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双孢蘑菇和其他生物一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环境条件不适应、栽培措施不恰当或遇到不适的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正常生理受阻,会出现各种不正常症状甚至死亡,影响双孢双孢蘑菇产量及质量。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双孢蘑菇几种主要的生理病害预防措施,对指导生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菇农栽垮双孢蘑菇工艺繁多,现在国内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工艺与国外现代化的栽培蘑菇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尽管不全部适合于我国国情,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数百年来发展蘑菇生产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是提高我国蘑菇生产水平的必经之路。设施化栽培是营造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它的生长发育达到理想化的状态,笔者在设施化栽培双孢蘑菇的过程中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发酵剂在双孢蘑菇栽培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剂对北方地区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有一定增温和催促效果,但不是必须的;在培养料中添加适量发酵剂有增产效果,但不十分明显;发酵剂可以应用于各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在添加发酵剂的条件下,在培养料中添加10%棉子壳增产效果明显;添加10%棉子壳和5%饼肥可以替代培养料中的畜粪,并有明显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高产高效配套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杰 《食用菌》2000,22(4):33-34
双孢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我们从1997年开始试验研究,已总结出一套双孢蘑菇高产高效配套新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报道如下:1栽培季节选择 我县地处豫东平原,秋季气温下降快,霜期长,冬季气温低。根据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是15~17℃,培养料堆料发酵应安排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栽培播种应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比较适宜。2菇棚建造 根据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需要,结合豫东气候特点,一般选用冬暖式大棚和蔬菜改造棚,如果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蘑菇生长发育和便于推广新技术,采用二次发酵技术和冬暖…  相似文献   

5.
王玉华 《食用菌》2007,29(6):57-58
双孢蘑菇栽培,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或栽培措施不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引起菌丝体和子实体本身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以及发生在菇床上为害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害虫,总称为双孢蘑菇的病虫害。随着双孢蘑菇栽培的发展,其病虫害的发生种类越来越多。目前在双孢蘑菇栽培中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培养料隧道发酵技术是将培养料按照配方要求精准配料,通过预湿、混料环节进入一次发酵隧道,在75~80 ℃ 条件下完成微生物发酵及焦糖化反应,然后转入二次发酵隧道,在58~60 ℃ 条件下进行巴氏杀菌杀虫,45~50 ℃ 条件下进行控温发酵,生产出的培养料理化性状稳定,利于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实践证明,采用工厂化生产的二次发酵料栽培双孢蘑菇,出菇产量可较传统发酵料栽培提高60%~120%。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建宁 《中国蔬菜》2006,1(11):48-49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双孢蘑菇栽培多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在不加温条件下,12月-翌年2月双孢蘑菇出菇处于停止期,越冬后,3-6月继续出菇。笔者利用在日光温室内加挂黑色塑料薄膜、使用中温偏低型双孢蘑菇菌种进行冬季双孢蘑菇节能栽培,有效地解决了双孢蘑菇冬季不出菇的问题,形成了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连续出菇的栽培新模式。9月初堆料,10月上旬接种,10月底覆土,11月中旬-翌年3月采收,比常规栽培增产30%,提高了日光温室利用率,使双孢蘑菇种植者获得更大收益。  相似文献   

8.
中原地区是我国棉花的主产区,每年都有几十万吨棉籽壳。1994年以来,我们根据蘑菇是腐生菌这一特点,经过精心计算配方,把棉籽壳堆制发酵,腐熟后种植双孢蘑菇获得优质高产。在同一菇房相同条件下,无粪麦草合成料83kg/m2,最高产量1025kg/m2;...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倍受人们青睐。但由于其较难贮藏保鲜,短时间内常造成品质、色泽、风味的改变,给鲜品贮运、销售带来一定的难度。经研究表明,双孢蘑菇的保鲜与呼吸作用、酶促反应、细菌污染等因子有关,通过控制鲜菇所处环境条件来抑制新陈代谢和腐败性微生物活动,可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蘑菇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覆土为主要传染源危害双孢蘑菇,已成为制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若采取严格菇房处理、培养料二次发酵、重视覆土材料消毒、适时安排栽培季节、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逆性强的蘑菇菌株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陈胜昌 《食用菌》2012,34(6):39-40
双孢蘑菇冬闲田栽培是充分利用晚稻田收割后,就田块搭低拱棚在田板上铺料、播种、覆土、采收等简易的栽培法。该栽培技术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一是选择中低温型的蘑菇品种作为主栽品种,主要有如气温在5℃以上能正常出菇、  相似文献   

12.
韩勇 《北方园艺》2003,(2):71-71
1 基本设施1.1 日光温室 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 ,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 ,由东西向延长 ,在寒冷季节主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生产的单栋温室。1.2 塑料大棚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圆形棚 ,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 ;使用时加覆盖物遮阳。1.3 菇房 供蘑菇生长的场所 ,有日光温室、大棚、地下室、地窖等。1.4 堆肥场 供蘑菇养料堆制发酵的场地。1.5 培养料 经无害化处理的厩肥和草料等堆制而成的供蘑菇子实体发育的材料。2 种植场地及场地环境条件 (菇房环境 )种植场地以日光温室为主 ;以日光温…  相似文献   

13.
朱广凯 《食用菌》2014,(6):50-50
<正>白腐病是双孢蘑菇栽培中发生最为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发病重于春季,栽培户应加强防治。具体措施如下:1在菇床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不影响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应经常开窗通风,降低房内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将房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下,温度保持在18℃以下。这样,既有利于双孢蘑菇的生长,又不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侵染,可有效地减轻病害。2为预防病害的发生,在双孢蘑菇出菇前用1∶2∶230倍波尔多液均匀地喷洒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延长蘑菇的贮藏期限,维持蘑菇的品质、色泽和风味,提高蘑菇的栽培效益,这里介绍3种蘑菇保鲜方法,蘑菇种植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应用。1低温保鲜法实践证明,低温可以保持蘑菇的新鲜和优良  相似文献   

15.
一、双孢蘑菇的营养双孢蘑菇是一种腐生食用菌,它本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依靠栽培基质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发育。因此,营养是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基础。双孢蘑菇能利用广泛的碳源,如各种糖、淀粉、树胶、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泥炭等。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消耗培养料中的木质素,出菇期主要消耗戊聚糖和半纤  相似文献   

16.
韩秀娜  张绍伟  于太新 《食用菌》2010,32(4):62-62,72
山东微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每年有大量的作物秸杆,畜禽粪肥。近几年在县政府的指导及双孢蘑菇协会的带动下,大棚双孢蘑菇种植业发展迅猛。虽然种植户已基本掌握了双孢蘑菇栽培技术,但由于受天气、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双孢蘑菇栽培中出现不同程度病害。经过笔者多次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县双孢蘑菇生产常见多发病害。  相似文献   

17.
六盘山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空气干燥,降雨不匀,春夏雨少,秋季雨多,且有干年湿年之分;气温不稳,冷热无常,早年温高,涝年温低,且昼夜温差较大,这些都是双孢蘑菇栽培中的不利条件。但本地区气候较为寒冷,在全国大量缺菇的夏季,棚内气温15~22℃,正是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理想温度。2001-2004年,我们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全国市场行情,对双孢蘑菇在六盘山区栽培的最佳季节进行了严格细致地试验研究,得出了“秋季建棚、冬季备料、4月堆料、5月养菌、6月出菇、10月清料”的最佳生产季节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延长蘑菇的贮藏期限,维持蘑菇的品质、色泽和风味,提高蘑菇的栽培效益,这里将蘑菇的保鲜技术介绍如下,蘑菇种植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应用。1低温保鲜法实践证明,低温可以保持蘑菇的新鲜和优良品质。方法是:蘑菇采收后,其湿度为90% ̄95%,此时将蘑菇贮存在0 ̄3℃的温度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2010,(4):29-29
覆土是双孢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蘑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  相似文献   

20.
双孢蘑菇生产中普遍存在栽培设施随意性大、专业化水平低、栽培技术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保障双孢蘑菇质量安全显得十分必要。文章从栽培模式选择、栽培基质选择、菌株选用、栽培季节、培养基质、GAP栽培技术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双孢蘑菇GAP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