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瓜为大荔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在7000hm2以上。以前棉铃虫大发生年份二代棉铃虫仅在瓜套棉的西瓜上发生较重,但为害较轻,而2002年在棉田发生相对较轻的情况下,西瓜田就普遍发生较重。据6月24~25日调查,虫田率在80%以上,平均百株虫量64头,百花虫量8头,最高单株有虫4头,单花有虫2头。棉铃虫几乎不取食西瓜叶片,而为害花和幼果,影响坐果,从而降低产量和商品率。(下转第36页)(上接第34页)发生偏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大面积推广种植了抗虫棉,使棉田发生为害减轻,棉铃虫有向其他…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在鲁西北地区一年发生4代,一代主要在小麦上发生为害,一般每平方米有虫0.1—1.0头,形不成明显的为害,1992年大暴发,一般每平方米有虫10—15头,多的50头以上,小麦受害减产5%左右。二代主要在春棉上,百株累计落卵6000—10000粒,(往年500—700粒),多的达15000粒以上,寄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为害程度之重,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蔬菜、苹果、枣、梧桐、西瓜等均受为害,棉花顶心受害率86%-95%,有的拔了棉苗改种玉米等其他作物;玉米受害株率95.6%,大豆受害株率92.3%;苹果顶梢受害率90.2%;枣果受害率20%左右,造  相似文献   

3.
1992年棉铃虫在我市大发生,一类棉田一般百株累计卵、虫量1500—2000粒(头),高的达5000粒(头)以上,不仅为害棉花而且为害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笔者7月1-3日在丰县、铜山县等县调查,玉米百株平均有虫98.5头,受害株率90.4%。大豆百株平均有虫95.6头,受害株率88.7%。受害严重田  相似文献   

4.
胶东半岛绿盲蝽为害果树严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盲蝽(Lygus lucorum)是山东棉区重要害虫之一,非棉区也常见于田间、路边、沟旁。近年来,严重为害果树,并逐年加重,尤其是胶东沿海某些果园,1991年5月下旬在乳山、文登、海阳、莱阳等地调查:苹果新梢受害率达84.5%、巴梨幼果受害率达80.2%、桃幼果受害率达63.3%。 该虫在胶东年发生4—5代,以卵在果树的顶芽鳞片内越冬,果树花序分离期越冬卵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在经济作物上暴发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又称莲纹夜蛾,能为害多种蔬菜、油菜、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 2000年斜纹夜蛾在高邮市经济作物大豆上发生严重,为历史少见。据 9月 3~ 5日 (三代幼虫发生盛期 )在本市三垛镇、卸甲镇等地调查 20块黑大豆田,百株幼虫 50~ 680头,平均 320.8头,最高的 1株达到 100多头。有卵田占 65.6%,百株卵量 10~ 50块,平均 28.9块。全市共 32个乡 (镇 )均普遍发生,发生面积近 4 hm2次。1发生及为害特点  斜纹夜蛾在本地区 1 a发生 4~ 5代,以第三代为主害代 (时间在 8月底至 9月中旬 ),世代重叠。成虫白天隐藏在杂草、土缝或植株枝…  相似文献   

6.
1992年棉铃虫在山东省大暴发,不仅棉花严重受害,而且玉米也遭至损失。据8月27日在南古镇调查,当地夏玉米被害株率达100%,每株玉米有棉铃虫幼虫1—16头,平均6.3头。主要为害果穗花丝,并能从顶部钻入苞叶内食害籽粒。据当地估计,夏玉米被害较重田  相似文献   

7.
台湾稻螟在汕头部分地区上升为稻螟优势种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生为害基本情况台湾稻螟是广东省的3种水稻螟虫之一,长期以来都是局部轻发生。汕头市水稻螟虫一直以三化螟为主,但是近几年来台湾稻螟的发生为害逐渐加重,每年发生面积0.3万~0.7万hm2,大发生年份达1.3万hm2,尤以澄海市发生严重。主害代第二、四代白穗率一般为0.5%~2%,最高达10%以上。澄海市2000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调查第三代稻螟密度,平均667m2有3种稻螟1935头。其中台湾稻螟1451头,占75%,三化螟193头,占10%,大螟291头,占15%。枯心率平均1.8%,最高10…  相似文献   

8.
陆中泉 《植物保护》1982,8(5):18-19
第三代红铃虫是全年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的一代。一、二、三代的增殖比例为1∶4—10∶12—25。近17年中(1961—1979年)三代红铃虫大发生的有8年,平均百株累计有卵2238.1粒,铃害率84.22%,单铃虫道2.96头;中等发生的有7年,平均百株累计有卵684.5粒,铃害率70.64%,单铃虫道1.71头;轻发生的有2年,平均百株累计有卵215.7粒,铃害率31.55%,单铃虫道  相似文献   

9.
2000年棉铃虫在长江中游棉区空前大发生,尤其是四、五代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沿江棉区同时暴发,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是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最高和最重的一年,对当地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及其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了解棉铃虫的发生为害情况,探索其暴发的原因,提出治理对策对今后进行持续监测和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发生基本情况   1)二、三代发生早、为害重。 2000年棉铃虫从二代起在棉田造成为害,早、中发棉田受害比较严重,大部地区发生数量为历年均值的数倍。湖南省南县、安乡二代百株累计卵量 56~ 233粒,为历年最高值;…  相似文献   

10.
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棉盲蝽在郓城县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逐渐成为抗虫棉的常发性害虫。本县棉盲蝽主要包括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 4种。其中绿盲蝽占比例较大,约占调查虫量的 70%左右。 2000年盲蝽大发生,全县发生面积 1 600 hm2,占棉花播种面积的 60%,平均百株虫 20~ 35头,最高达 60头,平均植株受害率 40%~ 60%,最高达 9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 25%~ 30%,最高 60%以上,造成叶片大量破碎,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对抗虫棉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1为害特点   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使子叶期棉苗顶芽焦枯变…  相似文献   

11.
大螟为害小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螟(Sesamia in erens Walker)是一种以水稻为主要寄主的杂食性害虫,然而关于其为害小麦的调查研究却鲜有报道.为了研究大螟在麦田的发生规律,作者于2011年5月上、中旬,采用平行线跳跃式取样方法对安徽省部分地区麦田大螟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大螟以越冬代和第1代幼虫为害小麦,在小麦茎秆上蛀孔后,可取食麦茎组织,形成白穗.滁州市南谯区麦田大螟为害最为严重,田间平均受害株率达到9.83%,有虫株率为6.17%.  相似文献   

12.
彭泽县一代棉铃虫为害棉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在我县棉花上常年发生5代,其中一代在棉田外寄主上为害,自二代起迁入棉田为害棉花。1998年我县一代棉铃虫发生普遍,且在棉花上造成了一定的为害。据调查,苗床百株卵量一般2~10粒,最高20粒,有卵苗床达80%以上;移栽大田后,百株卵量仍高达25粒...  相似文献   

13.
苹果园棉铃虫发生为害及习性观察王笃兵(山东平阴县植检站,250400)棉铃虫在苹果上本是偶发性次要害虫,近年来随着平阴棉花面积逐渐减少和种植结构的改变,棉铃虫在苹果上的为害已较普遍,并有上升趋势。从1992年始,笔者对其发生及为害习性进行了观察。1害...  相似文献   

14.
在夏玉米穗期,对16个不同品种雌穗上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河北馆陶夏玉米穗部害虫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混合发生,不同品种间虫量水平差异显著。各品种平均百株虫量,以桃蛀螟最高,达38.7头/百株;玉米螟次之,为16.0头/百株;棉铃虫最低,为5.6头/百株。各品种平均百株总虫量60.3头/百株。其中,总虫量最高的品种为北承190,高达195.6头/百株;同时,万盛69、郑单958、登海710品种的平均百株总虫量低于13.3头/百株,存在某种程度的抗虫性。不同品种受害穗率和粒腐穗率不同,平均受害穗率83.3%,最高100%,,平均粒腐穗率33.7%,最高74.4%;受害穗率与粒腐穗率变化趋势一致,较高的受害穗率引起玉米粒腐、穗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大蒜是商州市主要的蔬菜和经济作物。近日,笔者在商州市刘湾乡调查蔬菜病虫时,发现有30多hm2大蒜被烟蓟马为害。经调查,被害株率达100%,平均单叶有虫25~63头,最高达80头。该虫世代重叠严重,喜在上部叶片为害,植株受害初期,蒜薹及叶片正反两面均出...  相似文献   

16.
胶东地区棉铃虫在苹果上发生为害规律初探董元利丁永青,王德旭,郭秀欣(山东莱西市良种场266600)(山东莱西市农业委员会)当前棉铃虫已成为胶东地区苹果产区主要害虫之一,自1987年以来每年都对苹果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1990年以后为害逐年加重,对果品...  相似文献   

17.
皖北故道地区是砀山酥梨的主产区。梨小食心虫以下简称梨小是砀山酥梨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梨小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为害连年加重,部分梨园的虫果率达30%以上。为控制其为害,笔者调查分析了梨小的发生特点及发生加重原因,探讨了防治对策。1发生为害特点梨小在砀山地区主要为害桃、梨、苹果、杏等,受害最重的是桃和梨。在桃树上为害嫩梢与果实,在梨树上则为害果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梨小为害日趋严重,90年代初,由于化学农药大量使用,为害有所减轻,90年代后期,梨小发生又呈上升趋势。梨小在本地区1a发生5代…  相似文献   

18.
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名豆野螟。在当地主要为害夏绿豆和夏大豆的蕾、花、嫩荚粒。据2000年7月上旬至9月中旬调查,豇豆荚螟在本县严重发生。夏大豆发生面积1.5万hm2,占种植面积的37.5%,平均虫田率60.3%,虫株率52.1%,百株有虫20~35头,发生为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大豆开花结荚盛期。夏绿豆田普遍发生严重,发生面积1.2万hm2,占种植面积的95%以上,平均虫田率100%,蕾、花、嫩荚受害率60%~80%,最重的达100%。幼虫常吐丝缀合蕾、花、嫩荚,匿居其中为害,平均百束缀合的蕾、花有幼虫63头,多的一束有幼虫3头;…  相似文献   

19.
抗虫棉因为省工、省药等优点广为种植, 2000年已占临清市总植棉面积的 90%以上。但是,前几年基本不需防治的二代棉铃虫在部分抗虫棉田为害严重,必须喷药防治才能控制为害。抗虫棉抗性衰退如此之快吗 ?笔者就其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策略进行了一些分析。 1二代棉铃虫发生特点   1)发生严重。 2000年,二代棉铃虫累计百株卵量:地膜田 2 004粒、直播田 1 412粒,是发生较重的一年,居 1974年以来 26 a资料的第五位。长势相同的抗虫棉与常规棉,不同品种的抗虫棉落卵量基本无差异。   2)不同品种为害程度差异较大。 2000年 6月 26日 (二…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为害核桃树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首次发现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为害核桃树。棉铃虫幼虫主要为害核桃幼果,还能蛀食花序、幼嫩枝条及叶片。6月份,幼果被害率平均为5.92%。其中,果仁被害率达1.75%,其余仅为果皮与果肉部分受害;7月份,幼果被害率和果仁被害率分别为4.00%和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