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滨海盐碱地的改良与景观植物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滨海盐碱度高,很难为植物提供所需土壤养分,使得植物种类单一,造成滨海盐碱地景观缺失。本文主要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学习滨海盐碱地成因,分析景观缺失现象,借助文献数据库及相关网络共享对近代科研人员在滨海盐碱地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总结。探讨景观植物的引种筛选,实现在营造滨海景观的同时改良盐碱地,旨在为今后植物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东港市2000年和2010年2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并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模型,对东港市滨海湿地10年间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港市滨海湿地的主导景观类型为水田和海水养殖;10年间滨海湿地景观面积大幅度缩减,共有44.62 km2滨海湿地流失,其中沼泽景观和滩涂景观面积减少最多,河流和水库坑塘的面积略有减少,海水养殖和水田的面积大幅度增加。10年间研究区湿地景观斑块数不断增加,景观异质性上升和湿地资源的减少必将导致湿地诸多生态功能的下降,使得研究区生态环境恶化,从而严重影响东港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辽宁省大洼县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采用2000、2009年两个时相ETM/TM影像数据,选取了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有代表性的27个景观指数来定量研究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多尺度特征,分析了两个时间尺度上8种空间粒度的滨海湿地景观指数的尺度规律与景观格局的时空分异。研究表明:大洼滨海湿地的斑块密度(PD)、斑块数(NP)和蔓延度(CONTAG)等指数与空间粒度有很明确的函数关系(幂/对数函数等),可预测性强;最大斑块指数(LPI)、最大形状指数(LSI)等总体呈增大趋势,但无明显函数关系;而Shannon多样性、均匀性指数(SHDI、SHEI)等则无空间粒度变化效应。2000~2009年,斑块类型百分比(PLAND)、景观分维数(FRAC_MN)等指数在增大,Shannon多样性(SHDI)等指数减小。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大洼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干扰明显.景观破碎度增加,总体湿地景观结构向简单化方向发展。2000、2009年两个时相的重要景观指数斑块数(CA)、边界密度(ED)、聚集度(AI)等与空间粒度呈相似的函数关系,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对热带滨海度假庭院生活方式和景观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度假庭院的世界性和地域性景观特征,结合雷州半岛的地域特征,对半岛典型村落的乡土庭院、茅草石屋、火山岩石等乡土景观片断进行符号性挖掘提炼,通过引借、转换、夸张、凝练、工艺创新等手法,探索雷州半岛滨海度假庭院的乡土传承,并以"一院一房一亭"的方式,结合案例营造了4种度假庭院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公众审美角度,采用心理物理学评价法,选取滨海路43张夏季景观照片为研究对象,评价滨海观光道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和各要素指标等级,对评价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并建立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轮廓线、水体、色彩种类对滨海路景观视觉环境质量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最后针对评价结果,从提高景区视觉环境质量方面,分析提出城市滨海观光道的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刘萍陈少宜  卢八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050-10053,10103
对热带滨海度假庭院生活方式和景观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度假庭院的世界性和地域性景观特征,结合雷州半岛的地域特征,对半岛典型村落的乡土庭院、茅草石屋、火山岩石等乡土景观片断进行符号性挖掘提炼,通过引借、转换、夸张、凝练、工艺创新等手法,探索雷州半岛滨海度假庭院的乡土传承,并以“一院一房一亭”的方式,结合案例营造了4种度假庭院模式.  相似文献   

7.
天津滨海地区具有丰富的盐生植物资源,对其所构成的盐生植被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保护,而且有利于滨海盐碱地改良与植被景观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在滨海自然盐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归纳了滨海盐生植物多样性组成,分析了典型盐生植被景观的构成及特征。结果显示:本区盐生植物约22科,40余种;典型盐生植被景观有盐生荒漠景观、盐生沼泽景观、盐生灌丛景观和盐生草甸景观;最后提出保护与保留典型盐生植被景观、开展盐生植被演替过程的研究以及丰富木本耐盐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滨海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的多尺度变化。[方法]运用GIS与遥感技术、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以辽宁省盘锦市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格局指数,从不同行政区单元及空间粒度出发,定量分析了区县级与地级市的景观格局空间尺度特征。[结果]空间粒度上,斑块密度、斑块数等景观指数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可预测性强。景观空间格局在地市级和区县级尺度都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规律变化,整体趋势一致。[结论]区县级和地市级尺度的湿地类型均受人类影响很大,景观破碎度增加,总体湿地景观结构向简单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城市土地资源供需矛盾越发突出,充分利用开发城市滨海滩涂湿地,在滨海新城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滨海滩涂湿地的开发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耐盐碱植物种类的筛选和植物景观构建。针对上述2大难题,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及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归纳总结,交叉运用生态学、园林美学、旅游学等相关理论,将植物美学与生态功能相融合,为城市滨海滩涂湿地植物景观规划提供新思路。并以杭州大江东临江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植物景观规划,结合现状,分别从植物种类选择,植物景观设计,人与植物景观互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进行规划,旨在形成生态效益优化,植物景观优美,生物群落多样的城市滨海滩涂湿地景观,以期为今后城市滨海滩涂湿地植物景观规划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深圳市滨海大道现有植物景观的评价分析和现状调查,总结出深圳滨海大道植物景观的特点和不足,提出绿化改造的意见和建议,为深圳园林景观路植物造景的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从关注海滨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开始阐述,分析海滨城市景观设计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改善海滨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极大地振奋了人心,推动了四个现代化的进程。随着园林建设及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自然风景区的建设已迫切地提到日程上来了。自然风景区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旅游事业的发展,自然风景区将会愈益兴旺的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3.
以植物群落的生态配置为切入点,运用生态学和植被学理论,在调查分析天津海河教育园现有植被重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构建功能稳定、景观独特、生态高效的绿化体系的建议。研究表明,以滨海地区乡土盐生植物为主,突出夏绿阔叶林特征,应是重建园区环境异质性绿化景观的主基调。该研究不仅为园区绿化体系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地区盐渍化土壤绿化体系的重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 风景,是风光景色、风土景物、景观、风致景象……之意。在造园、风景评价、开辟旅游风景区等工作中均涉及风景类型问题。风景的组成因素从广泛含义而言、包括陆体、水体、生物(以植生为主)、天体(包括气象因素和日月星辰)和人文等因素。从风景的组成成分而言,可分为单因子风景和复合因子风景。综观我国各地著名风景胜地,著者按其突出的鲜明特徵分为卅个风景类型以利于研究和建设工作。现将各风景类型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滨海盐土是随地表径流流入海的泥沙或风浪掀起的浅海沉积物,在潮汐和海流的作用下在潮间带絮凝、沉积,使滩面不断淤高以致露出海面后形成的一类土壤。广东省滨海盐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湛江、珠海、江门、汕头等地,在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滨海盐土是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其土壤特性是含盐量高,具有盐渍化特征;养分含量高,土壤有机质丰富,潜在肥力高,通过适当的改良措施可以成为良田。滨海盐土的利用治理策略主要包括:通过工程措施,隔断海水再次入侵农田;改善排灌条件,应用雨水淋洗脱盐技术、人工淋洗脱盐技术、边种植边淋洗脱盐技术等措施排水降盐;通过土壤改良、科学施肥、壮根栽培、选择耐盐水稻品种或水生作物轮作等技术措施,实现滨海盐土的可持续利用。滨海盐土是广东省未来耕地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滨海盐土,在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拓展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广东滨海盐土现状,提出重视滨海盐土资源的专项调查、强化资金投入、推动科研工作、建立综合治理长期定位观测站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滨海盐渍土水盐运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着重对滨海盐渍土水盐运移进行了模拟探讨,初步获得了淋洗脱盐分含量和土体构型等影响因素对水盐运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华南地区海滨城市的大学校园绿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分析发展规律,总结营造经验,提出校园绿化建设原则与内容,阐述华南地区海滨城市大学校园绿化建设应遵循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结壳法对三种滨海盐渍土的非饮和导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导水率与负压水头呈指数曲线关系,当负压水头达10kPa/时,三种滨海盐渍土的非饱和导水率渭趋一致;在质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土壤盐分、容重、孔隙度以及有机质含量均对非饱和导水率有很大的影响;结壳层的组成不同对测定蜚饱和导水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介纛壳法完全能运用于滨海盐渍土非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王淑娥  杨泽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60-16463
[目的]初步探讨栽培基质、修剪和践踏栽培因素对海滨雀稗草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在海南省某高尔夫球场,以粒径为0.5mm的海沙和河沙为栽培基质材料,从海滨雀稗草圃选用当年生健壮茎段扦插进行草坪建植;对球场的高草区、球道区、发球区进行草坪草修剪作业,随机抽样观测该草坪的密度和质地,并以0、5、10、15、20、30、50人次的践踏方式进行践踏处理。[结果]2种栽培基质中,河沙处理使海滨雀稗草的根长为21.52cm,最大分蘖数为17,明显高于海沙处理,说明河沙有利于海滨雀稗草的生长,值得推广;修剪对海滨雀稗草的质地和密度有较大影响,草坪的质地和密度随着修剪高度的变化发生变化;适当的践踏有利于海滨雀稗草最大的生长。[结论]该研究结果可指导海滨雀稗草的生产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