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羊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脑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为主的体内寄生虫疾病。该种疾病多发于脑部,少见于其它部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以神经机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羊脑多头蚴病在各个地区均有报道,常常呈现地方流行性。近些年,该种疾病呈现上升趋势。羊脑多头蚴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是严重制约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寄生虫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羊多头蚴病也叫做转脑风、脑包虫病,生产中主要是由于通过血液循环导致羊只脑及脊髓中寄生有犬类动物肠内存在的绦虫幼虫而导致的一种绦虫蚴病,大多数都是小于1岁的羊只容易感染发生.本文主要阐述羊多头蚴病的临床症状与鉴别诊断的具体方法,同时还给出羊多头蚴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羊脑包虫病(羊多头蚴病)是羊常见的寄生虫病,尤其内蒙流行较广。对本病的治疗主要用手术方法摘除多头蚴包囊。从前,摘除多头蚴包囊后,局部应用青霉素(稀释  相似文献   

4.
狗除了能引起人畜共患的棘球蚴病外,还能引起家畜(主要是牛、羊)的细颈囊尾蚴病、脑多头蚴病(此病除感染家畜外、人也偶尔感染此病)、羊尾蚴病、山羊的斯氏多头蚴病以及人的裂头蚴病。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典型的寄生虫病,羊多头蚴也被称作脑包虫、棘球蚴病,由多头蚴感染而诱发.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羊多头蚴的诊断要点,并深入探讨羊多头蚴的治疗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羊脑或脊髓引起的1种寄生虫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季多发。常感染2岁以下的幼龄羊,以绵羊最为易感,也感染1岁以下的小牛。笔者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药"槟贯散"治疗羊脑包虫病100余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原及流行病学引起羊脑包虫病的病原多头蚴呈囊泡状,囊内  相似文献   

7.
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包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羊脑或脊髓内而引发的严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绵羊,尤其是2岁以下绵羊易感,该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脑多头蚴的成虫直径为2—3微米,数目100~200个,中绦期为多头蚴,呈囊状。  相似文献   

8.
羊脑多头蚴病又被称为脑包虫病,是由多头幼绦虫幼虫寄生在绵羊脑组织中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为进一步掌握中岭乡羊脑多头蚴病的流行现状,于2017—2018年,对该地区的藏羊脑多头蚴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2年分别调查藏羊1323只和2122只,感染率分别为1.74%和2.26%,从感染情况分析,当地脑多头蚴病的发生相对较为严重,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制定更加完善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羊脑包虫病也被称之为羊多头迹病、羊多头蚴病、羊疯病.该疾病的发病机理是由多头绦虫寄生于脑及脊髓中引发脑膜炎、脑炎以及其他神经症状,严重情况下会造成病羊死亡.在该疾病的治疗方面,主要包含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  相似文献   

10.
羊脑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是发生在反刍动物的一种寄生虫病,尤其在山区的发生率较高,对羔羊危害比较严重,文章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颅腔内,致使牛、羊发生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病)。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对一只疑似枕骨大孔内寄生多头蚴的周岁母绵羊进行观察、检查和剖检,结果为绵羊枕大孔多头蚴病。现报告如下:一、主要体症与诊断要点:病羊主要表现为神态异常和运动失调。病初有时呈羊鼻蝇侵袭状:摇头晃脑,弹跳不安。有时乱跑或作回旋运动。有时垂头呆立或卧地,闭目,头颈  相似文献   

12.
羊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是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并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的严重寄生虫疾病。患病羊几乎都是羔羊和2岁以内的羊,山区发病率较高,为25%-30%,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2010年4月下旬,我区某养羊户发生了一例羊脑多头蚴病,现将诊治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羊多头蚴病是由于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即脑多头蚴寄生在羊的脑内,引起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病。1病原脑多头蚴,又称为脑包虫,属于绦虫类,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呈现囊泡状,有的呈现豌豆粒大小,随着长到鸡蛋大小,囊内可以有一百多个原头蚴,一般有芝麻大小,原头蚴直径2-3mm。寄生在羊的脑内,是羊发生疾病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羊脑多头蚴病ELISA试验用抗原制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羊脑多头蚴包囊头节、犬多头多头线虫节片经超速离心制备的抗原以及多头蚴包囊液抗原,分别对32头份羊脑多头蚴病阳性血清和63头份阴性血清进行EISA检测。头节抗原、节片抗原和囊液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81.25%、78.12%和53.12%,前两者阳性率均高于后者;其阴性率分别为82.54%、79.36%和80.95%。进而以头节抗原对32头份羊脑多头蚴病血清、25头份羊细颈囊尾蚴病血清、12头份羊棘球蚴病血清和7头份羊肝片吸虫病血清以及31头份羊肝片吸虫病阴性血清进行ELISA试验。结果,分别有26头份、9头份、4头份、1头份和1头份为阳性反应。经Dancan’s检验,多头蚴病血清S/N平均值明显地高于多头蚴病阴性血清。从而初步证明头节抗原用于诊断羊脑多头蚴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正羊脑包虫病主要是因为多头囊尾蚴寄生在羊脑或脊髓中,又称羊多头蚴病。羊脑包虫病不仅传染性较强,还是人兽共患病,且致病率较高,因此,饲养人员需要意识到该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其对养殖人员的危害。本文介绍了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方式,供参考。1致病因素羊感染多头蚴病后会表现出明显病症。多头蚴主要呈现鸡蛋大的囊泡,囊泡内具有透明状的液体。  相似文献   

16.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是一个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  相似文献   

17.
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下面介绍一病例。  相似文献   

18.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于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中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龄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外观为豌豆大到鸡蛋大小不等的囊包,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  相似文献   

19.
<正> “多头蚴”常见寄生于2岁以下牛、羊的颅腔之内,称为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病)笔者近期对一只疑似在枕骨大孔寄生多头蚴的周岁母绵羊进行观察、检查和剖检结果简述如下:1 主要症状与诊断要点病羊主要表现为神态异常和运动失调。病初有时  相似文献   

20.
脑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狗、狼等肉食动物小肠里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脑部所引起的绦虫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患畜有明显的转圈症状,又称为转圈病或旋回病,人亦可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