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影响受体牛冷冻移植胚胎效果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影响受体牛移植冷冻胚胎效果的主要因素,目的是解决胚胎移植产业化中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以提高牛胚胎移植妊娠率。在季节、饲养管理、同期发情处理和胚胎移植技术以及环境条件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结果表明:西门塔尔杂交牛的移植利用率和移植妊娠率高于黄牛杂交牛和黑白花奶牛,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6周岁的受体牛移植利用率和移植妊娠率高于7周岁以上和2周岁以下的受体牛,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产1~3胎受体牛移植利用率显著高于4胎以上的受体牛(P<0.05),而移植妊娠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况上等与中等的受体牛移植利用率和移植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期发情处理时卵巢处于黄体期的移植利用率显著高于卵泡期,差异极显著(P<0.01);左侧卵巢有黄体的子宫角胚胎移植妊娠率显著高于右侧(P<0.05);胚龄对胚胎移植妊娠率高低依次为早期囊胚、桑椹胚和囊胚,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酒泉地区不同品种、年龄、胎次、体况受体牛的胚胎移植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移植妊娠率为:西杂受体牛(52.42%)>土杂受体牛(47.78%)>中国荷斯坦受体牛(46.94%);2~6周岁的受体牛移植妊娠率(51.94%)高于7岁以上的受体牛(40.56%);经产1~3胎受体牛移植妊娠率(51.61%)高于4胎以上牛(51.28%)和育成牛(47.06%);体况上等受体牛的移植妊娠率(52.31%)高于体况中等受体牛(48.87%).其中除2~6周岁与7岁以上受体牛的移植妊娠率差异极显著外(P<0.01),其余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受体牛发情方式与黄体等级对移植IVF胚产犊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受体牛的发情方式及黄体质量对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1 996~2000年利用IVF胚胎移植受体的产犊结果与受体牛的发情方式及黄体等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同期处理发情受体的移植产犊率30.8%与自然发情受体的移植产犊率25.0%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准确掌握发情起止时间受体的移植产犊率34.1%显著高于不能准确掌握发情起止时间受体的移植产犊率16.9%(P<0.05);②A、B、C级黄体的受体移植产犊率分别为36.8%、20.5%和30.6%,三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时使用外源孕酮受体的移植产犊率27.9%与不使用外源孕酮受体的移植产犊率25.9%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用C IDR+PGF2 a+HCG法的Ⅰ组和GnRH+PGF2 a+GnRH法的Ⅱ组对108头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优化技术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在60 h内发情率分别为100%、96.92%,2种方法发情率都较高,Ⅰ组比Ⅱ组相对更高一些,但2种方法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发情时间分布上比较,22 h内,Ⅰ组发情率为96.92%,Ⅱ组发情率为72.09%,Ⅰ组(C IDR+PGF2 a+HCG法)发情同期化程度高于Ⅱ组,2种方法的发情同期化集中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Ⅰ组方法在胚胎移植利用率和移植妊娠率高于Ⅱ组,但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用Ⅰ组方法处理本地牛和杂交牛,其发情率均为100%,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方法处理本地牛和杂交牛,其发情率分别为91.67%、100%,杂交牛发情率稍高于本地牛,但2个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品种对受体发情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用C IDR+PGF2 a+HCG法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同期发情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李刚 《中国奶牛》2012,(1):55-56
本试验分别采用CIDR+E2法和两次PGF2α子宫输注法,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做同期发情处理,鲜胚移植观察其妊娠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法的受体牛在24~48h发情率分别为85.5%和51.6%,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移植前对受体牛进行黄体检查,黄体合格率分别为79.3%和77.8%,差异不显著(P>0.05);受胎率分别为45.8%和42.4%,差异不显著(P>0.05)。24h后观察发情,6.5d直检,黄体A、B级者用于移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择不同品种牛,利用同期发情和自然发情后作为受体牛,进行日本和牛冻胚移植研究。[方法]选择奶牛20头和南德温杂种肉牛41头作为受体牛,利用CIDR+PG做人工同期发情处理,发情后的受体牛移植和牛冻胚。统计分析受体牛的同期发情率和移植后的妊娠率。[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奶牛和南德温杂种肉牛的受体牛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0.00%和85.36%,差异显著(P<0.05);在同一牛场场使用不同品种受体牛进行冻胚移植试验结果表明,15头奶牛和27头南德温杂种肉牛受体牛妊娠率分别为46.67%和48.14%,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只要符合胚胎移植受体牛要求,奶牛和南德温杂种肉牛均可作为和牛胚胎移植受体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和胚胎移植以及同期发情方法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婆罗门牛和BMY牛同期发情率和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同期发情后,表观发情牛和表观未发情牛的妊娠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对没有观察到发情症候的母牛实施定时输精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体况(4.5)较肥的繁殖母牛可以获得良好受胎率,情期受胎率高达78.9%,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防止体况差影响繁殖率,而不是防止牛体过肥影响繁殖率;同期发情②法比①法能极显著提高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埋栓时存在优势卵泡或发情,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小尾寒羊为受体,通过试情和诱导发情的方法为萨福克、无角道塞特和边区莱斯特品种羊的冷冻胚胎提供受体,从而对比自然发情和诱导发情受体羊对胚胎移植受胎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自然发情受体羊与诱导发情受体羊胚胎移植利用率为96.5%和94.0%,差异不显著(P0.05);移植受胎率分别为59.6%和55.2%,差异显著(P0.05);胚胎利用率分别为45.0%和42.2%,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杜泊羊冷冻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羔羊早期的生长情况,本实验选用1 361枚质量合格的纯种黑头杜泊羊的早期冷冻胚胎作为供体,180只小尾寒羊和970只湖羊作为受体羊,采用同期发情和子宫角胚胎移植技术,研究季节(春季、秋季)、受体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卵巢上黄体个数(1个、2~3个)、受体羊的营养状况(中上等膘情、下等膘情)、胚胎发育阶段(桑椹胚、晚期桑椹胚、早期囊胚、囊胚和扩张囊胚)及移植胚胎数目(双胚和单胚)对于杜泊羊冷冻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秋季(11月)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春季(4月),但妊娠率没有显著差异;在春季,不同品种受体羊的同期发情率和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受体羊卵巢上黄体个数对妊娠率无显著影响;中上等膘情受体羊的妊娠率显著高于下等膘情受体羊;移植扩张囊胚的受体羊妊娠率为30.0%,显著低于其他4个胚胎发育阶段;移植双胚的受体羊妊娠率低于移植单胚的受体羊。羔羊早期生长发育指标统计结果表明:在潍坊地区,小尾寒羊和湖羊均可以作为胚胎移植的受体,但是小尾寒羊体型偏大,每日饲料消耗偏多,湖羊作为受体羊在节约饲料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和胚胎移植以及同期发情方法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婆罗门牛和BMY牛同期发情率和妊娠率无显著差异( P>0.05);同期发情后,表观发情牛和表观未发情牛的妊娠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对没有观察到发情症候的母牛实施定时输精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体况(4.5)较肥的繁殖母牛可以获得良好受胎率,情期受胎率高达78.9%,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防止体况差影响繁殖率,而不是防止牛体过肥影响繁殖率;同期发情②法比①法能极显著提高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埋栓时存在优势卵泡或发情,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胚胎移植方法对天祝白牦牛受胎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胚胎移植技术在牦牛上的运用效果,选用51头甘肃省天祝县健康黑牦牛作为受体,以纯种天祝白牦牛作为供体生产胚胎,分别对同期发情处理和自然发情的受体牛进行鲜胚和冻胚移植试验。结果,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牛鲜胚移植的受胎率显著高于冻胚移植的受胎率(P0.05),分别为52%和38.5%;在自然发情受体牛的胚胎移植中也得到了相似结果,鲜胚和冻胚的移植受胎率分别为60%和50%,同期发情处理牛的平均妊娠率则低于自然发情受体牛的平均妊娠率(P0.05),二者分别为47.5%和54.5%。结论,牦牛鲜胚移植的受胎率明显高于冻胚移植的受胎率,而且自然发情受体牛的受胎率高于同期发情处理牛。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绵羊胚胎移植过程中,受体不同发情方式、受体不同卵巢状态对妊娠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受体不同发情方式,同期发情组鲜胚妊娠率为59.46%,自然发情组鲜胚为50.00%,在妊娠率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冻胚移植中,发情组妊娠率为46.22%,未发情组为16.00%,在妊娠率上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妊娠率发情组为46.22%,二情期返情组为25.88%,在妊娠率上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有一个黄体受体羊,妊娠率38.37%,有多个黄体受体羊,妊娠率37.93%,两组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有卵泡受体羊妊娠率29.55%,无卵泡受体羊妊娠率40.51%,两组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胚胎移植受体母牛的选择效果,分别对共计686头西门塔尔牛与黄牛杂交母牛、本地黄牛母牛和荷斯坦母牛受体进行冷冻胚胎移植试验。结果表明,移植妊娠率分别为48.57%、49.53%和53.65%,彼此差异不显著(P0.05);对其中大于16月龄育成牛、3~7岁成母牛及大于7岁成母牛作为受体的移植效果进行分析,大于16月龄育成牛移植效果最好,高于7岁以上成母牛移植妊娠率(P0.05),但与3~7岁成母牛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同期发情是胚胎移植的关键技术环节,本试验通过三种不同的同期发情方案比较其对奶牛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CIDR+PG法同期发情率高于直检后一次PG法和2次PG法,但差异不显著(P〉0.05)。可是其48h内的同期化程度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方案(P〈0.05)。三种方案的黄体合格率、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次PG法高于另外两组。受体牛的初选合格率育成牛(87.13%)显著高于成母牛(68.5%)(P〈0.05)。育成牛同期发情率为89.04%,高于成母牛的77.01%,黄体合格率、妊娠率育成牛均略高于成母牛,但统计学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统计分析了河北省2007~2009年度胚胎移植妊娠情况。结果表明:1)胚胎级别对妊娠率有显著影响(43.02%∶36.65%,P0.01);2)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对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早期囊胚妊娠率为44.34%,高于其他组(P0.05);3)胚胎冷冻(59.38%∶50.00%)与胚胎取样(54.69%∶51.35%)对胚胎的妊娠率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4)春季和冬季的妊娠率为36.42%和37.74%,显著低于夏季移植妊娠率45.82%(P0.05)与秋季无显著差异(P0.05)。夏季和秋季胚胎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45.82%∶42.60%,P0.05);5)受体牛营养状况对移植妊娠率影响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10):55-57
研究和牛胚胎不同胚龄和移植方式对分割双半胚移植妊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桑椹胚、早期囊胚、囊胚分割后双半胚移植妊娠率分别为60.2%、53.8%和50.0%,随着胚龄的上升妊娠率有下降趋势,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到受体牛同侧子宫角双半胚妊娠率高于子宫角双侧各移植半枚分割胚和整胚(58.6%、41.7%、51.2%)(P0.05),双侧移植双犊率显著高于单侧移植和整胚移植(85.7%、36.9%、0%)(P0.01)。  相似文献   

17.
放牧条件下受体牛同期发情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在内蒙古乌拉盖地区 ,对草原放牧型蒙古杂种牛进行了不同方法处理同期发情试验 ,其结果显示 :CIDR +PG组的同期发情率 ,显著高于加拿大产Estrumate和国产氯前列烯醇组 (P <0 .0 5) ;CIDR+PG组 73.3%的发情牛集中在 4 8小时之内 ,1 0 0 %的发情牛集中在 4 8~ 96小时之间 ,而其它两种方法处理 ,PG注射后第 4~ 5天仍有 5.9%和 7.5%的母牛发情 ;进口和国产PG同期发情率无显著差异(P >0 .0 5) ;三种处理方法的黄体合格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但从受体移植利用率来看 ,CIDR +PG组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P <0 .0 5) ;育成和经产牛之间比较 ,前者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后者 (P <0 .0 5)。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1997-2005年人工授精技术、2002年胚胎移植技术、同期发情技术在盈江县水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1997-2005年盈江县应用水牛人工授精改良德宏水牛11 431头/次,受胎率50.81%;改良二品种杂交水牛660头/次,受胎率40.16%,德宏水牛的受胎率高于(P>0.05)二品种杂交水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用国产氯前列烯醇(PG)0.6mg/头·次处理后,水牛的同期发情率经产水牛高于青年水牛,(P>0.05),杂交水牛高于德宏水牛(P>0.05),体重401~530kg水牛高于体重300~400 kg水牛(P<0.05);发情明显水牛的可用率极显著高于发情不明显的水牛(P<0.01).经超排所获4枚可用鲜胚分别移植3头受体,90 d检查时的妊娠率为33.33%,但最终未产犊.  相似文献   

19.
对绵羊胚胎移植过程中,受体不同发情方式、受体不同卵巢状态对妊娠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受体不同发情方式,同期发情组鲜胚妊娠率为59.46%,自然发情组鲜胚妊娠率为50.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冻胚移植中,发情组妊娠率为46.22%,未发情组为16.00%,在妊娠率上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妊娠率发情组为46.22%,二情期返情组为25.88%,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有一个黄体的受体羊,妊娠率38.37%,有多个黄体的受体羊,妊娠率37.93%,2组差异不显著(P>0.05);有卵泡受体羊,妊娠率29.55%,无卵泡受体羊妊娠率40.51%,两组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试验分别采用CIDR E2法和2次PGF2α法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做同期发情处理,鲜胚移植,观察妊娠率。试验结果表明,受体牛在12~36h发情率分别为85.5%和48.5%,二者差异显著。移植前对受体牛进行黄体检查,黄体合格率分别为79.3%和77.8%,差异不显著。受胎率分别为57.2%和54.1%,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