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研究了300 mg/L多效唑处理后四季花龙眼冬梢结果母枝顶芽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300 mg/L多效唑处理和对照顶花芽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在花序抽穗期含量升高;玉米素(ZRs)含量一直保持快速增加;300 mg/L多效唑处理脱落酸(ABA)含量呈波浪式升高;300 mg/L多效唑处理顶花芽IAA含量一直明显低于对照,ZRs及ABA含量基本上均高于对照.结果母枝顶芽中ZRs/GA3、ABA/GA3、ZRs/IAA及ABA/IAA值升高有利于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2.
刺梨花芽分化期芽中内源激素和碳、氮营养的含量动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对贵农5号刺梨花芽分化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期刺梨花芽和叶芽中内源激素的赤霉素(GA1+3)、玉米素核苷(ZRs)、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梨的花芽分化期需要有高水平的ZRs、碳水化合物及低水平的GA1+3、IAA、ABA和较低水平的氮素营养。在整个花芽分化期,花芽的ZRs/GA1+3、ZRs/IAA、ABA/IAA、ABA/GA1+3及碳/氮比值比叶芽的高;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高于叶芽,而形态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低于叶芽。在刺梨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花芽和叶芽中的GA1+3、ZRs、IAA、ABA、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不一。  相似文献   

3.
氯酸钾诱导龙眼成花与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清西  李松刚 《园艺学报》2004,31(4):451-455
 用氯酸钾(KCIO )诱导成年龙眼树在4~8月进行花芽分化,开花,并测定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KCIO 诱导处理的植株能在60 d左右开花,添加植物细胞分裂素(CTK)比单独使用KCIO 的促进成花效果更明显;在成花诱导后,成花母枝叶片中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s)含量在成花诱导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进入形态建成后逐渐降低,对照树ABA和ZRs含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提出ZRs/GA 的比值为l可作为龙眼花芽生理分化的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4.
重回缩修剪对龙眼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交叉封行的大乌圆龙眼树(8年生)进行重回缩修剪,重剪后用167mg/LPP333溶液调节树体生长,冬季喷施450mg/L乙烯利控梢促花,研究其对龙眼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重回缩修剪后,大乌圆龙眼叶片的乙烯、IAA含量下降,GA3、ZT含量增加,而对ABA含量影响不大;重回缩修剪后施PP333,叶片乙烯、IAA和ABA含量增加,GA3、ZT含量下降。在龙眼花芽生理分化期,重回缩修剪树叶片内源激素处于较高GA3、较低ZT水平,据此认为这是导致龙眼重回缩修剪树难以花芽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花芽分化过程中黄花美冠兰假鳞茎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s)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假鳞茎内IAA和ABA的含量明显高于GA和ZRs的含量,花芽分化过程中,假鳞茎内IAA和GA的含量下降,ABA和ZRs的含量上升,ZRs/IAA、ZRs/GA、ABA/IAA、ABA/GA的比值均呈上升趋势,ABA/IAA、ABA/GA的比值升幅高于ZRs/IAA、ZRs/GA的比值.  相似文献   

6.
燕子掌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和探讨内源激素对燕子掌(Crassula agenten Thumb.)花芽分化和萌发中的作用,对花芽分化期至萌发期内源激素ZRs(玉米素核苷)、IAA(吲哚乙酸)、iPA(异戊烯基腺苷)、ABA(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子掌花芽分化时期叶内的激素含量降低,芽内激素含量升高,其中相对高的ZRs和ZRs/ABA及iPA和iPA/ABA有利于分化,相对低的IAA和IAA/ABA也利于分化,其中ZRs和ZRs/ABA作用最大.燕子掌花芽萌发期也有较高的CTK、CTK/ABA比值和相对低的IAA、IAA/ABA比值,高而稳定的ABA含量可能是燕子掌生长缓慢而抗性强的内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西洋杜鹃花期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月燕  李波  朱平  胡华勇 《园艺学报》2011,38(8):1565-1571
 以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多效唑(PP333)和比久(B9)进行整株喷洒处理,观察其花芽形态变化,测定花芽内玉米素(ZT)、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表明:外源GA3对花期有显著的提前作用;PP333和B9对花期有明显的延迟作用,且B9处理后开花整齐。外源GA3处理使内源GA3含量提高,而IAA与ABA含量减少,ZT含量先上升后下降;B9和PP333处理均能使内源GA3、ZT和IAA含量下降,而使ABA含量升高。花芽形态分化期内源激素ZT和GA3含量较高而ABA含量较低时对成花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氯酸钾对龙眼成花诱导期叶片和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熟龙眼品种‘凤梨穗’施用氯酸钾(KClO3)配合环割和拉枝措施,诱导其反季节成花,研究龙眼花芽诱导期叶片和顶芽间激素动态变化以及与成花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KClO3提高了叶片中生长素(IAA)含量,降低了顶芽内含量,而KClO3 + 拉枝处理的植株顶芽内IAA含量处于最低水平,且成花率最高,说明顶芽内低含量的IAA有利于成花;KClO3配合环割和拉枝处理分别降低了顶芽内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相对含量,与IAA类似,龙眼的花芽诱导同样需要一个低水平的GA3和ABA的条件;ZT含量变化与以上激素相反,KClO3处理提高了龙眼花芽诱导期顶芽内玉米素(ZT)含量,降低了叶片中其含量,表明顶芽内ZT的增加可能是龙眼反季节成花的主要因素或信号物质,但3种处理的成花率与ZT含量水平并未呈正相关,说明细胞分裂素促进龙眼成花取决于其浓度或水平。  相似文献   

9.
苹果顶芽中内源激素动态与成花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环切处理后的16年生金冠苹果树的顶芽甲醇提取物进行IAA、GA和ABA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发现,5~7月IAA、GA类物质含量下降、ABA上升。环切后10天三种激素含量依次为对照的66%、43%和230%。环切后10~45天三种激素含量保持与对照有稳定的显著性差异(IAA、GA低于对照,ABA高于对照)。因此认为在花芽生理分化过程中,IAA和GA的低含量与ABA的较高含量对成花有促进作用;反之,则抑制成花。环切促进成花的原初过程或诱导因子是内源激素及其平衡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以5 a生Own Choice品种为试材,研究赤霉素对澳洲坚果成花的影响。对用赤霉素处理植株与对照植株的花芽分化物候期进行了比较,并对花芽分化期间细根、枝条、叶片中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促进植株营养生长,抑制成花,花序伸长时期明显推迟,成花量显著减少,每节花序数量为1.45~1.52,而对照植株每节花序数量为2.55~2.60;澳洲坚果花芽分化期间,枝、叶中内源激素GA3、IAA水平下降,ABA水平上升,枝叶中较高的(ABA+ZT)/(GA3+IAA)比值可能有利于花芽分化;赤霉素处理使枝条、叶片中内源GA3、IAA含量增加,ABA含量减少,(ABA+ZT)/(GA3+IAA)的比值降低,但对根的激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枣花分化发育过程及其内源激素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枣花形成及调控机制,以鲜食枣品种‘七月鲜’为试材,观察花芽分化发育过程,并对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枣花形成包括花芽分化和花发育两个阶段,单花分化需11 d,分6个时期(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花发育历经7个阶段(花蕾期、蕾裂期、萼片平展期、花瓣平展期、雄蕊平展期、花丝萎蔫期和子房膨大期)。枣吊发育过程中IAA含量显著降低,枣花中IAA则表现为蕾裂期极显著上升,子房膨大期又极显著下降;ABA含量在枣吊长5 cm时极显著升高后缓慢下降,在枣花中的变化与IAA相似,在雄蕊平展期极显著降低;GA3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枣吊长5 cm时显著增加,而后缓慢降低,在枣花中则是蕾裂期极显著降低后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以上结果显示,在枣花形成过程中,花芽孕育期需要较低水平的IAA和较高水平的ABA和GA3,需要较低的IAA/GA3及较高的ABA/GA3和ABA/IAA;开花期则需要高水平的IAA、ABA、ABA/GA3和IAA/GA3,对GA3和ABA/IAA的需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采取促进成花(控水或留叶)和抑制成花(浇水或去叶)对比方法研究了柑桔成花的机理,发现在生理分化期,控水导致的梢尖低GA和浇水导致的高GA成鲜明对比,但留叶与去叶之间的GA状况无明显差异。凡促进成花的因子均引起ABA积累、CTK增多、IAA降低,从而导致高ABA/GA、ABA/IAA、CTK/GA、CTK/IAA比值。激素平衡比单项激素水平更重要;高ABA/GA、高ABA/IAA缓和生长为成花准备了前提,而高CTK/GA主要在从生理分化转入形态分化时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粤引无核荔’ (Litchi chinensis Sonn. ‘YueyinWuheli’) 正常果和退化果果皮的内源激素进行测定, 同时比较正常果和退化果结果母枝叶片中的碳水化合物。结果表明, 在谢花后56 d和66 d, 正常果果皮中的IAA /ABA、GA1 + 3 /ABA、iPAs/ABA值均高于退化果; 在谢花后56 d, 正常果结果母枝叶片的淀粉含量高于退化果; 在谢花后66 d, 正常果结果母枝的蔗糖含量高于退化果。认为退化果中IAA、GA和细胞分裂素与ABA的比值处于相对低的水平, 以及退化果结果母枝叶片碳水化合物水平相对较低可能是退化果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小孢子脱分化易诱导型(DD)和脱分化不易诱导型(ND)两种类型的7个茄子品(株)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茄子花药内源激素的差异以及低温(4 ℃/2 d)、变温处理(4 ℃/2 d+36 ℃/6 d)对花药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自然生长状态下(CK),DD型材料小孢子单核靠边期花药内源IAA、GA3和ABA含量显著高于ND型,ZR含量显著低于ND型。经低温处理后,D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含量较高,维持在CK相同水平|而N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GA3、ABA含量均显著上升,达到DD型CK水平。经变温处理后,D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含量仍基本维持在CK相同水平|GA3、ABA含量则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而ND型材料内源IAA、GA3含量显著上升,ABA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针对部分梨园中‘玉露香梨’出现的僵芽现象,以河北魏县发生僵芽的‘玉露香梨’短枝顶芽为试验材料,以与该梨园相邻的,以及山西太谷地区的正常梨园中的‘玉露香梨’短枝顶芽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法、间接酶联免疫测定法、蒽酮比色法和凯氏定氮法,分析僵芽的发生时间和短枝顶芽在花芽形态分化期间的内源激素、碳氮营养含量变化及其与僵芽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僵芽发生始于7月上中旬花萼分化期;僵芽内IAA含量在7月初—7月中上旬显著高于正常芽,ABA含量在6月中旬—8月上中旬显著低于正常芽,GA3含量在整个花芽形态分化期内显著高于正常芽,ZR含量在6月初显著高于正常芽,ZR/GA3、ABA/GA3、ABA/ZR显著低于正常芽;僵芽梨园(魏县)新梢年生长量极显著大于正常梨园,生长天数长于正常梨园,其芽内可溶性糖、淀粉等营养物质和碳氮比显著低于正常梨园。僵芽梨园(魏县)枝条旺长,芽内高含量的IAA和GA3,低含量的ABA和碳水化合物,阻断了花芽正常分化,导致僵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以结球甘蓝早熟品种8398和中熟品种京丰1号为试材,分别在植株长至7片和9片真叶时进行绿体春化处理18和21d,再进行37℃高温春化逆转12h,研究结球甘蓝高温春化逆转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春化逆转过程中,结球甘蓝植株体内GA3含量变化不大,IAA含量呈上升趋势,ABA含量呈下降趋势。与低温春化的对照相比,在高温春化逆转结束时,GA3和ABA含量显著降低,而IAA含量显著升高。低水平的GA3和ABA含量和高水平的IAA含量有利于春化逆转完成。  相似文献   

17.
燕子掌开花前后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燕子掌叶片内源激素ZRs(玉米素核苷)、IAA(吲哚乙酸)、iPA(异戊烯基腺苷)、ABA(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对低浓度的IAA、ABA,相对高浓度的iPA,ZRs和高浓度的CTK/ABA利于花的诱导,其中CTK/ABA起关键性作用;相对高浓度的IAA、ZRs、ABA和高浓度的CTK/IAA利于花茅的分化,其中CTK/IAA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内源激素与甜樱桃营养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甜樱桃-红灯进行喷施PP333和拿枝处理后测定叶片的GA3、IAA、CTK、ZT和ABA等内源激素含量,以期探讨内源激素与甜樱桃营养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喷施PP333后甜樱桃营养生长得到控制,GA3和ZT显降低,生长激素与抑制激素的平衡-GA3/ABA、ZT/ABA、(GA3+ZT)/ABA、(CTK+ZT)/ABA、(GA3+IAA+ZT+CTK)/ABA也显低于对照;拿枝后新梢生长量极显减小,IAA和CTK极显降低,(GA3+ZT)/ABA显低于对照,(GA3+IAA)/ABA、(GAA+IAA+CTK+ZT)/ABA也低于对照达极显水平。  相似文献   

19.
萝卜雄性不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了萝卜雄性不育株及可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揭示萝卜雄性不育发生与其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花蕾的发育过程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IAA、ABA、GA3、ZR以及JA含量变化均差异明显,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不育株内源IAA含量上升32.09%,ABA含量下降75.45%,JA含量下降了11.20%,其余2种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很小.IAA/ABA、IAA/ZR、IAA/GA3和GA3/ABA在二者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比值大小差异很大,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IAA/ABA、IAA/ZR和GA3/ABA平衡失调.表明内源激素可能与萝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遮荫对野生大百合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媛  杨文钰 《北方园艺》2007,(8):123-125
试验研究了在花茎抽生期对野生大百合遮荫后,其在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遮荫条件下的大百合叶片的IAA,GA3和AB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IAA与GA3在花茎抽生期含量最高,其后呈下降趋势,而ABA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较高比值的ABA/GA23与ABA/IAA,均有利于成花;遮荫程度越高IAA含量越高,ABA含量越低,其开花率也越高,花期越长,对照则因不能正常生长,激素的变化趋势与处理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