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4月经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并于2014年6月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实验室以国家"211"重点高校西南大学为依托单位,设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南校区蚕学宫内。  相似文献   

2.
《蚕业科学》2012,(3):586
<正>2011年4月科技部批准建设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11年12月20日在西南大学举行了挂牌仪式。实验室以国家"211"重点高校西南大学为依托单位,设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南校区蚕学宫内。  相似文献   

3.
《吉林畜牧兽医》2014,(7):62-62
<正>重庆市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三峡库区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专项在北京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中国农业大学李德发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方志远院士、许尚忠研究员等13位专家组成员,科技部农村司、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项目组织单位和承担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项目验收会。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郭志伟出席验收会并讲话。"三峡库区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是科技部首批启动的"十二五"农业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旨在促进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三峡库区草食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蚕学通讯》2011,(2):24-24
据科技部2011年3月29日文件[国科办基[2011]20号]《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以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团队为核心力量申请的“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这是我国蚕业科学界和西南大学申报获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国家科技部下发《科技部关于批准建设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获得批准建设"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建设的首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国家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技发展规划、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北京地方单位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的能力和产出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地方单位在地方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促进作用。本文基于科技部组织的国家计划项目年度常规统计数据,从总量和构成、产出效果等方面全面剖析了地方单位的科技实力,并与在京中央单位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18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在北京召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畜牧业项目工作交流会。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畜牧业司、草原监理中心,全国畜牧总站等单位负责同志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的科研人员共80多人参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4月2日,国家科技部官方网站公布了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建的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名单,依托于西南大学的"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国家  相似文献   

9.
<正>4月26日下午,由农业部重点实验室5个学科群内综合实验室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内容包括学科群及学科群内综合重点实验室、专业重点实验室成员单位的基本情况、组织人员、科研方向以及下一步与联盟合作工作计划等。会议由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杨军香主持。  相似文献   

10.
《牧业资讯坊》2005,(7):10-11
针对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未经批准,在不具备相应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自我防护条件下,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的情况,近日,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未经批准,在不具备相应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自我防护条件下,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的现象,近日,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未经批准,在不具备相应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自我防护条件下,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的现象,近日,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相似文献   

13.
《水禽世界》2005,(7):48-48
针对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未经批准,在不具备相应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自我防护条件下,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的现象,近日,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相似文献   

14.
正黄勤楼1964年10月生。畜牧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织人事处处长、二级研究员。福建省畜牧兽医专家咨询组副组长,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畜牧、饲料(秸秆、牧草)和畜牧循环经济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省科技重大研发平台、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和省政府种业创新项目等20多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三名),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相似文献   

15.
<正>2004年3月,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规划项目等的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宁院士领导的动物分子遗传组与北京奶牛中心、北京济普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山东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成功获得了优质种牛"龙"的克隆体。2004年9月在科技部组织  相似文献   

16.
正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17.
正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18.
《蚕学通讯》2019,(3):F0003-F0004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19.
正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20.
《蚕学通讯》2019,(1):I0002-I0002,F0004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