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王彩贤 《当代农机》2011,(11):58-59
阐述了玉米秸秆粉(切)碎还田作业工艺流程与农艺技术要求,并对秸秆切碎还田作业机具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秸秆粉碎还田作业中工艺繁琐和作业成本高等问题,利用1JHG-180型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同时完成秸秆粉碎还田、旋耕碎土以及秸秆覆盖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根茬粉碎合格率、秸秆粉碎合格率、覆盖合格率、碎土率和秸秆切碎长度均符合国家标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按每年工作15d、每天工作8h计算,最低纯收益可达到1.56万元/台*年.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玉米秸秆田间处理技术及机具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对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及机具、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技术及装置、玉米秸秆和根茬粉碎还田技术及机具、玉米秸秆收集技术及机具等典型的秸秆处理机具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菏泽明庆机械有限公司和定陶县农机推广站联合研制的4JQM-110型玉米秸秆切碎灭茬还田机(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520125465.6),配套动力为36.8-58.8kW拖拉机,三点悬挂,双行作业,能一次性完成秸秆切碎,根茬破碎、表层松土复式作业,有效地减少了机具人地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机械作业成本.增强了免耕播种机的通过性能和入土性能.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理想配套机具。  相似文献   

5.
近日,山东省农业厅和山东省农机管理办公室分别向全省各市县农业局、农机局发出了贯彻实施《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抢茬播种技术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农机农艺结合,积极引导农民选用既能高产又便于机械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大力推广小麦收获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抢茬播种“一条龙”作业,推进种植模式规范化、机具生产标准化和作业过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6.
机械旋耕灭茬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阐述了作物根茬处理特别是玉米根茬处理的意义,介绍了根茬粉碎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旋耕灭茬复合作业机具的作业特点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普遍采用的旋耕灭茬机具碎茬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对机械旋耕灭茬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包括旋耕灭茬机具刀具的发展以及旋耕灭茬机具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秸秆切碎灭茬机的模型研究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针对双轴击切式秸秆切碎灭茬机破碎秸秆和根茬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秸秆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  相似文献   

8.
根据玉米秸杆切碎还田的农业技术要求,收获玉米果穗后.要及时进行秸杆切(粉)碎,最好是在秸杆水分含量较高时进行。要求秸秆切(粉)碎长度和留茬高度均不超过10cm,碎茬应均匀抛撤在地表面上。切(粉)碎应及时翻压,翻压深度不少于20cm,覆盖率在90%以上。翻压的同时要施足氮磷肥,以满足玉米秸秆分解腐化所需的氮和磷。翻压后的耕地,用重耙并灌压茬水,以保证塌实耕层,促使秸杆尽快分解腐化。  相似文献   

9.
国内典型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着重论述了目前我国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对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技术及装置、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双轴灭茬技术及机具、秸秆和根茬粉碎还田技术及联合机具、棉秆粉碎收获技术及机具、秸秆切碎灭茬还田技术及机具、反转灭茬技术及机具和水旱两用埋茬耕整技术及机具等国内几种典型的秸秆还田机具的结构特点、适用范围、使用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定陶县农机局和菏泽明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4JQM-110型玉米秸秆切碎灭茬还田机,是国家专利产品,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520125465.6,配套动力36.8-58.8kW拖拉机,三点悬挂,双行作业,能一次性完成秸秆切碎、根茬破碎、表层松土复式作业,有效地减少了机具入地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机械作业成本,增强了免耕播种机的通过性能和人土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制开发了一种4JX-1.5型秸秆粉碎灭茬机,该机集秸秆粉碎与灭茬两种单一功能于一体。通过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该机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其作业质量能够满足农艺要求。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玉米收获机割台砍劈式茎秆粉碎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保证玉米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前提下,为了增加茎秆的破碎程度、加快秸秆还田后的分解速率,基于玉米茎秆的力学特性,设计了一种可以安装在玉米收获机割台下方的茎秆粉碎装置。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影响粉碎效果的作业参数和结构参数,选取茎秆粉碎装置的刀轴转速、安装角、刀尖倾角为试验因素,以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和秸秆破碎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及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运用Design-Expert软件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刀轴转速、刀尖倾角、安装角,各因素对秸秆破碎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刀轴转速、安装角、刀尖倾角;该装置最优参数组合为:刀轴转速1 090 r/min、安装角41°、刀尖倾角83°。田间验证试验表明,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和秸秆破碎率分别达到90.21%和85.78%,远高于目前甩刀式茎秆粉碎装置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玉米秸秆还田量过大、常年累积的问题,研发一种玉米秸秆打捆灭茬一体机。9YFM-1900型玉米秸秆打捆灭茬一体机主要由机架、动力传动装置、秸秆切碎装置、压捆室、喂入搅龙、打捆机构、灭茬装置和行走机构组成,能够实现秸秆切碎、搅龙输送、拨叉喂入、活塞推压、穿针打结和灭茬还田等一系列功能。通过ADAMS和ABAQUS软件对各关键部件进行仿真分析确定关键参数,为机器设计和样机试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双立轴式玉米秸秆切碎灭茬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的后置旋耕式秸秆还田机进行了改造,设计了前置双立轴式玉米秸秆切碎灭茬机,并对其工作原理和有关参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试验证明,切碎动刀采用直线力,动刀与刀盘配置来用了具有滑切功能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功耗,达到很好的切碎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可调节式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后的秸秆抛撒均匀度差和幅宽不可调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调节式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机。该机主要由曲面机壳、粉碎装置、抛撒装置和传动装置等组成,可以实现玉米、小麦秸秆的粉碎和粉碎后秸秆的抛撒还田。曲面机壳包括对数螺旋线型前壳体、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挡板等。Fluent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曲面机壳相比传统折线型机壳有利于提高秸秆在机壳内的流动性。粉碎装置包括粉碎刀轴、组合甩刀、定刀等,其中粉碎刀轴两端装有扇形叶片,提高了曲面机壳内流体流动速度和曲面机壳入口处秸秆喂入性能。在曲面机壳出口处增加了装有导向叶片的导流板,并设计了一种同步调节所有导向叶片的导向叶片同步调节装置,实现了粉碎后秸秆抛撒幅宽、均匀度的可调节。田间试验表明,在拖拉机前进速度为1.8 m/s,秸秆平均含水率为78.4%,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转速为540 r/min的未收获玉米地里,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达90.01%,平均抛撒幅宽达2 223.3 mm,平均留茬高度为62.0 mm,抛撒不均匀度为22.95%,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根茬粉碎还田机除茬刀滚功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除茬刀结构参数的分析,设计了9组除茬刀。采用正交试验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除茬刀最佳结构参数,用部分正交回归试验,建立了单除茬刀滚功耗模型,为根茬粉碎还田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破茬碎土刀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深松作业时残留土块较大、破茬作业中机组载重过大等问题,设计了与深松铲互作效应的破茬碎土刀。结合机构互作效应时的运动学分析及深松铲的田间试验,确定破茬碎土刀刃口曲线与地面夹角为10°~70°,破茬碎土刀最小半径为180 mm,中间半径为215 mm,最大半径为235 mm,深松铲与破茬碎土刀的最小间隙为20 mm,并运用离散元仿真试验为机构配合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依据。田间性能试验表明,互作效应装置与参照指标相比,破茬比率提高10. 92%、碎土率提高6. 04%、耗油量降低31. 39%;田间对比试验表明,互作效应的破茬碎土刀比分离作用的破茬碎土刀、圆盘刀、缺口破茬刀,在相同工况下,平均破茬比率分别增加了3. 53%、19. 38%、8. 86%;在不同工况下,比分离作用的圆盘刀,平均载质量降低20 kg,破茬比率提高13. 8%,耗油量减小7%,平均载质量降低40 kg,破茬比率提高5. 82%,耗油量减小21. 82%,比分离作用的缺口破茬刀,平均载质量降低20 kg,破茬比率提高4. 5%,耗油量减小12. 79%。因此与深松铲互作效应的破茬碎土刀,在降低载质量时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8.
双立轴式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切碎功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所设计的模拟田间作业的双立轴圆盘刀玉米秸秆还田装置试验台,研究了动刀刀端线速度、动刀类型、玉米茎秆直径对切碎功耗的影响,并对空转功耗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动刀选用直线刀,动刀刀端线速度选为26~30m/s,可以降低切碎功耗且满足玉米秸秆切碎要求,为双立轴式玉米秸秆还田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玉米茎秆粉碎破茬机,对其工作原理和整机结构进行了阐述和说明。研究设计了其主要工作部件,并对其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和结构运动参数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田间性能测试表明,该机具设计合理,性能可靠,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