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药残留是当前食品安全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并已引起了普遍关注。世界各国或地区都非常重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标准的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覆盖范围迅速扩大、标准值日趋严格已成为限量标准制定的显著趋势,严格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阿根廷最大农药残留限量(MRLs)由国家农业食品卫生与质量服务局(SENASA)制定。MRLs的具体值是基于每种作物而定。在柑桔类水果中,MRLs根据具体的品种而不同,如甜橙、柠檬等。MRLs由每公斤水果中所含的杀虫剂量(mg)表达。在柑桔栽培中大约有88项注册限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我国在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了甲胺磷等13种有机磷农药在蔬菜及谷物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GB/T 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也配备了相应的检测方法,下面对果蔬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样品前处理及分析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为便于中国兽药残留标准的改进和相关法规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同时为中国畜产品贸易提供数据参考,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促进中国畜产品经济的更好发展,本研究首先对中国新国标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的猪组织中兽药残留种类和兽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标准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对美国、欧盟、日本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猪组织中兽药残留种类和兽药MRLs标准与中国新国标进行对比,通过对规定兽药总数、中国没有规定而其他标准有规定的兽药种类、其他标准严于中国标准的兽药种类等几项内容的比较,找出差异。结果显示,中国新国标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补充和修改;从整体上来看,中国规定的猪组织中兽药MRLs标准越来越完善,大部分标准与欧盟、美国、日本和CAC规定标准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然而在部分种类兽药MRLs标准的规定方面和这些国家或组织仍有一定的差距。中国需加强与各个发达国家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的兽药残留标准的发展,加快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更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推进中国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及完善相关的法规标准提供参考,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提升中国禽肉、禽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打破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国际禽产品贸易繁荣发展。【方法】 首先对比分析中国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及已废除的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中有关禽肉、禽蛋的兽药残留种类和兽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标准;然后对中国新国家标准与欧盟和美国在禽肉、禽蛋的兽药残留种类区别和MRLs标准的严宽程度等几项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中国新国家标准对旧标准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补充与修改,大部分有关禽肉、禽蛋的MRLs标准与欧盟和美国的标准相同甚至更加严格,这标志着中国兽药残留标准体系进入了新阶段,但部分兽药的MRLs标准仍与欧盟和美国的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共有包括双氯西林在内的33种兽药的MRLs标准缺失或宽于欧盟和美国。【结论】 未来中国仍需结合禽肉、禽蛋的生产情况、兽药实际使用情况及人民消费升级的需求,进一步完善禽肉、禽蛋产品中兽药残留限量的相关标准,使其向国际标准靠拢,提高中国禽肉、禽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对进出口产品中兽药的残留情况进行严格监控,防止其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禽肉、禽蛋的国际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3年1月5—6日,由陕西省果业局副局长周智孝带队,省市财政、果业局相关人员及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宝鸡市扶风县、岐山县实施的农业部2012年菜篮子产品"苹果、猕猴桃标准园(创建)项目"及周至佰瑞猕猴桃标准园和长安鲜桃标准园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组实地检查了园区建设、栽培管理、果树长势、商品化处理等情况,详细查看了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品牌建设、农药安全使用、产品检测、有机认证和资金  相似文献   

7.
总结目前我国香蕉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概况,对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涉及香蕉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了归纳分析。同时,总结分析了我国香蕉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香蕉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研究与制定合理化建议与对策,对于制定和修订我国香蕉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提高香蕉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香蕉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蛋类作为人体重要营养物质来源,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依据《GB2763-2019》为标准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蛋类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差异,分析了目前我国蛋类中农药残留标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蛋类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一些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柑桔果实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国家、地区和组织先后对柑桔果实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进行了更新。现对国内外柑桔果实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规范柑桔生产与贮运过程中农药及其他化学药品的使用,促进我国柑桔果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7,(4):55-58
通过对四川省三个猕猴桃主产县市200户种植户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猕猴桃种植户相关知识和技能不足、蜂源匮乏且供给不稳定、农药对蜜蜂伤害大、支持政策不到位等是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大蜜蜂授粉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蜂源与种植户的匹配度、强化信息沟通、加大政策支持与社会关注等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探究有机改良剂施用对猕猴桃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低产猕猴桃园增产提质增效提供科学参考。在贵州省修文县低产猕猴桃园进行了大田试验,设置不施改良剂对照(T1)、生物质炭改良剂(T2)、椰糠改良剂(T3)和自制复配改良剂I(T4)和自制复配改良剂II(T5)处理,测试施用有机改良剂后猕猴桃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提升了猕猴桃产量,以生物质炭和自制改良剂II效果最佳,分别增产23.5%和32.1%。施用有机改良剂处理猕猴桃单株果数提升,单果质量降低。施用有机改良剂提升了猕猴桃商品果率,其中生物质炭和自制改良剂I处理商品果率分别提升6.0个百分点和8.0个百分点。施用有机改良剂促进了猕猴桃干物质积累和糖度提升,并显著提升了猕猴桃蛋白质和矿质P、矿质K含量提升。从经济效益来看,施用生物质炭改良剂和自制复配改良剂I处理猕猴桃产值和利润均有提升;从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来看,与不施改良剂对照处理比较,仅施用生物质炭处理猕猴桃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有所提升,分别增长5.8个百分点和21.8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采用生物质炭改良剂能够实现贵州修文低产猕猴桃园增产、提质、增效的多赢。  相似文献   

12.
我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现有54个种中有52个为我国特有种或中心分布。猕猴桃收获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产业发展迅速、潜力大,但单产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本文总结生产上猕猴桃常用的架型种类并分析不同架型对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高产、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花腐病是一种猕猴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该病具有发病早、蔓延快、难防治等特点,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阻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猕猴桃花腐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其分布与危害、病原种类、发生流行规律、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措施,并探讨了该病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猕猴桃花腐病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病虫害防治是制约有机猕猴桃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湖北猕猴桃害虫的调查研究,发现湖北省猕猴桃主要害虫有十多种,主要包括:金龟甲、隆背花薪甲、介壳虫、斑衣腊蝉、叶蝉、茶翅蝽、鸟嘴壶夜蛾、蝙蝠蛾等;文章分别对其生活习性及其OPM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改善果实品质和贮藏性。以“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采收前对叶面喷施不同钙,比较不同处理果实钙含量、品质及贮藏性指标。结果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果实钙含量,提升猕猴桃综合品质,其中Ca(NO3)2 处理的猕猴桃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维生素C均大于其它处理,分别达87.49g、 1.72和213.54mg/100g;叶面喷施Ca(C6H11O7)2 的果实糖酸比达11.42;叶面施钙能降低猕猴桃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峰值期,延缓猕猴桃软化。试验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提高品质和贮藏性,提升商品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弄清广西各猕猴桃产区猕猴桃果实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作者于2021年8-9月采果期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河池市、百色市、贺州市及宜州市等5个市15个猕猴桃主产县38个代表性果园的成熟果实进行病果的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共计分离获得174份真菌材料和5份细菌材料,分别使用鉴定真菌的通用引物ITS1/ITS4和鉴定细菌的通用引物27F /1429R做PCR 扩增。将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发现15个主产县猕猴桃果实病害的病原真菌主要有葡萄座腔菌科的2个属Botryosphaeria和Neofusicoccum、二孢菌属(Lasiodiplodia)、间座壳菌属(Diaporthe)、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镰刀菌(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毛霉属(Mucor)和类拟盘多毛孢属(Neopestalotiopsis),其中葡萄座腔菌属、间座壳菌属、二孢菌属和Neofusicoccum为主要真菌,分别占获得真菌材料总份数的47.70%,29.89%,9.20%和6.90%,毛霉属和类拟盘多毛孢属为猕猴桃果实病原菌系首次报道。病原细菌种类有葡萄杆菌(Gluconobacter)、Atlantibacter 和泛菌属(Pantoea),这3个属的细菌在猕猴桃果实病原细菌相关报道中均未见报道。鉴定结果初步锁定了广西猕猴桃果实病害病原菌种类,可为猕猴桃果实病害的预测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汉中地区栽培的优良猕猴桃品种,对引进5个猕猴桃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及抗病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猕猴桃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及抗病性等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瑞玉的综合评价得分第一,农大郁香次之,说明这2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应能力较强;金红50 得分最低,说明其表现较差。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猕猴桃品种更新换代奠定理论基础,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明确修文县猕猴桃桑盾蚧的发生规律与空间分布,为控制桑盾蚧的危害提供依据。以修文县“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采用定点定株方法掌握桑盾蚧在修文县的发生规律,平行跳跃方法调查猕猴桃园桑盾蚧分布,随机取样与五点取样相结合方法调查桑盾蚧在猕猴桃树上不同方位的分布。桑盾蚧在修文“贵长”猕猴桃园中一年发生两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5月上旬和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桑盾蚧对“贵长”猕猴桃树的方位侵害程度表现为:南>东>北>西,其危害对猕猴桃树上的方位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红肉猕猴桃果肉颜色独特、品质佳、效益显著,但因其树势较弱,抗性较差,种植技术要求较高。本文分析了当前红肉猕猴桃整形修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不同树形结构的特点,阐述了常用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以期为红肉猕猴桃的整形修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现有文献,阐明了中国九宫山地区是鄂赣交界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异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基因库,也是我国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材料采集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介绍了该地区新发现的野生红肉猕猴桃优株的主要特性:果柄较短、果实较大(最大单果鲜重约为81.2 g)、酸甜适中、内层果肉淡红色至红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4.10%,总糖8.84%,总酸1.18%,Vc 644.3 mg/ kg;有望培育成中华猕猴桃新的食用品种(系)或观赏兼具食用品种(系),其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