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GA的模糊技术在“牧羊”机器人驱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牧羊”机器人研究中的理想系统与实际系统的模型匹配问题,为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在控制器的设计中,将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结合起来进行优化,实现了对机器人两个驱动电机的协调控制。在优化遗传算子的基础上,根据训练样本,自动生成模糊规则,从而提出了一种模型不确知的复杂系统过程控制方法,在优化隶属函数后,能生成模糊规则,最后用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考虑了机压管道式喷灌系统配水干管管网流量变化的基础上,针对该管网控制点压力约束所具有的模糊性,建立了管网优化计算的模糊线性规划模型,在模型的求解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变换,将模糊线性规划问题转换成普通的线性规划问题。应用上述模型,可进行机压管道式喷灌系统配水干管管网的优化计算,可确定水泵最优扬程及干管各管段尺寸最优值,以使干管管网系统年费用值达最小。与普通线性规划模型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可使设计结果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区间两阶段模糊随机模型的灌区多水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灌区水资源调度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该文以红兴隆灌区为研究区域,构建区间两阶段模糊随机规划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灌区地表水和地下优化配置中,模型以灌区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引入区间数、模糊数、随机变量表示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各作物之间配水目标进行优化。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水源向不同作物配水的最优配水目标值及最优配置水量,模型不仅可以充分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收益的影响,而且可以将经济效益与处罚风险进行权衡。以2006年红兴隆灌区作物种植情况及灌溉情况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系统最大收益值在1 355.144×106~2 371.792×106元之间,该优化结果以区间形式给出,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宽裕的决策空间,从而获得最为科学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4.
农业系统实质是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作物种植结构应统筹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目标进行优化调整。针对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多目标决策过程中,在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决策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的模糊性,该文将交互式模糊多目标优化算法应用于求解作物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模型,实现与决策者之间的反复协商,直至得到决策者满意的调整方案;并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基于相对有序度熵的种植结构调整合理性评价模型。经实例研究验证了本文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为可持续发展种植业研究以及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优势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以广西贺县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优势模糊综合评价为例,讨论模型的建立和综合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福里斯特(Forrester)的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甘肃省通渭县农业系统仿真模型,以优化农林牧结构和预测未来发展。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通渭县,是一个经济贫困地区,调整农业系统的内部组成,对提高该县农业生产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对该县的农业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诊断之后,建立了系统网络图,它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人口和资金5个子系统。该系统仿真方程包含18个状态方程、32个流率方程、126个辅助方程和127个参数,并用动态模型(DYNAMO)语言编出计算程序。有若干个反馈回路的仿真方程有自调节功能,可在IBM PC/XT计算机上通过人—机对话进行人工调控。一旦模型运行,优化值和预测值都以图形或表格显示。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的作物模型库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满足作物模型开发和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两方面的应用需求,对作物模型库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作物模型库系统(WCMBS)的软件体系结构。WCMBS主要由作物模型库(CMB)、模型库管理系统(MBMS)、系统接口(SI)组成。系统采用3层B/S软件体系结构,利用ASP.net+XML开发语言,基于SQL Server2005数据库平台进行开发。采用基于XML的模型描述文档进行模型参数的描述,实现了不同模型描述语言之间的参数传递。系统具有简单易用,完全面向Web、高可重用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对比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准确地描述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并从时间序列上反映系统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立足北方农牧交错带,在近31a的时间尺度上,以偏农区的榆阳区和偏牧区的乌审旗县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采用系统组分优势度、系统结构优势度和系统稳定性指数作为研究模型,对两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显示种植业是偏农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导产业,其组分优势度在后期下降较快;林业在两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组分优势度均较小;畜牧业是偏农区最具发展潜势的产业,是偏牧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渔业组分优势度在两地均为最小,基本对系统无贡献;偏农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较为优越,而偏牧区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较为突出。结合研究结果,并就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偏农区和偏牧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为当地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根本上优化目前的林业管理工作,需要通过应用林业伐区调查设计技术来加强林业伐区的规划与调查,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基于此,分析了应用林业伐区调查设计技术的意义和林业伐区调查设计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山区人地系统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余大富 《山地研究》1996,14(2):122-128
以经济活动为主要依据,结合人群文化和环境生态物质,概括了我国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结构类型。通过对人地系统结构变化的动力及作用机制分析,预测我国山区人地系统的主要变化趋势。从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我国山区人地系统结构优化的特殊性及要点。  相似文献   

11.
温室系统生态位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温室系统的控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和时变性,是带约束的组合优化问题。一般温室的控制主要就温度进行设计,该文鉴于营造一个温室内物种生长的最适生态环境,提出以最佳生态位为标准的跟踪反馈控制,并利用遗传算法实现最佳生态系统的模糊控制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作物对生态环境的整体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土保护层塑膜防渗渠道设计仅从水利学的角度考虑单一水力条件下的可靠性,而忽视了经济上的实用性。该文根据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思想,建立了以输水量大、经济性好为目标,满足多种约束条件的模糊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对土保护层塑膜铺衬防渗渠道的断面结构进行优化,给出了不同淹没度条件下渠道设计参数的模糊优化结果,仿真分析了渠道边坡角、渠底宽、覆土厚度和渠坡高度等设计参数对总体目标的影响规律。该研究结果为提高土保护层塑膜铺衬防渗渠道的综合设计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埋草刀轴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IZT-210型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埋草刀轴的设计更趋合理,充分考虑设计中的模糊因素,将可靠性与模糊优化设计方法相结合,以刀轴质量最轻和可靠度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刀轴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通过编写MATLAB程序,获得了埋草刀轴的模糊优化设计结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刀轴横截面积减小了33.3%.试验证明,刀轴的寿命提高了38.5%,可靠度提高了0.8%;埋草刀的磨损量减小了40%.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遗传算法的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解决大田牵引式液肥施肥机的变量施肥作业精度不高、施肥流量不均匀以及肥料浪费问题,该研究针对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系统,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对电动比例阀的控制过程进行优化。首先对牵引式液肥变量施肥机的控制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的负反馈控制模型。根据控制系统要求,将模糊控制规则进行染色体编码,通过选择、交叉、变异等遗传算子对模糊控制规则进行仿真寻优,得到最优模糊控制规则表。依据得到的最优模糊控制规则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设置,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的响应时间为4.86 s,小于传统PID控制的8.4 s和模糊PID控制的7.32 s。搭建试验平台进行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的稳定性试验和变量控制试验,得到传统PID、模糊PID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在系统稳定运行时流量控制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19%、3.40%、1.14%,响应时间分别为5.19、4.12、3.21 s,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较传统PID的相对误差减少了4.05个百分点,响应时间减少了1.98 s;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较模糊PID的相对误差减少了2.26个百分点,响应时间减少了0.91 s。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对液肥流量的控制效果优于传统PID和模糊PID,本文控制方法为变量施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震后山地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雨水利用效益的定量识别和综合评价是一项前沿性研究工作,其结果可作为雨水利用工程的决策依据。系统分析了城市雨水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应用多层次半结构模糊决策法对雨水集蓄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大连市瓦房店工业区雨水利用工程为例,对提出的3个雨水利用方案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和方案优选。结果表明,多层次半结构模糊决策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益评价中。在雨水中水利用时,充分利用增渗设施和适当增加蓄水池容积可以提高雨水利用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株间锄草刀定位精度、降低机器视觉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该文提出里程信息融合机器视觉的方法对锄刀定位数据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定位数据校正和视觉滞后补偿的原理,设计了模糊逻辑校正器,通过模糊规则将模糊校正系统简化为单输入单输出形式,采用Mamdani模糊推理方法获得视觉数据可信度决策表,将可信度作为加权值生成校正锄刀定位数据,并提出采用实时里程信息作为视觉滞后补偿量的方法,给出补偿公式。田间刀苗距优化静态试验表明,视觉刀苗距误差为9.88 mm,优化后刀苗距误差为6.06 mm;动态试验表明,视觉数据出错率为4.8%~6.6%,刀苗距变化曲线显示,优化方法可有效过滤视觉坏点或不稳定的数据点,将视觉滞后纳入衡量标准,不同车速下动态优化后刀苗距平均误差为5.30~7.08 mm,较优化前降低了25%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锄草刀定位数据优化方法可有效提高机器视觉静态和动态获取刀苗距的精度。该研究为提高株间锄草技术的锄刀定位精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土地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因子构成的非常复杂的物质系统,其内部分异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如适宜与不适宜、一等宜农地与二等宜农地)也具有相对性、模糊性,目前还没有绝对统一的定量评价指标,且当土地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土地评价的精确性就相对减小。神府东胜矿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的综合过渡地带,矿区内黄土丘陵地貌和风沙地貌交错分布,风蚀、水蚀交替进行,土壤、植被区系成分复杂,这就决定了矿区土地系统的复杂性。因此,矿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只有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及模糊多层次综合评判法,才能科学准确地判定各地类的质量特征,评价其适宜性和适宜等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PSO的模糊PID高枝修剪机械臂末端抑振算法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设计的高枝修剪机械臂定位过程易产生振动,难以快速、准确地将待修树枝对入锯切口的问题,分析大臂展、高负载自重比臂架系统的柔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末端修枝锯的抑振控制方法,实现末端修枝锯的快速精准定位。首先介绍了高枝修剪机械臂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臂架系统的柔性特征对末端修枝锯定位产生的影响;其次通过结构关系推导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机械臂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并设计基于改进粒子群离线优化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实现了对末端修枝锯的主动抑振控制;最后分别在Simulink环境中和样机系统上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综合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末端修枝锯的主动抑振,定位过程中修枝锯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稳态,超调量不足开环状态下的50%,震荡调整时间小于1 s,经1 s后振幅衰减至峰值的5%以下,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末端抑振效果,改善了修枝锯的定位性能,提高了高枝修剪机械臂的作业效率。相关研究可为其他具有一定相似柔性特征的机械提供末端抑振和精准定位的控制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潮白河上游土地利用优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发展息息相关,以潮白河上游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服务总价值为目标,以约束函数和转化规则为条件,利用灰参数线性规划理论和CLUE-S模型对该区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格局配置。结果表明:优化配置后的林地面积和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较2008年均有显著增加,且后者增加幅度大于前者,说明森林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提高,林地结构得到改善;随着草地和未利用地向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转化,生态服务总价值有所增加,重点表现在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两方面价值上。该区域近年来经济利益驱动的发展模式给首都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土地退化和环境破坏须通过资源优化得以控制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