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五届国际马立克氏病会议第五届国际马立克氏病(MD)会议,于1996年9月7日至11日在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校园内的KeloggCenter召开,本次会议由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的LelandVelicer博士和美国禽病和肿瘤研究所所长RichardWit...  相似文献   

2.
韦平 《中国家禽》2004,26(20):4-6
由英国动物健康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国际马立克氏病会议于2004年7月10日-14日在闻名遐迩的英国牛津大学St.Catherine’s学院举行。国际马立克氏病会议一般每4-5年轮流在世界各国举行,主要由举办国的兽医学会及在马立克病领域的研究中居领先地位的有关研究机构共同组织  相似文献   

3.
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diseasevirus,MDV)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疟疾病毒,有三种血清型即1型为强毒致病性MDV,I型为非致病性MDV,N型为火鸡疮疹病毒(HVT),其中1型MDV的毒力由经典的温和型不断向更强的毒力进化。在美国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马立克氏病会议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许多学者都报道了近年MDV毒力增强问题,本文仅就此作一介绍。IMDV的霉力进化从1907年JoszefMarek博士在匈牙利首次描述马立克氏病,到五十年代.一种温和型马立克氏病毒株(mMDV)CU。一直引起典型的疾病。五十年代后期Benton(195年…  相似文献   

4.
马立克氏病免疫的现状与前景陈少莺,程由铨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350013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疱疾病毒(HerPervirus)引起的鸡的淋巴瘤病,也是第一个能用疫苗预防的具有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该病在世界各国普遍存...  相似文献   

5.
韦平 《广西畜牧兽医》2004,20(5):240-240
由英国动物健康研究所 (IAH)主办的第七届国际马立克氏病会议于 2 0 0 4年 7月 1 0日 -1 4日在闻名遐迩的牛津 (Oxford)大学St.Catherine’s学院举行。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1 0 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学术会议 ,这些代表基本囊括了目前世界上从事马立克氏病的主要科学家 ,中国的代表有山东农业大学的崔治中教授、扬州大学的秦爱建教授和广西大学的韦平教授。会议上提交的论文共计 79篇 ,分成如下七大专题进行交流 :Ⅰ马立克氏病病毒基因组学 (MDV ge nomics) ;Ⅱ马立克氏病遗传抗性 (Geneticresis tancetoMD) ;Ⅲ马立克氏病病毒毒力的进…  相似文献   

6.
1会议的基本情况介绍 由于历史上马立克氏病对养鸡业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人类预防和控制肿瘤病的巨大参考价值(它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应用疫苗免疫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动物病毒性肿瘤病),世界上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学术机构于1978年在首先德国柏林举行第一届的国际马立克氏病研讨会,1983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伊萨卡举行第二届,之后固定每4年在各个国家先后举行(1988年在日本大阪,  相似文献   

7.
前  言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首次报道于1907年,其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周围神经、性腺、各脏器、眼的虹膜、肌肉和皮肤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马立克氏病病毒最早由英国学者于1967年分离获得。本病主要发生于密集饲养的养鸡场,特别是肉仔鸡发生该病后损失严重。马立克氏病病毒还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增强毒力。不同品种的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性不同,采用马立克氏病疫苗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感染,但其免疫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必须加…  相似文献   

8.
马立克氏病疫苗知多少?孔德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510642)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疾病。此病早在1907年由匈牙利的兽医学家马立克博士首先发现,1973年以后,在中国多个省份证实了其存在。到...  相似文献   

9.
究竟何种原因导致马立克氏病发病增加■李新华译自《BroilerIndustry》1996,(5)直至1970年,马立克氏病一直是引起生长障碍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随后的十年中,疫苗(HVT)对控制马立克氏病很有效。但是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禽...  相似文献   

10.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是危害养禽业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笔者2005年3月19日对泰州市农户散养肉鸡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确诊是马立克氏病致鸡死亡。具体诊断过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二次免疫法防制马立克氏病效果好刘忠琛张翠华赵珊珊(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局266300)用一次免疫法防制马立克氏病(MD)的效果往往不确实,胶州市某鸡场近年来采用1日龄和14日龄两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知识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克氏病知识问答冯元璋(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510225)问:何谓马立克氏病(MD)?答: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其特征是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在临诊上表现为内脏型、...  相似文献   

13.
乌骨鸡暴发马立克氏病冯太兰,问吉祥(江苏省扬州市畜牧兽医站225001)一、发病情况1、1994年12月底,某鸡场引进已免疫过马立克氏病疫苗的雏乌骨鸡1000余只,网上平养。165日龄鸡群开始发病,连续多天出现死亡,第5天死亡达高峰,死亡18只。后经...  相似文献   

14.
薛春宜  杨倩  曹永长 《动物保健》2010,(6):23-24,44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肿瘤病,以淋巴组织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马立克氏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归为动物B类传染性疾病,广泛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养禽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5.
薛者宜  杨倩  曹永长 《兽医导刊》2010,(6):23-24,44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肿瘤病,以淋巴组织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马立克氏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归为动物B类传染性疾病,广泛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养禽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批准,引进CVI988/Rispens制苗毒株,按国际规定质量标准,使用SPF(无特定病原)鸡胚,应用细胞培养法制造出CVI988鸡马立克氏病1型细胞结合性液氮苗。CVI988活疫苗的免疫性高,能抵抗鸡马立克氏病超强毒,免疫后5日龄即可产生坚强免疫力,疫苗每羽份独斑单位达4000~6000。该疫苗具有同源性,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预防减少率比冻干苗高20%以上,可达90%-95%,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而且价格也适合中国现有国情。该疫…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世界性家禽流行病。造成高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原因是由于马立克氏病病毒不断地在体内各内脏器官形成肿瘤(Tumor)以及神经系统被淋巴球浸润后造成麻痹(Paralysis)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马立克氏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宁晓檬,粟穗良综述徐宜为赵晓岩审阅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三大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以T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其病原为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属疤疹病毒科中的γ亚群。现已证明MDV有三个血清型:致癌性的强毒株及其人工致弱...  相似文献   

19.
我县蛋鸡饲养场几年来流行鸡马立克氏病,经我县畜牧兽医中心的调查研究,在江苏家禽研究所的指导下,从1999年春实施1日龄和36日龄二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该鸡场一直采用一免法防制鸡马立克氏病,蛋鸡雏多数售给养鸡户,多在80日龄-105日龄期间发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多在65%-80%之间,经病理剖检证实为内脏肿瘤型,无有效治疗方法。在1999年春夏实行加强免疫(二免)后,马立克氏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实践证明防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动物保健》2010,(7):84-84
2010年6月30日,乾元浩在南京国睿金陵大酒店举行了中国鸡马立克氏病防控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庆祝CVI 988疫苗(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在中国安全使用十周年。同时,也是答谢新老客户对乾元浩的一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