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食杂系列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选育及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食杂系列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龙食杂1号于2007年6月经全国向日葵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2008年6月经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2009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本文介绍了龙食杂系列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选育情况,展望了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产业化前景,指出优质向日葵产业化是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龙食葵系列食用向日葵新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该系列新品种特别适宜黑龙江省种植,推广应用效果显著,目前已成为黑龙江省向日葵主栽品种。龙食葵系列食用向日葵品种具有国外资源的品质和地方资源的抗性及适应性,并利用黑龙江省重病区的自然条件经过定向选择培育而成,是目前国内食用向日葵品种中籽仁蛋白质含量较高,外观品质好,又特别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SH363食用向日葵新品种由甘肃德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2011年通过甘肃省农业厅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登记,认定登记编号为甘认葵2011003。福瑞公司2010年引进并进入品种比较试验,性状表现突出,2010~2011年连续在甘肃民勤、河西地区多点试验、示范。该品种连续表现出了优良的产量性状和商品性状,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4.
赤葵 3 号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以不育系 207A 为母本、恢复系 1336R 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2022 年 8 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向日葵(2022)150041。该品种熟期适中,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列当。  相似文献   

5.
为改良河西地区食用型向日葵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8个食用型向日葵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分别与产量、品质、发病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和茎粗是影响子实粗蛋白含量的主导因子;子实形状是影响子实粗脂肪含量的主导因子,同时子实的宽、长也是影响子实油酸、亚油酸含量的主导因子;子仁率和生育期是影响植株发病率的主导因子;百粒重和盘径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以上几个指标可以作为河西地区选择食用型向日葵品种的参考指标, 为科学合理的选择食用型向日葵品种, 保证食用型向日葵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于1955年开始向日葵育种研究,最初仅限于引种鉴定、系统选种和品种间杂交育种。1973年恢复向日葵的育种工作后,主要开展了油用向日葵杂交种的选育。食用向日葵育种近几年受到重视。食用向日葵的群体改良方法无论在杂交种的选育中还是选育常规品种直接用于生产都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育种家研究利用的"半分法"成功地用于食用向日葵的群体改良。  相似文献   

7.
一八四团食用向日葵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向日葵是农十师一八二团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几年来,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轮作倒茬,也没有对常规食用向日葵品种进行科学的提纯复壮,导致地力下降,品种急剧退化,产量大副度降低,针对以上实际情况,2006年,农十师一八二团农业技术推广站从德国KWS公司引进3个食用向日葵品种,并进行了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普通花卉。我们印象中最熟悉的向日葵是可以结瓜子的高大的食用品种,还有就是可以榨油的油葵品种,这两类品种往往都是植株高大品种。最近10多年,日本泷井公司培养了一种全新的观赏用切花向日葵品种,即在全球切花向日葵市场上享有盛名的  相似文献   

9.
经葵1408是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恢复系R2013HN-2为父本、不育系2010HN-13-4A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籽粒商品性好,中抗菌核病、黑斑病和寄生性杂草列当(G小种),202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向日葵(2021)140009。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SH338是北京三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选育的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通过大面积推广种植,表现突出,该品种是一个外观商品性好、丰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宁赏葵1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以观赏型向日葵品种小清新为不育系,以新材料193R为自交系,经杂交、自交和回交最终选育出的无花粉、分枝型观赏向日葵新品种。2022年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向日葵(2022)640004。该品种属于中晚熟观赏型向日葵品种,田间生长整齐,高度适中,花色艳丽,观赏性强,可作景观园林观赏、鲜切花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选育起步较晚,进入本世纪各育种单位才陆续开展食葵杂交种选育。食用向日葵生产效益好,商品价格比较稳定。近年,各向日葵育种单位都加大了食葵杂交种的选育力度,同时得到了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育成了一批生产上应用的食葵杂交种,育种的速度十分迅速。吉林向日葵产区向日葵列当危害比较严重,2010年调查,通榆县的八面、乌兰花等乡镇列当发生严重的地块减产60%以上,并严重地影响了向日葵品质。育成抗列当的向日葵品种是防治向日葵列当的最佳途径,抗列当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JK106的育成、推广将获  相似文献   

13.
食用向日葵品种三瑞6号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向日葵品种三瑞6号是甘肃德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三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育的雄性不育系A06-0284-6为母本、恢复系R08-4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食用向日葵中熟丰产优质杂交品种。2016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非主要农作物认定,认定编号:甘认葵2016043。向日葵杂交种三瑞6号具有外观商品性好,高抗霜霉病、菌核病和黄萎病,抗倒伏,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等特性,适宜在甘肃酒泉、白银、民勤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河套灌区向日葵适宜种植农业气象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确定了河套灌区主要经济作物向日葵适宜播种时期,并根据对应气候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向日葵适宜播种农业气象指标。结果表明,食用和油用两类向日葵品种播种越早,出苗期和生育期越长,积温也越高;食用向日葵适宜播种农业气象指标为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其适宜播种范围在4月6日~4月30日,油用向日葵适宜播种农业气象指标为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其适宜播期范围在4月19日~5月16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向日葵种植历史,我国食用向日葵比油用向日葵有更大更稳定的市场,分析了食葵品种改良的过程,及近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推广的食葵杂交种和国家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向日葵种子含油量和亚油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19个品种的向日葵,测定了不同品种向日葵种子千粒重和出仁率,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向日葵籽仁中提取籽油并计算其含量,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籽油中亚油酸含量.结果表明:所测19份向日葵的籽仁含油量在36.89%~56.69%之间,向日葵籽油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在39.95% ~ 66.49%之间.通过比较,初步筛选出2份高油高品质的向日葵品种,分别是食用向日葵青花和2份不同产地的油用向日葵T 562(美国)及T562(甘肃).  相似文献   

17.
食用向日葵新食葵5号(原名康地207)是由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产量高、综合经济性状好、抗逆性强的中晚熟食用向日葵三系杂交种,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12个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系)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向日葵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SH363,单产达280.92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0.7%。参试向日葵品种中有4个品种(系)较对照增产,即SH363、S6、太食616和H10,增产幅度达4.1%~20.7%。  相似文献   

19.
雷伟  杨芬  丁变红  李广信 《种子》2021,(1):124-127,F0002
近年来,我国食用向日葵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土地面积有限,轮作倒茬受到限制,加之品种抗病性差,导致各种向日葵病虫害不同程度加重,已经严重威胁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太食86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抗病、丰产食葵三系杂交种,2019年9月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向日葵(2019)140141。太食868母本是不育系163 A,父本是恢复系871 R,生育期110 d,株高190~220 cm,平均产量可达3774 kg·hm-2,中抗黑茎病、黑斑病、黄萎病、列当(G小种),适宜在山西中部、北部地区及新疆北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三瑞6号是以雄性不育系A06-0284-6为母本、以恢复系R08-4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食用向日葵中熟丰产优质杂交新品种。2016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甘认葵2016043)。向日葵杂交种三瑞6号具有外观商品性好,高抗霜霉病、菌核病和黄萎病,抗倒伏,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等特性。适宜在甘肃酒泉、白银、民勤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