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精耕细作,施足基肥选择本所科技园肥力上等田块,播前进行两梨两耙,亩施饼肥5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氯化钾15千克,尿素10千克作基肥,进行人工拉线整墒,墒而呈龟背形,达到雨过田干不渍水.2.适期适量,精细播种因为超级988小麦属半冬性品种,生育期较白湖常规的春性品种长,安排在10月20日首批播种.为发挥该品种的特性,争取大穗,亩播量为5千克,采取精量、分墒称种,专人条播,使其落谷均匀.  相似文献   

2.
综合即墨市小麦播期播量试验3年的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植株性状的影响较大,播量间有差异但不显著;植株分蘖、群体、抗逆性既受播期影响,也受到播量制约;同一播期随播量的增加分蘖、群体都明显提高,相同播量的不同播期随播种推迟分蘖、群体也相应减少;产量三要素和产量与播期、播量关系密切,适期播种、合理播量,其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因素比较协调,产量较高;播量偏大或不足都不同程度影响产量三因素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形成高产。播期偏早出现旺长易遭受冻害,播种过晚苗小、苗弱不利小麦安全越冬且中、后期易遭受倒春寒、干热风危害。建议即墨小麦适播期控制在10月3日-15日,播量控制在4千克-9.5千克。  相似文献   

3.
综合即墨市小麦播期播量试验3年的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植株性状的影响较大,播量间有差异但不显著;植株分蘖、群体、抗逆性既受播期影响,也受到播量制约;同一播期随播量的增加分蘖、群体都明显提高,相同播量的不同播期随播种推迟分蘖、群体也相应减少;产量三要素和产量与播期、播量关系密切,适期播种、合理播量,其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因素比较协调,产量较高;播量偏大或不足都不同程度影响产量三因素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形成高产。播期偏早出现旺长易遭受冻害,播种过晚苗小、苗弱不利小麦安全越冬且中、后期易遭受倒春寒、干热风危害。建议即墨小麦适播期控制在10月3日-15日,播量控制在4千克-9.5千克。  相似文献   

4.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应变管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2003~2004年小麦播种期间,我地区由于连续降雨较多,比常年同期增加176.5毫米,严重影响了秋作物的正常收获和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全市大面积小麦晚播。由于应变及时,晚播麦田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在300千克左右,高的413.3千克,仍然取得了好收成。1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1冬前麦苗  相似文献   

5.
合选198是由安徽农业大学选育成功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系,一般亩产可达500千克以上,高产栽培可达550千克以上.该品种半冬性中熟;中高秆,耐肥抗倒综合抗性好,稳定性好,增产潜力大;产量结构协调,品质优良. 1.严格控制播量,适时早播在淮北地区中高产肥力水平下,一般在10月5~30日均可播种,最佳播期在10月10~20日.由于该品种分蘖能力极强,早播宜稀.10月上旬播种,亩播量应控制在5~6千克左右,随着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一般要求年前总茎蘖数在70~80万为宜.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施用磷酸二氢钾,具有强根、壮秆、促苗的作用,在小麦苗期、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均可喷施,使用浓度为0.2%~0.3%,每亩喷药液60~70千克。对旺长麦苗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利于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但作用是有限的。在生产上应通过适期播种、控制播种量和  相似文献   

7.
在2003~2004年小麦播种期间,我地区由于连续降雨较多,比常年同期增加176.5毫米,严重影响了秋作物的正常收获和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全市大面积小麦晚播.由于应变及时,晚播麦田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在300千克左右,高的413.3千克,仍然取得了好收成.  相似文献   

8.
赵荣  杨光  张英  陈若礼  张存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65-10366
研究了播期、密度对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早、播种密度大和氮肥用量高是纹枯病发生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冬前和播种-拔节期积温多,拔节前后气温低,纹枯病病情指数高。生产上要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或适期晚播,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控制群体密度,增强个体自身的抗病力;根据田间调查情况,适时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9.
正一、小麦旺长的原因1.播种偏早。夏玉米收获后土壤墒情较好,多数农户采用了抢墒播种,集中在10月上旬播种。由于播种后温度高,麦苗分蘖早、分蘖多,个体发育快,造成叶片窄而细长,群体密集拥挤,形成田间郁闭,越长越旺。2.播种量大。一些农户对小麦品种特性掌握不准,没有根据品种特性和播  相似文献   

10.
选择地力肥、土质优、地力均匀、水浇条件好,农产肥源充足,成方连片66.7公顷(1000亩)以上,核心攻关田在6.7公顷(100亩)以上(实打验收667平方米产量要求750-800千克)的地块.利用山东农业大学与郓城工力公司联舍研制的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要求降低播量,加大肥料投入,分期足量施肥,适期适墒播种.  相似文献   

11.
优良杂交黄皮洋葱品种,全生育期280天左右,冬性强、品质好、产量高,667平方米产量达4000千克。现就栽培关键技术介绍于后:一、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是夺取高产的关键环节。播期过早,越冬前葱苗粗大容易通过春化,抽薹率高;播期过晚,幼苗弱小而不能及时移栽,越冬抗寒能力差、死苗率高  相似文献   

12.
在旱肥地条件下,以烟农19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析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产量及三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播期间、播量间及播期播量的相互作用间对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对产量构成三因素有一定影响。对于中、多穗型品种在青岛地区适播期内(10月2~15日)播种,基本苗应控制在8万~23万为宜;在最佳播期内(10月5~12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3万~18万比较稳妥。一般情况下,2日到8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8万~13万,8日到15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3万~23万,15日至22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8万~28万。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为在适期适量播种时最高。不同播期、播量对亩穗数影响较小,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有一定影响,穗粒数随播量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苏麦6号冻害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暖冬的影响,中麦生育进程普遍加快,造成年前技节,遇冬春寒垄击后部分小玫主茎幼穗被冻死。不同品种冻害程度不同,苏麦6号由于春性偏强,丰偏重。其冻害程度与播种迟早、土壤质地、幼苗素上关。适期晚播半精量播种、提高麦苗素质、冬季镇压可预防或减轻冻害的发生。苏麦6号受冻后恢复能力强,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可使麦苗迅速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4.
1播种大蒜 大蒜适播期为9月下旬~10月下旬.为了生产大头蒜,要求多施有机肥,播后盖地膜,每亩(1亩=667平方米)保苗3万~3.5万株.种瓣重量要在3克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1.品种选择不当。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2.播种过早。小麦播种过早,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2棱期;冬季在遇到-10℃、持续5小时左右的低温时,就会发生冻害。对策:适时镇压,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压后及时划锄,并结合浇水,每亩施碳铵15千克,必要时,用  相似文献   

16.
1.适期早播,培育冬前壮苗根据风台县的气候条件,在精少量播种条件下,皖麦38最佳播种期为10月上旬,冬前达到7叶至7叶1心,单株带蘖4~6个,次生根8~10条.2.精播匀播,提高播种质量据近2年生产试验和高产田块多点调查,平均每亩400千克以上的田块,平均基本苗8~12万,最高茎蘖数80万左右,亩穗数40万左右,穗粒数30~32粒,千粒重40克以上.据此,皖麦38在适期足墒播种条件下,机条播亩播量5~7千克为最佳.但由于凤台县地处沿淮,土壤质地粘重,适耕期短,耕性差,干时结块,湿时糊烂.因此,一般采取"旋一犁一旋一耙”的方法精细整地,机械条播,浅播匀播,播后镇压,以确保一播全苗,苗全壮.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晚熟品种徐麦856、中晚熟品种百农207、中熟品种百农矮抗58为材料,设置精量早播(9月28日播种,基本苗180万苗/hm~2)、半精量适播(10月8日播种,基本苗240万苗/hm~2)2种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晚熟品种徐麦856,精量早播的产量比半精量适播的产量高5.76%,差异呈显著水平;而对于中晚熟、中熟品种表现为半精量适播显著高于精量早播,与精量早播相比,百农207和百农矮抗58半精量适播的产量分别提高了6.24%和9.27%。在同一播种方式下,采用精量早播,徐麦856穗数、成穗率、营养物质转移率最高,较百农矮抗58品种增产达显著水平,提高了15.56%;采用半精量适播,百农207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总结实粒数最高,产量分别比百农矮抗58和徐麦856提高了12.25%、12.26%。百农矮抗58尽管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期粒质量叶面积比都较高,但植株较为矮小,总生物学产量低,限制其经济产量的提高。百农207适宜大面积推广,徐麦856精量早播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荠菜春季播种栽培,可以使荠菜上市期延迟到4~5月份,一般亩产荠菜600~700千克。 1.品种选择 可选用抽薹较晚的散叶型荠菜。板叶荠菜抽薹早,不宜春播。 2.适期播种 2月上旬至4月下旬均可播种,3月中旬最为适宜。播种过早温度较低,出苗不齐、发棵慢、生长不良、易抽薹、品质差。播种前,耕翻整地,亩基施腐熟人畜粪2 500~3 000千克,复合肥25千克,做成深沟高畦。用适量湿润细土或细沙与种子拌匀后均匀撒播,每亩播量50~100克。播后轻踏一遍,使表土沉实,保墒保全苗。  相似文献   

19.
1.适期播种皖南地区10月25日至11月5日播种,淮北地区为10月20~31日播种.在适期范围内要力争早播,以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保证穗数指标的实现.2.合理密度,种足基本苗每亩用种量8~10千克,每亩基本苗15~20万.具体操作时要因地制宜,宜稀,瘠地宜密.播种方式以机条播最好,晚稻茬可采用套播.3.精细整地,足墒播种亩产400~450千克的麦田一般耕深达20厘米以上,较一般田增加5厘米左右.在深耕细作的基础上足墒播种是确保苗全、苗齐、苗多、苗壮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晚播麦是指11月15号以后播种的小麦.由于播种迟,难以苗全、苗匀、苗壮,生育期又短,不易获得高产.要获得高产,在选用春性品种,加大播量的基础上,科学的施肥至关重要. 1.施足基肥晚播麦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10~20天,播得越晚,时间越长,比适时播种的小麦迟30多天.麦苗在冬前生长时间短,麦芽在土中消耗营养多,幼苗生长瘦弱.为促早发壮苗,应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每亩施有机肥2 000~2 500千克,碳铵4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1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