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是世界上居中国之后的第二大苹果生产国,60%是鲜食苹果,主要用于本土消费及出口;40%是加工苹果,55%的加工苹果用于加工果汁,35%用于罐头及速冻产品的生产。大约有8000多个苹果种植户,分布在36个州,华盛顿州、纽约州、密西西比州、宾夕法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及维多利亚州是美国苹果生产的六大州,占全美苹果总产量的85%。华盛顿州苹果产量最高,占美国苹果总  相似文献   

2.
加工兼鲜食型杧果新品种桂‘热杧120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热杧120号’是从黄象牙杧实生树选出的加工兼鲜食型杧果新品种。在南宁市,3月中旬至4月中旬开花,8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长椭圆形,果皮绿色,单果重320g,阳面浅紫红色;成熟果皮橙黄色,果肉黄色,纤维极少,肉质坚实细腻,味清甜,果汁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8%一20.4%,总酸含量0.26%,β-胡萝卜素含量33.9mg·(100g)^-1,可食率73.3%,果肉出浆率65.4%,品质好,较耐贮运,鲜食、加工皆宜。  相似文献   

3.
'迎秋红'是从在鲁北枣主产区发现选育的早熟鲜食枣新品种.果实倒卵圆形,单果重15.1 g,大小整齐.果皮薄,鲜红色.质地细脆,汁液较多,味甜略酸,鲜食品质上等.鲜枣可食率9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8.2%,总糖27.4%,酸0.49%,维生素C含量3560 mg/kg.在山西中部9月上旬成熟,果实生育期93 d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 全世界桃年产量为7309千吨,其中意大利达1379千吨,约占19%,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意大利全国果树面积为503858公顷,桃和油桃面积共91891公顷,占18%,桃的出口量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23%.主产区艾米利亚—罗马尼亚(Emilia Romagna)产量为404千吨,占总产量的35%。以鲜食用桃为主,占85%(油桃占15%),粘核加工桃  相似文献   

5.
影响红枣产业效益的主要因素及提高效益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田利 《河北果树》2011,(5):31+35-31,35
1影响我国红枣产业效益的主要因素 1.1品种结构不合理红枣按其特性和用途分鲜食、加工、鲜食和加工兼用品种三大类。目前全国栽培的700多个品种中,鲜食及鲜食加工兼用品种占4/5,而各地主导品种常为2~3个,鲜食品种栽植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6.
绥棱 《山西果树》2013,(3):54-54
鲁枣10号是从金丝小枣自然实生后代中选出的鲜食加工兼用枣新品种,2011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短圆形,平均单果重5.5g,最大果重6.4g。果皮鲜红色,果肉绿白色,肉质细、疏松,汁液较多,风味酸甜,鲜食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酸含量分别为31.5%、4850mg/kg和1.79%,可食率97.1%。在山东省泰安市,9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植株树姿开张,长势中庸。苗木定植后3~5年进入丰产期,3年生树667m^2产量399.6kg。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引进黑莓品种‘卡伊娃’,在南京地区试栽,表现生长结果优良.平均单果重12.67g.含 可溶性固形物10%左右,果实酸甜爽口,鲜食和加工皆宜.一般单株产量8.61kg,折合666.7m2产量为1067~ 1200kg.  相似文献   

8.
我市草莓种植面积已达到7400hm^2,年产量20万t左右,保护地栽培面积占85%(其中温室占55%,大棚占30%)。温室栽植的早熟鲜食品种,已由过去的宝交早生、丰香、鬼怒甘逐渐变为大果型的优质品种99号、佐贺焰火、章姬,约占总产30%以上;鲜食与加工兼用的老品种弗杰利亚、吐得拉、美香莎占总产的30%;以露地栽培为主的品种玛利亚与加工品种哈尼、大珊卡、森加森嘎那各占15%左右;四季品种安娜、美得莱特、  相似文献   

9.
4 西班牙主要蔬菜类型这里以商业价值作为选择的标准介绍西班牙 12种主要蔬菜的现状和前景分析。4 .1 西红柿 西班牙的西红柿生产分为两种 :加工产业和鲜食市场。鲜食市场的西红柿生产大约占总产量的 2 / 3。加工西红柿占剩余的 1/ 3。鲜食市场西红柿的经济价值比加工西红柿的要高得多。前者的生产大多在温室及保护地反季节栽培 ,后者是夏季栽培 ,机械化作业。鲜食西红柿的生产主要是在地中海海岸地区 ,加工用西红柿的生产集中在Ex tremadura和Ebro峡谷的内部地区 ,Murcia地区也有一部分 (MAPA ,1997)。鲜食西…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境内每年生产的鲜食苹果中,一半以上来自华盛顿州的果园。此外,纽约州提供了美国鲜果总产址的8%,密执安州提供了6%,加利福尼亚占4%,宾夕法尼亚和弗吉尼亚州占2%,俄勒冈州占1%。 华盛顿州自1989年以来,每年鲜果销售量为133.35-19050万吨,接近该州苹果年产量的3/4,列美国各州之首。纽约/新英格兰州和阿泊拉契地区,每年苹果产量的50%以上用于加工果汁、果酱、苹果调味品和其它苹果产品。 华盛顿州苹果产量(包括鲜食和加工果)占全美苹果产量的40%多,列全美各州苹果产量之首。自20年代…  相似文献   

11.
枣在我国南方多为零星栽植,目前规模发展的仅有湖南省溆浦县、广西省灌阳县、四川省成都市、罗江县和安徽省宣城市等地,但大多为加工品种,鲜食品种生产明显滞后.现根据笔者近几年对南方诸省鲜食枣生产和市场的调查结果,就目前制约我国南方鲜食枣生产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目前,我国90%以上的苹果用于鲜食,只有不足10%的苹果用于加工,而加工果大多也是鲜食果中的落果、残次果。我国鲜食苹果生产过剩,但几乎还没有专门用于加工的高酸度苹果。在美国鲜食果和加工果的比例为6∶4;意大利加工果高于75%;阿根廷加工果占55%……,可见我国苹果鲜食果的面积应控制和压缩,而发展用于加工的高酸苹果。1我国高酸苹果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山东省为主的东部板块和以陕西省为主的西部板块的两大生产高酸苹果基地。山东省的安德利、国投中鲁和陕西省的恒兴、海升等果汁厂纷纷在本省及山…  相似文献   

13.
枣鲜食加工兼用新品种鲁枣10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枣10号是从金丝小枣自然实生后代中选出的枣鲜食加工兼用新品种。果实短圆形,平均单果重5.5 g,最大单果重6.4 g,果皮鲜红色;果肉绿白色,肉质细、疏松,汁液中多,风味酸甜,鲜食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50%,维生素C含量4 850.00 mg/kg,总酸含量1.79%,可食率97.10%,适宜加工成果酱等;在山东省泰安市,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2011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1 我国浓缩苹果汁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的第一大国,苹果栽培面积约为225万hm2.我国苹果90 %以上是鲜食品种,最主要的加工产品是浓缩苹果汁.2006年秋季苹果产量复苏,苹果价格降低,而苹果成本通常占果汁企业总生产成本的70 %,因此,2007年国内主要苹果汁企业的盈利水平也将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15.
更正     
近几年.广东省超甜玉米的种植面积每年都超过4万hm^2,湛江地区每年约1.3万hm^2,博罗县一个县就有6667hm^2。超甜玉米产品基本上鲜食占70%.产后加工占30%。  相似文献   

16.
"云猕1号"为鲜食和加工兼用中华猕猴桃品种,果实品质好。单果质量102.2g,果实近圆柱形,果形指数1.0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7%,总糖含量11.8%,总酸含量1.34%,维生素C含量159.5~172.1mg/100g。  相似文献   

17.
金秋梨是从日本新高芽变体选育出来的南方晚熟优质砂梨,具有果型大,果皮薄,果心小,肉质纯白、细脆,石细胞少,单宁含量低,汁多味甜等优点。每千克果实含糖量为83.18克、还原糖为74.41克、总酸为2.087克,维生素C为14.36毫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3%~15.5%。既可鲜食,又可用于加工各种产品。作以新鲜金秋梨为主要原料,采取  相似文献   

18.
钻石金蜜(暂定名)是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的桃苗中发现的优系,树体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量大、易成花、丰产稳产的特点.鲁南地区7月中旬成熟,果个大,外观美,果面着红色,果肉金黄,充分成熟后近核处无红色素.含糖量高,鲜食口感好,能加工,果实硬度大,耐贮藏,是一个优质、早熟的鲜食加工兼用黄肉桃新品系.  相似文献   

19.
相关链接     
鲜食、加工黄桃新品种‘金秋’以晚熟、鲜食兼加工桃为主要育种目标,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1981年选用本地品种‘阳泉肉桃’为母本,加工品种‘明星’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从中筛选出性状优良的杂交单系81-7-5,从实生单系中初选出鲜食加工均优良的单株,2000年高接后进行复选  相似文献   

20.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是国内最大的桃果生产基地之一,2006年桃树栽培面积4.1138万hm^2、总产84.5万t,是临沂市第一大果树树种,其产量分别占到山东省、全国的33.5%和8.7%。而适于该区加工与鲜食的晚熟黄桃品种少之又少,因此选育优良黄桃品种是当务之急。2007年下半年,沂水县选育的罐藏兼鲜食的新品种金皇后通过临沂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