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和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我省茶叶产量稳步增长,质量逐年提高。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一年的四年间,茶叶产量由一百一十万担增加到一百二十八万担,平均每年增产四万多担;一九八二年,全省生产各类茶叶一百四十多万担,比一九七八年增产三十多万担,创解放以来最好水平。更可喜的是,随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解放以来,茶叶生产发展十分迅速,1981年产量达59万担,产量比解放初期增长七倍多,超过了历史上34万担的最高水平。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茶叶采制机械的发展。但是无论就其数量或质量(机械性能)来说,都还远不适应于茶叶发展的要求。今年六月全国茶叶采摘加工机械学术交流会在我省厦门召开,检阅了各地茶叶采制机械经验和科研成果,这对提高今后茶叶采制  相似文献   

3.
建国三十年来,我省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茶园达164万亩,比1949年27.7万亩,增长4.9倍。一九八○年收购各类毛茶41.35万担,比1949年6.65万担增长5.2倍,创历史最高水平。去年出口各类茶叶17.20万担,比1949年增加12.7多万担,创汇2429.3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建国三十五年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扶持下,广东茶叶产销发展迅速,现有茶园七十万六千亩,年产茶三十五万一千多担,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分别比建国初(1950年)增长七倍和十三倍。茶叶内销和外销逐年增加,现在全省城乡饮茶风气盛行,去年消费茶叶达四十万担,人平六两多,比解放初增长七倍以上。过去广州口岸没有广东茶叶外销,现在出口十余万担。出口和内销茶叶,品种花色增多,品质优良。广东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种植茶树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良、是我省山区丘陵农民一项劳动致富的生产门路。但是在解放前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盘剥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对桃江县茶叶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的趋势是:茶叶生产处于萎缩状况。1986年茶叶产量为13.06万担,比1985年减产1.42万担,减少9.8%;比1982年减产3.68万担,每年递减6.40%。预计1987年茶叶减产数目仍然呈增大的趋势。要使茶叶生产更加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  相似文献   

6.
过去、现在、未来是三个不同的时间观念。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浙江茶业生产四十年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绩。四十年的光辉历程:茶园从45万亩发展到253万亩,茶叶产量从13.2万担增长到206万担,质量提高,茶类开发,除少数名茶外,实现了初、精制茶机械化,建立一批相当规模国营茶场(厂),国内外茶叶市场  相似文献   

7.
发展福建茶叶生产优势主要抓花茶、乌龙茶、白茶和工夫、小种红茶等特种名茶的优势。其中荣莉花茶在十九世纪中叶清咸丰年间就有窨制,公元1900年产量达三万多担,1928至1938年间在福州是全盛时期,1933年高达十五万担。  相似文献   

8.
三十多年来,我国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茶园面积扩大,茶叶产量倍增,茶叶由紧俏商品而变成货源充裕,敞开供应。茶园面积由1950年的250万亩,扩大到将近1600万亩,增加5倍多,成为世界茶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约为560万亩)。1982年全国茶叶生产量达到794万担,比1950年的130万担,增加5  相似文献   

9.
势在必行我省在建国初期,由于茶叶单产低,总产仅20万担左右,茶区森林资源丰富,木柴外运不便,茶区因地制宜地利用柴炭作燃料制茶。在1955年前后,全省制茶中仅试用煤炭5—10吨。以后随着山林破坏和茶叶产量的迅速增长,1982年全省茶叶产量已达210多万担,比解放初增加十多倍,茶区缺制茶柴炭的情况逐渐严重,不得不逐步改用煤  相似文献   

10.
在华主席抓纲治国伟大战略决策指引下,我县茶叶生产发展很快,今年茶叶产量突破十万担,总产值达八百万元,其中红碎茶总产值达三百五十万元,占茶叶总产值的44%。为了适应茶叶大发展的新形势,合理布局好茶类,为出口提供更多的货源,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从一九七五年冬起,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过三年奋战,一举新建十七个红碎茶厂,厂房面积达五万多平方米,安装各种茶机设备五百多台,三年来生产红碎茶四万二千四百担。增加出口商品总值达六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我区经济作物的骨干项目,是传统的出口商品。我区生产的红碎茶,不仅数量多,而且工艺精湛,外形美观,已成为了四套样中的佼佼者。1975年以来,我区茶叶生产发展较快,总产由8.92万担增加到1984年的16.89万担,平均年递增率7.4%,特别是1975~1982年,茶叶产量持续上升,平均  相似文献   

12.
(一) 浙江杭州茶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茶区,茶叶生产发展速度很快,对支援国家出口,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改善山区群众生活起到了很大作用。1982年全地区产茶53.8万担,是1966年以来连续第17个丰收年。剖析茶叶连年增产情况,可以看出杭州地区茶叶生产发展的趋势。 1966年茶园面积21.38万亩,茶叶产量13.79万担。从1966年到1970年,茶叶产量每年平均递增11480  相似文献   

13.
马永皎 《茶叶》1989,(4):5-7
茶叶是绍兴的重要经济特产,也是传统出口创汇商品,产量为全省首位。1987年全市48.65万亩茶园,总产量达65.368万担,平均亩产达134.36斤,茶叶总产值达1.67亿元,平均亩产值达354元。1988年全市茶叶总产量达72.3万余担,产值超1.8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据查,一八八六年,我国茶叶总产量达四百五十万担,出口量二百六十八万担,独占世界茶叶市场。十九世纪后,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印、锡茶叶兴起,社会制度腐败,茶叶产量一落千丈,到一九四九年全国仅产茶八十二万担,出口二十万担。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茶叶生产恢复发展很快。到一九七九年茶园面积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湖南是我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战前的一九三六年产量曾达八十万担;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摧残,全省茶叶空前惨落,到解放前夕,茶园面积不过四十万亩,产量仅有一十九万五千担。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现在全省一百零三个县(市)均产茶叶。今年茶园面积已达二百六十万亩,茶叶产量上升到一百一十五万担,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五倍,远远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尤其自一九七四年全国茶叶会议以来,茶园面  相似文献   

16.
浙江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之一,种茶历史悠久。据考,抗战前夕,1933年茶叶年产近50万担。但到解放前夕,下降到15万担左右。亩产仅30—40斤。解放后,茶叶生产获得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7g年全省茶叶总产达130余万担,比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的回顾建国卅年来,浙江茶叶生产总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但几经周折,大致情况是:五十年代逐年上升;五十年代末,由于“五风”破坏,茶叶产量激剧下降;六十年代中逐步恢复回升;七十年代持续增长,创造了历史新水平。1980年全省茶叶产量达到140余万担,比1949年的13.2万担翻了十翻多,产量为全国之冠。特别是近十年来,我省茶叶增长的幅度较快,1968年——1976年,平均每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我国主要产茶地区,近年来茶叶产量每年递增10%左右,1982年产量超过200万担。制茶要耗用燃料。据有关资料统计,年产万担干茶,要烧掉木柴4000立方米。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林木资源的耗量增加。造成林木的减少,水上流失,影响生态平衡,长此以往,将阻碍茶叶生产的  相似文献   

19.
我县地处闽北山区,位于东经117°58′—113°57′,北纬26°38′—27°20′,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全县14个乡镇,均有产茶,且拥有一个国营茶场,二个万担乡镇,四个万亩乡镇。1985年茶园总面积为95094亩,开采面积61934亩,总产达64171担,开采茶园亩产干茶104斤,毛茶收购平均价为195元/担。随着中央84年75号文件和85年1号文件的下达,茶叶由二类转为三类物资,全县茶叶生产出现了空前热潮,茶  相似文献   

20.
桃江县现有茶园面积一十六万亩,是我省新兴的茶叶主产县之一。一九七九年,茶叶总产量达九万一千多担。其中春茶生产红、绿茶一万二千四百二十六担。今年春茶生产红、绿茶二万四千三百另九担。去年夏茶生产黑茶二万四千多担,今年夏茶生产黑茶二万多担,夏茶黑茶比去年同期减少四千多担,茶类调整是导致今年红、绿茶增产的原因之一,除此因素之外,春茶红、绿茶产量仍比去年同期增产百分之六十三点七三。今年夏茶生产红、绿茶二万四千六百六十三担,夏茶又比春茶增产百分之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