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摸清贵州典型汞矿区作物的受污染状况和汞矿污染对作物品质的影响,采用定点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典型汞矿区水稻和玉米作物体内的汞累积特征,以及不同汞浓度下的作物品质差异。结果表明:1)汞矿区水稻籽粒的总汞含量为0.14~0.71mg/kg,甲基汞含量为4.85~16.85μg/kg;玉米籽粒中的总汞含量为0.13~0.17mg/kg,甲基汞含量为2.31~3.67μg/kg:总汞含量均高于国家食品安全中的汞限量卫生标准(总汞≤0.02mg/kg)。2)水稻籽粒中的总汞和甲基汞含量普遍高于玉米。3)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汞矿区,水稻和玉米中的淀粉和粗蛋白与作物中的汞含量普遍呈负相关,其中,务川汞矿区水稻籽粒中的粗蛋白与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r=-0.996和-0.972),淀粉与甲基汞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64);滥木厂汞矿区玉米籽粒中的粗蛋白与甲基汞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7)。结论:贵州省典型汞矿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汞污染,且高浓度的汞含量还影响了作物的物质转化,使水稻和玉米籽粒中的淀粉和粗蛋白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万山稻米汞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冷原子荧光技术(CVAFS)对贵州万山汞矿区主要河流范围内稻米总汞(THg)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从区域层面对稻米THg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万山汞矿区主要流域内稻米THg含量范围为2.838~295.534 ng·g-1,平均含量为50.819 ng·g-1,67.5%的样品已经超出GB2762—2005中所规定的粮食污染物限量标准20 ng·g-1(总汞)。在水平空间分布上,6个检测区域的稻米THg含量均随着与汞矿核心区距离加大而降低,但是不同区域之间的降低变化幅度不尽相同。通过对稻米THg与土壤THg、SiO2、Al2O3、总铁(TFe2O3)、总硫(TS)、总磷(TP)、总氮(TN)、有机质、pH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稻米THg与TS、TN、有机质、pH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与SiO2显著性负相关,但未发现与土壤THg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银鱼(Lindera aggregate (Sims) Kosterm)样品,然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中的砷、汞、硒和镉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5.8%~104.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4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04~0.13 ng/mL,能满足水产品中金属元素的测定要求.银鱼中砷、汞、硒和镉的含量均未超出限量值.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在实际样品的测定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红枫湖鱼体中总汞、甲基汞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种群,不同年龄段鱼体中汞及甲基汞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不同鱼体中总汞含量在3.2~150 ng/g之间,平均为32 ng/g;甲基汞含量范围在0.15~53 ng/g之间,平均值为12 ng/g.这些值低于其他文献中所报道的鱼汞含量,也远低于国家食用标准限值.这可能和红枫湖多为人工饲养鱼,生长速度快,食物链短有关.汞含量在不同鱼种中的分布趋势由大到小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这表明鱼体中汞含量主要和鱼的摄食习惯有关.此外,在所有的优势神群样品中,甲基汞含量和质量存在着显著相关性(r=0.71,p<0.001).  相似文献   

5.
为测定铜仁市矿区周边土壤汞含量,本研究对铜仁市万山300吨汞矿区、万山四坑汞矿区、云场坪汞矿区、路腊村汞矿区周边农田土样进行科学采集,采用浓硫酸、浓硝酸和高锰酸钾水浴加热消解土壤的方法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溶液中总汞含量的技术,对该区域农田土壤的汞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4个矿区0~1 500m范围内,汞含量严重超过国家标准。其中矿山周边500~1 000m范围内的土壤汞含量分别为:85.400 5mg/kg、37.143mg/kg、48.775 7mg/kg、22.293 3mg/kg,也高于国家一级标准自然背景值0.15mg/kg。  相似文献   

6.
高岐 《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62-1662,1666
对韶关地区土壤及其水稻不同部位的汞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分析水稻中重金属汞含量与其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不同部位中汞的含量不尽相同,其根、茎、籽粒及叶中汞含量依次为根>叶>茎>稻壳>米粒,且与土壤中的汞含量有关,水稻中汞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水稻对汞具有一定的富集性.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农业土壤中汞(Hg)的含量相较于全国表现较高.针对贵州农业土壤中汞含量较高这一特点,调查贵州当地产大米中汞富集污染状况及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价,为贵州省的食品风险监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贵州省9个地区的部分市场采集样品,选取的样品为采样地区所出产的当地大米,之后根据GB/T 5009.17-2003中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对大米中的汞含量进行检测.再采用美国环保署的健康风险模型评价法对样品中大米重金属汞元素的含量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集的大米样品中汞含量最大值为0.024 4 mg/kg,超标率为4.85%,未检出为22个.汞健康危害的个人终身风险系数为1.97×10-3,属于一级风险,即轻度风险,不会对人群构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贵州草海沉积物汞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目前草海沉积物汞污染情况, 研究了不同水文季节(枯水期和丰水期)草海沉积物中汞的含量和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草海沉积物总汞(THg)浓度为762.7~1014.7 ng/g, 甲基汞(TMeHg)浓度为0.11~3.9 ng/g; 沉积物总汞高于天然沉积物汞浓度, 表明沉积物已经受到污染. 有机质的降解直接或间接影响总汞的分布; 沉积物甲基汞在丰水期大于枯水期, 有机质含量高的草海沉积物中甲基汞含量却不高, 主要与丰富的水生植物有关.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鱼腥草中痕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鱼腥草中总汞的含量,采用微波消解,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对鱼腥草中总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测定鱼腥草中痕量汞,线性范围0~12 ng/mL(r=0.9998),检出限0.75 ng/g,精密度RSD=1.6%(n=6),回收率109.6%。所测鱼腥草中总汞的含量为24~65 ng/g。原子荧光法测定鱼腥草中汞的含量,方法简单、快速、可靠,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测定总汞含量较低的大米样品,基于"燃烧-催化燃烧-冷原子吸收 "原理,研究了一种快速测定大米中总汞含量的分析方法——直接进样测汞法,并与国标GB/T 5009.17—2014中"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以进样量0.10 g计算,方法检出限为0.02 μg/kg,定量限为0.08 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0%~103.0%,仪器的重复性、重现性及适用性都比较可靠。此方法准确度、重复性均优于国标推荐方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汞分析技术,直接进样测汞法可作为批量筛查样品中污染物的一种快速精准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20.
以引自以色列、日本、台湾农友及国内引进的 8个不同类型的甜瓜品种为材料 ,在二代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进行了品种对比。结果表明 ,以 Galia C- 8和蜜世界综合表现最佳 ,其次为劳郎 ,这 3个品种低温下果实膨大性能优良 ,丰产、优质、抗病 ,可在生产中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