穿孔,死蛹被工蜂咬开房盖拖出,死蛹较瘦  相似文献   

5.
根据养蜂员试用“都江治蛹灵”方剂治疗“死蜂蛹病”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为满足要求,现将此方提供给读者,如有发生“死蜂蛹病”,可试用治疗。都江治蛹灵病毒灵4片红霉素3片穿心莲 10片银翘解毒片10片VB,10片滑石粉100克用法:药碾为细末,用双层纱布抖撒放病脾上,并结合用糖水喷蜂。用量:一剂药可治100框蜂,分三次用 (一周)。  相似文献   

6.
蜜蜂的“蜂蛹病”近年来逐渐在转地的蜂场中蔓延,目前转地蜂场多数已受其危害,在一般情况下,患病率在5%以下,一个几十群至上百群蜂的蜂场仅有几群发病而已,其中少数蜂场发病率占3%左右,也有个别蜂场大多数蜂群受到侵害。蜜蜂“蛹病”病状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一、蜂蛹病的严重性 1958年浙江,江西两省的部分蜂埸发生一种严重的蜂蛹病。这种病在玉山县沿信江河一直到弋阳县等数百里的地方蔓延,对蜜蜂的危害不亚于美洲幼虫腐臭病。江西省横峰县农埸养蜂埸,因为发生这种病,一个月的时间,就由30多群减至7群,不仅蜂数减少80%,而且群势也由8—10框,减至2—3框,损失一千多元。弋阳县莲花山蜂场由于传染上这种病,群势大减,由20群并为10群,全年采蜜仅60多斤,按原群计算,每群只收蜜3斤多。患蜂蛹病的蜂群,蜂王虽然日夜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发育成蛹,但是染病蛹成批死亡在房内。成年蜂除担任巢内外一切正  相似文献   

8.
1.发现蜂蛹病后,应立即弃除病群蜂王,介绍入其它健康无病的蜂王。2.将已发病的子脾抽出,把巢房内死蜂蛹或幼虫用镊子清除后,再用4%的福尔马林浸泡12小时以上进行消毒,如巢脾污染严重,干脆将其烧毁。3.蜂群发病后,幼虫和蛹大量死亡,会出现蜂多子少现象。此时,养蜂员切勿将几个患病蜂群合并,否则会造成重复感  相似文献   

9.
蜂蛹死亡,导致蜂群衰退,严重影响养蜂经济效益。据笔者调查,我县的红旗乡羽山村、江口乡石王村、卷桥乡林家村等蜂农的蜂群均不同程度发生这种蜂病,重者蜂蛹出房率仅10—15%,轻者也只有40%。我县1987年第一次发现这种疾病。1987年2月下旬,红旗乡羽山村蜂农方某某,发现有三箱春繁蜜蜂的第一代封盖子的房盖有破损,蜂蛹死亡较严重。只好提起封盖脾一一消除死蛹。当时错认为是外界蜜粉源不足之故。但仔细检查其余繁殖群没有这种迹象。到3月下旬,其余群均可加继箱,但这三箱繁殖蜂中,有一箱达4框,有二箱达到3框。4月3日与蜂友转地安徽省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7日,检查放在桃源县城的5群中蜂,其中有一群新王群,拿开隔板,提出边脾,见封盖子脾上有10余只工蜂围住一只金龟子,驱赶蜜蜂后拿下金龟子并用脚踩死。检查子脾,见金龟子附着处,封盖子脾约有2.5 cm2被损坏,中间深达房底,已无蜂蛹存在,周边为残缺不全的蜂蛹。检查完毕,马上将金龟子入侵蜂群的事用手机发给5个养蜂朋友,他们认为与环境卫生不好、存蜜不足、蜂群弱小、巢门开得过大等因素有关,但我认为,以上观点均不存在。因为这个群有3脾足蜂(意标),有封盖蜜,花粉也  相似文献   

11.
蜂螨危害可导致“爬蜂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蜜蜂“爬蜂病”一直是蜂群管理中最让养蜂人头痛的一大病害“。爬蜂病”的发生与否不仅关系到蜂群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养蜂经济效益“。爬蜂病”的发生,除了与细菌、病毒、气候及管理不善有关外,蜂螨的危害,也是造成“爬蜂病”的重要原因。2003年7月,我场蜂群普遍患“爬蜂病”,其中有3群蜂爬得比较严重,在3次用药治疗后,其它蜂群很快痊愈,惟独这3群蜂治愈后很快复发,其主要症状是:部分幼虫及蜂蛹死亡,伴有白头蛹症状,出房的幼蜂翅膀残缺不全,在地面上蹦跳着爬行,腹部膨大。爬行蜂中有中、青年蜜蜂,但都是以幼蜂为主,这种症状在雨后的…  相似文献   

12.
在蜂群的繁殖期 ,群内有密实度高、日龄一致的健康子脾 ,蜂群就会有好的发展趋势。相反 ,同一子脾上出现日龄不一的子房与空房 ,或与未及时清除的病子房相间排列的“花子” ,这样的子脾孵蜂率低 ,只见子不见蜂 ,群势增长慢 ,严重时 ,群势明显下降。1 产生原因蜂群产生“花子”的原因有多种。1 1 病害因素当蜂群受到病原微生物危害 ,导致蜂群诱发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病、美洲幼虫病、白垩病等病害 ,子脾上蜂子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若是子脾多蜂少 ,蜜蜂不能彻底清除病子 ,形成病子房、空房、健康子房混杂的“花子” ;若是子脾少蜂很多 ,蜜…  相似文献   

13.
“番鸭花肝病”是近些年来流行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番鸭养殖区的一种新的疫病,其主要特征为病死番鸭的肝、脾、小肠等部位出现细小灰白色坏死点。也有“花点病”、“白点病”等名称。其特点是发生于番鸭群。尤其是雏番鸭群,以1-5周龄易感。发病率为40%-90%,死亡率40%-80%。  相似文献   

14.
小蜡螟是为害蜂群的一种常见虫害,中蜂比意蜂受害严重。小蜡螟的幼虫蛀食巢脾,潜入蜜蜂子脾底部,穿成隧道,吐丝作茧,毁坏巢脾,杀害蜜蜂的幼虫和蛹,常使蜂蛹封盖被咬开,出现“白头蛹”。受害严重的蜂群,群势下降,有的由于内勤蜂清巢不及,受扰弃巢逃亡。小蜡螟的发生与蜂群的饲养管理、饲料、  相似文献   

15.
用“裁脾法”组织交尾群春季分交尾群,正当原群发展到6~8脾,很难找到面积较小适于提交尾群的蛹脾,如分群数量较多,要占用很多蜜蜂,对原群的增殖有一定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自1981年起采用“裁脾法”组织交尾群。具体方法:1.在组织交尾群的前二天,根...  相似文献   

16.
“死蛹病”是近年来蜂群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病源,开始仅有极少数蜂场发现,至今,“死蛹病”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1988年笔者在四川走访了30多个养蜂场,患有不同程度“死蛹病”的蜂场约占走访蜂场数的12%。发现患病蜂群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病群全部死亡。我组1988年在四川眉山县春繁,元月底至二月初,当第一代老子脾大量出房时,发现有两群有整脾死蛹现象。死蛹是在要出房的前2~3天被工蜂咬开房盖拖出的,拖出的死蛹发育基本完整。此时,工蜂已哺育过第一代子,群内无正常羽化工蜂增补,老蜂急剧下降,如果第二代子,第三代子继续死蛹,患病群会全部覆灭。对患“死蛹病”蜂群,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  相似文献   

17.
茶花蜜能治白垩病吗?不少人认为茶花蜜可防治白垩病,1993春繁我作了实际试验。选2~3脾当时较弱的病群加入每群一张满茶花蜜脾,结果10个试验群都发生茶花烂子及白垩病。实践证明茶花蜜治白垩病是不可靠的,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浙江省嵊县沈育...  相似文献   

18.
选择 5群健康的云南东方蜜蜂蜂群 ,每群有 5脾蜂 ,分别引入受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脾 ,以后每隔2 4h检查蜂群内的幼虫脾 ,统计被东方蜜蜂清理的受感染幼虫数 ,患欧洲幼虫腐臭病的幼虫数 ,以及这些幼虫受感染后被工蜂清除的情况。另外 ,选择 3群群势健康的西方蜜蜂蜂群 ,每群有 5脾蜂 ,分别引入受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脾做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东方蜜蜂有很强的抗欧洲幼虫腐臭病的特性 ,4天后 ,基本上可以清除原引入的西方蜜蜂幼虫脾上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 8天后 ,在东方蜜蜂幼虫脾上也发现有少量的幼虫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 ,但在其后的 5天内 ,所有东方蜜蜂幼虫脾上染病幼虫均被清理 ,5群东方蜜蜂均保持健康状况。而做对比群的西方蜜蜂在 5天后发现其幼虫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 ,此后疫情不断加重 ,并出现“爬蜂病” ,约 30天后实验对比群消亡。  相似文献   

19.
小经验试试看我治愈蜜蜂白垩病的方法我的蜂几年前曾患白垩病,1992年时曾十分严重,用了许多药,效果都不理想。通过几年的摸索,我找到不用药治愈白垩病的办法,现介绍如下。办法的要点是密集群势和换王。将发现的病群抽紧脾,如4框蜂抽为2张脾(把蜜粉脾抽到隔板...  相似文献   

20.
我们实验养蜂场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海南金不换”药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效果很好。“金不换”也叫吊地乌龟,是野生草药。海南各地山区均有,药店也有出售。1984年我场用各种药物治疗中囊病,效果均不满意。后改用“金不换”糖浆饲喂,立即见效。从1984年春治疗后到1987年春,只有零星蜂群发生中囊病。今年3月14日我们发现160群蜂中8群有中囊病,立即用“金不换”粉浆喷雾治疗。其中2群用链霉素喷雾治疗作对比。5群使用金不换治疗病群,仅用药二次,病情得到控制;封盖子成片,幼虫生长良好。链霉素治疗群,一群情况有所好转,一群飞逃。使用链霉素治疗群后改用“金不换”粉浆喷雾治疗二次,病群迅速康复,但群势下降60%,由原来的五框变为二框。接受教训,我们对159群蜂用“金不换”糖浆全面喷脾。在今年橡胶蜜源期根治了中囊病。现在159群蜂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