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6月,“非典”刚刚得到控制不久,我作为浙江省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被下派到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呆就是整整七个年头。 枫树岭虽然离省会杭州不过两百多公里,但由于新安江水库的分隔,交通不太方便,当时镇上农民人均年收入才3380元。为了尽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我一到枫树岭,就走村串户,上山下田,了解情况,重点就中药材产业开展调研。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凤城市红旗镇人眼睛向内奔富路,利用资源求发展,靠种甜瓜使全镇农民走上致富路. 在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柞蚕和烟草是红旗镇的"三大王牌”.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生产有了发展,出现了一批万元户.但大多数农民只解决了温饱,人均收入在1000元上下徘徊.九十年代初,为了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该镇新立村党支部书记夏广玉亲自到东港市合隆镇参观考察甜瓜生产,并引进新品种试种获得成功,取得每亩经济效益1.3万元的好成绩.镇党委、政府抓住种瓜致富典型广泛宣传,大力推广种植甜瓜技术,在全镇迅速掀起了种植甜瓜的热潮.1996年,全镇甜瓜种植面积只有80亩,1997年发展到2000亩,1998年全镇甜瓜种植面积增加到5200亩,创收入2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仅此一项为全镇创税收30多万元.人均甜瓜收入150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60%.人均收入由2260元增加到2660元.1999年,全镇甜瓜种植面积猛增到10000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20%.甜瓜种植户也由1996年的几十户发展到1999年的3700多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66%.红旗人靠种植甜瓜致富,日子越过越甜,红旗镇也因此被誉为"辽东甜瓜第一镇”.  相似文献   

3.
繁峙县立足县情,围绕农民增收总目标,重点在“花、白、绿”三色上做文章,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养殖,粉丝、淀粉加工以及以中药材、小杂粮为主的绿色产品加工,让农民鼓起钱袋子。截至目前,该县奶牛养殖达到1167头,肉牛达5万多头,粉丝(淀粉)产值达5000多万元;小杂粮种植达13万亩,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达5.7万亩。2006年,该县农民年人均收入达1989元,今年预计可达2148元。  相似文献   

4.
最近有读者来电咨询中药材的市场行情、生产前景以及销售等方面问题,现予以解答。江苏省赣榆县门河镇近年来与连云港康缘药业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加农户模式,发展万亩中药材种植产业。该镇还与南农大专家结成"百名教授科技兴百村工程"挂钩联系单位,全镇的1万亩中药材不仅有了资金和销售保障,也有了技术支撑。据悉,当地农户种植中药材每亩年收益都在3000元以上,全镇因此年人均增收400多元。据专家介绍,近10年来,中药材市场整体价格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幅度在10%之间。造成这个趋势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外出,中药材生产短期内难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嵊州市金庭镇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56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68万元,村均10.2万元,人均130.8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4208元,为提前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目标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1.三条途径 (1)综合开发荒山缓坡山地租赁承包款是山区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全镇可利用的荒山缓坡地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为利用好燕山地区荒山荒坡、退耕还林地的开发使用,充分应用机械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质提升、旱作节水等多项实用技术,促进了承德市中药材产业发展。2011~2015年累计示范推广5.69万hm~2,其中2011年示范推广1 133.33hm~2,2012年示范推广4 600hm~2,2013年示范推广1.17万hm~2,2014年示范推广1.75万hm~2,2015年示范推广2.2万hm~2。单位规模新增纯效益920元,实现总经济效益44 548.06万元。通过近几年的实施,保护了生态环境,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燕山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2014年初,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林口镇喜讯传来:进入全省百强乡镇排行榜!按照“立足资源谋项目,招商引资上企业,狠抓产业促增收,完善责任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林口镇经济呈现出快速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镇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274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648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8.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1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8亿元。完成招商引资2.17亿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县轵城镇党委、政府利用当地奶业发展的区位.饲草、市场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奶牛饲养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年,全镇奶牛存栏由2004年的140头增加到1000余头,奶牛养殖纯收入山70万元增加到450万元.奶牛户人均收入6928元。  相似文献   

9.
1中药材续断规范化种植情况 近几年来,云南省永胜县充分发挥当地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至2011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8122亩,当年实现种植产值9080万元,工业产值1.7亿元,总产值达2.61亿元,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永胜县山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0.
安丘市农业银行雹泉办事处在信贷工作中,发挥山区优势,尽力组织安排生产资金,认真做好“帮规划、帮资金、帮管理、传信息”的“三帮一传”工作,促进了山区经济和农行业务的发展。199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160元。近两年来,雹泉镇农行办事处发放贷款500多万元,积极支持镇村经济发展,先后建成了苍方早生桃基地3500亩,优质苹  相似文献   

11.
景宁县地处浙闽交界山区,境内山多田少,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明显,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地理和气候条件均十分有利发展中药材生产。近年来,通过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县的中药材生产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中药材0.25万余km2,药材总收入已超过1000余万元,并建起了万亩连片中药材基地1个,千亩连片基地2个,百亩连片基地38个,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中药材生产、加工及流通的专业户和重点户。为了进一步抓好中药材生产,促进效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笔者对本县中药材生产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其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自2001年以来,坚持把发展双孢菇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双孢菇兴镇“战略,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双孢菇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2003年,全镇双孢菇种植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双孢菇总收入达4400万元,除去投入成本,双孢菇纯收入可达2300万元,仅双孢菇生产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400元.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马集镇视察双孢菇生产,并给予高度评价.马集镇也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镇、全省食用菌十大基地镇.……  相似文献   

13.
<正>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5万亩逐步扩大到现在的10.05万亩,中药材总产量达2081.5万公斤,实现总产值8.53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得收益达158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他带领周边的种植户共同将莲雾产业做大做强,协会会员已经由成立之初的261户发展到316户,会员也从元马镇辐射到了老城、黄瓜园、物茂等乡镇,种植面积也由160亩发展到了300多亩,每年为会员农户增收200多万元,每亩为农户增收2万元,莲雾成为当地"响当当"致富奔小康的龙头产业和科技示范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方争游 《新农村》2003,(10):7-7
有“衢州金针菇乡”之称的开花县封家镇名不虚传。全镇共种植金针菇1831万袋,产值3662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76.59%。2002年,仅金针菇一项该镇农民就增收216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8.3%。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封家镇农民的“黄金产业”。  相似文献   

16.
袁吉生是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宏江村一名普通农民,全家5口人,有耕地1350多亩。自1999年走多业并举致富路以来,家庭收入有了进一步提高。2002年养猪收入20万元,酒坊收入5万元,油坊收入6万元,种植业收入10多万元,总收入达到了41万元,人均收入8.2万元。前些年,袁吉生开垦了大量荒  相似文献   

17.
舒洪镇仁岸村位于缙云县南面,离县城新区、火车站约8公里,有坦五公路、兰舒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300多户,800多人口,耕地284亩,林地有4904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528元。从1989年开始种植东魁杨梅以来,杨梅产业逐步得到发展,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多亩,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冬季至2011年春季,白河县宋家镇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广泛宣传、精心准备和多元扶持,抓住中药材市扬回暖的机遇,融资500多万元,在双喜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以白术、天麻、三七、黄连、金银花为主要品种的中药材1000亩。被安康市政府挂牌命名为“安康市中药材种植千亩示范园”,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南充市嘉陵区土门乡有位青年农民,将自己的积蓄拿出20多万元,一户一户地交给农民手中,/似合同承诺"风险不还"的方式,巴心巴肠地帮助农民调整效益低下的种植结构.3年时间,已经帮助850多户农家从种植中药材中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20.
正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按照"一区五园"进行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中药材、蓝莓、油茶、特色蔬菜、杂稻制种5大产业,助力扶贫攻坚。黔东南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带动园区贫困人口脱贫作为一项重要考核任务,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农民脱贫。在油茶核心区采取"科研院所+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带动农户4.26万户15.78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