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为了研究鸡骨架蛋白的酶解工艺条件,研究了酶种类组成及酶解工艺对鸡骨架蛋白水解度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最佳组合比例为1∶3;组合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 h,酶用量0.5%,pH值6.0~7.5,反应温度55℃,得到鸡骨架的水解度为27.12%。  相似文献   

2.
芝麻蛋白酶水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芝麻蛋白的酶水解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为:①通过比较,选用木瓜蛋白酶为酶解芝麻蛋白制备功能性短肽的专用酶,其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浓度9.0 g/L,酶添加量20.0%,pH值6.5,温度50℃,时间6 h,在此工艺下得到的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率为35.6%;②酶解前的热处理可以提高酶水解的效果,最佳的热处理条件是将蛋白溶液在90℃下加热10 min。  相似文献   

3.
甘露聚糖是软质木材中的重要多糖。不同植物来源的甘露聚糖在成分、结构和复杂性上差异很大。甘露聚糖水解为单糖需要甘露聚糖酶、甘露糖苷酶、半乳糖苷酶等多种酶的协同作用,但研究其两者或三者之间的作用较少。为了进一步探究甘露聚糖酶协同水解甘露聚糖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在概述甘露聚糖来源及结构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甘露聚糖酶的来源、种类、作用方式及产物类型,尤其是通过多种甘露聚糖酶的协同作用增加甘露聚糖的水解效率。最后,展望了甘露聚糖酶协同作用进程与机理的研究方向,为甘露聚糖酶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β-半乳糖苷酶是一种来源广泛且具有多种用途的酶。主要探讨了来源于微生物中的乳糖酶及其性质,以及在乳品中的应用,并对固定化乳糖酶的应用状况作了综述,提出了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不同因素对低乳糖乳粉褐变程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影响褐变程度的因素依次为:水解pH值>水解温度>褐变抑制剂添加时间>褐变抑制剂添加量。制备低乳糖乳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糖酶添加量为0.15 U/kg,水解温度39℃,水解pH值为6.8,水解前20 min添加0.1%复合褐变抑制剂(BHA与VE的质量比为1∶1),该条件下制备的低乳糖奶粉的白度达到87.2。  相似文献   

6.
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浓缩蛋白为原料,研究了酶用量、固液比、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及pH值对氨基酸提取率的影响。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为5%,固液比为1∶8,水解时间为5h,水解温度为55℃,pH值为6.7。得到了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质的最佳酶解工艺。  相似文献   

7.
选用木瓜蛋白酶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蜂王幼虫酶水解工艺条件,调查水解温度、时间、加酶量、pH值和固液比5个因素对酶水解的影响,并确定出最优水解条件为温度50℃,时间3 h,加酶量0.5%,pH为6.5,料水比为1:3.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牛乳蛋白中的致敏蛋白含量,制备婴儿配方乳。利用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在筛选出最佳酶解用酶的基础上,以胰蛋白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为影响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应用Centure-Composite Desig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以牛乳蛋白水解度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对水解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酶浓度、酶解时间对牛乳蛋白水解度影响显著;牛乳蛋白质水解的最佳工艺为:以胰蛋白酶为水解用酶,水解温度为54.65℃,酶添加量为0.79%,酶解时间为47.01 min。回归方程预测牛乳蛋白水解度理论值可达到20.78%,3次验证实验的平均水解度20.74%,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2%。说明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研究出胰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最佳工艺,为婴儿配方乳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制备乳清抗氧化肽的水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3种酶对乳清蛋白进行酶水解试验,研究了不同酶解产物、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pH值下的乳清抗氧化肽的水解度和TBARS值,确定了制备乳清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参数。结果表明,乳清蛋白水解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最佳复配条件是碱性蛋白酶的水解时间5 h,最佳水解温度为65℃,pH值8.5;胰蛋白酶的水解时间1 h,最佳水解温度为45℃,pH值8.0。当水解度达到32.28%时,乳清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蜜蜂蜂蛹为原料, 研究蜂蛹蛋白质酶解工艺, 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胰蛋白酶水解蜂蛹蛋白质最适条件为: 酶解温度为 60 ℃, 酶用量为 1.5%, 酶解时间 1.5 h, pH 值为 8.0, 料水比为 1∶8, 最适水解条件下, 水解液中的氨基氮含量为 1.526 mg/mL; 中性蛋白酶水解蜂蛹蛋白质最适条件为: 酶解温度为 45 ℃, 酶用量为 2.0%, 酶解时间为 1 h, pH 值为 7.5, 料水比为 1∶6, 最适水解条件下, 水解液中的氨基氮含量为 2.068 mg/mL;最优水解酶是中性蛋白酶; 双酶水解蜂蛹蛋白质的最适条件为: 总酶量为 2.0%, 酶量比为 1∶2, 酶解温度 50 ℃,酶解时间为 2 h, 最适水解条件下, 水解液中的氨基氮含量为 1.889 mg/mL。 双酶同时水解的效果不及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11.
乳糖不耐受与功能性液体乳——低乳糖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乳糖不耐受发病机理和世界病情现状。分析了防治乳糖不耐受的低乳糖奶物理、化学和酶法等生产工艺的优缺点。重点展望了酶法低乳糖奶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以及改进产品工艺过程和改善产品风味,扩大牛奶消费人群。  相似文献   

12.
Aspergillus niger 乳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及RT-PCR技术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DL116中克隆到了乳糖酶基因组DNA,c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EF103141)。序列分析表明,乳糖酶基因组DNA序列长3368bp,其中含有8个内含子,cDNA编码区长2967bp,共编码98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共含有12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并将此基因与不同来源的乳糖酶基因进行了同源性比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一株产乳糖酶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 ATCC 12426)的最佳发酵参数,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产乳糖酶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种子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2%、酵母膏0.35%、蛋白胨0.35%。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为:乳糖4%、葡萄糖2%、酵母膏0.18%、尿素0.15%、KH2PO4 1%、MgCl2 0.1%、MnCl2 0.01%。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温度30℃,初始pH 7.0,摇床转速140 r/min,培养时间18 h。最佳条件下摇瓶发酵其胞内酶活高达20.861 U/mL。  相似文献   

14.
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不同,为了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差异,选择目前10个华北平原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于2009-2010年对春季氮素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拔节期不同施氮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在开花期不同小麦品种可溶性糖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有更大的提高,不同施氮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也有影响,施氮处理的产量比不施氮处理的产量高,其中品种‘中科9818’产量最高。试验表明,春季施氮肥有利于改善小麦生育后期的碳代谢能力从而增加产量,可为小麦氮高效育种和小麦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优良玉米自交系丹598和丹988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玉米自交系丹598和丹988的幼胚作为外植体,以N6和MB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探讨基因型、培养基种类、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分析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生长旺盛时期的异同.结果显示: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低影响显著,且基因型和培养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2,4-D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是必需的,浓度为2.0mg/L时大多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本试验建立了玉米自交系丹598和丹988的优良再生体系,为以后的基因转化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优质小麦因其具体用途不同,对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沉降值等指标要求不同。通过3种不同用途的优质小麦品种在9种不同水肥处理条件下的产量和籽粒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基因型品种其籽粒品质和产量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小麦产量及籽粒品质主要决定基因遗传效应,同时水肥效应和品种水肥互作效应对籽粒品质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指标在水肥处理间变异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乙烯利对麻疯树成花及结实的影响(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乙烯利对麻疯树开花及结实的影响,以及乙烯利处理下不同地点麻疯树的结实情况差异,在贵州省罗甸县的2个麻疯树栽培地,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处理第1次花后萌生的新枝。结果表明:乙烯利对枝条第2次花序形成无明显的促进作用,用乙烯利处理过的枝条形成的花序数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乙烯利处理新梢对前一批花的坐果数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随着乙烯利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2个试验地点的单枝结实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形成花序数差异不显著。因此,麻疯树花后1个月内用乙烯利处理枝梢,对雌花坐果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生产上可用适当浓度进行疏果或果实数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杨琪  王金陵 《作物学报》1994,20(4):481-488
利用具有明显差异的3种不同进化类型的大豆,采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类型内及类型间共15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明显不同。秣食豆在株高、节间长、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性状上具有增效作用;在粒茎比和收获指数等性状上具有减效作用。亚有限类型大豆则有降低株高和节间长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