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以穗腐为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处理防治小麦赤霉病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和推广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好的药剂,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在扬花初期喷施,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均在75%以上,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其他药剂可作为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于2012年对小麦赤霉病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达77.65%和83.91%。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提高防治效果,2015年在六安市农科院试验基地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40%多·酮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这3种药剂在小麦生产上轮换使用,可以有效防治赤霉病,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筛选出适合张家港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2013年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示范的13个农药品种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效,对病穗率和病指的防效都在80%以上,其中病穗率和病指防效都在90%以上的药剂有48%氰烯戊唑醇、20%氰烯己唑醇、40%戊唑多菌灵等,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产区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小麦生产安全。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汉中盆地频发,产量损失1~2成,加之小麦品种抗性退化,病源菌抗(耐)药性增强,常用药剂防效降低。笔者结合汉中市小麦生产实际和农民用药习惯,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效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汉中市小麦赤霉病防治的28%烯肟菌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等低毒高效农药,为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不同含量多·酮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及验证新型杀菌剂30%戊唑·福美双对小麦赤霉病的控病效果,特进行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多·酮类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仍有较好防效,但由于多·酮类复配剂在海安县已使用多年,对赤霉病的抗性上升较快;而30%戊唑·福美双140g/667m2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较好,为52.05%,与50%喜果宝90g/667m2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药机械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试验探索和县地区不同施药机械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药机械使用同样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差别较大,其中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其他药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2次用药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1次用药。试验中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73.6%、73.9%和93.9%、92.5%。  相似文献   

9.
不同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农2号、周麦26、周麦28、丰德存麦1号等32个小麦品种的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宿州市种植的小麦品种对小麦赤霉病抗性普遍不高。为此提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应对小麦赤霉病全面实施药剂预防措施,对部分抗性较弱的小麦品种应实施二次防治,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小麦赤霉病造成的损失,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小麦赤霉病不同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欧博(德国巴斯夫)450mL/hm2+80%多菌灵1200g/hm2,可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戊唑醇、咪鲜胺、三唑酮、多菌灵,在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的2015年,防治感病品种扬麦15,效果更明显.注意应在小麦齐穗期至初花期(扬花株率10%)施药,后期视天气情况,遇连阴雨施第二次药.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真菌病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筛选出适合飞防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药剂,对多种药剂进行了飞防药效试验。药剂防治试验表明, 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均在89%以上,防治效果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对赤霉病防治效果次之,40%多菌灵悬浮剂对赤霉病防治效果最差。因此,在小麦抽穗扬花防治关键期,使用含氟唑菌酰羟胺、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成分的产品施药2次,可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筛选理想药剂,科学指导防治小麦赤毒病,笔者于2012年针对性地进行了在不同生育期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的药效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5%咪酰胺EC、40%戊醇.咪鲜胺EW和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3种药剂必须在小麦扬花期施用,才能取得较理想的防治小麦赤霉病及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赤霉病是重要病害,该文对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灰霉病的效果进行田间试验,希望提升小麦灰霉病防治效果,提高增产效果。应用各类杀菌剂小麦麦穗与叶片均生长稳定,没有出现早衰现象,其中麦甜、秀特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小麦整体产量与赤霉病防治呈现为正相关关系。应用杀菌剂小麦综合产量与产值较高,能有效提升小麦种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溧水区小麦赤霉病在2016年发生较严重,农民遭遇严重经济损失.为寻找适宜该地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该研究于2017年在溧水区白马镇曹家桥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丙硫·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93.86%,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分析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在不同杀菌剂作用下的表现,从而确定最佳的杀菌剂,提高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以河南省漯河市的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杀菌剂进行大田试验,分析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小麦赤霉病防治方面,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的防治效果最佳,可达89.91%;其次是48%氰烯·戊唑醇SC,防治效果可达88.47%。在小麦叶锈病防治方面,430 g/L戊唑醇SC的防治效果最佳,可达89.32%;其次是30%丙硫菌唑SC,防治效果达到了86.57%。当小麦赤霉病较严重时,可选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和48%氰烯·戊唑醇SC;当小麦赤霉病相对较轻时,可选用40%叶菌·戊唑醇SC和30%丙硫菌唑SC;发生小麦叶锈病时,可选用430 g/L戊唑醇SC和30%丙硫菌唑SC,均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及适宜剂量,特开展了25%氰烯菌酯SC等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36%甲基硫菌灵SC、42%咪鲜·甲硫灵WP、50%咪鲜胺WP、25%多酮WP等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小麦赤霉病发生北移,其在宿州市由偶发病害转变为常发病害,给宿州市粮食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有效解决防治期内对宿州市小麦赤霉病实施全面防治的问题,宿州市植检植保站开展了应用植保无人机喷施药剂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施药剂防治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大幅度提高了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及不同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设计了肟菌·戊唑醇、富力库、多菌灵、氰烯菌酯、己唑醇、氰烯己唑醇、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丙环唑、三唑酮等10种药剂及不同用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肟菌·戊唑醇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其次是氰烯菌酯;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防治赤霉病只要选对最佳喷药时机,一次施药就能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用药适期,进行了两种不同药剂的适期用药试验。结果发现,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期是小麦扬花期;影响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最关键因素是小麦扬花期的温度、湿度。  相似文献   

20.
6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6种具有对小麦赤霉病有防治作用的杀菌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的防效和增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院10%苯甲·多抗可湿性粉剂、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为80.93%~81.36%,是小麦赤霉病防治首选药剂,使小麦增产22.29%~25.07%,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9.55%、76.67%,为小麦赤霉病防治补充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