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论广西糖业实现“九五”目标的措施与对策梁敬秋(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公司,广西530022)最近几年来,广西的蔗糖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产糖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连续五年榨季产糖量排居全国的首位。广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糖业基地,中央对广西的糖...  相似文献   

2.
赴澳大利亚糖业生产考察报告罗左青,周望月经广西区人民政府同意,由区糖业公司组织“广西赴澳大利亚糖业考察团”于1995年10月20日至11月3日对澳大利亚糖业进行了两周的学习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考察的概况这次考察我们参观了澳大利亚的摩腾(M...  相似文献   

3.
桂北甘蔗栽培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北甘蔗栽培制度比较陈社保(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糖业办公室,广西542500)桂北是个古老而又新兴的糖业生产区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其产量多品味好的黄片糖曾誉满港澳,畅销东南亚;七、八十年代又以推广早熟高糖的甘蔗品种在广西糖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研究、...  相似文献   

4.
广西甘蔗糖业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广西甘蔗糖业创新平台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建议广西甘蔗糖业创新平台采用虚拟组织运行模式,并构建了甘蔗糖业创新平台运行管理体系框架,提出了包括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资金保障等平台运行保障机制,并根据系统性、可比性和可行性等原则选取了平台绩效评估指标,提出平台绩效评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广西甘蔗糖业创新平台建设和确保平台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广西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和东糖凤凰有限公司,了解甘蔗良种繁育、种植收成、糖产业发展等情况,并作出了重要指示,为广西糖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糖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糖业发展的指示,持续推动广西糖业集团高质量发展,以“桂字号”的致富“蜜”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相似文献   

6.
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组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介绍了创新平台的概念,并根据广西的现有资源、科技发展情况和对产业创新平台的要求,提出了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模型的总体结构框架,指出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构建拟由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创新服务平台等3个子平台构成,并详细介绍了这3个子平台构建的具体内容,旨在为实施建设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食糖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糖业是亟待转型的传统型产业。广西是国家最大的甘蔗糖业产业基地。基于广西甘蔗糖业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分析,提出了培育新型蔗糖经营体系、产业链补链和强链策略、价值链延伸和开拓策略、"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双高化+融合化"策略、打造生态循环糖业体系策略等广西甘蔗糖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1982/83、1985/86和1991/92年榨季我国甘蔗糖产量分别突破300万t、400万t和600万t大关,是80年代以来甘蔗糖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而甘蔗糖生产每三至四年出现一次严重滑坡则表明了甘蔗糖业发展的不稳定性。近年来广西、云南的甘蔗糖业发展速度最引人注目,而广东、海南和福建沿海产区的甘蔗糖业则逐渐退缩。1992/93年榨季以来,广西的产糖量跃居全国第一,取代了广东第一产糖大省的地位。1995/96,广西、广东、云南的产糖量已分别达全国甘蔗糖产量的46.89%、22.48%和16.96%,为全国最主要的甘蔗糖生产省(区)。  相似文献   

9.
正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业基地,糖业经济已成为广西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然而,糖厂在生产蔗糖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酒精发酵液,对环境造成污染,制约了糖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让我们来看看甘蔗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  相似文献   

10.
食糖是我国重要农产品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国际原糖价格长期保持低位,而国内食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制糖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广西是全国最重要的食糖生产基地,为进一步降低广西糖业生产成本,稳步提高产出效益,增强综合竞争力,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些关于广西糖业降本增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广西农垦糖业多项产业新项目渐次开花,令人艳羡,为"十二五"开局之年赢得了开门红,更是多箭齐发抢占了糖业制高点。率先发力,重力出击抢占先机"十一五"以来,广西食糖产量已经占到全国总量的2/3,成为仅次于巴西的世界第二大产糖区。而在刚刚结束2010/2011年榨季中,广西农垦产机制糖61.76万吨,产糖量排在全国第三位。显而易见,广西农垦糖业在广西、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排得上号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广西糖业集团大新制糖公司地处素有“中国糖都”之称的崇左市,2022年营业收入6.24亿元,利润总额7680.98万元,实现连续4年增长;2022年公司纳税3528.30万元,与2018年的1543万元相比将近翻了一番;职工年均收入大幅提升,比2018年优化重组前提高了6.4万元……大新制糖公司为何能够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时间回溯到2018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广西农垦集团牵头组建了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糖集团”)。  相似文献   

13.
巴西糖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糖和酒精生产国,其甘蔗生产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高,管理科学、环保,成本低;制糖企业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完全市场化经营管理,效益好。通过对巴西糖业的实地考察,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建议广西的糖业在集约化生产、机械化应用、市场化经营管理、推广无公害生产以及燃料酒精生产等方面借鉴巴西的经验,以促进广西糖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     
<正>广西糖业研发中心揭牌成立近日,广西糖业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庆典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隆重举行,这是广西自治区重点建设的14个千亿元产业23个研发中心之一。区农垦局局长刘刚、广西科技厅副巡视员宋文学共同为研发中心揭牌,区农垦局副局长杨伟林在庆典仪式上致辞。自治  相似文献   

15.
正在崛起的中国甘蔗糖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4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的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得到了参会代表特别是外国专家学者的一致高度赞扬。这次会议有近270位代表参会,其中有58位来自20个主要蔗糖生产国蔗糖生产、管理和科研的专家学者,包括近20位甘蔗糖业方面的世界级权威专家。这是在中国首次举办这样的盛会,会前出版了由中印两国甘蔗糖业专家共同编辑出版代表当今国际甘蔗糖业各领域研究先进水平的论文集。这部宏篇巨著共有770页,144篇论文。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甘蔗生产记录。公元1840年以前,中国在世界蔗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以后由于长期战争和社会不稳而使糖业变得很弱。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蔗糖业重新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中国是世界的第三大产糖国,2003/2004榨季全国总产糖量达到1002万吨,其中甘蔗糖占总产糖量的94%。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甘蔗糖产区,2003/2004榨季产糖量达到588万吨,占全国总产糖量的58.4%,占全国甘蔗糖产量的62.3%。中国已建立起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有效的甘蔗生产技术体系,特别是占全国种植总面积90%的旱地蔗生产技术体系,使甘蔗单产近年来维持在60~70吨/公顷的较高水平。国际甘蔗糖业的权威专家认为,中国已经崛起成为甘蔗糖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超级强国之一。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东门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门南华公司)主打的自砂糖品牌“木棉花”,“开放”20多载,不仅享誉区内外,还成功进入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王老吉等国际、国内著名饮料公司,可谓“香飘万里”。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垦糖业重组三年来,实行产业化经营、集团化管理、企业化运作,已经形成辐射85万亩蔗区、带动14万户农民的大型糖业集团,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实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农民致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坚持走绿色环保、循环经济之路。花园式厂区里道路清洁,绿树成荫,与生态自然和谐。公司产品品质、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辐射带动地方蔗农增产增收:2010年被评为"广西清洁生产企业"和"广西绿色环保企业"、2013年全国糖业质量"产品质量优秀奖"和"连续三年质量名列前茅奖"等。在"美丽广西·清洁农垦"活动中,防城精制糖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组建了"美丽农垦·清洁防糖"活动办公室,专人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同时研究制订了《"美丽农  相似文献   

19.
<正>"喝一口朗姆酒,吃一块蔗牛肉,醉了也不怕,因为有姜糖水醒酒……"在近两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朗姆酒、蔗牛肉、姜红糖等等广西农垦糖业的衍生产品,让"舌尖上的农垦"以独特的味蕾感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甜蜜事业创新绿色发展的成果体现。近年来,广西农垦糖业集团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巩固和加强传统糖业优势的同时,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以甘蔗资源为核心,不断延长产业链,大力发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介绍我国目前糖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糖业发展的因素,并根据对制约我国糖业发展瓶颈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利于我国糖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