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林毛乌素沙地臭柏苗木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榆林毛乌素沙地进行了臭柏苗立地条件、苗木种类、苗木处理、栽植深度等4因素4水平正交造林试验和1a生臭柏扦插苗不同苗木处理造林试验,结果为立地条件、苗木种类、苗木处理对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栽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影响不显著,最优组合是背风坡、2a生实生苗、苗木带土处理、栽植深度比原土痕迹深3cm;把1a生臭柏扦插苗进行浸水处理、栽植在沙丘背风坡最有利。  相似文献   

2.
葡萄种植中 ,会因根系损伤严重、保管不善和长途运输而失水较多 ,造成栽植后成活率不高 ,生长不整齐。为解决这一问题 ,本人进行了 2年的葡萄苗木整株埋土栽植的试验 ,栽后 1个月左右不浇水 ,效果很好。现已进行 6 .6 7hm2 的栽植 ,苗木生长健壮 ,成活率达 98%以上。而不失水苗木采用此法栽植成活率更高 ,且发芽早、生长快。1 技术要求1.1 土壤墒情 要求栽植葡萄苗木时的土壤持水量在 50 %~ 6 0 % ,以耕种农作物时的土壤墒情为好。过湿、地温低 ,苗木易腐烂 ;过干 ,苗木得不到适宜的水分 ,且土堆干燥快 ,易造成苗木干死 ,需提前灌水 ,达…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红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对红椆2年生直播苗和2年生撒播苗移栽容器苗苗木质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采用不同规格容器和遮荫处理对1年生撒播苗移栽到容器后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育苗可显著提高红椆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容器规格对移栽后苗木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采用80%遮阳网遮荫,容器苗成活率较高,苗木高生长也显著增加,但苗木地径生长与60%遮阳网遮荫处理的苗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2年生松柏柽柳裸根截干苗和营养钵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盐碱地类型、不同苗木类型对松柏柽柳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并通过灌水和施用土壤改良剂研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处理对土壤全盐含量和松柏柽柳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柏柽柳在干旱盐碱地的造林成活率比下湿盐碱地高且苗木生长量较大,营养钵苗木造林成活率高于裸根截干苗;适宜的土壤改良措施为灌水量120 kg/株,土壤改良剂10 kg/株。  相似文献   

5.
毛白杨育苗在插穗扦插后,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是保证苗木优质丰产的关键。只有加强扦插苗木不同发育阶段的抚育管理,才能培育出1年生毛白杨的优质壮苗。毛白杨插穗从扦插后到成为1年生苗木,这期间的抚育管理大致可分为苗木自养期、苗木分化期、生长缓慢期(根系生长期)、苗木速生期、苗木发育充实期、苗木休眠期6个时期,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有不同的抚育措施。1.苗木自养期。毛白杨插穗从扦插到新梢开始出现封顶为止的一段时期为苗木自养期。此期插穗新根的形成和生长,主要依靠插穗本身内部的营养物质的储藏和水分的供应。春季扦插的基部插穗发芽较晚、生根较早、自养时间较长、成活率较  相似文献   

6.
63杨表现出生长期长,生长快,抗性强等优良性状.但栽植成活率特别低,为了提高63杨的栽植成活率,我们在西沙大队对63杨进行了栽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1979年3月16日栽植103株,1979年8月调查成活102株,成活率达99%.我们的做法是:1.随起随栽,使苗木免于失水和遭受冻害.2.严格按照杨树新无性系品种的栽培  相似文献   

7.
以品种、密度和整地方式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各因素不同组合对刺槐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栽植密度和不同整地方式对刺槐成活率、苗木质量指标影响显著。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的首选培育方案为普通刺槐,栽植密度1.5 m×1.0 m,全面整地;其次为普通刺槐,栽植密度1.5 m×1.0 m,穴状整地植后扩穴。3种不同整地方式单位面积造林成本差异不大,以机耕整地造林成本最低,穴状整地栽植后扩穴成本最高。  相似文献   

8.
沙棘在哈大高速公路分车带栽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观赏型沙棘 ,在哈尔滨至大庆高速公路分车带栽植 ,既可以美化路面环境又能改良土壤。试验表明 ,在分车带栽植沙棘苗木以低龄 ( 1年生~ 2年生 )的扦插苗或根蘖苗成活率高 ,生长良好 ;栽植中使用生根剂 (吲哚丁酸、生根剂 1、2号 ) ,浓度以 2 5mg/kg~ 30mg/kg,浸泡 1 2 h为宜 ;沙棘容器育苗在分车带栽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处理串珠状、沟状和点状树坑对雨水收集、分配和栽植苗木成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中,串珠状树坑集雨下渗深度、土壤相对含水量、栽植苗木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和冠幅均最高,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不同树坑间雨水分配较均匀,树体生长量较一致。鉴于串珠状树坑的以上优势,建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这一技术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处理清徐县酿造葡萄多玛瑙苗木的根系,研究其对苗木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处理和直接栽植成活率低,差异不显著;其它3种药剂处理对多玛瑙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影响显著,其中,以70%代森锰锌600倍液+25mg/kg的GGR6+磷酸二氢钾泥浆处理的苗木根系成活率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18.0%,且苗木生长健壮、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苗木抹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白杨造林多采用2年生优质壮苗。在苗木培育过程中,于第2年春季,苗干距地面30cm以上的侧芽常全部萌发长成侧枝。若到出圃时修除这些过多的侧枝,则影响苗木表形质量,修枝伤口易引起病虫害或失水枯干,降低造林成活率并影响幼树的生长。因此,我们于1989年春季进行了毛白杨苗木抹芽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报道了马桑育苗、栽植获得成功。对不同试地马桑苗木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发现马桑育苗在疏松、肥力中等的土壤上有利于根系发育,在肥力高、偏粘性土壤上有利高生长;马桑移袋育苗、山地栽植以多株簇状形式成活率高,单株形式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薄壳山核桃苗木栽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安地区种植园的1年生和泰州地区种植园的2年生‘波尼’薄壳山核桃苗为试材,研究裸根苗、土球苗、无纺布容器苗等3种不同类型薄壳山核桃苗栽植后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类型苗木栽植后新梢和根系生长差异较为显著。两处均以无纺布容器苗成活率最高,达到100%;新梢生长量最大,1年生和2年生苗木的生长量分别为110.77 cm和53.44 cm;根系也最为发达。土球苗次之,裸根苗的新梢、根系生长量最小。分析表明,在江苏淮安和泰州这两个地区,无纺布容器苗的成活率、平均新梢生长量、分枝数、总的新梢生长量、主根长度、粗度、侧根数量等均优于土球苗和裸根苗的。此外,3种类型苗木栽植后,2年生苗木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均优于1年生苗木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强化整地意识,着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适地适树,严把苗木质量关;正确选择造林季节,促使苗木正常生长;掌握栽植技术,切实保证造林质量;增强责任心,施工管理要到位;加强幼林管护,确保造林成果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提高石质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浮山县苗圃于1985年春进行毛白杨斜栽埋杆育苗试验,1986年在总结试验的基础上,又用此法繁殖毛白杨苗木32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均亩产苗4100株,平均苗高1.5米,地径1.2厘米,苗木长势较好。方法是:1、母株的选取:选生长健壮、芽子饱满、根系发育好、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高的1年生苗,作为繁殖母株,放入清水中浸泡5—7天,使母株充分吸足水分,促进抑制物质转化和形成根原始体,以提高成活率。2、栽植母株:在巳深耕细整施足农家肥的圃地上,每隔40厘米划线定行距,挖栽植坑,坑的距离依母株的长度而定。于3月下旬将母株斜栽使其与地面的角度成5—10度,一株接一株地栽好,及时浇水,使土壤与母株的根系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樟子松苗木移植与留植后成活及生长情况的调查比较,结果表明:樟子松移植一般采用1 年生苗木,采用不合格苗木将显著降低移植成活率;樟子松苗木出圃前要灌足封冻水,才能保证移植苗的成活率,在移植实践中苗木含水率与移植苗成活率呈正相关;不能忽视苗木的保湿,在移植过程中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将苗木蘸好泥浆),缩短苗木在外裸露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在造林时 ,要达到栽一株活一株 ,造一片活一片的目的 ,其关键在于提高植苗的成活率。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并结合外地的先进经验 ,总结归纳出提高造林苗木成活率的几项基本措施。1 选林前的苗木准备1 1 苗木的秋季管理起苗 起苗要做到起 1把 ,选 1把 ,假植 1把 ,苗木根系曝光的时间不得超过 5min ,假植必须灌水。从掘苗到栽植的整个过程中 ,苗根在外的曝露时间不能超过 35min。外调苗木的运输及管理 凡是外调苗木 ,在长途运输前必须将包装后的苗木捆 (或草袋 )进行逐一洒水 ,且水要灌足 ;装车后再进行 1次彻底灌水 ,达到包装物、苗根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指导河北省滦平县的苹果栽植,以3a生国光苹果苗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植时期苗木的成活率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4月8日栽植的苗木成活率、下部小主枝上的长梢数分别为92.67%、9.26个,极显著高于4月15日和4月22日栽植的处理;新梢平均长度为39.93cm,显著高于4月15日和4月22日栽植的处理;单株长梢数13.73个,显著高于4月22日栽植的处理。4月15日栽植的苗木成活率、下部小主枝萌芽率、下部小主枝上的长梢数分别为75.67%、39.71%、7.58个,极显著高于4月22日栽植的处理;单株中梢数为14.95个,显著高于4月22日栽植的处理。3个栽植时期的地径、单株短梢数和叶丛枝数无显著差异。表明4月8日栽植苹果苗木的生长情况优于后面的2个时期,在滦平县4月份内栽植苹果苗木应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9.
1985~1988年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委托省林科所推广毛白杨育苗、造林技术。四年来推广毛白杨育苗8.47公顷,总产合格苗42.9万株,栽植毛白杨6.8万多株。毛白杨扦插育苗成活率在80%以上,3年生毛白杨树高6.70m,胸径7.5cm。现将推广及试验情况报道如下。育苗技术推广措施1.育苗地的选择与整理要选择肥沃、深厚的沙壤土,且灌水方便。每公顷施土肥60吨。细致整地,做到床面平整,土壤疏  相似文献   

20.
楠竹实生苗新法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楠竹实生苗采用常规均匀栽植与新法群状栽植,常规分株栽植与新法自然丛栽植造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自然丛栽植是提高楠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发笋率的关键;群状栽植能有效提高发笋株数。因此, 自然丛群状栽植是提高楠竹实生苗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