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福建山区综合开发问题,对福建如何进一步扶持山区,开发山区,加快山区经济建设,推动福建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傅缓宁 《山地研究》1996,14(2):78-82
30年来我所在山区开发研究方面承担过国家级、院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30余项,发表论200多种。研究领域有:山区合开发,山区农业发展布局,山区资源条件评价及开发潜力,山区城镇和工业发展布局,山区人口的就业、移民和人口容量等。前两者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3.
胡麻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也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作者对宁南山区胡麻生产现状和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探讨了宁南山区胡麻生产的发展前景与增产途径,以图为山区群众增加经济收入,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山区胡麻生产上台阶,胡麻系列产品开发上等级提供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臧威廷 《山地研究》1989,7(4):235-240
山区综合开发必须调整偏农型产业结构,实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旨在使山区人口向山下流动的积极的社会经济政策,摆脱与分散性密切相关的自给自足观念。由于山区物质、信息流动阻力不大,城镇发展宜取多核分散型,要注意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改善山区环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陇南山区自然地理条件对气候的影响,以该山区白龙江流域为例,分析其立体气候特点,提出开发利用山区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本着推动GIS在宁南山区水土保持中的应用,以及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管理的要求,研究以MapInfo为开发平台,MapBasic为二次开发语言,对宁夏退耕还林还草管理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图形处理显示,构建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管理系统。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管理的存储、处理、查询和分析功能,为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显示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法简单易行,系统可操作性强,它的建成将对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决策、管理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喀斯特山区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发生变化,产生了严重的石漠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直接导致贫困。对喀斯特山区的生态退化过程加以分析,以贵州省罗甸县大关村的生态重建为例,进行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重建及脱贫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茵  刘松 《水土保持研究》2001,8(2):80-83,132
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喀斯特山区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发生变化,产生了严重的石漠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直接导致贫困,对喀斯特山区的生态退化过程加以分析,以贵州省罗甸县大关村的生态重建为例,进行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重建及脱贫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山区人地系统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余大富 《山地研究》1996,14(2):122-128
以经济活动为主要依据,结合人群文化和环境生态物质,概括了我国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结构类型。通过对人地系统结构变化的动力及作用机制分析,预测我国山区人地系统的主要变化趋势。从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我国山区人地系统结构优化的特殊性及要点。  相似文献   

10.
加强自身建设搞好山区水利水保工作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乡水利水保站(277215)我们水泉乡地处沂蒙山区西南部,全乡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是个纯山区乡。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水利水保站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立足山区实际,深化改革,同...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东部山区蚂蚁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  袁兴中 《山地研究》1995,13(3):160-164
调查研究了吉林东部山区蚂蚁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生态分布,计有蚂蚁2亚科、6属、11种。在山区不同的生境,蚂蚁种类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论述了蚂蚁的营养成分和食用、药用价值、根据吉林东部山区蚂蚁资源的现关,提出了开发利用,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区“人畜争粮”矛盾,提出发展以资源节约型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牧业方向。为向农民提供短期致富的实用技术,选择了中国白鹅进行示范研究。5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发展小型食草植物-中国白鹅是可行的,同时为开发山区林草资源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区“人畜争粮”矛盾,提出发展以资源节约型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牧业方向。为向农民提供短期致富的实用技术,选择了中国白鹅进行示范研究。5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发展小型食草动物——中国白鹅是可行的,同时为开发山区林草资源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大量数据,说明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等6县生态环境及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情况,提出加强东部山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建议。东部山区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巨大,是辽宁省绿色天然屏障。清原等6县森林资源在全省占有重要份额,但农户生活耗柴对森林资源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大举措,成为东部山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建议从认识、法制、科研、培训、投入、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大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5.
在治山造林的基础上大搞多种经营在安徽省13.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有4.3万平方公里是山区,占31%,主要包含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22个县。山区地貌复杂,既是温暖带的南缘,又是亚热带的北缘,南北交汇杂处,因而植物基因库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但山区耕地每人平均只有8分,而山地每人平均却有7亩多。由于长期受到“左”的错误影响,逼粮上山,造成大面积毁林垦荒,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水旱之灾从五十年代的四年一遇上升为七十年代的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仁用杏是振兴山区经济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仁用杏以其对自然条件适用性强,栽培管理简单,食用,药用,经济价值高和挂果早,产量高,收益大的特点,深受广大山区群众青睐,大力发展仁用杏是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山区乡镇企业的合理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卫东  彭俊 《山地研究》1996,14(4):221-224
通过对山区乡镇企业发展条件的优劣势分析,指出了其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并对山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方至 《山地研究》1997,15(3):173-177
分析了湖南山区苎麻生长的气候生态环境条件,探讨了在山区加大苎麻生产力度的可能性,并就河南山区合理安排苎麻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山东省的现状,论述了青石山造林的重要意义。依据作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青石山区绿化体系的最佳模式及建立该绿化体系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在青石山区综合造林技术方面,具体阐述了封山育林育草与综合水保措施相结合的大环境调控技术,及选择耐旱树种与采用抗旱栽植技术相结合的旱作造林系列技术,可供我省青石山区治理,开发利用,发展生产,改善环境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临汾市农业气候资源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临汾市(地级市)17个县市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临汾市可划分为5个农业气候资源区域,且农业气候资源整体水平大致呈现纬度低的地区优于纬度高的地区、盆地优于山区、东部山区优于西部山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