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提取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一质谱选择离子检测,建立了海水及水产品中莠去津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在0.001-0.5μg/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在海水和水产品中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01μg/L和0.001mg/kg;在加标回收率试验中,海水中莠去津回收率为95.8%-113.2%,水产品中莠去津回收率为83.1%~92.6%;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4.4%。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根据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bent and toxin tracking,SPATT)原理,在牡蛎养殖区内,利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对海水中常见的4种腹泻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1,DTX-1和Dinophysistoxin-2,DTX-2)、米氏螺环毒素(Gymnodimine toxins,GYM)进行吸附,对其吸附效率进行评价;建立了从海水中富集与检测4种常见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方法;在养殖区内,选取5个采样点,每隔7d,同步采集海水与牡蛎样品,对牡蛎养殖区海水中和牡蛎体内的腹泻性贝类毒素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海水中与牡蛎体内毒素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HP20树脂对4种腹泻性毒素吸附回收率良好,OA为98.9%,DTX-1为103.3%,DTX-2为93.5%,GYM为76.6%.在整个监控期内,除DTX-2外,其他3种毒素均有检出,OA浓度为20.451-422.352 μg/kg,DTX-1浓度为15.954-368.678 μg/kg,GYM浓度为20.452-282.231 μg/kg.在整个监控期内,海水样品中3种毒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同一分布特征,牡蛎体内毒素含量随着海水中毒素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且峰值出现延后现象.研究表明,该技术能有效对养殖区水环境进行时空监控,为海水中和海洋贝类体内毒素的监控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贝类毒素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3.
由于汞的生物甲基化和在食物链中的积累、放大作用,水产类膳食汞的摄入被认为是人体甲基汞负荷的主要来源。三都湾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各类水产生物养殖面积1.5万hm2,年产量22.5万t。为评估甲基汞的健康风险,2004年在该湾采集海水样品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11个、养殖鱼类样品31个以及养殖贝类样品4个,用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海水、沉积物和养殖生物总汞含量测定,对三都湾渔业环境汞污染现状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评价。三都湾海水总汞含量范围在0.015~0.046μg/L,计(0.027±0.009)μg/L;沉积物总汞含量范围在0.055~0.113mg/kg,计(0.074±0.013)mg/kg,养殖贝类总汞含量范围在0.004~0.011mg/kg,计(0.008±0.005)mg/kg,与福建沿岸近20年来的其他相关调查结果相接近。养殖鱼类总汞含量范围在0.012~0.084mg/kg,计(0.032±0.006)mg/kg。通过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三都湾鱼、贝类体总汞平均含量近30年来一直波动于鱼类汞含量的下限(0.05mg/kg)区间,与海水和沉积物汞的含量水平和变化趋势基本相对应;与美国、日本最近公布的鱼、贝类汞含量进行比较,三都湾牡蛎汞平均含量与日本的太平洋牡蛎和美国的牡蛎较接近,但三都湾牡蛎汞含量的最大值(0.011mg/kg)比日本、美国的牡蛎汞含量的最大值(0.250mg/kg和0.130mg/kg)低得多;三都湾大黄鱼、汞平均含量(0.026mg/kg和0.036mg/kg)和最大含量(0.084mg/kg和0.053mg/kg)均比美国的大西洋石首鱼(0.072mg/kg和0.148mg/kg)低;三都湾的鲈鱼汞平均含量(0.056mg/kg)低于日本的鲈鱼(0.100mg/kg)和美国的红鲈(0.128mg/kg)。后二者汞含量最大值(0.510mg/kg和0.625mg/kg)分别是三都湾养殖鲈鱼(0.075mg/kg)的6至8倍。三都湾海水、沉积物、贝类总汞含量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养殖鱼、贝类符合国家、WHO及欧盟的水产品汞限量要求。以100g/(人d)的水产类摄食量估算,食用鱼、贝类汞摄入量分别占JECFA推荐的汞临时性周可承受摄入量PTWI值的8.4%和2.9%;用总汞数据估算甲基汞摄入量分别占PTWI值的26.4%和9.0%。采用美国EPA设定的甲基汞RfD值估算,食用鱼、贝类甲基汞摄入量分别占60.3%和20.6%。三都湾沿海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引起的汞暴露健康风险小。  相似文献   

4.
研究建立了海水中5种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Oasis HLB固相柱萃取,磺胺类药物与干扰物分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乙腈(pH≈3)∶水(pH≈3)=20∶80作为流动相,于270nm波长处对5种磺胺类药物进行同时检测.结果表明,5种药物在0.05~5.00mg/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两个添加浓度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5%~92%,相对标准偏差皆小于10%.该方法海水中最低检出浓度为:磺胺嘧啶(SD)20 ng/L、磺胺甲基嘧啶(SM1)20 ng/L、磺胺二甲基嘧啶(SM2)20 ng/L、磺胺甲基异恶唑(SMZ)30 ng/L、磺胺喹恶啉(SQ)40ng/L.  相似文献   

5.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分析海水和贝类中的滴滴涕及代谢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Ind irect Competitive Enzym 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海水样品和海洋贝类中的有机氯农药滴滴涕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DDA分别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 in,BSA)和卵清蛋白(Ovalbu-m in,OVA)偶联,得到包被抗原和免疫抗原。以DDA-OVA作为免疫抗原,免疫雌性BALB/c小鼠,免疫数次后,测定血清中抗体效价。以DDA-BSA为包被抗原,免疫多克隆抗血清为多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分析检测海水样品和海洋贝类中的有机氯农药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及其代谢产物2,2-双(4-氯苯基)乙酸(DDA)、2,2-双(4-氯苯基)-1,1-二氯乙烷(DDD)、2,2-双(4-氯苯基)-1,1-二氯乙烯(DDE)的方法。最低检出限分别为DDT:25 ng/m l,DDA:1.56 ng/m l,DDD:25 ng/m l,DDE:25 ng/m l。贝类样品DDA回收率为96.37%~100.88%,批内变异系数为2.28%~5.13%;贝类样品DDT回收率为93.86%~100.08%,批内变异系数为4.71%~7.68%;海水样品DDT回收率88.23%,批内变异系数6.60%。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优化了样品贮运条件及前处理步骤,建立了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渔业水质中氨氮的方法。实验将样品采集于棕色玻璃瓶中,调节pH至1~3,采样运输时间小于6 h可常温运输。样品摇匀后,直接上机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氨氮在0.1~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 9。检出限为0.003 mg/L,定量限为0.013 mg/L。对两个浓度为(1.49±0.06) mg/L、(2.02±0.12) mg/L的水质氨氮环境标准样品进行测定,结果分别为(1.49±0.02)和(1.99±0.01)mg/L。两家实验室使用该方法对相同的养殖淡水和海水进行了检测以及加标回收实验,实验室间的相对相差为3.60%~7.40%,方法回收率为90.00%~105.00%,相对标准偏差为0.36%~3.26%。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易于推广,适用于渔业水质中氨氮的批量检测。[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1,11(4):23-30]  相似文献   

7.
王琪  李丽  董凤才  王雨霏 《河北渔业》2014,(7):27-28,41
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2013年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中砷含量,对该养殖区砷污染状况及贝类消费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测得该海水增养殖区海水砷含量范围在0.149~1.74μg/L;沉积物砷含量范围在1.50~2.63mg/kg;养殖贝类砷含量为0.006 75mg/kg,均符合国家标准。所产食用贝类砷摄入量占JECFA制定的砷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值的0.002%;无机砷摄入量占PTWI值的0.005%。结果表明,辽东湾兴城海域所产贝类对消费者引起的砷暴露健康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水产品中β-阿朴-8′-胡萝卜素醛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抗氧化剂焦性没食子酸保护,酸化乙腈提取,二氯甲烷萃取,旋转蒸干后乙腈定容,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97+3,检测波长457 nm,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 18柱(4.6mm×150 mm,粒度5 μm).实验结果表明β-阿朴-8′-胡萝卜素醛在0.02~1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5);检出限0.01 mg/kg,平均回收率62%~107%之间,平行样品的标准偏差≤6.1%.  相似文献   

9.
海藻中铝形态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分析海藻及其制品中三价铝的方法,用提取液0.040 mol/L氢氧化锂+0.006 mol/L吡啶-2,6-二羧酸+-0.090 mol/L冰醋酸在70℃恒温水浴摇床中浸提2h,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ICP-MS检测.样品加标量在5.0 mg/kg和50.0 mg/kg时的平均回收率在90.8%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均<4%(n=5).本研究证明,该方法测定海藻及其制品中的三价铝较为准确、可靠,可为制定农业行业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王琪  李丽  李奇  李丹 《河北渔业》2014,(6):19-20,70
2013年通过采集兴城市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总汞含量,综合监测数据对该养殖区渔业环境汞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进行分析评价。该海水增养殖区海水总汞含量范围在0.012~0.194μg/L;沉积物总汞含量范围在0.008 4~0.057 6mg/kg;养殖贝类总汞含量为0.006 10mg/kg,均符合国家标准。以100g/(人·d)的水产类摄食量估算,食用贝类汞摄入量占JECFA制定的汞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值的1.4%;甲基汞摄入量占PTWI值的4.2%;占美国EPA设定的甲基汞RfD值的9.7%。结果表明,辽东湾兴城海域所产贝类对消费者引起的汞暴露健康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