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室温条件下分三组培养发头裸腹氵蚤(MoinairrasaBrehm),以1.25×106cels/ml酵母液为培养液。设A组为对照组,B组每天更换10ml培养液,C组始终不给予光照。结果是B组食物浓度过高,种群增长受较明显的抑制,表现为个体数少、寿命短、怀卵期延长。培养期间不给光照的C组,其种群增长也不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双小核草履虫培养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稻草液和麦粒液培养草履虫的对比试验并进行了室外生产性培养试验。结果:稻草液效果好于麦粒液,稻草液浓度为1%草履虫分裂速度最快;培养液增氧,草履虫的分裂速度比不增氧快1.3倍;室外培养的产量与温度、光照、食物密切攸关。在室外遮光条件下,用1%稻草豆汁液(豆汁液为稻草液的1‰)培养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平均每日增长202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铜绿微囊藻为试验材料,将其经光限制(完全黑暗)胁迫处理7d,以光照强度为3000lx、光暗周期为12h∶12h的培养组为对照。然后解除光限制胁迫,在相同接种量和相同培养条件下,将处理组和对照组均置于3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10d。试验过程中测定铜绿微囊藻的吸光度、细胞密度、叶绿素a和细胞内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在光限制胁迫过程中,处理组的藻液吸光度、藻细胞密度、平均相对生长率、细胞数净增长率、叶绿素a含量及藻细胞直径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但藻细胞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恢复光照10d的培养过程中,处理组的藻液吸光度、藻细胞密度、平均相对生长率、细胞数净增长率及叶绿素a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而藻细胞直径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说明铜绿微囊藻在光限制胁迫后具有明显的超补偿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铜绿微囊藻为试验材料,将其经光限制(完全黑暗)胁迫处理7d,以光照强度为3000lx、光暗周期为12h∶12h的培养组为对照。然后解除光限制胁迫,在相同接种量和相同培养条件下,将处理组和对照组均置于3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10d。试验过程中测定铜绿微囊藻的吸光度、细胞密度、叶绿素a和细胞内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在光限制胁迫过程中,处理组的藻液吸光度、藻细胞密度、平均相对生长率、细胞数净增长率、叶绿素a含量及藻细胞直径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但藻细胞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恢复光照10d的培养过程中,处理组的藻液吸光度、藻细胞密度、平均相对生长率、细胞数净增长率及叶绿素a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而藻细胞直径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说明铜绿微囊藻在光限制胁迫后具有明显的超补偿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
面包酵母添加光合细菌和Vc后培养轮虫的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种群累积培养法,在控温32℃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在面包酵母中加入光合细菌和维生素C培养萼花臂尾轮虫的效果。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对该轮虫的种群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酵母液中加入1%~10%的光合细菌液(菌液的浓度为10×108~13×108cel/ml),轮虫种群密度可增长4~5倍。维生素C的添加量在0.02mg/ml时,对轮虫的种群增长有促进作用;在0.1mg/ml时,其促长作用显著;在本实验设计范围内,当浓度等于或高于0.5mg/ml时,由于极大地降低了培养液的pH值,导致轮虫死亡。  相似文献   

6.
郭松林 《畜禽业》2000,(8):36-37
本研究表明在禽舍中加入枯草杆菌培养物可降低氨的排放。在试验1中,65周龄W-6母鸡隔饲养于一封闭鸡舍内,分成2组,每组180只。饲料中不添加DBSC为对照组,添加2%DBSC为试验组。在试验2中,2周龄肉用仔鸡3组饲养于笼内,每组20只。1组对照,其余两组分别添加1%和2%DBSC。试验表明,产蛋鸡产房内及鸡粪中氨气含量明显降低(P〈0.01)。粪便发酵1、2、3、4、5、6、24或48h后表明: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表明在禽舍中加入枯草杆菌培养物可降低氨的排放。在试验1中,65周龄W-36母鸡分隔饲养于一封闭鸡舍内,分成2组,每组180只。饲料中不添加 DBSC为对照组,添加 2%DBSC为试验组。在试验 2中,2周龄肉用仔鸡3组饲养于笼内,每组20只。1组对照,其余两组分别添加1%和2%的DBSC。试验表明,产蛋鸡产房内及鸡粪中氨气含量明显降低(P<0.01)。粪便发酵1、2、3、4、5、6、24或48h后表明:DBSC可持续降低氨气的排放。实验 2的结果表明, DBSC降低了肉鸡舍氨气的释放,但DBSC对粪中总氮量、尿酸盐氮和氨氮的含量无影响,而喂以1%DBSC的肉鸡对氮的利用效率提高,其血清尿酸盐氮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郑又雄 《齐鲁渔业》1996,13(3):24-27
进行了稻草液和麦粒液培养草覆虫的对比试验并进行了室外生产性培养试验。结果;稻草液好于麦粒液,稻草液浓度为1%和草覆虫分裂速度最快;培养液增氧,草履虫的分裂速度比不增氧快1.3倍;室外培养的产量与温度、光照、食物密切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维生素B 12 对海水圆型臂尾轮虫( Brachionus rotundiformis )种群增长、繁殖和个体大小的影响,采用四种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 12 (0、0.3、0.6、1.2 μg/mL)强化培养轮虫7 d。每天测定轮虫的种群密度和怀卵率,每隔一天测定轮虫背甲长和宽。试验结果显示:0.3 μg/mL维生素B 12 组轮虫的种群增长、怀卵率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5);0.3 μg/mL维生素B 12 组轮虫的背甲长和宽均显著小于其他三组( P>0.05),而其他三组差异不显著。试验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维生素B 12 对圆型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繁殖和个体大小影响的最适浓度为0.3 μg/mL。  相似文献   

10.
不同环境因子对草履虫种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草履虫种群生长的影响,培养出优质的草履虫,分别在pH梯度为:6.0、6.5、7.0、7.5、8.0,光照梯度为:0lx、500lx、1 000lx、1 500lx条件下培养草履虫,结果表明,小白菜培养液培养草履虫的最适pH值为7.0,并且相比于弱酸性环境,草履虫更适宜在弱碱性环境中生长。在光照为0lx条件下,草履虫数量在第4天时达到最大值4 073ind/100mL,在光照为500~1 500lx条件下,随着光照度的增加,草履虫的种群数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1.
吴东  李吕木 《畜禽业》2000,(5):37-38
生长猪饲喂A、B、C 3种日粮,A、B、C的消化能均为12.7MJ/kg,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70%、0.75%、0.80%,A、B、C赖氨酸/消化能比分别为0.55g/MJ、0.59g/MJ、0.63g/MJ。结果表明,饲养4周时,头均增重B>C>A,D、A间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A>C>B,D、A间差异显著(P>0.05);饲养8周时,头均增重B>C>A,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A>C>B,B、A间差异显著(P<0.05),3组间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比较A>C>B,综上所述B粮为最优。  相似文献   

12.
楼宝 《海洋水产科技》1999,(2):41-43,35
通过雌核发育和用紫外线光照过和精子与卵受精及随后用CB处理和抑制PBⅡ的释放都成功地诱导生产雌的和三倍体的矮小蛤。进一步处理结果显示矮小蛤可能有Y显性化的xx-雌,xy-雄的性别确定,与二倍体相比,三倍体有一定的生殖力,雌性为59%,雄性为80%,三倍体雌性产生的卵的容量比二倍体雌性的卵容量大53%(P〈0.001)。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920对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数生长期的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920后,进入胁迫培养(25 ℃,5000 lx,24 h连续光照+营养盐饥饿),诱导藻细胞合成并积累虾青素.通过显微观察和定期取样并测定虾青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0 mg/L植物生长调节剂920处理组的细胞比对照组提前9 d完全变红,虾青素产量比对照组提高29.9%,达9.98 mg/L.  相似文献   

14.
外源赤霉素对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孟春晓  高政权 《水产科学》2007,26(5):249-254,F0002
在对数生长期的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GA3)溶液后,立即进入胁迫培养(25℃,5000 lx,24 h连续光照 营养盐饥饿),诱导细胞合成积累虾青素。通过显微观察和定期取样测定虾青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0 mg/L GA3处理组的细胞比对照组提前14 d完全变红,虾青素产量比对照组提高64.8%,达15.9 mg/L;20.0 mg/L GA3处理组细胞比对照组提前20 d完全变红,但虾青素产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19.0%。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不同光照周期,pH和盐度突变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的存活和增殖率.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殖的促进作用明显,持续光照条件下轮虫种群增殖率为持续黑暗状态的3.5倍;pH存活上限9.5,下限5.5;种群增殖最适pH为7.5~8.5;种群繁殖的最适盐度为30~35,存活的下限为15,上限为40.研究结果显示,光照对于褶皱臂尾轮虫的增殖是必要的;pH的不同对褶皱臂尾轮虫带卵量、孵化率和孵化时间均有影响.盐度突变盐差越大,褶皱臂尾轮虫的适应能力(适应所需时间和存活率)越弱.  相似文献   

16.
提高普钙中水溶性磷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9(3^4)正交设计试验显示,影响普钙中水溶性磷的主要因子是酸的用量(A),其次则是添加剂(B,C)和反应时间(D),其最佳条件是:ⅡAⅠEⅡCⅢD组合,以此组合生产的普钙水溶性磷含量为13.7%,比不加添加剂B、C生产的普钙水溶性磷高出46.52%。  相似文献   

17.
对鲤斜管虫在不同培养液及培养温度下种群密度的增长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8℃及22℃时鲤斜管虫生长良好,而4℃时繁殖速度变慢。牛肉膏、蛋白胨及酵母浸膏培养液中种群密度增长快但衰退也快,而在米粒浸出液中指数增长期及稳定期均长于其它3种培养液。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在捕食者诱导下长额象鼻溞的表型形态及种群密度变化,使用近邻剑水蚤作为捕食者,长额象鼻溞作为被捕食者,设滤液组(信息素)和接触组(物理刺激)2个处理组,分析不同处理对长额象鼻溞种群数量、个体大小、钩角型占比及各形态特征的绝对长度和相对长度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长额象鼻溞的种群密度在接触组中略微降低(P>0.05),但在滤液组显著上升(P<0.05),较对照组增加了25.06%。2种处理下长额象鼻溞的形态均有一定变化,但近邻剑水蚤物理刺激更易使长额象鼻溞发生表型形态改变。接触组中小个体(体长300~<400μm)和大个体(体长≥400μm)等级的长额象鼻溞体长、体高、第一触角长和壳刺长的绝对长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长(P<0.05)。接触组中第一触角和壳刺的相对长度增长极显著(P<0.01),而滤液组中差异不显著(P>0.05)。接触组中钩角型个体占比有所降低,但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近邻剑水蚤物理刺激更易诱导长额象鼻溞发生形态变异,但种群密度变化在信息素诱导下更显著,该结果可为水域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食物种类及温度对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特种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天然枝角类的产量显然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苗种培育的需要 ,室内集约化培养势在必行。发头裸腹氵蚤[1](Moinairrasa)是习见的淡水枝角类 ,习居于湖泊、池塘以及缓流的江河中 ,其生长、繁殖迅速 ,在天然水域中往往成为优势种群大量爆发 ,是一种良好的集约化氵蚤种。本文通过食物种类和温度对发头裸腹氵蚤种群动态变化的研究 ,为淡水枝角类的大规模培养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栅藻的培养栅藻来自本院微生物藻种实验室 ,用中科院水生所研制的配方HB4 培养液培养 ,每天 10小时光照 ,温度…  相似文献   

20.
光合细菌及净水装置在特种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光合细菌和水质净化装置结合使用于温室养鳖和加州鲈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虽然试验组换水次数比对照组少,但DO却比对照组高;COD、BOD、氨氮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加州鲈的增重率比照组高19.9%。说明光合细菌与净水装置联合作用,对特种水产养殖水水质的净化效果更佳,能明显促进养殖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