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赣江鱼类早期资源的调查,可为赣江鱼类资源保护以及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5-7月,在赣江丰城段使用圆锥网采集鱼卵和弶网采集仔鱼,对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产卵规模和产卵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11215粒,仔鱼12645尾,隶属于4目、8科、36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24种.估算调查期间通过丰城段卵苗径流量为66.66×10^8粒(尾),其中鱼卵径流量63.84×10^8 粒,鱼苗径流量2.82×10^8 尾;“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为0.11×10^8 粒(尾),其中鱼卵径流量0.07×10^8 粒,鱼苗径流量0.04×10^8 尾.调查期间出现3次产卵高峰,集中在6 月上、中旬.各类群鱼卵数量呈现出不同的时间动态,银鮈(Squalidusargentatus)产卵高峰期主要出现在5月,银鲴(Xenocyprisargentea)、鳊(Parabramispekinensis)、赤眼鳟(Squaliobarbuscurriculus)以及“四大家鱼”则主要出现在6月.研究表明,峡江水利枢纽运行后,邻近峡江水利枢纽的巴邱“四大家鱼”产卵场消失,但其下游的仁和、新干产卵场保存较完整,在离坝较远的大洋洲镇江段新调查到一处“四大家鱼”产卵场.建议开展生态调度及增殖放流活动,以保护赣江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游黄石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年和2016年每年的5—7月,在长江中游黄石江段对四大家鱼早期资源开展了调查,以了解该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及产卵场分布现状。调查期间共采集四大家鱼卵67粒,苗23 948尾,种类以鲢和草鱼为主,分别占四大家鱼卵苗总捕捞数量的77.0%和18.1%。2015年和2016年,估算通过黄石江段的四大家鱼卵径流量分别为0.20×108粒、4.69×108粒,鱼苗径流量分别为19.40×108尾、13.65×108尾。黄石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团风李家洲、鄂州城区、鄂州戴家洲和黄石道士袱4个江段。与历史资料相比,黄石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分布位置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动。建议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并在航道整治等工程建设中注重保护洲滩等生境。  相似文献   

3.
长江是我国四大家鱼的主要产地。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将使长江水域生态系统发生很大的变化。为研究葛洲坝水利枢纽对长江水产资源的影响,国家水产总局组织了沿长江六个省、市的有关单位进行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的调查。在家鱼繁殖期间进行有关家鱼产卵场的变动、鱼苗数量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湘江为我国家鱼三大产卵场之一,也是天然鱼苗繁殖基地。湘江鱼类资源的衰盛不仅关系到湘江本身的鱼产量,也关系到与之相连水域的鱼类资源。为此,我们于1989年上半年对湘江环境现状,湘江产卵场及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其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长江洪湖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状况及生态调度对其繁殖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2016年每年的5—7月,对该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组成比例、资源量及水文指标等状况开展了调查,共采集四大家鱼卵56粒,鱼苗74815尾,其中鲢卵、苗分别占四大家鱼总捕捞数量的69.6%和75.7%。2014—2016年,估算通过洪湖江段的四大家鱼卵径流量分别为1.11×108粒、0.95×108粒和0.94×108粒,鱼苗径流量分别为7.63×108尾、15.36×108尾和27.64×108尾。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四大家鱼苗密度与流量、水温和水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GAM模型显示,四大家鱼苗密度在水温18.1~26.6℃范围内,呈现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并与流量呈显著正线性关系。相比20世纪90年代,洪湖江段四大家鱼资源量有所下降,但产卵场分布位置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动。生态调度对洪湖江段四大家鱼繁殖活动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但效果弱于离坝较近的宜...  相似文献   

6.
西江肇庆段鱼苗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周年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2月对西江肇庆江段的鱼苗进行了周年采集,目前已鉴别的鱼苗达40种(属),隶属于7个目14个科,其优势种类为主要优势种为鲴类(33.9%)、广东鲂(29.1%)、赤眼鳟(11.6%)、鲮(9.1%)、 条(6.1%)、鳊(2.9%)等,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鳙)的比例总共仅4.01%,鱼苗的季节分布上主要集中在4~9月,其它月份鱼苗种类及数量都很少。与历史资料相比,西江鱼苗群落结构已有显著性改变,其中四大家鱼资源已严重衰退,应该加强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的监测与保护,并同时在增殖放流中增加其鱼苗比例。另外,本文也分析了西江中23种常见鱼苗的丰富度与水温、断面流量的相关关系,以期为以生态保护为目的的水文节律人为调节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7.
《水产学报》1981,5(4):361-367
三十年来,淮河流域兴建了大批水库和闸坝,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水文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报道了对变化后淮河青、草、鲢、鳙、鳊、秦鱼类产卵场所进行的调查;对鱼卵、鱼苗的流量和成色,产卵场的分布、规模及变迁情况,产卵场的环境和促使产卵的主要外界条件作了介绍。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淮河径流调节后家鱼产卵场依然存在而且分布广泛,特别是蚌埠闸下形成了新的产卵场,对淮河、洪泽湖及运河以西各个湖泊经济鱼类的资源补充起了一定作用。为了保护资源,本文提出应对蚌埠闸、老铁桥下和信家湾——王咀子三处的产卵场规定禁渔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黄石市渔政处报道,长江黄石段26公里江段被列入国家级“四大家鱼“保护区。该处负责人介绍,长江水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四大家鱼”资源丰富,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长江水系四大家鱼资源日趋衰退,鱼类种群规模不断缩小。同时,随着三峡工程径流调节功能的加强,长江四大家鱼的产卵场水文发生变化,部分产卵场位置下移,鱼卵鱼苗量锐减。  相似文献   

9.
一、发展概况青、草、鲢、鳙等家鱼在池塘中养殖,至今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它们不仅是我国池塘、水库、湖泊养殖的主要对象,也是许多欧美国家进行鱼类移植的优良品种。这些家鱼之所以引起世界水产工作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这四种家鱼生长迅速、适温范围广,食物链短,生产效率高。另一方面由于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人工繁殖生产工艺流程。家鱼人工繁殖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长期来,人们认为四大家鱼在池养条件下,性腺不会发育成熟。所以,养殖所需鱼苗一直依靠长江、西江等河流中的天然鱼苗,这给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带来困难。解放后,1953~195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对我国最大的宜昌家鱼产卵场进行了生态因子的测定。1956~1957年浙江省  相似文献   

10.
“四大家鱼”的产卵、繁殖与水文、水力学条件密切相关。以长江黄石段“四大家鱼”产卵场为例,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数学模型预测分析不同特征流量下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对本江段流态、水位、流速等水文变化的影响,进而研究航道整治工程对“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影响。研究表明,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最枯流量下,3道潜丁坝均在水面2.5m以下,不会对鱼类产生阻隔;潜丁坝区域从洪峰开始上涨到最高时,流速最大变化为-0.038~-0.05m/s,占产卵流速4.2%~15.2%;水位变化3~5mm。工程运行后基本不改变“四大家鱼”适宜产卵流速,基本不会影响“四大家鱼”现有产卵场所需的产卵水文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于2003-2006年每年5-7月对长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现有产漂流性卵鱼类13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鳜(Siniperca chuatsi)、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铜鱼(Coreius heterodon),共8种。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种类减少了10余种,但监测到了多年未见的鳡(Elopichthys bambus)。在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300多km江段分布10余个四大家鱼产卵场,与水库蓄水前相比,产卵场地理分布的范围变化不大。2003-2006年长江中游主要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量143720&#215;10^4ind,其中四大家鱼产卵量108069&#215;10^4ind。与蓄水前相比,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规模严重缩小,4年四大家鱼产卵总量为1997-2002年平均值的42.82%,为蓄水前2002年的56.88%。四大家鱼产卵与水温和涨水持续时间及水位日上涨率等生态水文指标密切相关,产卵期期间水温波动范围为18.6-25.5℃,水温适宜于四大家鱼繁殖;江水持续上涨时间一般为4-7d,水位的日涨率一般在0.30m/d左右,较为适宜于四大家鱼产卵。与20世纪70年代和水库蓄水前相比,长江中游四大家鱼鱼苗比例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鲢比例相对上升,而多年来占绝对优势的草鱼比例显著下降,表明长江中游草鱼受三峡水库调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Hou-ttuyn)是鲭科中的一种小形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的温带海区。在越冬和生殖季节往往形成密集的群体,是机轮围网的重要捕捞对象之一。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对黄海鲐鱼产卵,仔鱼数量的分布做过调查,如张孝威等(1953~1957)对烟威渔场的调查,姜言伟(1964)对海州湾产卵场的调查。七十年代东海区鱼类资源调查组,对东、黄海区鲐鱼产卵场也做过初步研究。日本人对东、黄海鲐鱼的产卵,生态群系等曾做了多次调查研究。张进上(1980)对南海北部鲐鱼的生物学做过简要的报道。到目前为止,对南海北部鲐鱼的产卵场和产卵期还没见有专  相似文献   

13.
产卵场特有的水力条件是四大家鱼繁衍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流量脉冲引发的流速上涨是刺激家鱼产卵、保证鱼卵孵化的关键水力因子;流域梯级开发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流量脉冲过程,导致产卵场破碎萎缩、鱼苗锐减。为揭示梯级开发对湘江干流四大家鱼产卵场水力特征的影响机理,建立了湘江干流家鱼产卵场二维数值模型,模拟了梯级开发前后典型高低流量脉冲过程,分析梯级开发对鱼类产卵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级开发后,水流结构复杂性减弱甚至消失,高、低流速脉冲过程变得“尖锐”,流速上涨时间缩短50%(高流量脉冲)和67%(低流量脉冲),高流量过程的 “喜好流速”或“触发流速”基本消失,低流量过程大部分流速均低于“腰点流速”;对流速上涨过程中平均流速分级水域面积统计表明,低于“腰点流速”面积分别扩大至3.0倍(Q高)和3.2倍(Q低),“感应流速”范围水域面积减少至天然情况的15.8%(Q高)和1.2%(Q低),“触发流速”范围面积减小至天然情况的1.5%(Q高)和1.6%(Q低),“喜好流速”范围面积减小至天然情况的2.0%(Q高)和3.1%(Q低)。研究结果可为鱼类资源保护和恢复等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探究三峡库区丰都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评估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对鱼类早期资源的影响,可为三峡库区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5-7月,在三峡库区丰都江段利用圆锥网在左岸、江心和右岸进行鱼卵、鱼苗逐日取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7426粒、鱼苗15461尾,隶属于5目、10科、40种(鱼卵16种,仔鱼36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19种。估算通过丰都断面的卵苗径流量为290.55×108粒(尾),其中鱼卵89.84×108粒,鱼苗200.71×108尾;四大家的卵苗总径流量为2.24×108粒(尾),其中鱼卵0.95×108粒,鱼苗1.29×108尾。调查期间出现3次产卵高峰,集中在5月下旬和6月下旬。各类仔鱼数量呈现出不同的时间动态,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吻鰕虎鱼属(Rhinogobius sp.)、鲤(Cyprinus carpio)主要出现在5月,四大家鱼以及宜昌鳅鮀(Gobiobotia filifer)主要出现在6月。研究表明,三峡库区靠近库尾段的鱼类早期资源丰富,库尾江段仍存在四大家鱼产卵场。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5月中旬开始,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对人工驯养的圆口铜鱼两次催产成功,共获受精卵5500粒,出苗4000余尾。目前亲鱼经康复处理后全部存活,鱼苗已开口摄食。圆口铜鱼俗称水密子、圆口等,是一种河流洄游型鱼类,整个生活史均在河道中完成,其产卵场分布于金沙江攀枝花以上江段以及雅砻江干流水流湍急处。它们曾是长江上游江段的主要优势物种和重要经济性鱼类,近年来,随着栖息地环境变迁和过度捕捞,其栖息范围萎缩,资源量显著下降,目前已被列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指标性物种。环境保护部、农业部、中国三峡集团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对圆口铜鱼的保护高度重视,组织了多家研究所长期进行科研攻关。由于其人工驯  相似文献   

16.
四大家鱼产卵水文水动力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四大家鱼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长江是四大家鱼的天然种质库,长江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数量对四大家鱼的资源保护意义重大.四大家鱼产卵与河流水文水动力关系密切.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四大家鱼产卵与水温、涨水过程的关系,并对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分布和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简要描述.本工作将为针对四大家鱼产卵的水库生态凋度和四大家鱼产卵场修复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2006~2007年对汉江中下游四大家鱼早期资源进行了调查,并结合1977~1978年、2004年汉江中下游的历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汉江中下游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下降明显,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近5×108粒(尾)下降到2004年以后的不足1×108粒(尾),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占鱼类卵苗总径流量的比例也从19.0%下降到了1%以下;产卵场数量减少了1处,产卵场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成 《内陆水产》2006,31(11):27-28
湘江发源于广西省,在东安庙进入湖南境内,流经零陵、祁阳、衡阳、株洲、湘潭、长沙,最终进入洞庭湖.全长844km,流域面积94660km^2,其中湖南境内为85383km^2。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首,也是长江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其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是全国“四大家鱼”三大产卵场之一。湘江“四大家鱼”鱼苗现状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渔业产量,而且对洞庭湖和长江“四大家鱼”资源的增值,都有着密切关系。透过湘江“四大家鱼”捞苗情况,可以正确了解湘江“四大家鱼”资源现状,并积极采取保护对策.对洞庭湖及长江江湖洲游性鱼类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中下游鳡鱼苗的发生及其与水文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珠江中下游地区鳡资源状况, 为鱼类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2005年—2006年在西江肇庆江段, 通过弶网定点连续采样监测对珠江中下游鳡早期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2006年珠江中下游鳡繁殖期跨度105 d, 鳡鱼苗集中出现在5—7月, 占鱼苗总量的0.29%。鳡鱼苗发育至眼黑期至卵黄吸尽期, 体全长(8.89?0.25) mm。鳡鱼苗密度和鱼苗总密度均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 表现为晚上密度一般高于白天。鳡鱼苗密度与水温、上游干支流的径流量、水位的相关分析和交互协方差函数分析表明: 鳡鱼苗密度与官良水文站的径流量和水位呈显着相关关系(P<0.05, n=126), 罗定江是影响珠江中下游鳡鱼苗发生的主要河流之一。推测罗定江下游、罗定江口至梧州江段可能为珠江中下游鳡鱼的主要产卵场分布区域, 该区域鳡鱼产卵规模占珠江中下游鳡鱼苗总量的41.4%。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嘉陵江渠化对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的影响,2019年3-4月,采用历史资料搜集、访问调查和实地勘察的方法,并结合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野外采集的样品。结果显示,原有60个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中,41个已经消失,14个存在但已经发生改变,只有5个基本未改变;从产卵场数量、类型和规模来看,均呈减少趋势,仍存在的主要为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产卵场。共鉴定鱼卵1 362粒、鱼苗539尾,隶属2目2科12种。鱼卵仅3种,其中,鲤1039粒,占比76.28%;鲫312粒,占比22.91%;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11粒,占比0.81%。鱼苗11种,包括鲤、鲫、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峨眉鱊(Acheilognathus omeiensis)、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兴凯鱊(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Hemiculter leucisculus)、短须颌须鮈(Gnathopogon imberbis)、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粘皮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myxodermus);其中,兴凯鱊最多,有372尾,占比69.02%;其次为鲫59尾,占比10.95%;鲤57尾,占比10.58%;其他占比仅9.46%。研究表明,产卵场的改变主要集中在水文情势、河床底质和水生植物等方面,梯级水电站开发和采砂作业等导致河道变宽、水位上升、流速降低、卵石漫滩等生境消失、水生植物生物量减少,是原有产卵场消失或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