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阳市太子河区某肉鸡饲养户饲养1200只肉鸡,47日龄时发现病鸡趾部肿大跛行,发病139只,死亡78只,死亡率达6.5%。  相似文献   

2.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感染25日龄以内的雏鹅,25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多在7~10天左右发病,数日内波及全群。致死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寿光市肉鸭年生产量达2000万只以上。随着饲养量的增多,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逐年增多。据最近对85户养鸭户调查结果,养殖户鸭群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达到90%以上,发病日龄在20日龄左右,病死率在5%~20%不等,已成为降低养鸭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出生1星期内的仔猪,以3日龄内的仔猪常发。只要有1头发病,1-2天内几乎全窝仔猪都会发病,同窝仔猪发病率常在9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接近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5.
鹅传染性浆膜炎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多发于10-45日龄鹅等特点,常易与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等相混淆,甚至与禽流感相混淆。如不及时治疗,发病鹅死亡率达80%,20日龄以后的鹅只每日发病率5%~10%,死亡率75%以上。即便转好,多表现为关节肿大、生长停滞。据观察,至90日龄时,与未发病鹅相比,个体体重差异在1kg以上。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痢也叫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或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所引起的新生仔猪的一种肠道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剧烈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稀便,急性死亡。本病在世界各养猪地区均有发生。在炎夏和寒冬常发,春秋发病较少。l-3日龄初生仔猪多发,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发病率为90%以上,致死率很高,窝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某鸡场有大中小鸡共6500多只.鸡只均按常规做过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法氏囊等的免疫。中鸡2500只在52日龄时发病,疾病很快传播到全群,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鸡占发病总数的20%左右。病鸡张口呼吸,气管有哕音,眶下窦肿胀,拉黄色稀粪,死亡鸡多消瘦。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和症状   种鹧鸪共 200只,分别在 2月龄、 8月龄用 NDⅡ系苗饮水免疫,饲养密度为 10只 /m3,该群 12月龄时发病约 100只,死亡 13只。肉用鹧鸪 800只,饲养密度为 45只 /m3,有害气体如氨气等严重;该群自 25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率约为 10%,至 40日龄发病 90%以上,死亡 85只。   发病鹧鸪精神沉郁,蹲伏于一隅,食欲减退,随着病程延长,因鼻腔浆液性鼻汁而出现张口呼吸、呼吸困难并伴有罗音和甩头。随后一侧或两侧面部、眼睑和鼻窦肿胀,结膜发炎,眼睑粘着,在双侧眼睛下部形成粘液性肿胀,严重的整个头部肿大;病程长…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痢也叫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或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所引起的新生仔猪的一种肠道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剧烈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稀便,急性死亡.本病在世界各养猪地区均有发生.在炎夏和寒冬常发,春秋发病较少.1~3日龄初生仔猪多发,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发病率为90%以上,致死率很高,窝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鹅的非肠道传染性疾病的总称、鹅大肠杆菌随着鹅日龄的不同可出现多种病型,主要有败血症型、浆膜炎型、肉芽肿型、气囊破裂型、蛋子瘟型、小鹅肿头型等。其中鹅的蛋子瘟型能导致大批种鹅发病和死亡,发病率最高达35%以上,致死率高达70%左右,而且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还可以穿过鹅蛋蛋壳引起鹅胚感染,造成死胎增多、孵出率下降和弱雏鹅增加。雏鹅及仔鹅发病率增高,鹅群一旦发病,则不易根除,其发病率达45%~90%,死亡率可达10%-47%。  相似文献   

11.
(一)症状 雏鹅患病为2~30日龄,以5~20日龄发病最多,病死率达75%~100%;1个月以上极少发病。……  相似文献   

12.
我场购进雏鸡16000只,到42日龄存栏15373只。该鸡群于50日龄时发病,4天内共发病360只,死亡75只,根据临诊症状,初步诊断为传染性鼻炎,并经治疗取得成效。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一、临诊症状与剖检病变最初夜间可听到病鸡甩鼻和“咕噜”声,鼻道流出水样液体,尔后眼睑肿胀,鼻道和眼眶有浆液性到粘液性分泌物,眼结膜潮红肿胀,多数病鸡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呆立,伸颈张口呼吸。剖检见眶下窦及下颌部皮下有大量浆液。二、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区孙娄镇王某饲养的1000只罗曼商品代蛋鸡于60日龄出现以脸部、下颌与头部肿胀,并伴有部分鸡喘鸣和眼内有泡沫性分泌物为特征的疾病。通过综合诊断,确诊为肿头综合症与败血霉形体病混合感染。 一、临诊症状 病初见眼睑周围肿胀,继而脸部、下颌部肿胀变硬,最后发展到头部皮下组织也出现肿胀,并逐步蔓延。在头部肿胀的鸡中约有70%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IB)是对养鸡业危害较大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淮北地区该病主要在首免前后鸡群中发生与流行。养鸡户中20-60%有发病,死亡率约35%,有的高达90%。1港北地区肉鸡法日羹庆流行的特点1.1发病日龄提前前几年IBD的发生主要见于27-40日龄鸡,27日龄以下发病的很少(<5%),15日龄以下发病更为少见。但根据我们一年来临床检查情况(共统计34户,50批次),14-27日龄发病的18批,占36%;27—40日龄发病的有23批占46%;14日龄以下发病的7批,占14%;最早的发病的日龄提前到3日龄,40日龄以上发病的只有2批占4/。由此可…  相似文献   

15.
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2月17日在江苏连云港市某农场饲养的18日龄雏鹅群和2001年3月18日江苏省溧阳某专业户饲养的10~15日龄雏鹅群,第一次发现此病。从这二个发病雏鹅群发病情况调查,此病多数发生在一月龄以内雏鹅,发病率可高达70%以上,死亡率达60%,用各种抗菌素、磺胺药和抗小鹅瘟血清均无治疗和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葡萄球菌引起猪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引起猪的渗出性皮炎,此病以仔猪全身性油脂样皮炎、渗出物棕黄色似香油等为特征,故又称仔猪渗出性皮炎。此外,仔猪感染后还可能出现败血性多发性关节炎,主要由皮肤损伤感染葡萄球菌而发病。该病以35日龄内的仔猪易感染,接触性传染,夏、秋季多发。发病率在10%~90%,病死率在5%~90%,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达90%以上,严重影响着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 养鸡户李某的2000余只190日龄海兰褐蛋鸡采用笼养,鸡群于2009年10月下旬发病,2星期内发病达95%以上,产蛋率由70%下降到46%。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5日龄以内的雏鹅,25日龄以上很少发病,该病最早发病在雏鹅4~5日龄开始,多在7~10d发病,数日内波及全群,致死率高达90%[1].早在1956年,我国学者方定一教授首先发现了该病,认为其病原是鹅细小病毒,并将该病命名为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  相似文献   

19.
仔猪黄痢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发生于出生一周内的仔猪,以3日龄内的仔猪常发。只要有一头发病,1、2d内几乎全窝仔猪都会发病,同窝仔猪发病率常在9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接近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带菌母猪是本病发生的主要传染源,病原性大肠杆菌由带菌母猪排出,污染圈舍和用具,仔猪经消化道感染。下痢仔猪粪便中有大量病原菌。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无论是初产母猪或者是经产母猪所产仔猪都可发病。  相似文献   

20.
1鹅副粘病毒病的危害。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四川白鹅、皖西白鹅、太湖鹅、狮头鹅、扬州鹅、朗德鹅以及其它品种的鹅均易感染本病。各种日龄的鹅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鹅群日龄有一定关系,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对300余群不同日龄的鹅群的调查统计。其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左右;死亡率为30%~100%,平均40%左右。发病日龄最小为3日龄,最大为300日龄以上,两周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其危害程度已超过小鹅瘟,因为小鹅瘟仅发生于1月龄内的雏鹅。患病鹅群内饲养的鸡在鹅群发病后2~3d也会感染发病,鸡的死亡率达80%以上,其症状及病变与鹅基本一致,而同群鸭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