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核桃资源的新专著——《中国果树志·核桃卷》相重扬(中国园艺学会北京100026)盛世修志。中国第一部记述核桃种质资源的专著——《中国果树志·核桃卷》问世了。该卷是由我国50余位主要核桃专家与学者收集大量的材料,精心研究编撰而成,经数年...  相似文献   

2.
读山楂种质资源专著———《中国果树志·山楂卷》费开伟(中国园艺学会,北京100081)《中国果树志·山楂卷》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地反映山楂种质资源全貌及科学研究成果的专著;是我国山楂科技工作者几十年来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中国现阶段山楂生产和科研水平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枣树资源的专著──读《中国果树志·枣卷》陆秋农(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从1957年全国开展果树资源调查起,30多年来,《枣卷》的组织、编撰曾几经波折,但由于全国近百位枣树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团结协作,终于使《中国果树志·...  相似文献   

4.
2009年5月27日,我国第一部创意农业学理论专著《创意农业学》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创意农业学》全书共70万字,本书作者为中国创意农业研究专家、总部经济专家、战略资本研究专家、我国创意农业理论和战略资本理论创始人章继刚博士。  相似文献   

5.
《人工种蕈法》一名《蕈之栽培》,是民国时期出版的食用菌种植技术专著。《人工种蕈法》的作者为棉业专家胡竟良,该书于1923年首次出版发行,1942年由“中国农业书局”的“中国新农业”系列丛刊三版发行。此书对菌类文献进行了梳理,引进了国外先进种植技术,推广食用菌种植以改善农业经济。《人工种蕈法》是国内介绍科学种菇技术的第一部公开出版作品,填补了民国食用菌产业萌芽期的诸多空白。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2001,1(2):31-31
我国著名蔬菜遗传资源学家、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副所长、《中国蔬菜》的创始人之一刘红研究员,不幸于2001年2月26日溘然与世长辞,享年75岁。刘红同志长期从事蔬菜遗传资源研究,曾主持过多项国家和部级重点研究课题,撰写过多部重要科技专著和多篇学术论文,在蔬菜分类、资源整理、鉴定和利用等方面,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是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刘红同志曾兼任《中国蔬菜》副主编、中国园艺学会理事、《园艺学报》常务编委、《作物品种资源》杂志编委、《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编委等职。她的不幸逝世,是我国蔬菜…  相似文献   

7.
中国梅花权威陈俊愉院士及其负责的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于1998年11月被国际园艺学会命名与登录委员会和国际园艺学执行委员会及其理事会授权,成为梅的国际登录权威,这是我国首次获得花果的国际登录权。1999年12月《梅品种国际登录年报(1999)》正式出版,并于2000年1月27日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了出版新闻发布会。这次共登录梅花品种60个,  相似文献   

8.
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由沈德绪教授等3人合著,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的《柑桔遗传育种学》一书。读后深感这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当代科学技术专著,值得向有关教学、科学研究人员和生产者们推荐。这部专著有以下特点:1选题正确,学术理论价值高,具有先进性柑...  相似文献   

9.
<正>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开在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代表着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激励。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西汉末年杨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已用于园林欣赏了。梅花除露地栽培观赏外,  相似文献   

10.
草菇栽培专题讲座专家丁湖广高级农艺师,系福建省古田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食用菌分会会长,曾任福建省食用菌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编著出版食用菌专著25部450万字,2008年为金盾出版社编著出版专家释题解难农业生产技术丛书《草生菌高效栽培技术问答》,是《科普惠农种菇致富丛书》(19册150万字)的主编;发表论文近百篇。曾获福建省“哈曼尼科普”奖金,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食用菌栽培学专著,即将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分总论及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食用菌形态、分类、生态、遗传育种、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各论分章详  相似文献   

12.
《园冶》是中国第1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被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园专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角度重读《园冶》,对《园冶》中所体现的生态审美观进行探索。从《园冶》生态美学思想的溯源、《园冶》生态美学思想的体现及《园冶》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3个方面来解读《园冶》。呼吁当代人从生态美学角度出发,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小丽 《现代园艺》2014,(15):106-106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本文根据梅花的特性,分析了梅花独具魅力的景观效应,论述了梅花在古典园林中的诗意造景,进而对梅花在现代园林造景创意中的利用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4.
《园冶》是一部通篇都在讲造园的专著,全书总结了诸多的造园技法和理论。从景观设计角度着重阐述《园冶》的造园思想内容,论证文中造园理念的体现,以及现代景观设计对造园理念的沿袭。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正《中国石榴病虫害综合管理》出版近日,《中国石榴病虫害综合管理》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石榴有关病虫害综合防控的专著。主编为南京林业大学教授苑兆和、山东果树研究所的果树病害专家曲健禄。该书的作者在总结自己20多年科研成果基础上,经过5年多的潜心编写,并深入各石榴产区实景拍摄照片,涵盖了不同时期及不同部位的症状、不同发育期的虫态、相应的  相似文献   

16.
<正>梅花自古就被视为中国文人的精神象征,其姿态、色彩和风韵俱佳,让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心。梅花也是中国盆景的传统树种,在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都能找到以它为题材的作品。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黄慎、高凤翰等人就喜欢以梅花盆景作画(如图1、图2)。《疏影》是由数年前培育的一件梅花盆景改作而成的文人树。原作的主干线条富有曲直变化,但主干下部较粗,整体过渡不太自然,同时枝条杂乱(如图3)。  相似文献   

17.
书评     
张光亚先生编著的《中国常见食用菌图鉴》一书问世了,这又给菌物学界增添了一部新的学术专著,甚是可喜可贺。它的问世正值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也是我国菌物学界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对食用菌在野生状态下采集、调查、研究、驯化、引种辛勤劳动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是建国以来所出版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食用菌专著。自1988年5月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1990年该书被列为全国优秀图书,并经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委员会评定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该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介绍食用菌的形态、分类、遗传、生理、生态、菌种生  相似文献   

19.
新书预告     
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食用菌栽培学方面的专著——《中国食用菌栽培学》已由农业出版社发稿付印,力争年内与读者见面。该书分为总论及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介绍了食用菌形态、分类、生态、遗传育种、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各论部分分章详述了蘑菇、香菇、木  相似文献   

20.
《惊蕈录》对日本香菇的划时代意义日本在宽政八年,即1796年,产生了历史上第一部香菇栽培专著。原书称《温故齐五瑞篇》亦名《惊蕈录》,温故齐是该书作者佐藤成裕的别名,佐藤在写作此书时,封面上签上了“惊蕈录”三个流畅的汉字,故本文以“惊蕈录”称之。《惊蕈录》是作为一个技术指导材料而编著的。《惊蕈录》在当时只有手抄本,而未印刷出版。佐藤的亲笔手稿现存日本水户历史馆。在《惊蕈录》问世前,日本国内虽无香菇专著,但是作为一种产物,记载的材料却不少。最早对“菌”的记录出现在《日本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